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图书馆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跟见证金寨图书馆三十年变迁记金寨图书馆馆员何梅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图书馆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01

《见证金寨图书馆三十年变迁记金寨图书馆馆员何梅》

本文是有关图书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与何梅和金寨图书馆和馆员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一位“为人找书,为书”的天堂使者,一位“读者就是上帝”的先进工作者,这就是金寨图书馆馆员何梅的真实写照.总结这三十年来的馆员工作,何梅微笑着说:“简单,重复是我的工作特色;热情、细致是我的工作态度;诚实,可信是我的做人原则;乐于奉献,淡泊名利是我的良好心态.”是啊,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持,终究会成就一份不平凡.

她,平凡而素净,亲切而温暖.身为金寨人,在“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著名革命老区金寨,和图书结下不解之缘.2017年,是她在图书馆工作的第三十个年头.她说:“为人找书,为书.爱惜每一本书,热心接待每一位读者.”在商人眼中,顾客是上帝.在她的眼中,读者是上帝.她曾参加六安市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被评为“六安市先进工作者”.

平平淡淡的书香时光,背后见证了一个时代斗转星移的变迁.金寨县图书馆从三十年前的几间陈旧平房,到如今的通过国家县级一级图书馆验收,总面积6500平方米;从不足3万册的书籍,到馆藏纸质图书30.9万册、电子图书50多万册,像一只光明女神蝶,实现了惊鸿一瞥的华丽蜕变.金寨县图书馆馆员何梅,见证了革命老区这三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她平易近人的微笑,细心与爱心交融的举止,就像人们打开一本喜爱之书时流露的欣然.

金寨县文广新局副局长王洪彦这样评价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即使在母亲生病时,她都可以克服困难,坚持工作,别人请假,她不请.将看似简单的工作,不断的重复,她的今年就像昨天,默默奉献,对人对事非常善良.

何梅于1966年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父亲在文化局工作,母亲是教师,年轻的地面对工作时,选择了图书馆事业.三十年后的今天,她依然动情的说:我热爱我的工作,如果人生能够重来,让我再选一次,我还选择做图书馆馆员.

1987年——“馆舍是几间陈旧的平房,图书不过3万,阅览桌仅仅4张.”

金寨县图书馆的前身是1951年金寨县文化馆内设的阅览室.1987年,21岁的何梅第一次走进金寨县图书馆,她不敢相信,这里就是金寨的“知识殿堂”:图书不过3万,阅览桌仅仅4张,书架、期刊排放刚刚10列,馆舍也就是几间陈旧的平房.她在不解中走上了图书馆员的工作岗位,有过痛苦,也有过彷徨,条件虽然艰苦,但她看到了老馆员们勤勤恳恳的工作,读者们如饥似渴读书的动人景象,坚定了一生从事图书馆员职业的信念.

1991年夏,金寨县遭遇特大洪灾,疯狂的降雨,让梅山水库史无前例地长达48小时的大流量泄洪,图书馆的一部分藏书因被淹而受损,金寨县图书馆全体人员没有因此而气馁,积极争取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的“儿童流动图书馆”项目,也得到了台湾道生基金会的慷慨解囊.在众志成城的集体努力下终于渡过难关.

在90年代初,县图书馆有过多年没有采购新书的尴尬,有过发不出工资的窘状,便“以文补文”搞创收,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培训班,有作文、英语、交谊舞等门类.成立复印部门,为读者提供复印文件服务,收取读者微薄的借书租金.何梅很能吃苦,和同事们在街面上搭建十几平方的简易租书亭,从不叫苦叫累.印象很深的是,何梅和同事一起去偏远山区里送书,山区的条件很艰苦,孩子们看到丰富多彩的书籍,别提有多开心了.当她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顿时所有的疲惫都消散了.

在八、九十年代,没有电脑设备,图书都需要图书馆员自己手工编目.一张张手写卡见证了每一本书漂流的生命轨迹,尽管它们辗转过很多“主人”,有一个大家庭一直在等待它们的归来.这个温暖的家就是金寨县图书馆.每张手写卡片上,都写有读者借书、还书日期,作为存根,在馆员处保存,以防图书流失.

时光流转,科技日新月异,到2011年,金寨县文化中心建成,图书馆搬迁到新馆.金寨县图书馆引进了力博流通管理系统,何梅坐在电脑办公桌前,输入关键词,很快就可以检索到每本书的位置.而在过去,她需要到有着大量藏书的目录柜中寻找,非常麻烦.

2011年,何梅作为六安市公共图书馆代表队的选手,参加安徽省第二届公共图书馆文化节“馆员风采”演讲比赛,吴建国馆长为她写下《天堂,图书馆的模样》的演讲词.其中有这样的一段动情表达:

今天,当你走进金寨县图书馆,你一定会感受到免费开放给你带来的欢乐,体会到改革开放的硕果让全民共享,这里是信息的史河、淠河,河水奔流汇成知识的海洋.

借书室里,一册册图书是一朵朵跳跃的浪花,读者像轻舟竞发,乘风破浪;电子阅览室里,一张张网页是一片片绚丽的彩霞,播撒着皖风徽韵,雨露阳光.

期刊阅览室里,一份份报刊杂志是一束束烂漫的山花,读者像蜜蜂采摘甘露琼浆;我们馆员,以知识给读者引导航程,可敬的读者,用硕果为馆员实现理想.

道德与信仰在这里构建和谐,愉悦和休闲在这里化作力量.这里是文献的天堂寨、金刚台,群峰巍峨挺起金寨的脊梁.

电脑键盘的敲击声,像叮咚的山泉流淌,歌唱着金寨厚重的红色厉史,秀丽的绿色风光,信息资源为社会创造财富,文化共享给老区插上翅膀.历史和现实在这里拥抱未来,光荣与梦想在这里书写辉煌.

永远的读者——“一些读者已去世多年,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依然刻在我脑海里.”

在90年代,金寨县医院有位姓林的医生,已经70多岁了,戴着一副老花镜,每天下午准时到图书馆看报纸,尤其喜欢看《人民日报》,还带着小红本本,边看边写,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文字.何梅见他年纪大了,给他倒一杯水,帮他放好椅子,方便他读报、学习.他住的地方离图书馆很近,每天都自己回家.就这样风风雨雨、准点准时的来读报多年.有一天下午,何梅发现林医生的座位空着,心想,可能他是有事情了.又过了几天,一直不见林医生的身影,何梅紧张起来,可又没有他的电话,无法询问.偶然的一天,何梅路过县医院,看到了林医生的讣告,才得知他去世了,而且意外的从讣告上知道,其实他患有多年的白血病.

何梅被这位林医生深深感动,泪湿眼眶.这位老医生,在临终前几天还到图书馆看报,对于阅读有着超越生命的信仰,还需用顽强的意志力和病魔抗争.何梅曾写下这个故事,并取名为《永远的读者》.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说过: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相信这位永远的读耆,可以在天堂永生.何梅也在演讲《天堂,图书馆的模样》中说:如果说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那么我们图书馆员是天堂的使者,因为我们的图书馆正在成为天堂.

还有一位让何梅印象深刻的读者,也是90年代时,一位从县人大退休的老干部,他80多岁了,几乎天天来图书馆看报.他是眼睛远视,总是伸长胳膊,把报纸拿到离自己很远的地方看,姿势很搞笑.每看一会儿,就伏在桌上眯一下.

有一次,他睡着了,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吓得何梅和其他馆员心里一惊,赶紧把他扶起来.从那以后,何梅特别注意这位老人,时常会提醒他,注意不要睡着了.他特别关注时政,常常跟馆员们讲国际形势,何梅不太关注这个,但认真地听他说.耄耋之年依然口若悬河,可以想象他当年的风采.他的身体不太好,何梅扶着他,一步步迈上那时位于梅山的县图书馆的二楼.

还有一位最年长的读者,他有92岁的高龄了.2017年夏来到金寨县图书馆,他喜欢阅读古籍名著,如《喻世明言》、《儒林外史》、《初刻拍案惊奇》.何梅担心他的身体,细心地问他要电话,以防他身体出现状况.他的耳朵不太好,何梅要了多次电话他也没有听清楚,后来他留下一张名片.通过这张名片,何梅了解到他的儿子和儿媳妇在金寨开了~家油坊.

有一次下了暴雨,雨水哗哗地在图书馆外奏乐,打扰了图书馆的安静,老人拄着拐杖,眉头微锁,望向窗外.何梅拿出了名片,给老人的儿子、儿媳妇打了电话.老人的儿子和儿媳妇急忙赶来,对她表达真诚的感谢后,将老人安全地接回家中.

有一天,老人依依不舍的对何梅说,这是我最后一次来图书馆看书了.何梅不解的问道:您是有什么事,所以不能来了吗?老人说,我要去小儿子家过了.何梅才了解到,他是轮流到子女家生活的,现在他要离开金寨了,图书馆是他最不舍的记忆,现在离开这里,他要郑重的告别——多么爱书的老人啊.

2017年——“金寨县图书馆通过国家县级一级图书馆验收,总面积6500平方米.”

2012年,国家财政拨款的支持,让金寨县图书馆一次性采购了十万册书籍,何梅对当时的情景还记忆尤深.一辆十几米长的大货车,塞得满满的,全是图书.他们雇人把书搬运下来,图书馆的楼道里一时间“门庭若市”,全都堆满了书籍.

这些书籍好像金光闪闪的,给金寨的文化发展带来了阳光.这是金寨人民的精神盛宴,金寨县图书馆的每一位成员都没有丝毫懈怠.

馆员们需要将每一本书盘很多道程序,生怕出了差错,他们认真地把图书分门别类,分配给每个乡镇.由于工作量大,每天除了吃饭,几乎不休息,将一捆捆书分完之后,再重新打捆,配送书籍.回忆到这里,何梅说:“天降十万册书山让全体馆员昼夜不休,但我们满心欢軎.”

2014年,金寨县图书馆率先在全省建成了“以县图书馆为总馆,乡镇文化站为分馆,村农家书屋为服务点,流动图书服务点和流动图书车为补充”的总分馆服务体系,现有总馆1座、老城区分馆1座、县直单位服务点15家、乡镇分馆23个、226个农家书屋服务点.

2016年,对于金寨县图书馆总馆来说,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馆舍面积由以前的一千多平方,扩建到现在的三千多平方.它坐落在美丽的二龙岗公园旁,绿草茵茵、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让更多人主动走进图书馆.每逢双休日,图书馆和阅览室都座无虚席,虽然工作量增大了,何梅依然兢兢业业,对工作乐此不疲.

随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金寨这座有着红色奉献土地的希望之城,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17年,金寨县图书馆通过国家县级一级图书馆验收,施行总分馆一体化管理,总面积6500平方米,可在全县范围内实现图书的通借通还.其中梅山分馆面积1500平方米,其他分馆80平方米.

金寨县图书馆总馆的馆舍面积3220平方米,对外免费开放窗口10个(包括综合借书室、少儿借书室、综合报刊阅览室、少儿报刊阅览室、亲子阅览室、残疾人阅览室、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电子书工坊.参考咨询室以及金寨红书馆等),阅览座席300个,可供读者使用电脑30台.建有文化共享工程金寨支中心.馆藏纸质图书30.9万册、电子图书50多万册.

红色文化是中国永放光芒、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金寨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金寨县图书馆中,不乏红色文化书籍,如《金寨县红色文化丛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金寨与抗战》、《红四方面军征战纪实》、《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等著作,这些红色书籍,都是对金寨“大别山精神”的薪火传承.

工作上的遗憾——“那天,几个乡里来的中年人非常着急地找《杉树材积表》.”

何梅的工作信条是:为人找书,为书.这八个字,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的.为人找书:图书馆的工作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有一件事,在何梅心里是一个结,她觉得对不起读者.那天,几个乡里来的中年人非常着急着找《杉树材积表》,把图书馆当作书店,要买走这本书.何梅没听过这样偏门的书籍,便随口说了一句,我们这里不卖书,也没有这本书.几位中年人带着失落的心情,焦虑地匆匆离开了.

不知过了多久,何梅在整理图书的时候,找到了一本巴掌大的迷你册,名叫《木材材积表》(袖珍),她心想,他们找的很可能就是这本书.书籍里全部是密密麻麻的专业数字表格.这本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木材材积表》收集了单根的原木材积表,杉原条材积表、圆材材积表、锯材材积表等,为广大木材检测、加工、收购人员查找材积提供方便和准确的依据.何梅却没有他们的电话,也无法通知他们了.这件事警醒她在未来的工作中,要更加的富有耐心、细心和爱心.

为书:如今国家开放二胎政策了,有不少孕妈在家人的陪伴下,前来图书馆看书.有些孕妈读者喜欢读小说,何梅建议她们不要读恐怖小说,这样对胎儿不好.有的孕妈是专门来找育婴类的图书,有的读者不知道图书馆有这些书,何梅便主动为她们推荐此类书籍.这就是为书而.

有时读者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已经是中午了,原本是馆员们休息的时间,何梅见读者好不容易来一趟,也悉心地接待他们,放弃午休时光.由于长期接触图书馆工作,她也爱上了阅读,喜欢读短篇小说、诗歌和养生类的图书,这些书籍都字字珠玉、行云流水地浸润了她的心田.

图书馆论文参考资料:

图书馆文献

图书馆期刊

图书馆论文发表

图书馆学刊

图书馆杂志

图书馆建设杂志

综上资料,此文是一篇关于何梅和金寨图书馆和馆员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图书馆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图书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