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贫困方面有关论文例文 与六盘山区西海固:一个穆斯林家庭和贫困的抗争历程相关论文范例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贫困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2-06

《六盘山区西海固:一个穆斯林家庭和贫困的抗争历程》

本文是贫困方面有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西海固和穆斯林家庭和抗争历程相关论文范例。

段小虎,张 梅,郭晓文,马宁梅,李 静

摘 要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看,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传统文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选择.文章辑录六盘山区西海固一个穆斯林家庭与贫困的抗争历程,其清晰地表明:在文化意义上,贫困实际上并不是同质的.借鉴口述历史和区域社会史的研究方法,探索贫困家庭文化变迁的历史逻辑,有助于找到打破“越穷越没文化,越没文化越穷”恶性循环的方法,完善文化“精准扶贫”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西海固 文化生态 文化扶贫 文化变迁 历史逻辑

引用本文格式 段小虎,张梅,郭晓文,等. 六盘山区西海固:一个穆斯林家庭与贫困的抗争历程[J].图书馆论坛,2017(10):37-42.

0 背景介绍

为考察六盘山区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探索建立贫困地区人口结构与信息需求之间的关联模型,2014年8月课题组前往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回族村落调研.此前课题组委托了一位家在该村的大学生(下称“学生”)采集全部村民的相关数据,主要涉及人口结构(人口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闲暇消费结构(构建性闲暇、消解性闲暇)、信息媒介结构(语言、文字、网络等)和信息内容结构(农业农村、保健医疗、教育娱乐等)[1],为模型构建提供数据支持.尽管对西海固地区的贫困状况有一定了解,但来到这个偏僻的山村之后,还是发生了几件意外的事情.

考虑到贫困山区的孩子缺少课外读物,课题组在调研前精心挑选了近百本世界名著、百科知识和人物传记等书籍,计划捐赠给当地小学图书室.但到当地后小学校长告知,因主管部门对接受捐赠图书资料有严格规定,在请示并得到批准之前,学校无法接受捐赠.于是我们临时决定将图书直接捐赠给该村学龄儿童.得知有人捐书,一大群孩子早早就聚集在村口等候,很多孩子表示这是属于自己的第一本课外图书.当地老人告诉我们,村里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热闹过了.

学生家有三间土坯房,旁边有一个牛圈,房前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小庭院,庭院外面就是一片庄稼地.进到正屋后,除一张土炕和一张方桌外,几乎是家徒四壁,连台电视都没有……午饭本计划在炕上吃,后来住在隔壁的学生六叔说他家有个饭桌,所以就临时换了地方.

该村村民全是回族,有200多户,每户平均有四五个孩子,大多数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学生家有5个孩子,老大高中毕业,已结婚生子;其余4个正在读高中或大学.在和学生父亲的攀谈中得知,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是养肉牛,一年养一头大约能收入1万多元,再就是种植一点土豆、玉米、蔬菜,全家收入基本上全部供4个孩子上学用.谈及为何倾其所有投入到教育,学生父亲说自己识字不多,让孩子上学主要是今后不被人欺负……

那次调研之后,课题组一直和这个家庭保持联系,随时关注他们的变化.2016年这个贫困家庭发生了很大变化:老二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在银川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西安文理学院上学的老三也完成了大学学业,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小学教师;老四在宁夏大学上二年级;老五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但也有一点没有变化,那就是这个家庭还是没有电视机……

从文化生态学角度看,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传统文化、生产生活方式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文化选择.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下的西海固属于黄土高原的干旱地带,早在1972年就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2014年该村调研数据表明,全村人口自然结构、教育结构和劳动力素质结构均处于严重失衡状态,19岁以上留守人口中,文盲率高达58%(男性文盲率45.69%、女性文盲率67.92%)[2].在这样的文化生态环境下,这个家庭与众不同,背后一定有值得深思的故事.

借着在西安上学的老三已经毕业,课题组建议她利用自己的历史学专业知识,以家族生活变迁为对象,开展区域社会史研究.由于没有电脑,这位学生在1年多的时间里用手机发来数万字材料!课题组从中遴选出几个有助于理解、解释这个家族文化变迁逻辑的故事,展现贫困山区、民族地区文化生态变迁的内在规律,探索文化“精准扶贫”的新思路、新方法.

1 海原地震后,只剩下曾祖父

我们家族是从宁夏吴忠迁来的,信仰新教哲赫忍耶,按照张承志《心灵史》的说法,它属于穷人的宗教.西海固回族主要经历了元、明、清三代,其中清代社会政治地位最低,这或许与回族起义有关.起义本身对这个地方没有太大影响,但起义失败后迁来了很多陕籍难民,他们的后代直到现在还被称为“老陕”.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也对这里影响不大,只是听说不再有皇帝.但“环球大震”①彻底改变了每个人的命运.

西海固地貌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居民普遍居住在土窑里.1920年大地震发生时正值冬季晚上,人们已经歇息.曾祖父家住在山脚下,是五口之家,曾祖父父母和聋哑弟弟住在窑洞里,曾祖父住在平房里.地震时山崩地裂,窑洞瞬间坍塌,曾祖父父母和弟弟后来连尸体都找不到.曾祖父姐姐早上出嫁,地震时正在闹洞房,这里有新娘背对众人面向墙角坐在炕上的习惯,据说尸体被挖出来时仍然保持这种坐姿.曾祖父当时用被子蒙头蜷缩在墙角,房屋的椽子塌下来架空才保住了性命.

曾祖父的爷爷和父亲都是独生子,攒了些土地.地震时曾祖父16岁,伴随着心灵的重创和对这片土地的恐惧,过着半流浪生活:最早去的是平凉,做小生意,没有钱时就回家卖土地,然后继续外出.在家时,因为是孤儿,受人欺负,为了生存,尽量讨好他人,经常给人家赊账,人家不还,他也不要,越过越穷.我想,经历了生死大劫,曾祖父或许把钱财看得不那么重了.

大概过了三四年,有人给曾祖父说了一门亲事.那家人住在兴隆镇,是富裕人家,女儿矮胖丑,而曾祖父身高一米八,相貌不错,就这样当了上门女婿.曾祖父有点心高气傲,不待见媳妇;也懒,每天睡到太阳出来,不仅不干活,还让人伺候.老丈人受不了.一天早上曾祖父正在睡懒觉,老丈人破口大骂:我招你来是让你干活、传宗接代,没想到是懒货,不理睬我女儿,还好吃懒做……可能觉得受了侮辱,也可能觉得再也不能这么窝囊,或者是不想看那个女人,曾祖父一声不响地离开,重新开始了游荡生活.

2 爷爷在长大,家的希望也在长大

1932年,曾祖父28岁,又有人介绍了一个媳妇.人家嫌他孤家寡人、年龄大,但抵不过众人劝说,最终将女儿嫁给了曾祖父.曾祖父依然到处游荡,偶尔回家一下.

1934年爷爷出生,曾祖父才安稳了下来,不再外出游荡.但由于不断变卖土地,爷爷几岁时土地已卖光,也没有其他家产和存钱,但有一本别人赊账的账本.家里揭不开锅,曾祖父就让爷爷去借粮.曾祖父有一位远亲哥哥相对富裕,爷爷去他家借粮,各种羞辱后才考虑是否借.

1946年,爷爷12岁,生了场大病,不吃不喝.曾祖父瞬间白了头发,不放弃任何医治机会,凡是可能会看病或卖药的都被请来,要是说情况还可以,他会开心一点;要是说没希望,他就灰头土脸的,一个人跑出去一天也不说一句话.最终一位赤脚医生治好了爷爷的病.这次病灾后,曾祖父开始重视家人健康,继续做小生意,对钱财看得比以前重,慢慢地家里有了些积蓄.

爷爷在长大,家的希望也在长大.

3 有家,就能共度难关

1949年春,宁夏解放,爷爷只有15岁,但结了婚.为什么这么早结婚?爷爷说不算早,好多同伴13岁就娶妻生子.

土地改革时爷爷家被划为中上农,主因是人均土地比别人稍微多点.虽然解放后禁止做生意,但为了补贴家用,爷爷偷偷地从一个集市换点东西,再拿到另一个集市卖.

1952年,大伯出生,此后不断添孩子,医疗条件差,夭折过几个,最终有10个孩子活下来.随着孩子增多,家庭支出增加,而曾祖父渐渐失去劳动能力,于是1956年爷爷偷偷地跟着村里一位年长的人做起贩卖羊皮生意,挣钱后要给人家分点红.

1958年,西吉掀起人民公社运动,全村人集体劳动,集体在大食堂吃饭.三年自然灾害让百姓生活发生很大变化.比如,三伯出生于1958年,每天喂的是野菜汤,偶尔才有点面汤,差点活不下来.再如,村里一位1952年出生的伯伯,出生时母亲过世,其父亲是彬彬有礼的阿訇,1956年受村干部欺辱上吊自杀,其祖母因悲痛和饥饿丧命,他和姐姐与祖父相依为命.1958年公社一头牛病死后被扔进枯井,其祖父找到死牛割了一大块肉,可能是太饿,也可能是没有煮熟,他吃完后就死了.听说当时吃肉、吃豆子被撑死之类的事情屡见不鲜.最后姐弟俩被一位远亲叔父收留.当时在大食堂吃饭,远亲叔父打饭后会首先给自己的孩子吃,只给姐弟俩留点汤.村里人看不下去,偷偷地给姐弟俩送点吃的穿的,大食堂师傅也会偷偷地留姐弟俩在食堂吃饭.过了大约两年,这位伯伯的姐姐说好听点是嫁人,其实被远亲叔父卖了.丈夫头脑有点问题,这位伯伯的姐姐经常受,最后上吊自杀,远亲叔父去讨公道,听说被那家人用钱堵住了嘴.

4 心中有方向,就能坚持到最后

父亲出生于1964年,小时候主要和曾祖父生活在一起.爷爷有时会讲些宗教知识,但父亲总是不能理解或理解太慢,经常被训.父亲上小学时,村办小学有20多个学生,但只有1位民办教师,一三年级一个班、二四年级一个班,五年级时集中到新店子学校上学.民办教师在农业社拿工分,也就是到学校打个上下课铃.父亲到初二还没学会拼音,后来常常感慨学生时代没有学到东西.当时上高中的三叔算是全村最有学问的人.父亲虽有10个兄弟姐妹,但家里没有劳动力,伯伯分家过,小叔外出学习古兰经,小姑上学,爷爷做自己的事,奶奶生病,所以父亲初三辍学,和二姑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

尽管在爷爷眼里父亲是个“笨蛋”,但在我们眼中是位了不起的“学问家”,小时候常常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有宗教信仰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听到的神秘的宗教故事总是多于童话故事,而农村孩子又没有课外书看,于是长辈口中的传奇就成为最大的乐趣.父亲没有读过武侠小说,但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武侠世界.晚饭后,在灯光暗黄的小屋里,父亲让我们的思想遨游于小屋之外:面对浩瀚的海洋,圣贤总能凌波漫步渡过去,能在千钧一发时让奇迹发生,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能隔空传力……就如小李飞刀,只见刀光不见刀法.我们好奇地问:圣贤为什么可以做到?父亲总是说:“没有理由,他们就是可以做到.”父亲坚定的语气、毫不怀疑的神情让我对神秘的世界充满好奇.例如,父亲口中的道祖太爷② 9岁徒步去圣地,学成归来传道讲经.我非常好奇:这么小,还一无所有地徒步去圣地,不会迷失方向吗?希望渺茫,不会想到放弃吗?父亲说:心中有方向,就不怕迷失,就能坚持到最后.高深的人生哲理潜藏在父亲口中没有理由、没有逻辑的传奇之中,不经意间父亲便将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传递给了我们.

5 不想让孩子和自己一样

很多人谈论读书、上大学的意义,文艺高端的说法是灵魂需要旅行;现实的说法是会有更好的生活;而我听过的最朴素的回答是:“我不想孩子和我一样.”

我2006年小学毕业,那时有一个规定:每个村小每年推荐几名回族学生参加县城中学的小升初考试.我虽然被推荐参加考试,可因成绩不好没有被录取,心里非常难过,常常伤心落泪.有一天父亲对我说:别难过了,我会想办法让你去县城读书,你先找些初中的课本看看吧.开学时父亲真的把我转到县城中学了!村里一片哗然,有人说在哪念书不是念书,花两千块钱给孩子转学,真是浪费钱;有人说女生嘛,何必呢,识几个字就可以了,迟早都是别人家的人;爷爷也抱怨父亲败家……两千块对我们这个贫困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但父亲的回答是:“我不想让孩子和我一样.”

我刚上初中时成绩一般,学习动力不大,但一件“小事”改变了我.一个周末我和县城中学的同村女孩坐大巴回家,她是我小学同学,下车时遇到村里一位伯伯,他问我俩是否在一个学校,我们都说是;他又问我俩是否在一个班,同学说:“不是,我在重点班,她在普通班,因为她是转学的.”这句话极大地伤害了我的自尊,我下决心好好学习,要超过她.中考时我的成绩真的超过了她.她继续留在原校读高中,我则考上了县一中读高中.我和父亲说起这件事,父亲说:“应该感谢她,是她激发了你的斗志.”我并不认同父亲的说法,还想继续和她一较高下,但没想到她在高二时辍学嫁人,这让我震惊!我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开明的家庭,庆幸自己有远见的父亲,再也没有和同学一较高下的想法,也理解了父亲为什么总是对我们说:“不要像我这样一辈子待在这里,读书也是为了信仰啊.”

6 贫穷,不能扼杀梦想

父亲对宗教十分虔诚,看过《心灵史》《聋阿訇》《劝世珠玑》等宗教书籍,会讲很多宗教故事,对先贤的诞辰和纪念日记得很清楚.父亲也很关心国家大事,家里没有电视,他就听广播,我们回家后还讲解一番.我们长大后,父亲不懂的东西也会问我们,这时候我们成了他的老师.

我们家很,父亲尊重孩子们的想法.高中文理分科时,我们告诉父亲要学文科还是理科,父亲总说擅长什么就学习什么.高中毕业填大学志愿,父亲不会逼迫我们选择学校,但不太愿意我们去南方城市,因为他觉得南方城市穆斯林太少,担心生活饮食不方便.但有的家庭就不同,比如大姨儿子高考580多分,想上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可姨夫很强势,给他报了北师大的免费师范生,说上这个学校不花钱,毕业当老师也很好,扼杀了表弟的梦想.父亲感叹地说:“梦想不能因为没钱就被扼杀了呀!”

7 搁置的图书,放弃的梦想

上小学低年级时,我理解的读书是每天老师让我们站在教室墙角大声地朗读课文,读书好就是可以流利地背诵课文,知道的故事基本是课本上的;上小学高年级时,我才知道还有课本之外的书、课文之外的故事.由于表现较好,一天老师告诉我学校有一个图书室,告诉我这个“秘密”的原因是有领导要来检查,让我们打扫图书室,可以带几本书回去看.去图书室前,我知道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想象着图书馆应该像阶梯一样堆满了各种书籍……但进了图书室,发现仅仅是一个昏暗无光和落满灰尘的杂物间,空气中弥漫着腐烂味道,放满图书的书架边堆放着废弃的体育器材,我对图书馆的美好想象瞬间被击碎.

对一些同学来说,上学的唯一快乐是和伙伴玩耍,唯一的期待是长大结婚,女生还可以给家里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也有被迫辍学的,家长的理由通常是父母养家很辛苦,需要人分担经济压力.在如此“正当”的理由面前,这些同学的对抗或挣扎无力,因为如果坚持上学,就是自私、没有良心.老师的劝说也会被家长粗暴地顶回去,这是法律遥不可及的领域,况且谁有勇气去诉讼父母呢?当我仍在享受读书时光时,一些同学已为人父母,有的生活安稳,有的一地鸡毛.每当看到他们,我总会想起第一次走进图书室的情景,那些落满灰尘的书籍如同被放弃的理想.

8 村里资深的读书人聋爷爷

80多岁的聋爷爷出生于书香家庭,小时候进私人学堂学国学,熟读《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但17岁时生了场“旱病”,本来已经治好,可没有听大夫不让出门的嘱咐,偷偷跑到山上玩吹了风,从此耳朵什么都听不到.婚姻不顺,儿子早逝,贫困至极,这些丝毫不影响聋爷爷对文化的热爱,他读过《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一些老书在时被红卫兵烧掉了;他喜欢写毛笔字,家里挂着自己写的篆书: “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聋爷爷曾写信邀请父亲去聊天,写信给乡政府反映情况,有些老字父亲和乡政府工作人员都不认识.老人有无尽的孤独,也有很多的故事,这些故事需要人倾听.

9 书是主要的快乐源泉

记忆中村里放映的第一部电影是《铁道游击战》,男女老少都去看,各个大队轮流放.我看了五六遍,每次都很享受.电影的情节已模糊不清,但晒粮场上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景总忘不掉.我之所以看很多次,不仅是因为故事吸引人,还因为每次放映时人都多,只能看到大人的人头,每次看都不完整,重复看才能补上没看到的情节.

20世纪80年代后期,村里生活宽裕的两三户人家买了黑白电视,全村的人都去看,时间一长主人家就不耐烦,有时会关门,叫门也不开,父亲开玩笑说:“这哪是看电视啊,这是看脸色呢.”后来我们家也买了一台黑白电视,不过彻底坏掉后,我的快乐随之毁掉.比如,小朋友们经常一起讨论看过的动画片和《大风车》等节目,我没法参与讨论,成了被“隔离”的人.

几年后村里一位伯伯从埃及带回一台松下牌彩电,在空场地放,村里人第一次看到彩电,就像看电影一样围着看,有时候会看到很晚.没多久那位伯伯就不在空场地放.我很想让爸爸买台彩电,可家里没钱.

没电视,我和妹妹靠阅读消遣时间.六叔是教师,他女儿和我同龄,他家有些儿童读物.我把《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看了好几遍,不少故事能背下来,也常常将两本书里的故事弄混了讲给别人听.那时候书成了我们的快乐源泉.

2014年暑假我参与课题调研,和课题组去了西吉县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全县农家书屋情况,说106个行政村都配有农家书屋,还展示了相关资料,我们村的农家书屋和管理员身份信息都在资料里.我当时很纳闷,因为从来没听说过我们村有农家书屋.为此,我们驱车60多公里来到村里找到农家书屋管理员,他说:农家书屋的图书、设备都有,但文盲太多,没有人看,就没有开放.听到这些说辞,我非常生气.尽管村里文盲多,有点知识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但村里还有很多孩子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要看书得到几十公里外的镇上,农家书屋怎能弃之不用?我们需要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农村文化追不上时代潮流,赶不上社会发展步伐?

调研过去已好几年,但有些情形仍历历在目.当时课题组给我的任务是逐户收集调研数据.当我走进淳朴的村民家中时,他们会热情地拉着我的手,满脸期待地问:国家又有什么政策吗?这是要好好发展教育吗?做这些是不是可以让我们村变得更好?我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只能说我来做个调研……

注 释

①海原大地震发生于1920年12月16日晚上8时06分,震级为里氏8.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个唐山地震,死亡人数27万人,被称为“环球大震”.

②道祖太爷是指哲赫忍耶派创始人马明心,生于1719年,幼丧父,6岁进清真寺学习阿拉伯文,9岁随叔父沿青海、新疆、中亚丝绸古道徒步前往麦加朝觐,途中突遇风沙,叔侄失散.马明心几经辗转,据说西去阿拉伯选择的是“云南路”,即先到云南,然后走海路经红海进入阿拉伯,再在漂泊中抵达“鲁姆”——阿拉伯半岛之外通行突厥语言的地域.马明心在流浪与求学中跟随过不止一位长老,他们都是苏菲派的导师.后来马明心回到甘肃传教,受到生活于底层的穆斯林群众追随,形成了从宁夏川到西海固、陇东到甘南、新疆到云贵的哲赫忍耶派.

参考文献

[1] 段小虎. 西部基层图书馆建设研究之二:人口结构与文化(信息)需求[J]. 图书馆论坛,2015(8):77-83.

[2] 段小虎. 西部基层图书馆建设研究之三:农村信息消费群体的聚类细分[J]. 图书馆论坛,2015(9):60-66,88.

[3] 段小虎. 西部基层图书馆建设研究之一: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制度设计[J]. 图书馆论坛,2015(7):21-26.

[4] 段小虎. “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扶贫研究趋势与重点分析[J]. 图书馆论坛,2017(5):55-63,97.

作者简介 段小虎,西安文理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张梅,西安文理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郭晓文,汉中市汉台区图书馆馆员;马宁梅,宁夏固原市西吉县什字乡中心小学教师;李静,博士,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 2017-06-15

(责任编辑:刘洪)

贫困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点评,这篇文章为一篇适合西海固和穆斯林家庭和抗争历程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贫困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贫困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