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研究领域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跟莎土比亚领域引文可视化分析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研究领域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4-09

《莎土比亚领域引文可视化分析》

本文是关于研究领域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与比亚和引文和可视化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冉从敬,吕雅琦,李新来,黄海瑛

摘 要 文章借助可视化工具分析Web of Science收录的以莎士比亚为主题的文献,主要运用引文分析法对莎士比亚研究进行阶段性回顾与总结,分析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文献、引用情况等,厘清莎士比亚文献引用脉络,从整体上揭示莎士比亚研究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可视化 引文分析

引用本文格式 冉从敬,吕雅琦,李新来,等. 莎士比亚研究领域引文可视化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7(9):8-15.

0 引言

正如歌德评价莎士比亚时所说“说不尽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 und kein Ende)[1],对莎士比亚的研究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过程.2016年正逢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全球范围的纪念活动推动了莎士比亚研究的深入.莎士比亚研究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莎士比亚生平、时代,以及作品版本校雠等的历史主义研究,到以作品文本为出发点的内容分析研究,再到对作品的解构主义解读[2]6-8.近年来,莎士比亚研究的角度更加多样化,既有宗教[3]、心理学[4]角度的研究,也有女性主义[5]、文化诗学[6]、后殖义[7]等角度的解读.本文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利用信息可视化工具对莎士比亚研究进行统计分析,对2016年之前的莎士比亚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用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其发展进程.

1 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文分析数据来自Web of Science(WoS).莎士比亚研究既包括对莎士比亚个人的研究,也包括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研究,故检索式①中将作品名称一并罗列进去,年限设定为1900-2016年,文献类型不限制,初步剔除不相关的文献后得到28,290篇文献(检索时间为2017年1月3日),利用CiteSpace的去重功能最后得到28,175篇文献.虽然WoS数据库并没有收录图书,导致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局限,但WoS收录的数据质量高、数量多,因此检索得到的数据可作为分析莎士比亚研究的样本.

本文主要利用HistCite和VOSviewer对28,175篇文献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莎士比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统计高产出作者和核心引文等.HistCite意为引文的历史,可用于展示某一领域内文献之间的联系,定位领域内的重要文献;VOSviewer主要用于构建可视化书目数据网络.将28,175篇文献导入HistCite软件,共导出25,874个记录(目标文献集).文献分布时间为1900-2016年,涉及11,196位作者、1,788种期刊、176,800条参考文献、16,376个关键词.本文涉及的HistCite常用指标有GCS和LCS.GCS 为Global Citation Score的简称,即总引用频次,表示某篇文献被WoS数据库中所有文献引用的次数;LCS是Local Citation Score的简写,即本地引用频次,表示该文献在当前数据集中被引用的次数.本文的LCS即为被25874篇文献引用的次数.因为导入的文献是以莎士比亚为关键词的检索结果,此时的LCS值可以衡量文献在莎士比亚研究领域内的价值,故下文中多采用LCS作为分析指标.

在25,874篇文献中,文献类型丰富,共有36种.其中,数量最多的3类分别为书评、论文和戏剧评论,相应有10,314篇、8,120篇和3,662篇,分别约占数据总量的40%、31%和14%.过半数文献旨在对莎士比亚的著作、戏剧、舞蹈、音乐、电影等进行评论.下文主要从莎士比亚研究领域的文献引用频次、核心期刊文献、核心专著和研究历史脉络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2 文献引用频次统计分析

25,874篇文献中,22,548篇的本地引用频次为0,约占87%.绝大多数文献的引用频次介于1~3,引用频次在10次及以上的文献仅占0.24%.文献总引用频次为7,096次,平均篇引用频次为0.27.

WoS收录的莎士比亚研究领域文献引用频次较低,高频被引文献数量少.原因有三:一是莎士比亚研究属于人文领域,文献首先引用莎士比亚原作,其次引用研究莎士比亚的书籍,引用期刊论文的频次低于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文献的引用频次;二是莎士比亚研究具有开放性,莎士比亚离世已有400多年,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也持续了与之相当的时间,研究主题分散,许多学者的研究自成一派;三是本研究的文献集中论文仅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他类型的文献诸如书评、戏剧评论较少引用文献.

将所有文献的引用频次(包括GCS和LCS两个指标)按时间分布绘制成折线图(见图1).从图1中发现文献引用频次在1975年出现暴增,这与文献数量的剧增有关.

由图1可知,总引用频次(GCS)一定大于本地引用频次(LCS),且增减幅度大致一致.GCS和LCS的最高值均出现在1984年,其中篇均LCS为0.8,远远高出所有年份的篇均引用频次,表明该年份发表的文献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这些引用频次不是聚集在某几篇引用频次较高的文献中,而是较为平均地分布在更广泛的文献中,说明1984年发表的文献质量普遍较高.GCS次之的年份为1994年,表明1994年发表的文献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大于对莎士比亚领域的影响;而LCS次之的年份为1988年.目标文献集中,20世纪80年代所有文献引用频次均在200次以上,是现代莎士比亚研究文献引用频次最高的10年.

3 莎士比亚研究领域期刊文献分析

文献的被引频次具体且客观地反应了文献被使用者和研究者关注和重视的程度,直接揭示了文献在学术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一般而言,文献被引用的频次越高,说明其受重视的程度越高,在所在领域的影响越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献的质量和价值.使用VOSviewer对文献进行被引分析,将被引频次为5及以上的998篇文献以被引频次为权重,制作出密度图(见图2).

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献在图2的中心形成颜色较深的聚合.这个聚合可分为5个小的聚类,研究主题从上至下分别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亨利五世、莎士比亚作品版本及文本分析、威尼斯商人和奥赛罗.从时间分布看,这些核心文献主要集中在1975-1994年.其中,以“奥赛罗”为主题的聚类包含较多高被引文献,学者分别从后殖义、女性主义、道具意象与隐喻等角度对《奥赛罗》进行了解读.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殖义兴起和发展的阶段,任何文学作品都无法和时代完全脱离,因此该作品也不可避免地与殖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8].《奥赛罗》是后殖义莎士比亚研究最为关注的作品之一,它讲述了威尼斯城的黑人将军奥赛罗与白人女性结婚,最终却听信谗言出于嫉妒将她残忍杀害的悲剧故事;奥赛罗虽职位高至将军,但由于其肤色仍被视为下等人,被称为“老黑羊”“贪淫的摩尔人”“丑恶的黑鬼”.悲剧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诸多因素导致的结果.奥赛罗作为黑人的自卑与挤入白人社会的挣扎,对白人风俗的不理解[9],无处不在的,掌握话语权的白人旗官等无不推动剧情走向悲剧.女性主义莎士比亚批评自1960年代兴起,作品内男权话语的解构和性研究是其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10]23.传统观点将悲剧冲突的起源归结于奥赛罗与伊阿古的个人特性,相反,女性主义学者则认为父系社会权威导致的性压抑和性焦虑是造成悲剧产生的主因之一[11].苔丝狄蒙娜同时具有独立和服从的矛盾特质,独立使她选择与奥赛罗私奔,而不反抗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在道具的意象和隐喻方面,床和手帕的重要性经常被提及,床在场景上不仅突出奥赛罗这一人物,还因为场景的生活化起到缩短戏剧与观众间距离的作用;奥赛罗送给苔丝狄蒙娜的手帕也具有沉重的象征意义,表征着“允诺生活的神圣的结合,同时又是在死亡中达到顶峰的悲剧的结合”[12].“奥赛罗”的聚类中被引频次较高的几篇论文有着相互引证关系,巴特尔(Bartels)在摩尔人研究里引用了尼尔(Neill)论文中者意识形态的观点;尼尔在谈论苔丝狄蒙娜的死亡时引用了斯诺(Snow)和布斯(Boose)在细节上诸如床的设置和手帕的作用观点;斯诺引用了布斯对苔丝狄蒙娜手帕的观点作为自己研究的佐证.由此可以看出,这4篇论文在《奥赛罗》研究领域具有传承性.

4 莎士比亚研究领域专著分析

为弥补本文分析数据不包含图书信息的不足,笔者梳理25874篇文献的参考文献,找出在莎士比亚领域具有一定分量的图书并进行分析.在HistCite中选择Cited References得到176,800篇文献,然后按记录数排序,见图3.

由图3可知,排名前20名的被引文献均为莎士比亚原著及合集性作品,如《河滨版莎士比亚全集》(The Riverside Shakespeare).从排名可看出,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研究较为平均,但《哈姆雷特》乃是该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这4部作品的被引频次高于其他作品,而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研究也多于对其四大喜剧的研究.将图3中莎士比亚的原著删去,得出研究莎士比亚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文献(见表1),这10部文献均为专著.利用VOSviewer的共被引分析功能,阈值设为20,得到384篇共被引文献的密度图(见图4).

图4中红色代表共被引文献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次之,随后为绿色和蓝色.从表1和图4可以看出,这些高被引文献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收录莎士比亚作品的合集性著作;二是莎士比亚研究的著作.合集性著作中,1974年出版和1997年再版的《河滨版莎士比亚全集》被引频次最高.1974版的《河滨版莎士比亚全集》由G. Blakemore Evans主编,不仅收录了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还附有介绍和文本注释,以及有关莎士比亚生平及作品的文章.1997年再版的《河滨版莎士比亚全集》第一次收录了《爱德华三世》《挽歌》两部具有争议的作品.此外,1977年由Booth Stephen主编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Shakespeare´s sonnets)收录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并附有分析评论,以大胆和精确的解读引起学界的争议,也收获不少赞美.格林布拉特主编的《诺顿版莎士比亚》(The Norton Shakespeare)基于《牛津版莎士比亚全集》,其特点在于提供每一部戏剧的多个版本,兼具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

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中,被引频次较高的均发表在20世纪中后期.这是莎士比亚研究变革发展的重要时期,萌发了众多崭新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精神分析法的运用、文本分析观念的转变.

新历史主义与传统历史主义所持的观点相反,认为历史是断裂的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所以文学批评不能离开现实的经济、政治.新历史主义之父格林布拉特所著《莎士比亚的协商》(Shakespearean Negotiations:The Circulation of Social Energy in Renaissance England)、《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From More to Shakespeare)等书的被引频次较高.《莎士比亚的协商》采用了将文化置于历史中的新历史主义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研究莎士比亚的新思路,实现文学与历史文化现实的融通,体现了文学研究的现实倾向与政治维度[11].“自我塑造”理论是文化诗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在表达情感和观点时会受到社会文化习俗、宗教、意识形态等影响,作者不仅是能动的个体,还是社会符号化的一员,在与社会力量冲突与和解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塑造.格林布拉特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中,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物(包括托马斯·莫尔和莎士比亚)为代表验证了“自我塑造”理论.

莎士比亚戏剧的精神分析理论在20世纪末由拉康等人复兴,还衍生出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等分支.雅内·阿德尔曼(Janet Adleman)探讨莎士比亚戏剧中葛簇特、伏伦妮娅、麦克白夫人等“母亲”的角色,认为莎士比亚与母性权力的对抗对男性和女性角色都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卡恩·科佩利亚(Kahn Coppélia)则讨论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男性的地位,侧重性别和精神分析,利用精神分析理论发现作品中男性自我的困境.

莎士比亚研究中文本观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拉布金(Rabkin)所代表的读者反应论中,更集中体现在版本研究方面.后结构主义文本观下的版本研究从根本上质疑“创作意图”的权威性,更质疑传统的文本观[13].威尔斯·斯坦利(Wells Stanley)的《威廉·莎士比亚:文本指南》(William Shakespeare:A Textual Companion)是关于莎士比亚戏剧文本问题详实全面的工具书,阐述了莎士比亚戏剧从写出到印刷的过程、编辑历史、编辑流程等,包括每部戏剧的注释、出版社变更、修订讨论等,把莎士比亚文本研究对象从作品本身延伸至作品之外.

除了莎士比亚作品合集和研究莎士比亚的专著,值得注意的是埃德蒙·斯宾塞1590年出版的《仙后》(The Faerie Queene),这部作品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的重要代表.斯宾塞所处的时期与莎士比亚大致相同,莎士比亚在《仙后》出版的同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亨利六世》,有学者认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受到了斯宾塞的影响[14].在莎士比亚研究领域,看似与莎士比亚毫无关联的《仙后》被引频次较高有其缘由.莎士比亚研究学者对《仙后》的引用主要有两种:引用斯宾塞的观点和引用《仙后》中的原句.引用涉及的主题也不尽相同,比如从双性同体的瞬间(《仙后》第三卷结尾)[15]到诗化的叙述语言[16].

5 莎士比亚研究历史脉络分析

引文时序分析是指对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进行时间上的分析,用引文之间的时序关系图揭示某个研究主题的来龙去脉,是展现科学发展历史的重要手段[17].利用HistCite得到文献的引文编年图,从中可以观察莎士比亚研究领域主题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前后继承关系.

本文的引文编年图从LCS角度进行编制,阈值设为50,即选取LCS前50条记录,按时间先后顺序生成时序图(见图5).图5中的每个圆圈为一个节点,代表一篇文献,圆圈旁的数字为该文献在目标文献集中的序号,圆圈大小代表被引频次的多少,一般认为节点圈越大,文献越重要.节点圈之间通过有箭头的线条相连,箭头由施引文献指向被引文献.

图5中文献1952、3348、9585、9180和9940是莎士比亚研究领域的核心文献,与图4内容大体一致.图5中出现6个主要的引证关系链:最大的引证关系链①具有12个文献节点,规模次之的引证关系链②具有7个文献节点,还有3个拥有3个文献节点的引证关系链和1个只有2个节点的引证关系链.此外,共有孤立节点20个.引证关系链①和②呈网状扩散,其他引证关系链则呈链式扩散.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后得出:引证关系链①主要研究《奥赛罗》和《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以下简称《泰特斯》);引证关系链②的研究主题为《亨利五世》和部分历史剧;引证关系链③④⑤⑥的研究主题分别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亨利八世》、《威尼斯商人》和莎士比亚文本分析.从时间分布看,引证关系链①的研究时间跨度最大,包括1975-2002年的文献.

1975年之前没有文献节点,表明没有高被引的核心文献,这与1975年之前文献数量较少有一定的关联.最早的节点为1975年发表的文献837、856和936,分别为布利斯·李(Bliss Lee)的《莎士比亚<亨利八世>的幸运轮和女凤凰》(The Wheel of Fortune and the Maiden Phoenix of Shakespeare‘King Henry the Eighth’)、琳达·布斯的《奥赛罗的手帕:‘爱的保证和誓言’》(Othello’s Handkerchief:‘The Recognizance and Pledge of Love’)和的卡恩·科佩利亚《<驯悍记>:莎士比亚的婚姻之镜》(‘The Taming of the Shrew’:Shakespeare´s Mirror of Marriage).

在最大的引证关系链①中,文献9798是不同主题研究的分界点,将引证关系链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的引证关系链(包括文献856、3348、9180、8277和9798)研究的主题为《奥赛罗》,右边的引证关系链(包括5441、9585、9586、12382、16824)主要关注《泰特斯》.引证关系链②主要研究《亨利五世》和历史剧.虽然从引文分析中可看出研究《哈姆雷特》的学者众多,相关文献的被引数远远高于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但没有特别突出的核心文献,也没有形成以《哈姆雷特》为中心的引证关系链.

在《泰特斯》的引证关系链中,最早的文献发表于1983年(5441),主要解读语言和身体间的联系.该文仔细分析了“玛克斯描述拉维妮娅的残肢”和“拉维妮娅用断臂不断翻动奥维德的《变形记》”这两个画面,认为它们都呈现了不同层次的意义,尝试将人物内在的观点和价值外在化[18].随着时代变化,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的研究不断增多,对批评体系的扩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女性主义视角的批评多集中于拉维妮娅受害的详细描写,拉维妮娅和塔摩拉的角色研究,父系社会的权力,子宫、坟墓和地穴的隐喻等方面[19-20].尽管不完全属于女性主义,吉利安·肯德尔(Gillian Kendall)关于暴力和隐喻的讨论[21]以及凯瑟琳·罗(Katherine Rowe)有关手的研究[22]与女性主义研究者所关心的主题有部分重叠.肯德尔认为《泰特斯》中的隐喻和象征性语言可作为现实从戏剧中分离出来,剧中的暴力不是无意义的随机行为,而是一种语言引发了暴力,暴力又作用于语言的情形.罗从手的意象引出从传统角度思考“被肢解”部分所存在的问题,《泰特斯》中的断臂作为政治社会组成部分的身体隐喻,既具有充分性,又有不足之处.

历史剧是莎士比亚作品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研究历史剧需要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剧中出现的人物都代表了一定的政党、阶级或宗教.《亨利五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成熟的作品之一,反映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君主观.一直以来,批评家们对亨利五世这位君主的评价褒贬不一,一部分人认为《亨利五世》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君主并赞美其成就,戏剧的基调是颂扬军事美德的史诗;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亨利五世》的主人公是一个声称信奉基督教、行动却展现虚伪无情的马基雅弗利式军国主义者[23],戏剧的基调主要是尖刻的讽刺.致辞人这一角色被莎士比亚用于突破舞台的界限并挑战观众的想象力,是诸多学者研究《亨利五世》时的重要意象.致辞人连接了戏剧和历史[24],是演员和戏剧内容(即皇家历史)间关系的调解人[25].

6 结语

本文利用HistCite和VOSviewer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900-2016年以莎士比亚为研究主题的文献进行引文可视化分析,梳理了100年来特别是近40年来莎士比亚研究领域的状况.将计算机技术与人文学科研究相结合,从数字人文角度探讨和总结莎士比亚研究的成果.研究结果凸显了该领域的核心文献和研究重点,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莎士比亚研究的发展脉络.

注释

①TS等于(Shakespear* OR Shakesperian OR “William Shakespeare”OR“All´s Well That Ends Well”OR“As You Like It”OR“The Comedy of Errors”OR “Love´s Labour´s Lost” OR“Measure for Measure”OR“The Merchant of Venice”OR“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OR“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OR“Much Ado About Nothing” OR“Pericles,Prince of Tyre”OR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OR“The Tempest”OR “Twelfth Night”OR“What You Will”OR“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OR “The Two Noble Kinen” OR “The Winter´s Tale” OR “Cymbeline”OR“King John” OR “Edward III” OR “Richard II”OR“Henry IV” OR “Henry V”OR“Henry VI”OR“Richard III”OR“Henry VIII”OR“Romeo and Juliet”OR“Coriolanus” OR “Titus Andronicus”OR“Timon of Athens” OR“Julius Caesar”OR“Macbeth”OR“Hamlet” OR“Troilus and Cressida” OR“King Lear”OR“Othello” OR“Antony and Cleopatra”OR“The Sonnets”OR “Venus and Adonis”OR“The Rape of Lucrece”OR “The Passionate Pilgrim” OR “The Phoenix and the Turtle”OR“A Lover´s Complaint”OR“A Funeral Elegy” OR“Sonnets to sundry notes of music”OR“Love’s Labour’s Won”OR“Cardenio”OR“Sir Thomas More” OR“Arden of Fersham”)

参考文献

[1] Goethe J. Shakespeare und kein Ende[M]. Kunsttheoretische Schriften und ?譈bersetzungen,1960:17-22.

[2] 陆谷孙. 莎士比亚研究十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8.

[3] Hunt M. Syncretistic Religion in Shakespeare´s Late Romances[J]. South Central Review,2011,28(2):57-79.

[4] Cefalu P. The Burdens of Mind Reading in Shakespeare´s Othello:A Cognitive and Psychoanalytic Approach to Iago´s Theory of Mind[J]. Shakespeare Quarterly,2013,64(3):265-294.

[5] Sanchez M E. “Use Me But as Your Spaniel”:Femini,Queer Theory,and Early Modern Sexualities[J].

Publications of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2012,127(3):493-511.

[6] Greenblatt S. 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From More to Shakespeare[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2:9.

[7] Borlik T A. Caliban and the fen demons of Lincolnshire:the Englishness of Shakespeare´s Tempest[J]. Shakespeare,2013,9(1):21-51.

[8] Bartels E C. Making More of the Moor:Aaron,Othello,and Renaissance Refashionings of Race[J]. Shakespeare Quarterly,1990,41(4):433-454.

[9] Neill M. Unproper Beds:Race,Adultery,and the Hideous in Othello[J]. Shakespeare Quarterly,1989, 40(4):383.

[10] 杨林贵. “后学”之后的文学批评与莎士比亚研究的转向[J]. 外国文学研究,2016(6):16-25.

[11] Snow E A. Sexual Anxiety and the Male Order of Things in Othello[J]. English Literary Renaissance,1980,10(3):384-412.

[12] Boose L E. Othello´s Handkerchief:“The Recognizance and Pledge of Love”[J]. English Literary Renaissance,1975,5(3):360-374.

[13] 傅洁琳. 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2008.

[14] 陈浩然. 威廉·莎士比亚与埃德蒙·斯宾塞的对话[N]. 光明日报,2016-07-09(12).

[15] Kimbrough R. Androgyny Seen Through Shakespeare´s Disguise[J]. Shakespeare Quarterly,1982,33(1):17-33.

[16] West G S. Going by the Book:Classical Allusions in Shakespeare´s "Titus Andronicus"[J]. Studies in Philology,1982,79(1):62-77.

[17] 董克,刘德洪,江洪,等. 基于主路径分析的HistCite结果改进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3):113-116.

[18] Fawcett M L. Arms/Words/Tears:Language and the Body in Titus Andronicus[J]. Elh-English Literary History,1983,50(2):261-277.

[19] Willis D. ´The gnawing vulture´:Revenge,trauma theory,and ´Titus Andronicus´ (Shakespeare) [J]. Shakespeare Quarterly,2002,53(1):21-52.

[20] Green D E. Interpreting "Her Martyr´d Signs":Gender and Tragedy in Titus Andronicus[J]. Shakespeare Quarterly,1989,40(3):317-326.

[21] Kendall G M. "Lend me thy Hand":Metaphor and Mayhem in Titus Andronicus[J]. Shakespeare Quarterly,1989,40(3):299-316.

[22] Rowe K A. Diembering and Forgetting in Titus Andronicus[J]. Shakespeare Quarterly,1994,45(3):279-303.

[23] Smith G R. Shakespeare´s Henry V:Another Part of the Critical Forest [J].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1976,37(1):3-26.

[24] Danson L. Henry V:King,Chorus,and Critics[J]. Shakespeare Quarterly,1983,34(1):27-43.

[25] Weimann R. Bifold Authority in Shakespeare´s Theatre[J]. Shakespeare Quarterly,1988,39(4):401-417.

作者简介 冉从敬,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雅琦,李新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海瑛(通讯作者),武汉大学英美文学博士,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后.

收稿日期 2017-04-24

(责任编辑:何燕)

研究领域论文参考资料:

幼儿园科学领域论文

总结,上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比亚和引文和可视化方面的研究领域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研究领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