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玉米本科论文怎么写 与苏宝健:玉米割苗能增产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玉米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4-10

《苏宝健:玉米割苗能增产》

本文是关于玉米毕业论文怎么写和苗能和玉米和苏宝健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文/《中国民商》记者 庄双博

20多年前,一个美国人写了本书,提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问题:谁来养活中国?还有一个澳大利亚人曾做了个预测:中国将进口9000万吨玉米.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从2002年(285万吨)到2015年(3270.44万吨),中国的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数量增长了1147.52%.2016年,我国谷物净进口2136万吨,主要是小麦、大米、玉米、高粱、大麦.可见,主要农产品中,除了蔬菜和水果之外,在粮棉油糖猪牛禽乳等方面均是净进口.

如今,中国已不可避免地踏上了依赖海外粮食进口之路.

城市的扩张使得中国的耕地面积开始减少.越来越多的进口粮涌入中国,引发了业界对粮食安全的担忧.

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将上升到5.54亿吨,但粮食需求大约为7亿吨,有近2亿吨的缺口.世界银行预计,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对粮食的需求将增长50%以上,而到2025年将有36个国家的14亿人将陷入缺少食物的危机中.世界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则指出,未来10年农产品保持较高的态势将成为市场非常明显的特点,农产品和水产品的将达到历史高位水平.

粮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不可绕过的重要话题.

而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实现较大幅度的、安全的粮食增产已经很难——转基因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尚不确定.

《中国民商》记者近期了解到有一种非化学、非转基因的玉米割苗增产技术可以使玉米安全增产.据玉米割苗技术发明人、河北省廊坊市盘古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宝健介绍,玉米割苗增产试验是盘古公司历时4年时间,通过在全国九省区13个大试验点、若干小试点试验以及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试验,发现玉米苗期长到5-6个可见叶后,人为地把玉米苗从第一个可见叶以上割掉,能实现抗旱、抗倒伏,减少病虫害,减少禿尖、分孽,穗位降低,增加穗粒数和亩穗数,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2016年9月通过对全国九省区13个大试验点测产结果看,玉米经过割苗后,增产幅度在10%-34.5%之间.河北农业大学教授、玉米专家张凤路亲自主持了科学测产,参与撰写论文《玉米割苗能增产》并发表在中国《农业科技通讯》杂志上.

到目前为止,盘古公司的玉米割苗增产技术在全国累计试验田面积达5000亩,取得了大量的宝贵数据.

创新来源细心观察

而据苏宝健介绍,想到玉米割苗增产也不是突发奇想,而是经过数次思考和反复论证才提出来的.

苏宝健在后期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不久便被选拔为人民公社干部,在玉米苗移栽的生产实践中,为提高玉米苗的成活率,采取了玉米苗去叶的措施.在去叶的过程中,个别苗去叶太多而成了秃杆,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活不了了,一位参加过抗战的老革命却说能活,而且有可能长得更好.当大家都很好奇为何他持如此态度时,他讲了一段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历.抗日战争后期,龟缩在安次县的伪军承受了冀中抗日军民奋力反抗.在玉米高粱长到一人高的时候,抗日军民经常在青纱帐中伏击伪军,打得敌人不敢出城.第二年,敌人总结经验教训,下令不准在公路两侧种植玉米高粱等高杆作物,但是抗日军民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加倍种植.玉米长到20公分左右(此时玉米可见叶大约在4-6片)被敌人发觉,敌人逼迫老百姓将长势旺盛的玉米苗砍掉.老百姓虽然心疼但迫于敌人压迫也只有照做,但是过了几天,老百姓准备再去种植其他作物时发现被割掉的玉米竟然又重新长出了新叶.几日后,玉米又长成了正常的玉米苗.后来抗日战场形势越来越好,敌人也就不再追究青纱帐的事情.而曾遭受灭顶之灾的那些玉米苗,不但没有减产反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类似的情景再次重现,不同的是这次不是人祸而是天灾.1978年7月份,苏宝健就职的安次县码头人民公社祁营大队,1000多亩刚长到20多公分的玉米苗被冰雹砸得面目全非.当时毁种已经来不及了,改种绿豆荞麦等其他作物产量都很低,社员看干部,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时任公社副书记的苏宝健身上.苏宝健想到了抗日时期的割苗事件,决定不改种、不毁种.他组织社员将被砸坏的叶子剪去,就像医生给伤口清创一样.后来那些被砸坏的玉米恢复了生机,收获的时候,大队长一定要他去看看,说是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的玉米棒子.

1979年春天,苏宝健下乡蹲点,住在学校里.小学校有2亩地种了玉米,当时玉米苗正好长到20多公分,5-6个叶之间.苏宝健想起1978年冰雹砸坏玉米并获得丰收的事,觉得其中肯定有某种合理的因素,便决定进行实验.经过与校长商议,两人一致认为,增产与否暂且不论,至少割苗后的玉米还会长出来,不会造成绝收,风险可控.于是两人一人一把剪刀,把玉米苗第一片玉米苗叶以上的部分全部剪去.第二天,新的工作任务分配下来,苏宝健立即离开学校又去抓革命促生产了,未能亲自观察这次实验苗的成长过程.秋天收获后,小学校长托人捎话告诉苏宝健,剪苗的玉米长得比较矮且玉米棒子个大、粒满,比不剪苗的玉米地有明显增产表现.

实验证明割苗增产效果显著

苏宝健后来一直忙于工作,逐渐无心再关注玉米割苗增产的事情.直到2013年,从安次区人大主任的工作岗位退休的苏宝健与老伴回到农村老家居住.退休回乡居住的苏宝健有时间就喜欢到田间地头看看,当他再看到一片片的玉米地时,很多往事涌上心头,其中玉米苗割苗增产的事情再次徘徊在他脑中.他下定决心为农民做些事情,于是,他动员亲戚、邻居拿出剪刀将自家地里刚长到5、6片叶子的玉米苗从第一片叶子以上的枝叶全部剪掉.这一年,无论刮风下雨,在那片玉米地里总能发现苏宝健的身影,那是他在观察割苗玉米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变化.这年秋天,在这片即将成熟的玉米地里,经过割苗处理的玉米明显比不割苗的玉米更绿、更矮一些,玉米棒子也更大一些.

经过这次实验,苏宝健更加坚定了割苗处理可以增加玉米产量的信念.但苏宝健本着科学的态度又做了以下推想,因为这次实验用的玉米种子品种单一,割苗期统一,那么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是否都会增产呢?改变割苗期是否会有更高的产量亦或者降低原有产量呢?但再拿亲朋好友的玉米地做实验失败了怎么办?损失怎么处理?

这些问题的提出让苏宝健产生了成立一个规范的机构的想法,于是廊坊市盘古玉米割苗增产研究试验中心就应运而生了.中心成立后,苏宝健从亲朋好友的手中流转了12亩土地作为玉米割苗实验的基地.在政府的支持下,实验中心在实验基地打井、安装喷灌设施,并分别于5月1日、5月22日、6月5日播种郑单958三亩、承玉13六亩、豫禾988三亩.同时播种不进行割苗处理的对照组,收获结果为:郑单958对照组亩产600公斤、割苗组亩产826公斤,增产约37.5%;承玉13对照组亩产742.81公斤,割苗组5-6叶组亩产745.66公斤(增产不明显),割苗组6-7叶组亩产777.74公斤(增产4.7%),7-8叶组亩产741.51公斤(略有减产),8-9叶组亩产659.18公斤(减产明显),9-10叶组亩产647.47公斤(减产明显).2014年的这次试验得出结论:一、适当的时期割苗会增产;二、割苗增产程度与播种时间和品种有关.

2015年,盘古玉米割苗增产研究实验中心在2014年的实验基础上,在中心试验田周边的安次区和天津市个别乡镇进行了扩大实验,实验规模达到3108.8亩.中心实验田播种品种为郑单958,播种时间为4月25日,割苗时间为5月16日,对照组亩产1243斤,割苗组亩产1530斤,增产约23%.霸州市胜芳镇农场割苗3000亩,品种为郑单958,与往年比约增产28%.天津市黄花店镇两位农户割苗对比往年增产分别约30%、22%.廊坊市安次区落垡镇农户割苗对比往年增产约24%,廊坊市安次区仇庄镇农户割苗对比往年增产约27%,廊坊市安次区东沽港镇农户割苗对比往年增产约25%,廊坊市安次区码头镇农户割苗对比往年增产约21%.

2016年,基地试验田从12亩扩展到30亩,分为1号试验田12亩,2号试验田12亩,3号试验田6亩.其中1号试验田种植禾育187和郑单958两个品种,5-6叶割苗,秋季测产禾育187增产30.2%,郑单058增产17.8%;2号试验田播种金瑞88、农大372、沧玉76和石玉9号4个品种.其中石玉9号地块被7月19日大水冲坏,无法测产,金瑞88增产61.2%、农大372增产9.5%、沧玉76增产21.3%;3号试验田6亩做高密加割苗实验,播种密度6730株/亩,5叶割苗,获得亩产1754斤的好成绩,打破华北夏玉米高产纪录.同年,该中心还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东等省区开展试点示范,均获得预期结果.

该中心与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生导师、玉米专家张凤路教授合作,实验中心的测产数据均有张凤路教授亲自把关.所有测产工作均按照张凤路教授提出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测产前统一进行培训,并且配发统一的测产设备.公布的所有数据均经过张凤路教授调查检验,做到准确无误.第一篇关于玉米割苗增产的学术论文《玉米割苗处理对产量和植株性状影响研究初报》于2016年11月份在中国农科院主办、中国农业部主管的刊物《农业科技通讯》正式发表.

由表及里 追根溯源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其科学依据,为什么玉米割苗后产量不降反增?在观察割苗玉米生长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其增产的一些原因.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这是在广大种植户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5月的春玉米,大约20公分高,4-7叶之间,干旱迫使玉米为减少页面水分的蒸发而降低叶片的生长,甚至会自主出现卷叶的现象,而干旱少水也会促使玉米向下扎根,以便从土壤中获得更多的水分.6月气温逐渐升高,连续降雨可以使根系发达的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助于增加作物产量.农业科学家发现作物的这一生长特性研究出化学控旺的方法——给作物喷洒“矮壮素”农药,从而起到矮化作物植株作用进而达到增产的效果.而通过对割苗玉米的观察可以发现,割苗对早起控旺效果极其明显.根系的发达还可以增加植株的抗旱能力,从而使得植株在遇到干旱气候也会有较好的表现.

对割苗植株生长过程的观察可以看到,割苗后的植株有秆硬、秆细、株矮、穗位下降的表现.而由于节间距有效缩短,其抗弯折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即便经过大风吹歪也可以自行恢复直立生长状态,恢复能力相比较非割苗对照组有明显的增强.

通过观察玉米割苗处理后的生长过程还可以发现,割苗植株对比非割苗植株更少出现病害、虫害和分蘖(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技术人员在割掉的玉米叶片中发现了蓟马、蚜虫、粘虫等多种害虫的幼虫和虫卵,这些幼虫和虫卵随着割去的叶片接受太阳的炙烤,很短时间内死亡.割苗组分蘖明显少于对照组,虽然专家说分蘖无需处理——事实上也很难处理,但盘古玉米割苗增产研究实验中心认为分蘖长出来的枝叶既不结果又不会对植株的支撑起作用,只是凭白浪费水肥,减少分蘖对增加产量有积极作用.

通过观察技术人员发现,割苗玉米孕苞和授粉时间比对照组略晚1-3天,但成熟时间却基本一致.当玉米授粉后,对照组植株下部绿叶开始变黄枯死,而割苗组下部变黄干枯的时间大大推后.当对照组出现第5片枯叶时,割苗玉米才开始出现第一片枯叶.当对照组整株枯黄时,割苗组上部叶片依然翠绿,仍在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质仍源源不断地向果穗输送,因而灌浆充分,所以割苗玉米千粒重增加明显.

欲善其事 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实验可以证明割苗技术可以增加产量,但是割苗也增加了人力成本.如何便捷、低成本地实施割苗成为摆在苏宝健面前的另一道难题.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苏宝健发明了专门用于玉米割苗的割苗机.

割苗机分为两行割苗机和四行割苗机两种类型.两行割苗机安装于小型手扶拖拉机上,以柴油机作为动力源,其工作量依赖于操作手的步行速度.一般人步行速度约为5公里/小时,割苗机同时割两行,行间距按60cm计算,两行为1.2米.若按照5公里/小时计算,每小时可割6000平方米,约合9亩.按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每天可完成72亩.每年割苗起按10天机算,可完成720亩/年.按每亩增收效益100元计算,割苗费用20元计算,可产生的社会效益为57600元.

四行割苗机安装在四轮拖拉机上,独立发电机驱动割苗电机,工作量依赖于拖拉机的行驶速度.按每小时15公里速度计算,工作效率是两行割苗机的6倍,可产生的社会效益为345600元.

割苗机割苗刀转速为8000转/分钟,机器的高转速可以有效减少割苗损伤,从而大大降低因为割苗造成死苗缺苗的可能.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玉米割苗技术非化学、非转基因手段可以保证食用安全,同时合理密植又有效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为5亿亩,若每亩增产200斤(约为20%),每年即可增收1000亿斤粮食,可大大提高农民的收益.

(责任编辑 姜懿翀)

玉米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总结,本文论述了关于苗能和玉米和苏宝健方面的玉米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玉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