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哈姆莱特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跟《哈姆莱特》的悲剧性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哈姆莱特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31

《《哈姆莱特》的悲剧性》

该文是哈姆莱特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与《哈姆莱特》和悲剧性和浅析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哈姆莱特》是由莎士比亚创作的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同《李尔王》、《麦克白》和《奥赛罗》共称为四大悲剧,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本文从人物关系,人物性格和人物结局三方面阐述《哈姆莱特》的悲剧性.

关键词:《哈姆莱特》;悲剧;莎士比亚

作者简介:苏杭(1996-),女,满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14级在读.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142-02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经典的一部悲剧性作品,是一出典型的王子复仇记.哈姆莱特在留学期间得知自己的父王因病不幸驾崩的消息,由自己的叔叔克劳狄斯继承王位,而自己的母亲也顺势嫁给了自己的叔父.在得知父亲去世的真正原因之后,哈姆莱特忍辱负重,假装痴傻,最终杀了克劳狄斯,完成报仇.在整个报仇过程中,充满着死亡和悲剧的气氛,在《哈姆莱特》的整个剧本在对人物命运和结局的设定上都体现出悲剧性意义.

一、人物关系的悲剧性

1、亲情的悲剧

首先哈姆莱特在处理同王后的亲情关系上展现出悲剧性.在剧本第一幕描写到:“可是,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不能再想下去了!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的一个月以前,她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送我那可怜的父亲下葬;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她就,她就——上帝啊!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得长久一些——她就嫁给我的叔父,我的父亲的弟弟,可是他一点不像我的父亲,正像我一点不像赫剌克勒斯一样.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嫁了人了.啊,罪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的衾被!那不是好事,也不会有好结果;可是碎了吧,我的心,因为我必须噤住我的嘴!”[1]

这里是哈姆莱特回国后面对母亲改嫁的事情上发出的感叹,从此可以看出哈姆莱特的悲愤和濒临崩溃边缘的情绪.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不难发现,王后并非是想象中,恶毒的形象,相反这是一个善良且又无辜的角色,在整出悲剧中是一个无辜者和牺牲品的形象.王后从未参与到国王也就是哈姆莱特的叔父对老国王的谋杀计划中,甚至对整个事情的真相一概不知.改嫁也并非是她主动的行为,未经过设计和手段,她只是扮演了满足国王的工具的角色.同时在处理与哈姆莱特父子关系上,始终是以真心和爱去对待和照顾的,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王后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挑剔的.正是如此,才有在王后受到来自儿子对自己德行的谴责和嘲讽时老国王的鬼魂及时出现,要求哈姆莱特安慰自己母亲的这一情节.最后王后阴差阳错地饮下了原本为哈姆莱特的毒酒,终结了自己悲剧的一生.这是王后生命悲剧的归宿,也是哈姆莱特在亲情上的悲剧体现,构成了整部作品的悲剧性的一部分.

2、爱情的悲剧

哈姆莱特同奥菲利娅的爱情关系也体现出极大的悲剧性.哈姆莱特曾经疯狂地迷恋奥菲利娅,对她热情地追求.但是在对遭遇父亲遇难和母亲改嫁的变故后,他对爱情失去了信心并且产生了动摇,同时为了复仇他不得不选择冷淡她.奥菲利娅无辜的成为国王和王后试探哈姆莱特是否真正疯掉的工具,哈姆莱特以“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过你.”“要是你一定要嫁人,我就把这一个诅咒送给你做嫁奁:尽管你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你还是逃不过馋人的诽谤.进尼姑庵去吧,去!再会!”[2]这样的话深深地刺痛了心爱的人,哈姆莱特将对母亲的怒气全部都发到了奥菲利娅身上.而奥菲利娅也经受了父亲被心爱的人错杀,兄长失踪,哈姆莱特被流放.她孤身一人,精神极度崩溃,最终在河边失足而死.奥菲利娅的死亡和悲剧的人生都与哈姆莱特有着直接的关系,这都体现着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悲剧性.

二、人物性格的悲剧性

哈姆莱特原本是一个纯洁,充满理想,热爱生活的理想主义者,在他眼里,人在行为方面“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方面“多么像一个天神”可见哈姆莱特对真善美,对人性与人的歌颂.但是当看到父亲的魂魄得知遇害的真相之后,哈姆莱特表现出性格中脆弱,善良又软弱犹豫的特点,这也是悲剧性的一大体现.

1、脆弱的性格

脆弱是哈姆莱特性格悲剧性的一大体现,在他与父亲鬼魂见面后意识到自己肩负着复仇责任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颠倒混乱、重整乾坤,这两个字表现出哈姆莱特意识到他不能仅仅将复仇当作是一个家族事件,简单的为自己的父王去报仇的事情,而是更需要他去和恶势力斗争,消灭一切罪恶的事物,将它扩大到了整个社会的毁灭旧事物,推出新事物,去恶扶正的责任.同时从这句话可以分析出哈姆莱特知道他将孤军奋战,处于一个十分艰难的环境中,在这句感叹里,我们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脆弱.这种脆弱也可以说不是天生的,而是他对他的责任理解得过于沉重而产生的一种畏怯.

2、软弱犹豫的性格

在第三幕第一场中,哈姆莱特说道,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段经典的独白也成为了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在这句话中我们就能发现哈姆莱特善良却又软弱的矛盾冲突.在明知叔父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他依然在对人性中的善与恶进行追问,这是哈姆莱特内心的挣扎与困苦,究竟应该选择沉默,任凭命运摆布,让恶人得势,还是应该勇于同恶势力斗争,为正义而战?在后来再遭受来自朋友和情人的双重打击之后,哈姆莱特选择踏上复仇之路,选择自己把握命运.通过对哈姆莱特在生存还是毁灭问题的纠结与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哈姆莱特善良的本质,但是同样也表现出他性格中的软弱犹豫的缺陷.在面对复仇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在克劳狄斯做祈祷的时候,哈姆莱特错失了这次机会,他认为如果在此时将克劳狄斯杀死,他不能进入地狱,只有在揭发克劳狄斯所有的罪行的时候才能真正达到复仇的目的.这都是因为哈姆莱特作为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同时性格中的软弱与犹豫的悲剧性.

三、人物结局的悲剧性

整个剧本都是充斥着死亡的,以老国王的死亡作为开篇,以同归于尽的方式作为收尾.从对悲剧的表层理解上看,如果将最后的结尾设置为哈姆莱特复仇成功,夺回王位,就不能称之为悲剧了.鲁迅曾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所以说悲剧是毁灭性的.这部作品的人物结局的设定上,也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

哈姆勒特心爱的人奥菲利娅,在经历了父亲的死亡,兄长的失踪,恋人的发疯和对自己的嘲讽之后,因为悲伤精神恍惚发狂,最终在河边失足而死;哈姆莱特的母亲,在哈姆莱特同雷欧提斯的比剑过程中,因为哈姆莱特庆祝击中第一剑而饮下了国王原为哈姆莱特准备的毒酒,最终中毒而死;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的剑上都被涂抹了剧毒,而双方都刺中了对方,雷欧提斯在中毒之际也将国王设下的陷阱和罪行公诸于众;哈姆莱特拿着涂着的刀刺向国王,哈姆莱特成功复仇,自己和敌人同归于尽.

“一颗高贵的心现在碎裂了!晚安,亲爱的王子,愿成群的天使用歌唱抚慰您安息!”[3]这是霍拉旭在哈姆莱特死后发出感叹,这是对哈姆莱特身世结局的感慨和哀叹,一个曾经充满理想的高贵王子最终沦为被复仇支配的工具,一颗完整的心在经历种种变故和打击后变得支离破碎.每个人的结局都是带有悲剧性的,这是悲剧的需要,也是这部作品的悲剧必然性.奥菲利娅,雷欧提斯的死亡都归结于哈姆莱特对于复仇的犹豫和拖延,王后的死是自己对自己行为的赎罪和惩罚,而国王克劳狄斯的死表现的是恶必然要灭亡的一面,而哈姆莱特的死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人在彷徨犹豫中走向绝望.

《哈姆莱特》中表现出来的悲剧性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结果,也与哈姆莱特自身的性格缺陷有着不可避免的关系,通过哈姆莱特的斗争表现出人文主义者同封建旧势力的斗争,歌颂了人文主义精神,而哈姆莱特自身反映出来的缺陷却也影射着时代的迷茫和混沌.这不仅是一部带有悲剧色彩的作品,更是影射了一个充满悲剧气息的时代.

注释:

[1][2][3]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朱生豪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第48页,第105页.

参考文献:

[1]岑莉. 哈姆雷特形象分析见《 时代文学》( 下半月) ,2010年第七期.

[2]黄必康.《莎士比亚名篇赏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哈姆莱特论文参考资料:

小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哈姆莱特》和悲剧性和浅析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哈姆莱特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哈姆莱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