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湿地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与关于昆明环滇湿地的四大误解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湿地范文 类别:文献综述 2024-03-15

《关于昆明环滇湿地的四大误解》

该文是关于湿地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和昆明环滇湿地和四大误解和误解类硕士论文范文。

打开昆明市区地图,一块块绿意盎然的环湖湿地宛若一幅幅山水画,带给昆明人清新体验.湿地使普通市民有一个绿色生态的休闲去处,但是,它更重要的功能是保护滇池生物多样性、维系水生态安全屏障.当我们享受环湖湿地带来的益处时,也必须意识到,了解湿地、保护湿地是每一个昆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环湖湿地目前建设如何?湿地的规划依据和具体功效是什么?

误解1:湿地只有生态功能

实际情况:在经济人文生产生活上都有作用“湿地,绝对担得起‘地球之肾’的美称,在生态、环保、经济、人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昆明市湿地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潘珉介绍,具体对于滇池而言,湿地是一个水路交错的过渡地带,水陆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交换的场所,最主要的功能还是体现在生态功能上.

潘珉具体介绍,首当其冲的就是滇池入湖水质净化.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和转化污染物的能力,以至于世界许多地方都通过建立人工湿地来净化污水.湿地中有许多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对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氨氮等进行吸附,消除水体富营养化,作为进入滇池的最后一道生物屏障,处理负荷不重的水体,对进入其区域的水体水质有进一步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湿地还是生物多样性承载区域.就全球而言,湿地只占到全球6% 的面积,却涵盖20% 的生物物种,可称为“生物超市”.具体到滇池,在九大高原湖泊中,滇池生物多样性排名第三,特有率排名第一.资料显示,湿地生物资源丰富,目前共观察记录植物241 种,鱼类28 种,鸟类96 种,更可喜的是,通过多年的生态恢复,一些像海棠花这样消失多年的水生植物和金线鲃等土著鱼类、鸟类又重新出现.

此外,它不仅能为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还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误解2:湿地等同于湿地公园

实际情况:主要功能并非休闲,部分湿地不适宜开放

湿地的建成,使普通市民有一个绿色生态的休闲去处,站在市民的角度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潘珉强调,湿地的娱乐休闲功能只是附带的,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要控制人数,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湿地是滇池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滇池环湖湿地建设被列为滇池治理六大工程中“生态修复与建设”的重要内容,项目通过恢复与建设湖滨生态湿地和湖滨临带,形成水路间的有效缓冲区,与截污、治污系统共同构成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体系,逐步回复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还湖”.

湿地并不等同于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是湿地的一部分,只是在服务设施等配置上,比自然湿地更为人工化.但和一般的公园相比,湿地公园最大限度地依照其原有环境,比如说,就连栈道旁的野草也不会主动割掉.湿地要把生态功能放在首位,在满足生态功能前提的情况下,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提供一个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去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活动必然会对湿地产生影响,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有些湿地不适宜对游客开放,就需要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即使是对外开放的湿地,也要控制人数,避免对湿地产生破坏.

误解3:湿地都在陆地上

实际情况:滇池湿地是一个整体,还包括湖内部分

现在很多市民都知道滇池湿地属于高原湖泊湿地,那么到底什么是高原湖泊湿地,有什么特点?潘珉介绍,滇池属于高原断陷构造湖泊,高原湖泊湿地特色明显,由于湖泊构造和地形原因,不同于平原湿地拥有完整的过渡条带,高原湿地没有那么大的条带,缓冲区域比较窄,属于细长型,而缓冲区域越少,就更容易被破坏,恢复能力更弱,所以高原湖泊湿地保护管理和恢复难度都会更高.

湿地类型是怎样划分的?环滇湿地又属于哪类湿地?在市滇管局“四退三还”办公室工作人员看来,其实,滇池湿地就是一个整体的高原湖滨湿地,由从水面到陆地的湖内湿地、湖滨湿地、湖滨临带阶梯状构成,另外还有分布于35 条入滇河道口的河口湿地.

目前,滇池周边湿地面积达33.3 平方公里.用界限来划分,就是滇池保护界桩外延100 米范围,滇池保护以及区域也是用这条线来划分的.保护界桩外的一些特殊区域,也实施保护,就叫做二级区域里的禁建区.最靠近水面的湿地称为湖内湿地,一般是指水淹没4 米以内的水域内湿地,目前有1.12 万亩,主要是由各种水生植物所覆盖.湖内湿地往外延伸的部分是湖滨湿地,就是指滇池沿岸这一块,近水低洼的区域,水深多为几十公分至一米之间,这个区域以草本植物、耐水植物为主,还有少量的中山杉等乔本植物.再往外是湖滨临带,这个区域以中山杉、柳树等乔本植物为主,这样就构成层次错落的乔、灌、草的植物群落结构.

工作人员介绍:“过去的滇池大多区域就是这样一个阶梯结构,我们建设湿地就是要恢复滇池生态良性循环.”

误解4:湿地建设就是人工干预

实际情况:遵循“自然恢复最大化、人工干预最小化”原则

建设河口湿地目的何在?工作人员介绍,俗话说“水流三次清”,滇池的水是劣五类,流到金沙江就变成三类.这就是自然净化的作用,通过河道转弯、充氧、植物吸收等方式,水体得到自然净化.

但实际上,35 条入滇河道离滇池距离较短,自然净化的作用很小.所以,河口湿地的建设就是为进入湖泊的河道污水净化、保障入湖河水的水质,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支撑.在河流两侧建设湿地,开沟布渠,引一部分河流的水进入湿地,让水体植物与水充分接触,通过湿地对河水进行净化.

在湿地建设时,所有工作都是遵循“自然恢复最大化、人工干预最小化”的原则进行的.

“四退三还”办公室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不仅是投资节约化的考虑,更重要的原因是逐步恢复滇池生态良性循环,让滇池的“肺”自主呼吸.据观测,本土植物籽种库就在滇池周边的土壤中,只要人为不进行干预,芦苇、美人蕉、蒲草等水生植物自然就会长出来,而且这些植物都是滇池岸边原有的生态元素,是非常适应本土环境的.

工作人员介绍:“在湿地建设中,我们也做了几件人工干预的工程,第一个人工干预就是拆除防浪堤,总共拆除43.1 公里的防浪堤,滇池水面面积增加了10.5 平方公里,实现了‘湖进人退’.”第二个干预就是人工种植乔木,这里的乔木种类丰富,并不是只有人们印象中的中山杉,中山杉总共种植了85 万株,这个树种耐水性强、生长速度快,而且木质可以使用.另外还种植柳树,有人认为这个树种病虫害多,又不能成材,为什么还要种植呢?这是因为柳树在湿地有一个很大作用,就是“筑巢引凤”,柳树长大后,鸟类自然就来了.没有鸟类,就成了一片孤林子,生物的多样性就体现不出来.

享受湿地更要保护湿地

在2016 年央视举办的“中国最美湿地”评选活动,滇池湿地在全国10 个湿地中以110628 票成为评选活动最高票数,在众多湿地中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最美湿地”.这是云南省昆明市狠抓滇池环湖生态保护区建设,大力治理污染带来的变化.

昆明市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集体土地征收、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等方式,依法遵规、科学高效使用土地,确保滇池一级保护区土地只能用于生态建设.目前,滇池湖滨已初步构建了一条平均宽度约200米、区域内植被覆盖超过80% 的闭合生态带.特别是海东湿地、捞渔河湿地、斗南湿地等14 个生态湿地的提升改造,使湖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得到初步恢复,自然景观得到较大改善.

现在,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已成为很多市民周末近郊游的首选,很多人都希望将来能有越来越多的湿地公园建在“家门口”,享受近在咫尺的生态之美.但湿地公园毕竟和普通公园不同,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如何能更好地保护滇池湿地?市滇管局提醒各位市民,不要随意放生、游泳、丢弃垃圾,不要随意采挖野生植物,更不要去捡拾鸟蛋、捕捞小鱼小虾,因为这些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打破其生态平衡或者生物多样性.

湿地论文参考资料:

言而总之:该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昆明环滇湿地和四大误解和误解方面的湿地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湿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