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人物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月夜荡舟游北泉》: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无助和困惑有关论文如何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人物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3-01

《《月夜荡舟游北泉》: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无助和困惑》

该文是人物相关论文范文素材跟《月夜荡舟游北泉》和大时代和小人物相关论文如何写。

内容摘 要:长期背负着“民族主义文艺”的发起者、“御用文人”标签的王平陵,只是作为一个政治斗争的负面形象而存在,他在抗战时期的文学价值遭到了历史的扬弃.《月夜荡舟游北泉》是王平陵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创作的一篇散文,表面上看是回忆一次云淡风轻的旅行,但背后却隐藏着作者内心的惊涛骇浪,以此更能观照在战时条件下每一个个体所表现出的无助与困惑.

关键词:王平陵 《月夜荡舟游北泉》 游记 抗战 个体 无助

跟随国民政府一路西迁的王平陵,于1938年6月15日从武汉出发,途经宜昌历时半月,于同年7月2日到达陪都重庆,作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以下简称“文协”)的重要组织者,王平陵此行的重要任务仍然是以当局者的身份,考虑成立重庆的“文协”分会,若“有成立的可能,就主张追随一般大作家之后,摇旗呐喊,跑跑龙套”[1]历史证明成立“文协”分会的工作并没有顺利如愿,只是成立了文协办事处,一处在南温泉,一处就在王平陵此次荡舟闲游的所在地北碚①,不仅“文协”分会的成立没有着落,此前在武汉为“文协”奔走呼号的贡献亦趋淡忘,王平陵与国民政府再一次疏离,使得之前在南京时期的孤独又一次袭来,再加上重庆常年雾笼朦朦、日军的频繁轰炸、抗战的胜利遥遥无期,更加重了这份孤独感,令王平陵愈加感受到在大时代的裹挟下,个人是多么地无能为力,而这正是当时在日本铁蹄下惨遭蹂躏的中国人最真实的体验,“抗日战争曾经在各个层面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和情感.”[2]在重庆,王平陵住在南山上,虽然他自己说“在抗战时期,我住在重庆的南山巅,曾高高地遥编桂林、恩施、昆明、成都、贵阳各报的文艺周刊,五个周刊,同时航郵寄稿”[3]看似风光的背后,其实过得并不如意,与社会脱节,对战争、人事的厌恶,只能情寄山水,此次夜游北温泉正是情感的大爆发.

  《月夜荡舟游北泉》是王平陵创作于1947年的作品,此时抗日战争已经胜利,而国共之间正激战正酣,没有跟随还都的队伍回迁,滞留重庆的王平陵选择在此时回忆几年前的一次无牵无挂的旅行,更显得意味深长,北泉即位于北碚的北温泉.初读下来,就是一篇经典的游记,有山有水、有花香,还有夜幕的钟声.但实则不然,它是堆积在王平陵内心深处“无助感”的一次总爆发,景色越美,“梦境”越是无忧无虑,更加重了现实世界的那份孤独与彷徨.

文章共分为15个自然段,前九个小段主要是介绍了作者与北温泉的结缘,以及通过朋友梁宗岱之口描绘了北泉的奇峰、怪石等美景,这首“妙美的歌”深深地吸引了王平陵,同时也能激起广大读者想一探究竟的好奇.文章从第10段开始,进入最为精彩的章节.先介绍了得赏北温泉风光的机缘,是借着中秋节与赵清阁、俞珊等人在北碚聚会,一番酒足饭饱之后,在赵小姐的盛意催促下,终于成行,北温泉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旅行从登上一只小船开始,船是木制的“沿袭古老的样式,像鸭子落蛋一般,播动着尾部”[4],夕阳和圆月交相辉映,投射璀璨的余光在江面上,将满池碧绿的江水染成了橙,目光由近在咫尺的江面慢慢向远处移,视野逐显开阔,只见静寂的田野,没有繁杂的声音,只有天边鲜艳的夕阳“变幻各种奇异的色泽”,夜慢慢黑下来,夕阳退下去,天空中只有清朗的月光,两岸的灯火燃起,远远地倒映在江底,像天上闪烁的星星.王平陵知道只凭视觉效果很难强烈感染读者,于是他又带来了一场听觉的盛宴,“在晴朗的月光下,听到汩汩的江流,江水从不可计数的石尖上跳漩,像水在锅中沸滚”[5],秋风吹拂的声音,江流弹奏的旋律,寥廓的原野刮起夜莺的歌声,此起彼伏,好不畅快.如果再这样继续写下去,肯定会成为一篇标准的夜游散记,风景固然独特幽静,对读者的冲击显然有限.王平陵果然没有令人失望,适时打住,将视角从风景转到了人世,从秋夜想到了羈人的幽郁,从南京到武汉,再到重庆,王平陵始终与飘荡的国民政府同步,写作此文时,已经在外漂泊了近十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扬子江上的倦游者”,想起生命历程里滑过的无数个中秋,旧怨新愁,怎不令人感慨.眼前年轻的舟子和他的妻,使劲的摇着橹,生生地将王平陵从回忆摇回了现实,无限的惆怅“衔接着白天抽不尽的愁丝”.过去与当下的时序交替,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变幻,白天与黑夜的自然更迭,使得王平陵重新去思考自己所走过的路,正在经历的人生.战争带给世界的是千疮百孔、满目苍夷,带给个人的却是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虽非所愿,但不得不跟随时代巨轮,滚滚前行.王平陵此刻羡慕这对平凡的夫妻,无牵无挂,彼此唱和着有声无义的船夫曲,“去了,只有青山如旧,江水悠悠,年年中秋月圆”[6]舟子的答语显然是王平陵此时自己的情绪,言语中留露出的那份对人世俗尘的虚无与无奈,既有无能为力的伤感,也有往事随风、一笔勾销的畅快,即便“遭受病体与灵魂双重折磨”的同行者赵清阁,恐怕也很难感同身受.

王平陵的文学价值在两岸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总的来说就是在大陆的文学史看来,他是不折不扣的国民党官员,是“民族主义文艺”的实际参与者,当然没有立足之地.而后来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在总结大陆“赤化”的缘由时,首先就认为是文艺政策贯彻的不彻底,才让“共党”有机可乘,因而将抗战时期及之前的文艺成就一并扬弃,王平陵当然也在其中.两面不讨好的局面,才酿成了王平陵的尴尬身份,直到今天仍然是作为政治斗争的形象存在,其文学意义也一直没有得到凸显.当时“左翼”用自己手里掌握的尺寸,去测量所有人的短长,王平陵就感受到了一种“失语”的苦闷,再加上此时的王平陵,与南京政府的关系并不像外界描绘的那样“合拍”[7],更加重了他的无助感,很大程度上这种心态一直伴随着王平陵,直到后来病逝台湾.在渝创作的短篇小说《进城》就很像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主人公“李嘉宾”的尴尬遭遇与其本人及其相似,尽管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不可能等同,但其中的无助与彷徨,却是王平陵始终抹不去的阴影.

船夫几句清淡而富有历史意味的言语,再加上融合自己十年来风雨飘摇的经历,王平陵深深地感动了,月光盈盈,夜莺放歌,缙云山清渊的暮鼓,似乎把外面战火喧嚣的世界,抛得更远了,和的空气里洋溢着疏朗的月色,更加反衬出现实中国的伤痕与颓圮,也烛照出王平陵此时内心的波澜壮阔.

抗日战争作为中国近代以来历时最长、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反侵略战争,打破了中国人生活模式的常态,一切都被抛出了正常的轨道.但说到底是每一个个体的人承受着这场持久战的悲痛与无助,因而“战争状态下人的命运、选择、生存更是历史研究者应该牢牢把握的焦点.”[8]实际远不止历史学科如此,抗战文学的研究,更应该把个人作为主体.在这种情态下,更能考验每一个人灵魂的深浅,战争状态下的人很无助,也很脆弱,那些在前线振臂高呼,激昂奋发的抵抗者理应得到由衷的赞美,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但也不应该遗忘那些无名无姓的小人物,由于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因而战争对于每一个个体造成的伤害并不一样,这么多人的生存和内心世界,由于战时条件的限制,他们或许根本就不能发出或保存自己的声音,但并不代表没有存在过.八年流离,已尝尽炎凉,看尽沧桑的王平陵,与其说是在排遣自己的愁思,不如说是在为战时条件下饱受战火摧残的每一个个体表达小小的诉愿.只希望“能早些摆脱罪恶、遭难和不幸的侵袭,看到新的希望,新的光明,新的幸福!”[9]

战时的北碚,远离城区,环境幽静,成了许多人躲避轰炸的首选地,北碚、嘉陵江似乎变成了躲避喧尘战事的代名词.可王平陵的这趟北温泉之旅,并不闲散轻松,本来想借美丽的江景夜色,逃避现实的落寞与凄凉,可过往的遭遇总在脑海里翻江倒海.《月夜荡舟游北泉》创作于日本投降后的1947年,虽说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抗战文学,但它的故事时间的确是在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经历了时间的拣选,还能诉诸笔端,更能说明此题材在作者心中的分量,重新解读其被遮蔽的文学内涵,并不仅仅是为了揭示战火纷飞带给王平陵及每一个生命体的无助与困惑,更希望能以此为切入点重新思考抗战文学研究的角度和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平陵.重庆——美丽的山城[J].抗战文艺.1938,2(2)

[2]汪朝光.战争和人——抗战研究的多样化主题和路径[J].抗日战争研究.2016(2)

[3]王平陵.怎样编副刊[J].报学.1951,1(1)

[4][5][6]王平陵.月夜荡舟游北泉[J].旅行杂志.1947,21(1)

[7]陈兰荪 孔祥芸编著.回眸下江人[M].重庆出版社,2006:14

[8]黄道炫.战时中国的抵抗与生存[J].抗日战争研究.2016(1)

[9]王平陵.扬子江上的倦游者[J].旅行杂志.1949,23(1)

注 释

①详见段从学.“文协北碚分会说”考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47—49.

(作者介绍:谢劲松,西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思想与文化研究)

人物论文参考资料:

人物杂志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提纲

环球人物杂志

人物分析论文

历史人物论文

人物论文

本文结论:上文是一篇适合《月夜荡舟游北泉》和大时代和小人物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人物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人物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