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劳动力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跟宁洱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开发利用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劳动力范文 类别:文献综述 2024-01-29

《宁洱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开发利用》

本文是关于劳动力类论文范文资料和农村劳动力和开发利用对策和现状分析类论文范文素材。

陈文糯

(云南省宁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农经站,云南宁洱 665199)

[摘 要] 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找出了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现状 调查 对策 宁洱县

[中图分类号] F3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9-0027-02

为探索宁洱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2016年3—6月采用抽样的方法,对宁洱县德化镇、同心镇、黎明乡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就业状况、技能和培训状况、收入情况、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加快宁洱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和转移提出若干对策及建议进行分析探讨.

1 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

1.1 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基本情况

被调查的三个乡镇:同心镇(锅底塘村、那柯里村、漫海村),德化镇(勐泗村、荒田村、窝拖村),黎明乡(岔河、仙人村、窑房村),涉及3个乡镇9个村18个村民小组490户农户,乡村人口1947人.乡村劳动力1227人,其中:乡村劳动力务农845人,乡村富余劳动力382人,外出务工374人.

1.1.1 以乡村劳动力年龄、文化分布划分,乡村劳动力男性694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56.56%.女性533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43.44%.其中:16-20岁68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5.54%;21-49岁978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79.71%;50岁以上181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14.75%.小学及以下文化425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34.64%;初中文化663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54.03%;高中文化(含中专、职技)105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8.56%;大专及以上文化34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2.77%.

1.1.2 以劳动力从事产业划分,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864,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70.42%;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105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8.56%;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252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20.54%;未就业的劳动力6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0.48%.

1.1.3 以职业技能划分,掌握职业技能并持有职业技术资格证29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2.36%;没有技术技能的普通劳动力1198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97.64%.

1.2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状况

在18个村民小组抽样调查有外出务工人员374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0.48%.输出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文化程度初中比例较大. 

1.2.1 从外出劳动力年龄、文化分布划分,外出劳动力男性230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61.5%.女性144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38.5%.其中:20岁以下22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5.88%;21岁-49岁321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85.83%;50岁以上31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8.29%.小学及以下85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22.73%;初中文化220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58.82%;高中文化(含中专、职技)47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2.57%;大专及以上文化22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5.88%.

1.2.2 从外出渠道上看,主要是自发式就业,自发373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99.73%;其他1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0.27%.

1.2.3 从外出务工时间看,外出务工时间在1-3个月12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3.21%;3-6个月13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3.48%;6-12个月82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21.93%;一年以上的267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71.39%.

1.2.4 从外出务工地域看,在乡内18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4.81%;县内乡外111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29.68%;省内县外216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57.76%;省外、国外共29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7.75%.

1.2.5 从外出就业的产业分布看,从事第一产业的27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7.22%;从事第二产业的105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28.07%;从事第三产业的242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64.71%.

1.2.6 从外出就业劳动培训情况看,参加过各类培训的116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31.02%;持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7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87%.

1.2.7 从劳务收入结构看,外出劳动者每年劳务经济总收入922.87万元,人均年收入2.47万元,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33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8.82%;月收入在1500-2500元206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55.08%;月收入在2500-3500元84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22.46%;月收入在3500-5000元37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9.89%;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14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3.75%.

1.2.8 从外出劳动社会保障看,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35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9.36%;参与农村养老保险228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60.96%;参与医疗保险365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97.59%;参与其他保险的9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2.41%;未参保的1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0.27%.

2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特点及分析

2.1 农村劳动力务农人口比重较大,外出务工劳动力形成常年在外打工的趋势.被调查的3个乡(镇)9个村18个村民小组490户农户中,乡村劳动力务农人数占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68.87%,务农人口比重较大.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349人,占外出劳动力总人数374人的93.32%.

2.2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就业观念相对落后.调查中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088人,占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88.67%,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外出劳动力总数374人,占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30.48%,就业观念相对落后.

2.3 外出务工人员输出渠道以自发性转移为主.自发转移373人,占转移总数99.73%,主要是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中介组织还不健全,劳动力资源就业缺乏就业指导,导致盲目性很大.

2.4 青壮年劳动转移明显,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偏低,相应劳动报酬偏低.被调查的3个乡(镇)9个村18个村民小组490户农户中,外出务工人员374人,青壮年劳动外出务工人数占外出劳动力总数85.83%,青壮年劳动外出务工明显.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偏低,参加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16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31.02%,持有职业技术资格证7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1.87%.月收入2500元以下的239人,占63.9%,劳动报酬低.

2.5 劳动维权意识不强.外出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和参保的比例不高.外出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35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9.36%;生育、工伤保险的只有9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2.41%.

3 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制约了劳动力转移.调查中外出劳动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69人,仅占外出劳动力总数18.45%.参加职业技能培训116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31.02%,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低素质状况,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

3.2 外出劳动力转移存在自发性盲目性,转移输出组织化程程度低.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方式,加之目前我县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缺乏足够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便捷可靠的信息渠道,导致盲目性很大.

3.3 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经费紧缺,培训次数少,针对性不强,方法不灵活,方式比较简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还不完善,培训效果差,制约着劳动力转移就业.

3.4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由于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综合效益差,加之我县企业总量少弱,发展后劲不足,使得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4 加快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4.1 增加培训经费,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而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增加培训经费的投入,才能保证培训的顺利开展.必须立足全县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劳务市场需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与用人单位协作,以就业带培训,以培训促就业,以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培训为主,以青壮年劳动力素质培训为主.通过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持证率,提升他们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

4.2 加强市场信息服务.要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来源渠道,并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组合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网络,为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选择就业岗位提供供求信息服务.

4.3 加强管理、完善劳务市场机制.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帮助农村劳动力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建立外出劳动力档案,从信息收集、合同签订、办理到招收、培训、输送各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由分散自发、盲目流动向有组织、成规模转移输出.

4.4 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城镇化综合能力,增加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4.5 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一是围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内部就近就地就业;二是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拓展就业空间,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4.6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回流.充分发挥创业扶持小额担保贷款在促进创业中的作用,重点落实扶持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办实体,鼓励返乡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互动互进.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3(26)

[2]田妹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2(5):24-27

作者简介:陈文糯,女,1973.7出生于云南江川,农业经济师,本科学历,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

劳动力论文参考资料:

归纳上文:这篇文章为一篇大学硕士与劳动力本科劳动力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农村劳动力和开发利用对策和现状分析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