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地理学科方面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跟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以全球定位系统教学为例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地理学科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4-10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以全球定位系统教学为例》

本文是关于地理学科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与高中地理和全球定位系统和素养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地理核心素养内容已为中学地理教师熟知,但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却让教师们感到困惑.本文以“全球定位系统”教学为例,对教学过程中所培养的地理核心素养进行分析,探究地理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教学过程GPS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a.2018.08.047

理核心素养内容主要概括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大要素.[1]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在学习、生活中长期积淀而成.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地理课堂教学,教师以地理教材为载体,指导学生学习与地理核心素养密切相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同时,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必然会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探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表现形式,有助于教师思考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

本课题以全球定位系统(GPS)教学为例,整个教学过程借助于导学案、实验、启发式问题和教学材料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1 教学内容分析

全球定位系统(GPS)内容主要是探究地理信息技术GPS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GPS 作为地理领域新兴科技,其地理原理、应用方法是公民必备的知识素养.利用科技深入认识人地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是本节教学内容体现的地理核心素养主旨.

2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GPS 有一定的表象认识,对GPS 原理、应用充满好奇,渴望教师加以拓展.经过自然、人文地理的学习,高二学生对人地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没有认识到科技与人地关系的内在联系.

3 教学过程

3.1 联系生活,课堂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百度地图中已记录下的自己最近的运动路线(学生熟悉的),让学生观察地图并对路线做简单的描述,说出老师所采用的记录方法.

设计意图:选择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地图空间认知能力.“学校即社会”较好地阐释了教育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脱离,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2]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同样重视对现实问题探究,现实问题多具有真实性、复杂性和生活性,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面向社会生活.

核心素养分析:选择教师的运动路线作为教学材料,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探究.学生基于自身经验对地图观察、识别、判断,形成对运动路线的表征,将地理空间认知生成地理表象,培养学生地图的空间认知能力,实现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3]地图选择为学生生活区域,学生凭借自己的感知记忆,在与地图转换时呈现的符号与原有的心像地图碰撞让学生更感兴趣.将GPS 课程内容融入生活实践,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GPS 的主要用途,在合适时间也会主动效仿,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3.2 讲授新课

3.2.1 GPS实践操作

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尝试用手持GPS 进行定位,读出数据,对学生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和解读.

设计意图:直观、形象地了解GPS 定位,为GPS 相关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核心素养分析: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使用GPS,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2.2 GPS概念及组成部分

教师:以导学案形式呈现关于GPS 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教材及材料,说出GPS 的概念,找出GPS 的组成部分,尝试说出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工作过程.

设计意图:材料、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作为一门探究空间秩序的科学,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方面有着独到的价值.[4]地理问题的思考方式方法是形成学生地理思维的根本途径,在问题的引导下,辅以教师的指导可有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分析:材料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集中学生注意力.问题的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阅读时在问题的指引下需要想象GPS 三大部分的组成及运行情况,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尝试介绍GPS 三部分之间的协调工作情况,锻炼学生自我展示和表达能力.借助思维导图,知识的呈现方式更清晰、简洁,有助于学生形成归纳整理材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知识框架构建习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素养.

3.2.3 GPS 应用特点

教师:借助多媒体图片的展示讲解GPS 卫星星座的组成情况,引出GPS 定位特点的描述,让学生思考、归纳、概括GPS 的应用特点.

设计意图:对GPS 应用特点的归纳、概括、总结,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分析:通过对GPS 的介绍,学生结合GPS 概念、GPS定位原理以及生活实际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从多方面考虑,尝试归纳概括GPS 应用特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2.4 GPS 应用实例

教师:由分析GPS 的特点决定GPS 应用特性,介绍GPS的主要应用领域.对一些应用领域举例说明,如:GPS 应用于野外调查中.提示学生:如果移动的物体安装了GPS 接收机,就能检测到移动轨迹.让学生根据提示思考生活中GPS应用的实例以及在这些实例中GPS应用所产生的影响.

设计意图:GPS的组成部分、定位原理专业性强,学生学着比较枯燥,难以持久保持学习兴趣.GPS 的部分应用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更高,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基础知识原理.问题将知识与应用相结合,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意识.

核心素养分析: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列举、分析GPS的应用,增加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GPS 工作原理、组成部分理解、记忆,巩固学生知识素养.学生的思考回答体现出对生活地理的洞察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倡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隐性地培养了学生地理实践力.

教师:对学生所了解到的GPS 应用进一步拓展,以南充西山风景区为例,探究游客最多的时段以及游客分布情况,教师展示腾讯地图位置大数据的区域热力图.

设计意图: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学生认识到利用科技能更好地认识地理环境,有助于人类的持续发展,是形成人地协调的有效途径.

核心素养分析: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让学生思维更加灵活,在生活中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学以致用,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尝试利用GPS 技术为生活服务,也利于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为更好地建立人地关系服务.教师利用网络技术直观地展示GPS 的强大作用后,学生认识到科技的强大力量,激发学生学习.选取学生熟悉的地理区域———南充西山风景区,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3.3 课外拓展,中国北斗

教师:向学生介绍目前世界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着重介绍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让学生阅读第9 页的阅读部分,了解BDS 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设计意图:在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核心素养,学生应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核心素养分析:在学生了解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应用中让学生了解到世界的发展局势,国家的发展状况,感受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展示出国家的强大,科技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师:给学生说明卫星导航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卫星导航服务的应用日益增多.呈现“北斗导航将精准定位共享单车”的材料,让学生分析在材料中BDS 所发挥的作用.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对相关科技与信息的了解,提高文化修养,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应用地理知识为生活服务.

核心素养分析:共享单车对于普通高中学生并不陌生,但并不知其中的定位原理.以生活中的新事物作为学习材料,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6]学生学会用地理知识为生活服务,这是学习地理的重要价值体现.

3.4 作业布置

教师:学生小组合作,选取校园几个特殊点,用手持GPS测量、记录数据,绘制简易地图.

设计意图: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合作,适应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现实.课后作业以实践活动形式展开,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

核心素养分析:以校园为实践场所,方便学生有效进行地理实践,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小组讨论选点,数据的测量记录,保证学生对GPS 有直观的认识,增强学生协商合作能力.学生以地理的视角认识、阐述生活环境,体现地理学科特性,为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是无形却庞大的观念、思维、能力、方法的综合,从三维目标过渡到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更加凝练、清晰.教师以知识为依托,核心素养为目标,从有形的知识学习上升到素养培养.“全球定位系统”的教学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四大要素,设计教学过程,以素养为本位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的选择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要求,考虑学生的经验、兴趣和发展.将知识合理构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倡导知识的应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

地理学科论文参考资料:

国家旅游地理杂志

地理杂志

地理论文1000字

地理小论文

地理教育期刊

国家人文地理杂志

上文评论:这是大学硕士与地理学科本科地理学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高中地理和全球定位系统和素养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