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浅析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跟金庸小说中的民族意识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浅析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3-05

《金庸小说中的民族意识》

本文是关于浅析方面开题报告范文与金庸小说和民族意识和浅析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浅析金庸小说中的民族意识

黄国英 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

摘 要:金融以武侠瞎说见长,他开创了现代武侠小说的崭新天地.金庸的小说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将故事的背景放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金庸很多小说的故事背景都是建立在朝代更替的动荡历史当中,各个民族的文明相互碰撞、冲突,最终走向融合.在金庸的作品当中,他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旁观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规律,并通过自己的作品阐释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文章以金庸的武侠作品为切入点,对金庸作品当中对于民族冲突的描写进行梳理,尝试深入理解和体会金庸的民族意识.

关键词:武侠;民族;融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2

人类社会诞生以后,经过漫长的发展,由于地理和生存环境的不同,逐渐分化成不同的民族.而民族问题自民族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既包括民族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也涵盖了不同民族逐渐的交流和融合.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特别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获得空前的发展,一方面强化了各个民族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文明之间的碰撞.因此合理解决民族问题,捍卫国家和领土的完整应该得到重点的关注.金庸本人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他忧国忧民,有着极为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在他的很多作品当中都有体现.金庸的民族意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意识,金庸早期的作品过分强调汉族本位,随着金庸民族观的不断成熟,他作品当中流露的民族意识也变成民族融合.金庸作品当中这种包容、理性的民族意识对于我国当前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现状以及民族问题的处理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金通过他的作品为读者描述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和各个民族之间的分分合合.在金庸的作品当中先后描述了宋辽、元明、明清等几个涉及到少数民族政权和汉族政权斗争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曾经有人统计过,在金庸的全部作品当中一共涉及到30个民族.金庸在作品当中以十分鲜明的态度批判了野蛮的民族扩张,歌颂了捍卫民族利益的起义斗争,赞扬了义薄云天的英雄儿女.除此之外,金庸深入挖掘了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的历史原因.金庸充分探讨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展现了少数民族的善良淳朴.金庸认为各个民族之间虽然在风俗习惯和地理位置上有着很多的差异,但是在民族国家的大框架内,各个民族最终的归宿就是走向融合.

一、以汉为尊,攘夷排外

在金庸的作品当中,爱国之心一直贯穿始终,金庸的早期作品当中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这一时间比较典型的代表作是《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在这两部作品当中虽然不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体现了浓厚的以汉为尊,攘夷排外思想.用书中原文来说就是“恢复汉家山河,那是咱们每个炎黄子孙万死不辞之事.”《书剑恩仇录》当中陈家洛创立红花会的初衷就是反清复明,恢复汉人的统治;《碧血剑》中的袁承志在拜师习得一身武艺之后就帮助闯王抵抗满足入侵吗,并刺杀皇太极;还有《飞狐外传》中乾隆皇帝成为人人喊打喊杀的对象.各个武林正道门派都以驱除鞑虏为己任,甚至连反派人物梅超风都身怀民族大义,与外族不共戴天.

二、汉族和少数民族和平共处

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金庸开始逐渐放弃大汉族主义思想,开始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去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重新审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金庸开始以包容的心态接受少数民族,并对汉族进行了反思.金庸开始明白少数民族不全是野蛮落后的代名词,而汉族也不全是正义的民族.汉族强大之后也会依靠武力去欺压周边的少数民族.这一时期,金庸小说对于少数民族的态度发生了转化,一些作品当中,少数民族不再是配角.《白马啸西风》就是一部完全描写回族人民的小说.在这部作品当中,金庸完全抛弃了大汉族主义的精神,以一个客观的角度描绘回族人民的生活.金庸在1975年对《碧血剑》重新进行了修改,其中袁承志艺成之后去刺杀皇太极,即将行次成功的时候,他到皇太极和大臣们商量如何减轻税负,励精图治,让百姓安居乐业.袁承志本以天下苍生为已任去刺杀皇太极,当他听到这次对话之后,他坚信不疑的信仰发生了动摇,一度要放弃刺杀行动.这次改写可以看成是金庸对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了更加客观的态度,不是一味进行反对.这一阶段的金庸作品里用比较冷静客观的笔调状写着少数民族的历史,同样是外族皇帝,蒙古大汗残暴冷酷,而康熙乾隆年轻有为.正邪的分野在此刻不是由民族的疆界划分来确定,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以优势互补的方式在广袤的四海天地同时存在着.

三、各民族相互平等,相互融合

金庸后期的作品积极倡导各民族之间平等尊重,互相融合.此时的金庸在民族意识方面完全成熟,他彻底摒弃了自己以前对于少数民族的偏见和歧视,他希望各个民族之间能够彻底放下仇恨,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之上,实现民族的融合.金庸对于发生在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他明白了民族之间的战争本质上和民族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民族当中掌握权力的人为了一己私利而发动的战争,而人民只是战争的受害者.这个阶段的金庸已经彻底抛弃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狭隘民族观,金庸认为中华民族的进步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共同推动.这种思想在《鹿鼎记》和《天龙八部》中得到完美的呈现.乔峰在本质上是一名契丹人,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误会和苦难,但是最终成为人人敬仰的英雄,最后他为了平息契丹和大宋之间的战争,毅然选择舍生取义.在《鹿鼎记》中故事的大背景让人是反清复明,但是金庸用大量的笔墨塑造了一个勤政爱民的康熙皇帝的形象,而肩负反清复明大业的主角却是一个充满搞笑气质的市井小民.金庸将自己的民族意识通过作品表现出来,那就是大明王朝已经腐败不堪,百姓生活于水火当中,康熙皇帝励精图治,现在国内海晏河清,人民安居乐业,天地会为何还要反清复明?难不成在明朝的通知之下,百姓的生活还能够更加安居乐业?

四、金庸民族意识转变的原因分析

人是社会性的,没有人能够脱离自己所处的时代.金庸作品当中民族意识的转换正和金庸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自己的人生阅历息息相关.

金庸幼年生活的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有着极为特殊的文化环境,中华文化被外来的强化入侵,给金庸造成了强烈的危机感,因此金庸早起的作品往往呼吁民族团结,高举民族大义的旗帜,坚决抵御外族的入侵.这就造成了金庸作品惯用多民族错综复杂的冲突为发展支线,同时前期“汉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而在后期渐渐不再锋芒毕露地强调满汉之间的区别,究其原因,与后来香港华人地位的上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系.

文学创作在本质上反映了作者的知识底蕴和文化修养.金庸早期的作品正是他血气方刚、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此时金庸的民族意识还处于形成时期,这个时候的金庸刚刚经历了抗战的胜利,极大激发了金庸的民族自豪感.对着金庸社会阅历的不断增长,心态的不断平和,他的民族意识也逐渐趋于成熟,他看待民族问题也再偏激,更是更加善于运用辩证的思维进行思考.此外,还应该看注意到的是,金庸从小深受儒释道等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金庸比一般人多了一层“海阔天空”的胸襟,所以他不只写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还写国仇家恨、复兴中华等宏大命题,引人深思更为之动容.

参考文献:

[1]金庸小说“老顽童”形象的文化渊源[J].刘卫英.河北学刊. 2017(04).

[2]金庸小说“机智少年”书写的域外渊源及本土演化[J].王立,施燕妮.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3]论金庸小说新角色引入方式的类型及特点[J].彭依伊.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4]论金庸小说的三种文化现象[J].张欣.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5]浅谈金庸小说中的男性世界[J].张倩,张丽庆.北方经贸. 2011(05).

[6]金庸小说的意识形态解读[J].徐秀明,范钦林.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浅析论文参考资料:

上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金庸小说和民族意识和浅析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浅析本科毕业论文浅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