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有关家书治家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跟家书治家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家书治家范文 类别:研究生论文 2024-02-09

《家书治家》

本文是有关家书治家论文例文和家书和治家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文,陈宁玲

1875年1月,沈钧儒出生于苏州的书香世家.1901年父亲病逝后,他为解决家庭困难到陕西三原学署任职.1904年,已中进士并获得官职的他为寻求强国救民出路,赴日留学.1936年11月,他因为主张抗日救亡活动,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史称“七君子”事件……为了求学和救国,他一次次离妻别子,勇往直前.在与家人分别的日子里,他用一封封家书连接与家人的情感,用一封封家书管家治家.

以家书寄亲情,以家书诉衷情

对长辈,孝老爱亲,心虔志诚.留日期间,沈钧儒多次要夫人给祖母寄去“月供”,哪怕遇上经济拮据也叮嘱夫人“一定要办的”.

对母亲、岳父母,沈钧儒很牵挂,每次给妻子张象徵写信,都不忘让其代为“慈前请安”.家书中时常流淌出对岳父母的感激之情,“我受岳父深恩,在苏州时不知用了岳父多少钱……其时适父亲多病,赖是以安,我至今想来为之感泣.至于爱我之心,是报答不尽的.”

对妻子,相濡以沫,忠贞不渝.沈钧儒在写给妻子的信中说:“妹知我心,千万勿还.兄不肯瞒妹作事,并望妹相与有成.至叩至感!”“兄近体甚健,心欲归而身不能归,每逢夜静,或独坐,愁绪万端,乱如春草,非妹不能知我心,亦非妹不能解我愁也.…‘上海有《女学报》,望阁下订阅之,一年约也花不了多钱,而可以增许多见解.”

1934年3月,张象徵因病去世.入殓时,沈钧儒把自己的照片放在妻子胸前,还把妻子的照片嵌入一个小盒子里随身携带.后来,很多人劝他续弦,他就掏出夫人的照片说:“我夫人在这里,她听了会不高兴的.”沈钧儒终生不再娶,并写下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君影我怀在,君身我影随.重泉虽暂隔,片夕未相离.”

对子女,言传身教、爱而不溺

沈钧儒之女沈谱在《我记忆中的父亲》中回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家就像一个温室,我从来也没有听到过任何打骂一类的情况.我生活在一个充满和蔼和温暖的氛围中.”在孩子心中,父亲是“爱的化身”.

沈钧儒很尊重孩子的天性,并信奉“自由是童年的真谛,游戏是儿童的权利”.他写信给妻子,叮嘱其教育孩子要“读书写字,务须用心,然最要令其活泼,不可看得出有用功样子,使小人脑筋生病”,“终要令其自由自在”.

对孩子,沈钧儒是爱而不溺.一次,他看到一对母子,细细观察女子的教子之法后告诫妻子:“陈姓小儿之母,爱子太过……‘勿跑远’ ‘外边有风勿要去’……母教如此,断送一个好孩儿矣.”

沈钧儒的一生是飘满书香的一生,他常与孩子分享读书学习的快乐,“人会老,知识是不会老的”,“看书……每天五页,一个月便是一百五十页,一年便是一千五百(一千八百)页,何况每天不止五页乎”.他对学医的大儿子沈谦说:“既学了医,就是终生的事,自入校起到盖棺之日止,应当没有一天不研究,没有一天不实习.”即使孩子们长大成人,沈钧儒的教育依然坚强有力:“我年渐老,以后但望汝等兄弟互助,共相亲爱,要晓得朋友更比兄弟靠不住也, ‘明决和蔼宽恕’,此六字,望信之.”

《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曾说:“沈钧儒的家庭妻贤子慧,乐道安贫,一门之内,其乐融融.”沈钧儒的5个子女个个成才,分别担任过中国造币厂厂长、中南海门诊部内科主任、美院教授等,这与沈钧儒以家书治家是分不开的.(资料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家书治家论文参考资料:

上文总结:此文为一篇关于家书治家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家书和治家相关家书治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