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芜湖铁画方面有关论文范例 和芜湖铁画的审美意蕴有关论文范例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芜湖铁画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2-09

《芜湖铁画的审美意蕴》

本文是芜湖铁画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和芜湖铁画和审美意蕴和铁画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摘 要:芜湖铁画,从明末清初传承至今350多年,在中国工艺美术界独树一帜.从审美上来说,芜湖铁画画面简洁瘦劲,古朴优雅;布局疏密得当,虚实相生;意境高远,形神兼备.

关键词:芜湖铁画;审美意蕴;虚实相生;意境高远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 01 5JYXM5 91);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项目(BCB1404);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2014KYR04)研究成果.

一、芜湖铁画,源远流长

铁画原名“铁花”,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以锤,以炉为砚,以铁当墨,以砧为案,依据画稿取料入炉,经过锻打、焊接、钻挫、整形、防锈烘漆等新技术、新工艺,然后衬以白底,装框成画.”

明末清初,芜湖铁画自成一格,传承至今已有350多年.新中国成立后,芜湖铁画得到了、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国画大师刘海粟曾两次到达芜湖工艺美术厂并题词“精神万古,气节千载”.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迎客松》,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黄山天下奇》,纪念堂的《长征诗》,安徽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的《霞蔚千秋》,都是铁画中的杰出代表作.“芜湖铁画的‘迎客松’和梅兰竹菊.四君子’、‘八骏图’被铁画人嘻称为‘一棵树、四棵草、八匹马’,这‘三驾马车’成为铁画艺术品中的常青树,至今一直引领芜湖铁画的创新发展.”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法国的罗浮宫、大不列颠的大英博物馆,以及我国的部分驻外领使馆,都有芜湖铁画的收藏,芜湖铁画走向了全球.铁画成为艺术,并在芜湖出现,看起来是偶然,但偶然中有其必然因素,它是“技”与“艺”融合创新的产物,芜湖更具有铁画生成的经济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土壤.

(一)跨界联姻

“技”与“艺”是中国古代艺术中两个重要的范畴,当二者结合,便能产生有影响的艺术品.汤天池与肖云从的跨界结合,从而产生了芜湖铁画.汤天池祖籍徽州,拥有高超的铁工技艺;肖云从作为新安画派支流姑熟画派的创始人,是当时画坛著名的画家,其绘画“用直折的线条,枯瘦或爽利的黑色,是别具一格的”[2J482.直折山水非常适合用铁来打造.两人在清朝康熙年间比邻而居,机缘巧合,碰撞出了铁文化与徽文化的交融,铁画走向了艺术上的辉煌.

(二)经济基础

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审美的需要才成为可能.芜湖在春秋时属于吴国,战国时属于越国、楚国,水陆交通便捷,经济发达.春秋晚期干将、莫邪在赤铸山打造了青铜宝剑,可见芜湖冶铁历史悠久.芜湖的大工山古铜矿遗址是春秋和汉唐时期中国最大的铜生产基地,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嘉庆《芜湖县志》:“芜钢初锻熟铁于炉,徐以生镤下之,名日‘铁’,饱则镤不入也,于是渣滓尽去,锤而条之,乃成钢.”在科技史上,芜湖人将含碳量较高的炒炼产品“熟铁”加热到生铁熔点以上,合炼成钢,创造了一种当时最先进的冶金铸造工艺——芜钢工艺,于是,便有“铁到芜湖自成钢”的说法.

芜湖有“四大米市”之首的美誉,商品经济非常发达.据《芜湖县志》记载,“十里长街,阂阂之盛,甲于江左,城中外市廛鳞次,百物翔集”“市声若潮,至夜不休”.

(三)文化土壤 芜湖是徽商的重镇.徽商通过水路青弋江直达芜湖,货物经过芜湖中转,芜申运河、长江,东达苏沪,西接川渝,南通浙赣,北到中原,商贾云集.多元文化汇集,城市显示出巨大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孕育着诸多的创新.由新安画派、姑熟画派和宣城画派组成的皖南画派,技巧上主张“以简为主、以线为主、以点为主,按不同层次点点线线相接或点线与块面相接”[3】.

芜湖铁画,被誉为“中华一绝”,“汲取了我国传统国画构图法和金银首饰、剪纸、雕塑工艺等特点,以锻锤焊接,精工制成山水、人物、花卉、虫鱼、走兽等”H】.铁画艺人的技巧必不可少,在呕心沥血提升技巧的同时,“应超越技巧,由技而进于道.因为中国画强调的是‘心印’,绘画的空间形态是心灵的显现”口】1.铁画“形式本身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导入到它内在丰富意味世界的引子”[s】1.我们今天对铁画艺术的欣赏与玩味,就是在铁画形式之外,欣赏到“画外之致”,读出其中的韵味.

二、简洁瘦劲,古朴优雅

铁是生硬的,是冷冰冰不带情感的.铁画受到传统国画的影响,特别是汲取了新安画派的简洁瘦劲、冷峭奇倔的风格影响.《迎客松》(如图1)选取的是黄山迎客松的原型,悬崖绝壁上一松凸显,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篇幅,颜色较深,苍翠遒劲.树干挺拔,直插云霄,刚劲有力,一侧枝桠伸出,就如主人伸出一只手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栩栩如生.脚下土地,怪石嶙峋;远处山峰,若隐若现.用浓墨打造松树,用淡笔勾勒远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迎客松,用清一色的黑呈现出来,给欣赏者一种冷峭奇倔之感,越看越能体现出质朴稳重,始终如一,代表中国人欢迎全球宾朋,展示对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

梅兰竹菊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铁画中也经常用到,充分利用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比德”理论.将人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使审美对象带有审美主体的情感.梅之傲,兰之幽,竹之坚,菊之淡,“自然物(山水)之所以美,虽然同自然物本身的某些特性有关,但决定的还是在于审美主体把自然物的这些特性和人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

三疏密得当,虚实相生

铁画艺术借鉴了中国绘画的留白艺术,给欣赏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现藏于安徽博物院的《芦蟹图>(如图2),纵58厘米,横71厘米,是铁画大师梁应达的代表作之一.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画面非常简洁,所见的是一支不完整的芦苇和三只螃蟹.画面下方有两只螃蟹正在自由地嬉戏,其中一只螃蟹试图用大螯去夹住同伴的腿,同伴见势不妙,正准备撒腿逃脱.画面右边的螃蟹正趴在一串芦苇籽上,悠然自得地啃食芦苇籽.三串芦苇籽,疏密各异,数量不同.芦苇籽的出现,预示着季节是秋天,也是螃蟹成熟的季节.画面上除了简洁的几根芦苇叶片、芦苇籽、螃蟹,其余的地方全部留白,留给观众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眼见为实,在这么小的空间中,就有三只螃蟹的出现,可以想象在整个水域,螃蟹的众多,呈现出一幅蟹肥水美的金秋美景图.虚实相生在铁画艺术中运用得淋漓尽致.

精湛的铁画技艺让人拍案叫绝.除了用线条来呈现,还有螃蟹的眼睛和芦苇籽,用圆点来表达,精微细腻,非常逼真.岁月流逝,季节变迁,芦苇叶经受秋霜的洗礼,枝叶没有夏天的硕壮,渐渐走向凋零,这种状态也刻画得淋漓尽致,是一幅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四、形神兼备,意境高远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喜欢画‘远’(高远、深远、平远),‘远’就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山水本来是有形体的东西,而‘远’突破山水有限的形体,使人的目光伸展到远处,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无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m】“山水画的‘远’对于人生境界却有更大的意义.高远、深远、平远,其作用皆把人的视力和思想引向远处,或远至灵霄,或远至天际.总之,要远离尘俗和烦嚣,而随着山的远把人带到远的境界,使人生被凡俗尘嚣所污黩了的心灵,得以暂时的清洗、酥换.”[2J128

清代朱文藻《题铁画》:“乍看似墨泼素绢,山水人物皆空嵌.风飘秀色动兰竹,雪催老杆撑松杉.华轩逼人有寒气,盛暑亦欲添衣裳.最宜桦烛晓风夜,千枝万蕊发翠岩.元明旧迹共谛视,转觉暗淡精神减.”

铁画《戏蟾图》(如图3),画稿由国画大师范曾提供,铁画工艺师黄大江制作,该作品获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银奖.整个画面祥和,布局上,人几乎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在画面的最下方,有一只蟾蜍,蹲在地上,眼睛望着上方,画面的主人伸出左手,手上拿着一根青草,在逗蟾蜍.这似乎是一个夏天的傍晚,主人穿着夏装,席地而坐,手臂和腿部裸露着,主人神情专注,面带微笑,眼睛注视着蟾蜍,似乎双方在对话.时间是一种感觉,画面定格在这一刻,好像在天地之间.只有主人和蟾蜍存在,在蟾蜍的眼中只有主人,在主人的眼中也只有蟾蜍.是人戏蟾,还是蟾戏人?“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是“相看两不厌”的感觉,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谐图.

苏轼诗云:“无事此,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在无争、无斗、淡泊、自然、平和的心境中,似乎一切都是静寂的,一日有两日,甚至片刻万年的感觉都可以出来.”[5J58在品味艺术中,欣赏艺术给我们展示的清纯世界,刹那间实现了对当下人生的超越.

《山水图》(如图4)为铁画艺人梁应达的代表作之一.从近处看,山岩突兀,有台阶直通山岩顶部.岩下泊一小船,风帆未挂起,舱内一人在小憩,也许是刚刚远行归来,稍作停留后继续远航;也许是刚从山上拾级而下,到小船上等待“渡水”.“在中国艺术史上,人们着意将心灵活动的场所搬到水上舟中.”[5J7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上善若水.”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对山水都有着独特的亲近感.山水之乐是人间的至乐.放眼望去,江面宽阔渺远,数叶扁舟,正扬帆竞发.烟波浩荡,水天相接,辽阔宏大.线条简练流畅,疏密得体,收放自如,工艺纯熟,富有韵味.

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皆情语.”铁画所呈现出来的,是艺人用各种锻制工具和媒介传达出来的对世间情感的诠释,是自己感知到的并用铁画语言描绘出来的独特艺术形式,使我们的物质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芜湖铁画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评论,这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芜湖铁画和审美意蕴和铁画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芜湖铁画本科毕业论文芜湖铁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