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口腔内科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和口腔内科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管理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口腔内科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3-12-27

《口腔内科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管理》

该文是口腔内科方面论文范文素材和交叉感染和护理管理和口腔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摘 要】目的:对口腔内科而言,一旦发生交叉感染,将可引起口腔疾病相关的病菌在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传染,进而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口腔内科作为医院最易形成交叉感染的场所,在一般情况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以预防,同时加强口腔内科患者的护理管理,控制外源性感染与内源性感染,能够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本文即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口腔内科;预防交叉感染;护理

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以及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同时,饮食习惯与饮食结构也不同以往.在日常的生活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口腔科疾病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口腔内科疾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且以感染性疾病居多,疾病的诊疗多在患者的颌面部以及口腔内部完成,因此受到一定的局限.在诊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以及唾液的机会相对较多.在上述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口腔内科成为医院最易出现交叉感染的科室.交叉感染的发生将可能导致口腔疾病相关病菌在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进行感染,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针对口腔内科的交叉感染预防极为重要.

1 口腔内科的交叉感染

交叉感染是指患者遭受医院内非本人自身存在的病原体侵袭而出现的感染,包括患者与医护人员以及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或者医护人员到病人的直接感染[1].自1984 年美国首次报道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遭受HIV 病毒感染以来,医院的感染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一旦发生感染,将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口腔疾病的诊治中,医护人员常常接触到血液、唾液,而在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以及唾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如疱疹病毒、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可通过直接污染各种口腔设备、材料、器械以及医护人员的手等途径,引起医护人员之间、患者之间以及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口腔内科的交叉感染控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口腔疾病患者的护理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加强口腔疾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对保障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健康,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口腔内科交叉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

就口腔内科交叉感染的影响因素来看,可大致分为医患双方感染,环境污染以及医疗器械污染等.此外,口腔内科的医护人员对交叉感染知识以及防护行为的知晓以及相关预防措施的落实,可直接影响到口腔内科交叉感染预防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医院口腔医疗的水平以及患者、医护人员的健康.以下对医患双方感染、医疗器械污染、环境污染进行简要分析.

2.1 医患双方感染

针对口腔疾病患者的诊疗,多在口腔中进行,整个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手与患者的血液、唾液的接触机会相对较多,患者的血液与唾液中如带有病原微生物,则可污染医务人员的双手,此时若医务人员的皮肤存在愈合不完全或者尚未愈合的伤口,则可导致医务人员自身感染;若对另一患者进行诊疗之前未彻底消毒灭菌,则可导致致病菌的传染.此外,在对患者进行诊疗时,若医务人员皮肤表面携带病菌,并借此进入患者的体内,则可能诱发新的感染,加重患者的病情.

2.2 医疗器械污染

在对口腔疾病患者进行诊疗时,所涉及的器械种类相对较多,且诊疗时需与患者的血液、唾液以及其他分泌物进行接触.若患者的血液与唾液中携带病原微生物,可直接污染各类口腔器械、材料、设备、模型、义齿等,当洁牙机、牙钻等停止使用时,可形成负压而导致气流与水回吸,引起治疗台内的气道与水道的污染;当洁牙机、牙钻在口腔中高速旋转时,产生气雾与气沫等,可对诊室内的空气形成污染,带有病毒与细菌的气雾、气沫通过患者与医护人员的眼、口、鼻粘膜等进入人体,可造成交叉感染.此外,在口腔医疗器械中,多为含腔器械,因而口腔医疗器械具有较高的消毒灭菌要求,尤其是慢速弯机头、直机头涡轮机等,但受到口腔医疗器械的形态不规则等因素的影响,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难度相对较大.

2.3 环境污染

口腔内科门诊是口腔疾病患者的就医场所,在对口腔疾病患者进行诊疗时,患者打喷嚏或者咳嗽时可产生大量的气溶胶,大量的病原菌可随之进入空气中,进而导致门诊室内的空气污染.此外,口腔疾病患者的数量相对较多,就诊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导致排队就诊的人数较多,室内的通风效果较差,为交叉感染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 口腔内科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管理

相关文献指出,对口腔科门诊患者实施口腔科门诊护理, 能够提高口腔科诊室的卫生状况, 降低口腔科门诊患者的感染发生率[2].因此,加强口腔内科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管理,对交叉感染的预防有着积极作用.以下就口腔内科交叉感染的控制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

3.1 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

分析口腔内科的交叉感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容易造成患者之间或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感染,其主要途径则是通过携带病原微生物的血液或唾液污染牙科器械、医护人员的手等,后经过多种途径引起感染,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牙科器械在口腔疾病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使用极为频繁,因此,对牙科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能够有效控制诊疗过程中的医疗器械污染.在对牙科器械消毒灭菌时,应当严格执行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制度,对普通口腔疾病患者,应当遵循卫生部《消毒管理方法》与《消毒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3].针对耐热牙科器械,可采用压力蒸气进行消毒灭菌;针对不耐热牙科器械,可采用化学消毒法进行消毒灭菌,如用甲醛、环氧乙烷气体熏蒸法或含氯的消毒剂、2% 戊匕璀浸泡.

3.2 防止诊室与治疗室的空气污染

对口腔内科而言,存在候诊患者相对较多、候诊时间相对较长等问题,容易出现患者家属陪同逗留于诊室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证实内的通风情况,同时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几率.因此,在口腔内科的护理干预中,应当保持诊室的安静,保证诊室的通风效果良好,尽量减少诊室内人员,避免无关人员过多,增加交叉感染几率.针对工作环境的管理,应严格划分诊疗区、清洁区以及污染区,同时重视工作环境的通风.在进入诊室前,除特殊情况,应当指导家属在诊室外有序等候,同时组织候诊患者在诊室外有序排号,在等候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此外,诊室应当保持整洁干净、加强通风换气,以减少空气污染发生的几率.针对诊室地面的消毒,每日应当用消毒剂拖地;针对室内空气的消毒,每日应当至少2h 紫外线消毒;针对综合治疗台的消毒,可在每日下班前用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针对诊疗室桌面、门把手等间接污染区,可在每日下班前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玻璃、门窗以及其他高处设施也应当及时进行彻底擦洗、消毒.保证诊室的环境卫生,能够极大的减少患者与探视者出现交叉感染的几率.

3.3 认真落实自身清洁

针对口腔疾病患者的护理,要保证临床护理的质量,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相关医护人员就应当认真落实自身清洁工作.在接触患者前,相关医护人员应当自觉穿好隔离衣,戴好口罩与隔离帽,口罩佩戴时应当遮住口鼻.在口腔内科的诊疗操作中,使用手套并不能代替洗手.考虑到医院的感染多为接触传染,在口腔内科的诊疗与护理中,认真落实洗手制度,对交叉感染的控制、预防有积极作用.在每次接触环节前,应当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并擦干,以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每次冲洗不应当少于2min.在消毒完毕后,需按照相关操作规范戴好无菌手套.在需与不同患者进行接触时,应当及时更换无菌手套,以有效避免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在诊疗与护理的过程中,应当禁止在戴手套的情况下取物、开门、打电话、写病历等,避免引起手套的污染,进而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

3.4 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

在口腔内科诊室环境中,可能存在较多的潜在感染源,如血液、唾液、龋坏牙体组织、创口分泌物等,而医护人员的手、治疗器械以及牙钻产生的气雾等都可成为传播媒介,导致交叉感染.在口腔内科交叉感染的预防中,切断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传染连是口腔科管理的重要内容[4].针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人员感染的管理,不仅关系到护理人员自身的健康,对预防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也有着积极作用.在口腔疾病患者的诊疗中,口腔内科的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机会相对较多,其对交叉感染相关知识以及防护行为的知晓程度以及相关预防措施的落实程度,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健康.

鉴于交叉感染知识与防护行为的重要性,相关医护人员应当对其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口腔内科的护理人员.通过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学习,熟练掌握交叉感染的相关知识,并将其运用于临床护理中,严格落实交叉感染的防护措施,保证自身的健康,同时避免给患者造成新的感染.与此同时,在口腔内科的临床护理中,注重理论的学习与方法的创新,加强总结与反思,不断改善相关护理措施[5].

3.5 强化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

在对口腔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保持患者的口腔卫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叮嘱患者按时漱口,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口腔卫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口腔内的细菌数量.与此同时,就口腔疾病相关的治疗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对口腔疾病的正确认识,使患者对口腔疾病的危害性以及传染途径等引起重视,从而有效避免相关危险因素.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对口腔疾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口腔内科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3.6 建立完善交叉感染教育机制

在口腔内科的护理管理中,建立并完善口腔内科的交叉感染教育机制,提高口腔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防护意识,能够让医护人员对交叉感染的防护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自觉地采取正确的、有效的防护行为.此外,在口腔疾病患者的诊疗与护理的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防护行为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督促与检查,能够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在口腔内科交叉感染防护现状的相关调查中,患者传染病史的评估、防护行为的规范操作、自我防护性用具的规范使用等是影响交叉感染防护措施落实的重要因素.此外,交叉感染防护行为的检查力度不足,医护人员防护意识的缺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叉感染的控制效果.鉴于此,建立完善的交叉感染教育机制,强化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对口腔内科交叉感染的预防有着重要作用.

4 结语

口腔内科是医院交叉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一旦发生交叉感染可导致严重后果,危害患者及相关医护人员的健康.一般而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较好的实现交叉感染的控制、预防.因此,在口腔内科患者的诊疗与护理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应当不断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同时认真落实相关预防措施,有效控制、预防口腔内科交叉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耿莉华. 医院感染控制指南[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6-7.

[2] 左志霞. 口腔科门诊护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145-146.

[3] 成改莲. 口腔疾病交叉感染的预防[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理论,2012,2012(06):151-151.

[4] 韩金凤. 医院门诊口腔科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2011,13(23):333-333.

[5] 朱贤. 口腔内科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体会[J]. 当代临床医刊,2017(06):3525-3525.

口腔内科论文参考资料: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

心内科护理论文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消化内科杂志

口腔医学论文

实用内科杂志

评论:本文是一篇关于经典口腔内科专业范文可作为交叉感染和护理管理和口腔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口腔内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