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畅销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最畅销的书为什么绝不是最好的书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畅销范文 类别:研究生论文 2024-04-13

《最畅销的书为什么绝不是最好的书》

该文是畅销方面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与畅销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资本总在寻求利润,这无可厚非,但利润之外,资本还需要名声,而且不是一般的知名度,它们还向社会索取美誉,如果斩获不够多,它们就用力诋毁那些不肯为它们的产品叫好的人.

我看到一篇叫《好书榜不能歧视畅销书》的新闻报道.该文将几部之前的畅销书未能称雄多个好书榜的现象称为“歧视”,又说书榜的评选人“自动屏蔽”了这些畅销书,因为书评人对畅销书有着“惯性的敌意”.接着,该报道揭示出了客观的真相: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们看到平行线正在合流.口碑好、销量又好的图书陆续涌现,《时代》《文学回忆录》《看见》,这几本书在豆瓣网友评分几乎都逼近9 分,最高的《文学回忆录》达到9.2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专家只是还固守着所谓的“界”.

出版当然是需要专业性,但也应该鼓励“跨界”的作品.好书和畅销书不完全是“绝缘体”.“打破边界,追求自由”这大概是目前图书出版界最需要思考的地方.在内容的创意上,相比影视,图书依然是最具原创力的领域,但可开发的潜力仍然巨大.除了专业领域的深耕细作,在大众书市场上一定要打破既有的格局,自由重组.

我在微博上将这篇报道称为“撒娇”,是的,它想说的就是:“老娘这么招人待见被万千粉丝奉为女神你居然敢不鸟我不给奖?!”更进一步的潜台词是:专家们抱残守缺,固守所谓的“界”,不利于打破边界追求自由,会伤害图书的原创力与可开发潜力,记住,我们是“大众书市场”的宠儿,不是只属于你们所谓的专业领域!

何其熟悉的语调.当盛大文学向传统文学宣战,当冯小刚向金马奖叫板,当郭敬明向影评人竖中指,他们都是这一套逻辑,我们票房高,我们粉丝多,所以我们是winner(胜者),你们不管说什么,都是loser(败者).

我不打算就这篇“撒娇”报道中的几本“口碑好、销量又好”的图书进行个案讨论,那将陷入无止境的口水战,萝卜炒青菜,各人心中爱.我又不是哪个好书榜的评委,犯不着替专家们找具体的去取理由.我只想论证一下:最畅销的书为什么绝不是最好的书.

书跟电影不一样.评选全年最好的10 部电影,想完全避开畅销之作,或许只有在中国内地可以做到.原因是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是钱,效果是钱堆出来的,完成度是时间与钱共同打造的,一开机几十几百人的嚼裹,场租,道具,交通……更不要说很多好创意好剧本连开机的钱都找不到.朱延平在参加某届金马奖颁奖礼时讲过一个冷笑话:别人问他为什么总拿不到金马奖,他反问:你知道十年前台湾一年拍多少片? 500 部,那年我拍了5 部.今年台湾一年拍了多少? 50 部,我还是拍了5 部.总有一年台湾全年才拍5 部,我还是拍5 部……

这个逻辑没有错,我们不能指望只花了80 万的电影《小武》成为常态.但出书的成本就低多了,一个普通人像我,发个狠,两三年也能攒下出版一本书的钱.出版界内容更为多元,发展潜力更大,《北青报》的报道倒是没有说错.也正因为这样,“最畅销”便与“最好”绝缘了.

人类的精神生活发展至今,其高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人一生可以抵达的境界.这导致专业分工愈来愈细密,真正的“通人”越来越少——简直可以说没有,如果某人啥都敢谈,他一定啥都不精.在一本书的范围内,如果作者的目标是抵达某种高度,他一定没有办法,也没有篇幅让对这个领域白纸一张的读者都能读懂,都能产生共鸣.

反过来,如果作者的目标是尽可能广泛的传播,那他必然要牺牲思索与言说的高度.这就像我们搞个大众比赛,要求每个登山者用一张照片证明自己爬过珠穆朗玛峰.能爬到接近峰顶处拍照的人肯定少,他们只会交出绝高处的风景.而最多的照片,肯定是跟大本营的合影,因为大家都能爬到那里.

先说明,我理解的“好书”是那些为人类的知识大厦添砖加瓦的著述.它们要突破既有规范的天花板,站在先行者肩上,让后来者畏惧叹服.确定了这一前提,我想来想去,要出现“最畅销的书”与“最好的书”重合的情形,只有3 种可能:

1. 所有书的买者、读者只剩下好书榜的评委(大概也就是50 到100 人).这在精英垄断时代出现过,比如只有教士或巫师识字的时候.

2. 社会的知识水平呈倒金字塔状,80% 以上的人都是饱学之士,人均年读书量四五百本,没有两个以上博士学位都不能进北京六环.

3. 出现了特殊事件.据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在“二战”期间的巴黎曾十分畅销,因为战时钢铁都用来造军火,天平用的砝码奇缺,有人发现《存在与虚无》正好1 公斤重,于是家庭主妇人手一册.和平年代,主席总理在地铁上读某本书也能制造类似景象.

除去这些可能,在一个信息过剩的大众文化时代,我想不出有任何常态,可以让一本书能同时达到高度与广度(说的是广泛接受度)的极致.

中国人一向比较迷信群体的威力.所以“老妪能解”“便不识字,亦知是天生好言语”的神话流传至今.这在上古中古或许是可能的,我们现在看唐诗,只是简单地写蝴蝶,写花,写雨,确实好,但再好的馍也不能嚼二遍,再好的女人也不能老夸成花,在已经如此复杂而高耸的知识传统中写作,想老少咸宜雅俗共赏,还想得好书奖,天津话说:您可真哏!

我很喜欢一句俗语叫“针无两头利”——好处哪能都让你占完?其实市场的认可,已是极大的褒奖,它实实在在地提供着继续前行的动力与资源.好书榜算什么呢?跟许多电影奖差不多,只是一份安慰与支持,还有“得奖衰三年”的魔咒.然而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所以畅销书还在索要:好书榜不要歧视我们!何必呢——

要想爽,自己办个奖!

(摘自商务印书馆《早读过了》 作者:杨早)

畅销论文参考资料:

该文结束语,这是一篇关于对写作畅销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畅销本科毕业论文畅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