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随笔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跟读稿札记(随笔)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随笔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1-14

《读稿札记(随笔)》

本文是随笔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和随笔和札记和稿札记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M好!

  随笔本来就是杂货铺,我的随笔不就这样么.说人忘己,是人的一大不容易察觉的毛病.不过我觉得你如果与小说同发,给人的感觉会更厚重一些.期待看到你的小说.小说对人的要求更多些,你的才华和思索在小说里体现得也更充分一些.我近来什么也没有写.今年能发三篇小说吧.千万不要太累,得不偿失.我就是当年那个电视剧把身体写坏了,悔之无及.健康是一切快乐的根源,不要因小失大.固原师专的一个教师给我写了一篇评论,我回了上面的短信给她.

  晓燕好!

  文章看过了,首先表示感谢!写评论是很辛苦的,就这篇评论看,你的辛劳可以想来.

  评论的细部很好.显现了你对评论对象的熟悉和就此而有的深入思考及相对扎实的结论.一个值得商讨处是,这一次你用文学去靠近政治了,好像在说文学中所倡导和存在的价值与政治上的倡导是同向的一致的,好像文学因此才获得了价值.其实政治的标准是很容易过时的,而文学的本质决定了它要选择和主张一个长远的恒在的标准.文学自有标准,不应该拿文学去靠近什么或者符合什么,这于文学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适的.

  当然你在文中所说的那些包含政治因素的标准,实际上与文学的标准是殊途同归并无矛盾的,但因为把这同一个标准分成了两个,一个是政治的,一个是文学的,就使得这两个标准有了不同的面貌和意味,而且以文学的标准去适应甚至俯就政治的标准,就无形中矮化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这是文学评论的忌记甚至损失.

  你先前写我的几篇评论我很喜欢,就是因为始终没有逸出文学的范围.尤其把我和吉尔吉斯坦的作家作譬那篇,给我很深的印象.

  话虽如此说,但我觉得有必要说明一点是,虽然你戴了我一顶于我不合的帽子,但是除开这帽子,看这帽子下的人,还是能很快认出是我来,这一点是值得欣慰的.

  且说这些,吉顺!

  王老师好!

  文章看完,我的想法如下:

  一、看评论我不是很合适的人,曾看过萨义德的《格格不入》,白草推荐的,他读得津津有味,我有些望而生畏,您说到的巴赫金的文章,我读起来也有啃硬骨头的吃力感.

  二、《花城》原编辑申霞艳给我说过,她读小说诗歌一段时间,就必须去换换口味,读读理论文章,可见理论文章是有其特别的阅读路径和阅读趣味的.您这篇文章,在搞纯学术的看了,会觉得过于随笔化了,在我看来,却感到还随笔化的不够.

  三、即使是理论文章的门外汉,细细读下来,我依然感到这是一篇有一定信息密度和学术分量的文章,对文学语言有着深广的钻研和探求.

  四、把语言强调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几乎在说,一切胜利其实就是语言的胜利,而且经由分析和论证,使得这一强调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和可信性.

  五、从文章学到一点:“语言里不能没有思想,思想无法脱离语言去表现自己.”

  六、文中推选的一些作家,五位古典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还有鲁迅、老舍、沈从文、赵树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所选精准,很具说服力,尤其对赵树理的农民语言与革命语言杂糅一起的分析,以及这种语言最终归宿等等,读来一新耳目.您说汉语是最富有农村、农民、农业味道的语言,说汉语文学是伟大的农事诗,这样的说法使人有所思.

  七、还有些结论式的说法在我看来,显得醒目,比如说是使汉语蒙羞的时代,说越是显得极端化的语言越是容易垮台.这几乎是大快人心的话语.我觉得在这里已不只是在说语言,而是借着语言独有的位置和特别的牵连,说到了影响和决定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某种语言的出现和消退,其实是和社会变革改朝换代同进退的,所关甚大,绝非细事,绝非单单是语言方面的一个学术问题而已.真是没有注意到语言原来还有着如此重要的认识价值.

  八、我的一个看法:在保证不损伤学术含量及其价值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学术文章随笔化,如此深话浅说的好处是,既训练作者的写作能力,又可以增加交流的可能性,像一些传世的文论著作,《文心雕论》《艺概》等等,不只论说精湛,也还确实好读.一些史学家政治家如蒙森、罗素、丘吉尔等,之所以能以非文学家的身份获取诺贝尔文学奖,就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性的缘故.

  所以您的理论文章随笔化的写法,我是极表赞同的.

  春俊兄近好!

  整整一下午,读兄写藏地的诗集,温暖、温馨、温良、温润,四溢,又不至于强烈到让人不适,如同知己间喝酒,总感微醺而不至于醉到失态.全是庄稼而无一根野草,大海浮荡却不见一个猛浪.野花无数随风动,繁星漫天踏浪来.

  这样的诗,适合闲静时读读,适合病后初愈的人读读.总之是可享受的诗,有抚慰感的诗.

  我的印象里,最好的还是带有叙事性的几首诗,比如住在一户藏族人家里,主人喜欢唱歌子,骑上马就帅得不行,主妇无声息忙碌的样子,拾牛粪啊挤羊奶啊等等,还有他们的两个正值妙龄的女儿,在漫长的夜里那神秘又美好的呼吸声.还有那个叫嘎玛泽登的深情诉说,说得真好,他说的那些如果配上曲子,就可以成为著名的藏歌了.还有那个当过副县长,死在山洞里的活佛,让人读来唏嘘不已.

  诗是不错的.但是我因此有了一个经验,诗不可以集中来读,就像蜂蜜不可以一次性吃得太多一样.集中读诗,两不相宜,对诗不公平,好诗也许会被埋没掉,对读者也不好,好像一桌大餐,可供十人来吃,现在却要一个人一次性把它吃完一样,多好吃的东西,也不大容易吃出好味道来了.好比来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子让我们挑,看这个也好,看那个也好,挑了这个,惦记着那个,结果时间到了,一个也没有挑到手里.

  诗是盐、味精、芥末、小尖椒,缺不得,多不得.

  春俊兄好:

  你的藏地诗又看了一遍,还是感觉不错.

  其实一个人的风格不好改变,更不必改变,一个人的风格和气质,和他的声音一样,天生就定了的,后来的加减乘除也必是在一个既有的范围之内,不可逾越也不必逾越的.比如惠特曼,《草叶集》写了一辈子,但看最初的诗和晚年的诗,在风格上还是有着相当的一致性.

  兄让我留意给你的诗集寻一个匹配的名字,这次再读的时候,我从你的诗里寻得了一个名字,叫:“盛开与寂灭.”反过来也可以:“寂灭与盛开.”但我还是觉得我们上次所议的“花朵说”更好一些,素净又轻盈,而花根部分又粗蛮结错,颇合于藏地风景,也大体上与兄的诗风暗合,叫起来好像不加修饰,冲口而出,字面上也显得既绚烂又朴素,佛家拈花一笑,俗众莫解其意,但俱获大安慰,我们从此借来,或许会有歪打正着的效果亦未可知.名字与所述的对象不可距离太远,也不可太切近,似近还远,若即若离最好,如《草叶集》者正是.当然希望还有更合适的名字,不妨问问继明的意思.

  春俊兄好:

  才见信息.兄发来刘年的诗已看完.

  刘年的诗,一度我很喜欢,兄发来这几首并不是他最好的诗.这几首我感觉一般,心没有被强烈触动.心被触动,这是我辨别好诗的一个重要标准.刘年的诗集,白草送了我一本.他的诗不空,有值得一写的人物和事件在里面,有相当的关怀和强烈的情绪.和一些只是呀呀抒情的事比较,我更容易接受这样的诗.但是读多了,也有不满足感,感觉人事有余,诗性不足.就像一种什么飞禽,被地上的食粮所吸引所牵系,总不能飞得更加高远一样.刘年雷平阳等人是现在的一个比较重要比较有影响的流派(姑且这样说),就是直面时弊,关切人事,强烈抒情又有克制,信手写来又还讲究.很多人对他们的写法有质疑,比较于王家新西川等诗人,从阅读趣味上说,我还是更愿意读雷平阳们的诗.梦也喜欢刘年的诗,认为切实不空,但也认为还可以更好.一直这样写下去是不行的.《朔方》这次评刊物奖,以严格著称的白草也推荐了刘年的诗.

  已经非常好了.说部分好的时候,一定是把这部分放在整体中看的.若无整体的背景或者说基础,则部分的好也是无从谈起的.比如说刀子锋利,但刀子绝不只是只有锋利的部分而已.只有锋利部分的刀子是不存在的.

  春俊兄好!

  其实我也在陆续看你的这部藏地诗篇,如继明说,有内在,有敬畏,有内省,有欣悦,有欢喜,也有淡淡的怅惘和隐约的痛感.兄的文字,无论那种形式,我都是喜欢的,我觉得好在很自然的捕捉和始终美好的情怀.一言以蔽之,你的所有文字都好在情怀美好.这一点其实是很难得很稀缺的.我把藏地诗篇给查晓原看了,他是一个相对自负的人,眼光确实也不错,他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我很认同并感到欣慰.我给兄把他的评点转来.兄所推荐的《希林公主》不曾看过,寻来看看.

  春俊兄好:

  《你和我都已消失》已经读完,其实读诗和赏月观花一样,会有一个很特别的感觉,却不知如何把这种感觉说出来.一句话,我觉得从文学价值,史料价值,感情的调动和运用方面,这部作品,迄今为止,也可能终你一生,都是你最重要最有分量的作品了.

  我设想,假如这部作品是前人写张的,假如张承志写《心灵史》之前得遇到这样一部作品,他会像珍爱《热什哈尔》一样珍爱它,甚至有过于此.这作品的形式像一件百衲衣,像阿拉伯世界的细密质一样神秘又质朴,很少有作品的标题会有这部作品的标题一样显得重要和不可或缺.我想起张贤亮的《我的菩提树》来,该作品是根据作者早年的日记写成的.早年日记一笔带过,现在却将当初一笔带过的东西慢慢复原,浸注感情和觉悟.

  兄的诗集也给我这样的感觉,好像标题就是早年日记,诗是对早年日记的注解、重温、是对早年岁月和人事的百感交集的打量.读起来给人一种欲遮还掩,欲说还休的感觉.正如诗集的名字一样,你和我都消失了,谁还在言说这些呢?这言说者是神秘的,是身份莫辨的,是忽我忽你,忽友忽敌的,是众生吵杂,斑驳迷离的,是一眼看不清楚的,是一言难尽的.

  看得出卡瓦菲斯对兄的影响,但作品本质的色泽和气息还是你的.我讲不出它的真实分量,但觉得它确实是有价值的,是不负兄这多年的工夫的.

  春俊兄:

  兄让我就《你我都已经消失》提意见,我想了想,想到鲁迅先生关于写作的八个字,说是“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我现在觉得兄的这部作品,是一部不寻常的作品,是和无数人有关联的作品,是值得十年磨一剑的作品,拿鲁迅先生的这八个字衡量,选材已经是毫无问题的,如果从吹毛求疵和精益求精的角度说,只能是在开掘上做文章下功夫了.

  作品写到了应该要写的.林林总总,斑驳杂混,一种表面的复杂感和还原感是写出来了,但一种彻骨的痛感和酸辛感如果确实再下功夫,还是有余地和可期待的.就是说,素材就这些素材了,素材足够,但在写上,比如一口井,虽已水源充沛,但就这口井而言,还有更深下去的必要和可能.这就是我昨晚回想这部作品时所想到的.如《心灵史》一样,这是大作品的坯子,需要像大作品一样郑重对待,需要付出应有的劳动.

  因担心自己电话里说不好,就写了这么一段,供兄参考.安好!

  某某友:

  下午无事,躺着看谢飞编选的他的父亲谢觉哉先生的书信集.

  谢飞先生在序文里说到这样一件事,说他的父亲谢觉哉要比他的母亲王定国大二十九岁.二人是经组织出面介绍到一起的.当时谢觉哉先生有家室儿女,都在湖南老家,相隔较远,组织的意思是,谢老需要个照顾他生活的人,问西路军女战士王定国愿意做这个人否?愿意.晚上,一众人吃过饭,王定国却不愿意到谢觉哉的屋里去,她的意思是,不是说照顾谢老的生活么?又没有说要睡到一起.

  原来她还有个相好.组织上帮她打听了一下,该相好已牺牲了.这样谢王两人就结合到了一起.

  谢飞生下来时,他的父亲谢觉哉已经五十八岁了,母亲王定国时年二十九,年龄正好是谢觉哉先生的一半.

  谢觉哉享年八十有七,谢世于一九七一年.王定国到现在还活着,一百零二岁了,生活还基本自理.

  和谢老结婚时,王定国还是一个文盲,谢觉哉写东西,让她取一份什么报纸来,三次都拿错.她大字不识一个.谢觉哉就教她学文化.后来王定国不但可以写信作文,还成了书法家.

  谢觉哉和王定国已经生了五个孩子了,给原配写信,还称她你是我永远的夫人.传统礼仪和浪漫情怀都在其中了.

  谢觉哉,里面的一个特别人物.

  梦也兄:

  就兄的诗集《大豆开花》里几首诗的点评,发来请过目.

  一、P88《行走》点评:

  深夜时分,一个喝到微醺的男子,从小酒馆出来,踩著厚厚的落叶前行,此刻没有什么是不好的.一切都是好的.沿著大路走,一直走下去,会走到一片落满叶子的墓地那里,然而只要途中稍稍地变变方向,拐入一条小巷,就可以成功地避开墓地,抵达一个开心之处,那里欢乐滋生,美人点灯.

  诗人以其特异的文笔,写出了一种无法言道却可以满满感受的人生况味.欢乐离死多么近啊,几乎就在同一个方向上.但是在向死而生的路上,只要稍稍地变变方向,各种各样难得又零碎的欢娱之事,也是星星点点,俯拾皆是.

  个人感觉,拿掉末后一句似乎更好一些.

  读这样的诗,和诗中的主人公一样,莫名其妙不由自主就有了一些微醺之感.

  二、P111《前往拉卜楞寺》点评:

  也许和自己写小说有关,我更喜欢一首诗里,多少带些叙事的成分.如这首《前往拉卜楞寺》便是.

  说不清这首诗究竟在表达什么,说不清它究竟表达了多少,但在我看来,它已经表达了我所需要的东西,而且表达丰盈,似已足够.就是说,诗人所表达的这个小世界是完整的,混沌的,充满著一种强烈的异域感和魅惑性.

  所谓熟视无睹,有时候在一个地方住了十年八载,并无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这首小诗,仅仅是这么一瞥之际,那个一闪即逝的沐浴的藏女,却似乎可以深久地存留在你的记忆里,如同一幅偶得的名书那样,就此长存世间,不可磨灭.

  三、P39《不可能》点评:

  相对于上面的两首给人带来相当愉悦感的诗,这首《不可能》显得有些理性克制.感觉它惜字如金,生怕多写一个不必要的文字破坏掉什么.

  这种特别的恭敬和小心翼翼是可以理解的.

  我觉得这是一首近乎叩问本质的诗.

  我是回族,我们的学问里,最高的学问是认主学.就是要认知那个最核心最要紧的存在.

  读这首诗时,我觉得在极为朴素的外表下,作者的野心也真是有些够大了,他企图揭开那最后的遮蔽之物,让我们有所看见.

  某某大兄好!

  编后发来,请过目.

  关于本期作品,编者觉得如下几个特点有必要说说:

  一、特别突出的作品没有,我们也清楚达到这一点极不容易.然而从关注社会人生的深度来说,从表现力方面来说,从作品所展示的写作态度和所包含的美好感情来说,可圈可点的作品,确实还是有几篇的,像许艺的《药》、蒯陟文的《我想一个人去割芦苇》、黄鑫的《杂耍》、汤景杨的《竹马》、马晓雁的《飞蛾》等等,就因其各自的特点和魅力而值得一读.

  二、还有些作品,已经写得不错,但还可以写得更好,比如吟泠的《黄金海岸的郁金香》,以吟泠的写作能力,实在还可以写得更好,类似让人觉得既欣赏又遗憾的作品还有鲁兴华的《男孩与猫》、翠翠生生的《秘密》、王玉玺的《亲属证明》、瑶草的《人归何处》、董永红的《观察》等等.有的作品,使人觉得只需稍加收拾润色,即另有模样更具分量,但就是只差那临门一脚.此类作品为数不少,正说明本期培训班学员是有空间的可期待的.

  三、这其实也说到作品的润色和反复修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期作品里,有两篇作品就属于作者的旧作,而且都在地市级刊物发表过,作者觉得意犹未尽,心愿未了,就在培训学习期间,不谋新篇,潜心修改,比较旧作,确实是有了一个新貌,上了一个层次,这样的创作是有其先例的,是很值得鼓励和提倡的.两篇作品,一篇是吕言的《枸杞花开》,一篇是殷高的《狗东西》.

  四、还有几部作品,或因篇幅太长,或因一时还达不到《朔方》的发表水准,暂且留待以后,寄望将来.

  略述如上.

  某某友:

  看到几个案例,发你看看,有否写成小说的价值和可能.

  一、晚清时期发生在宁夏的一个案件:葛穆氏的女儿喜姐嫁与李馨为妻,李馨的母亲嫌儿媳针线不好,因此不给喜姐好脸色.葛穆氏疼女儿,想把女儿接回来,女亲家不大允许.葛穆氏于是想教训一顿女亲家.一天,女亲家去赶庙会,葛穆氏就约了自己的母亲石王氏和表妹李王氏,去庙会上教训女亲家.双方先是打嘴仗,很快动起手来,抓头发咬胳膊等等,72岁的石王氏还用锥子戳了对方几下.女亲家声言要告官.葛穆氏的丈夫担心官司给自己带来麻烦,又担心如此一来,女儿在别人家更加地过不好日子.葛穆氏把从女亲家头上揪下的头发当著丈夫的面烧了.说,没事的,这是女人们之间的事情,男人们不要管了.好在这时候女亲家还没有告官,她在养伤.但想不到的是,葛穆氏的丈夫,喜姐的父亲却因胆小怕事投水死了.葛穆氏就把女亲家告官了.官家认为这和李馨一家没什么关系,是葛穆氏逼死了丈夫,于是依照大清律,葛穆氏杖一百,流三千里;石王氏年过七十,处以罚金若干;李王氏杖一百.这时候李馨的母亲同意喜姐回娘家了,她摸著自己被拔掉头发的地方说,回去呀,回去看你大你妈去啊.其实这样的话还是少说的好,喜姐已经成了一把干柴,正等著一把火点著她呢.

  二、也是晚清时期的一个案子,发生在我的老家海原县西安乡,程某,47岁,骑驴到朋友某某家要被借去的糜子,晚上就住在朋友家里.来天早上,二人言语不合,竟然打起来,程某的私部被打了两拳,后被邻居劝开了.主家就凑够了七斗糜子,给程某,让他用驴驮回去了.虽然闹了个不愉快,但是主家还是把程某送到半途才回来,但料不到的是,过了四天,程某却不治而亡.程家于是告官了.官家认为虽然事出有因,但被告已经深表悔意,不但还了欠的糜子,还把程某送归半途,程某所遇,一半在人,一半在天,于是判处被告有期徒刑四年.

  案例如上,我觉得里面是隐隐约约有小说的,兄看看我们再议.

  某某好!

  七千字的结尾看过了.文字一如既往地干净洗练,有味道,废话少.我始终觉得你的语言,还有你对小说及小说人物的一些敏感和捕捉都是不错的.

  这个结尾里,唯一让我困惑的是阿依舍,我觉得把她写得太能了一些,不实则不能产生相应的感染力.我们小时候,每个村子都有这么个老人,似乎通神,无所不能,可能是基于我们的童年印象写出了这样的人物.童年的印象总是神奇的,连记忆中的人物也是这样.尤其像阿依舍这样的人就更是.现在只要把她还原得真实些就可以了.平中见奇好,奇上加奇就不好了.比如海建国的那个梦境,到寺里修养很好,但那样的救援过程就让人不是十分能信服.略通医道,带点巫术,是阿依舍这种人的看病路数.当然,在乡间,这样的人是极其重要的存在.

  某某友好!

  你让我假借别人的口吻写一篇个人创作小传,要写得轻松活泼些,不要一本正经.这于我可谓两难,但还是勉力写来,请看看能过关否?

  田裕民,笔名石舒清,男,回族,1969年生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1989年毕业于宁夏固原师专英语系,当过数年中学英语教师,他的英语教学能力,如果允许说实话,那可真是不敢恭维,一般许可他教到初中二年级,就得必须换教师去教三年级学生,因为初三的学生,凭石舒清的那点英文能力,的确是不够对付了.好在还有写作,他又一直吭吭巴巴写个不停,学生们还以为这个老师点灯熬夜,是为他们备课呢,哪里知道他是在日记本上写他的小说呢.

  1999年,正是因为写作的原因,他被调到宁夏文联当专业作家,也好,可以在教书大事上不再误人子弟了.

  石舒清1988年开始文学写作,写作以短篇小说为主,已经出版短篇小说集《清水里的刀子》《伏天》《暗处的力量》等七部.1998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果院》、《低保》两次获得《人民文学》奖;短篇小说《清洁的日子》《黄昏》获得第七、第八届《十月》文学奖;短篇小说《韭菜坪》获得第九届《上海文学》奖;组诗《蓝火》获得2017年度《民族文学》诗歌奖;小说集《苦土》和《伏天》分别获得第五、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2008年,获得第11届庄重文文学奖.

  关于石舒清的写作,李敬泽先生的一个说法切中肯綮,李敬泽先生说:“石舒清的文字具有一种僻净的精神资源”,另外石舒清文学而外,还喜欢书法,偶而照著碑帖,照猫书虎那样子也划拉几下,练气功似的,架势很足,说实话他的书法和他的教书一样,认同者不多,但是一个叫人邻的诗人不知为什么,却慧眼别具,认为石舒清的书法里有一种“特别的清苦”意味,石舒清说他很在乎这说法,觉得这一说法,放过他的书法且不说,至少可以挪过来形容他的小说的.

  说到小说,他愿意推荐的三部作品,分别是《底片》《低保》《果院》.

  《底片》是作为长篇小说,2005年发表在《十月》杂志上的,其实是一个短篇小说合集.石舒清用一个长篇的篇幅写了他的村庄,座落在中国西北很偏远角落的一个纯回族的小村庄,以一人一篇或一事一篇的方式,写了他的家人、亲邻、村里几十年来留在他记忆里,帮他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挥之难去的一个个人物和一桩桩事件,这部小说写于2004年,可以说是他的人生和写作到了一定阶段的一个深情的回望和总结,写这部小说的时候,他说他一直记著法国作家莫里亚克的一个说法,这位伟大的作家说:“当你真的深入地全面地写出了一个村子,那么你就写出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村子”,这话像暮鼓晨钟一样,给了石舒清约束和纪律的同时,亦给了他力量和信心.

  石舒清的短篇小说《低保》写出了中国农民在生活中的若干生存方式和喜乐悲苦;另一个短篇小说《果院》,则写的是生活优裕的乡村,孤居时候的一些微妙心思和秘密冲动,这些发生在人内心的惊心动魄的东西,在外面看来却是风平浪静不动声色的,石舒清认为,正是在这样的丰富指望和寡淡生活中,人们度过了各自命定的一代又一代人生.

  某某兄:

  你的小说昨天就看完了.语言不错.有著兄的小说一贯的从容与冷幽默.人物也有意思.但是觉得小说的张力还可以更好.所谓张力,就像一根弹簧的弹力.

  苏拉为家人做出那么多牺牲.牺牲者是有快感和满足感的,凭这个即可以做牺牲者.但同时牺牲者又会感到自我的不在与迷失,这会使他心有不甘,有怅然若失的感觉.兄其实把这些也写出来了,只是感觉滋味清淡,原本这种题材,即使表面上显得清淡,其应该的滋味也应该是辛辣的.好像各种滋味都具备了,又隐隐觉得好像缺点什么,就是这样的阅读感觉.说来供参考.

  梅兄好!

  你的小说看完了,感觉没有你讲得好.觉得有些散,有些拖,而且归结到大家都觉悟了这样一个结尾,也让人怅然若失,觉得应该有更好的结尾才是.

  另就现在的小说看,似乎写成一个短篇就可以了.也许是素材你自己太熟的原因,倒干扰了取舍吧.素材是极好的,而且自己在这样一个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很有意思很耐人寻味的.感到在写的时候,笔墨平均,没有在应该突出的人事上有所突出.安的痴情,父亲的善良与懦弱,母亲的强悍和妥协,尤其是我在中间的观点与行动,都使这篇小说具备了应有的内力,都使它有诸多滋味和走向,但作者好像被太多的素材淹没了.

  这就是我的观感.

  陈进林伯伯好!

  来信收悉,短信都没复您.

  当初李老人家归真的时候,嘱咐我写一篇关于他的传记,十年过去,没能写出来.心里总是不安.我和我父亲商量,多采访人,然后把每个人的讲述拣选有价值的实录下来,所讲人事不稍改动,只在文字方面略加润色,用这个方式来写关于李老人家的传记,会显得面目独特,真实可靠.您和李老人家是有过重要交往的人,您方便的时候,能提供一点这方面的资料么?就写李老人家留给您的印象,长短不拘.只是担心您如此高龄,精力有所不济.老人家归真前自己也讲了一些,可惜整理下来没有多少.多方征集,能有十万字左右就能出一本书了.

  某某兄:

  大作看完,长话短说,整体的一个印象是,只要回到村子,只要笔墨是有关村子的,就不错,有些片段可以说极精彩,帕穆克说,好作品的一个特点是,现实质地,童话色彩,我觉得你这部小说,写到老村子时,就给人这样的感觉.那些花草,庄稼,那些鸟兽和各种人的遗迹,都使人印象深刻.结构也好,加入主人公的旁白,尤其前半段,旁白部分给人一醒耳目,画龙点睛的感觉.

  但是一离开村子,比如办厂子收破烂这些,就感到原有的情绪没有了,好像从一个熟悉的地方转到了陌生的地方,好像从草木茂盛的地方转到了荒旱之地,那些人物如吴芊芊父女等,就显得有些类型化,文字也缺失了应有的生机和灵动,由情不自禁变成勉强来陈说了.比如说,原本读小说时,读者是被诱惑的被吸引的,是沉溺其中的,但读到这部分时,忽然有从小说里出来了的感觉,而且这部分的旁白,也没有了先前的效果,而成了一种机械的安排.这个感觉是比较突出的.

  我看的是白草给我的稿子,不是修改稿.结尾部分,苍狗和狼为伍,生了几个狼儿子,结尾村子里家家点起灯来,后来又成为一场大火,要将村子烧毁了,要让主人公无处可去了.这些都不错,读得人心怀激荡.但听白草说,你把后面改成了一个梦境,我觉得还是原来的结尾更有力更使人难忘.

  读后感如上,供参考.

  向春兄好!

  大作《被切除》早就看过,一直惦记著回信,却拖至今日.

  我想著怎样我才能最简洁又最充分地谈出我的看法,就还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吧,如此更直观些:

  一、这是一部非经历者不能写的书.

  二、这是一部有代言性质的书,作者因其深切的感受和才华成了合适和胜任的代言人.

  三、对于患者,尤其是女性疾病(不愿意说成妇科病)患者的心理的把握和呈现,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使读者几近于感同身受.

  四、久病成良医——从一个病人的角度去感受、认识、研判疾病,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五、主人公作为一个患者,她对医疗环境和主治大夫的记录,对病友和病友家属的记录,都时显精彩笔墨,比如舍舍和她的丈夫,比如那对高官夫妇.作为一个回族读者,舍舍和她丈夫的形象萦绕眼前,挥之难去,所以如此,正是出于作者准确而又包含情感的记录和呈现.

  六、主人公的丈夫令人难忘,文学书廊里的特殊形象.

  七、有时候也很残忍地想,人是应该受点罪的,若不受这个罪,哪里会有这么一部难得有二的作品呢?

  八、特殊境遇孕育特殊感受,形成特殊结晶.书中有不少精彩的段落和佳句值得深深回味,一读再读.来之不易,所有这些,都是用痛楚无告的经历换得的啊.

  九、无论什么病人,尤其乳腺癌病人,如果有这样一本书在案头,会是特别的安慰和有效的参谋.

  十、我虽然爱读书藏书,但每过一段时间,我都要淘汰掉一些书,但是作为一个同样有过手术经历的人,这本《被切除》,我会不舍得淘汰,会让它永远在我的书架上.

  十一、谢谢你写了这本书,谢谢你寄我这本书,我心脏手术后也想写一本《换瓣记》,但有心无力,想想而已.好在有你这本书,我的许多感受闻见,似乎也可以从中觅得共鸣印证.

  劫后有福,安康平顺!

  刘成大兄好!

  《青春岁月》看过,看法如下:

  A、整部作品显得很有,有一种蓄养既久不得不发一发而不可收之势.

  B、回望并记录了特殊年代的特殊青春,这样的回望记录是有其相当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因而显得很有必要.

  C、乡土气息、地域色彩浓重,让人得以看到大背景中凸显出来的有些异质感的局部.

  D、对困苦中一些温暖而又辛酸的细节的捕捉令人印象深刻.

  E、对当时的衣著、饮食、助学金等等的记录使文章有民俗学和社会学方面的价值.

  F、某些方言俗语的运用大胆又得当,使文章有著特别的表现力.

  以上是我感觉到的好的方面,不足之处在于:

  a、就整部作品的素材而言,似乎不必要写这么长,大概有三分之一的篇幅就够了.

  b、文章好比大水漫灌,而少必要的滴水微灌.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现在的感觉是情节和情绪上都有些平均,细节不突出.

  c、有余而省察不足,使文章像洪水冲刷的土地,既不能留住本应深埋的种子,更无法使庄稼静足地生长.

  d、某些对人物形貌的形容如明眸皓齿,阔额隆鼻等,显然是受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因此显得造句陈旧,印象笼统,使读者得不到真确传神的形象.

  e、像在写作中历来主张多用动词一样,文章中的写景和抒情的部分也不宜太多,尤其慎用排比句.现在我的感觉是,比较于叙事,抒情部分还是多了些.我的看法是,如果叙事足够充分,那么抒情甚至可以没有.如果拿掉文章中的抒情部分,文章的篇幅会大幅缩减,而文章的筋骨并不会因此受损多少.

  f、既然是小说,就应该有个小说的种子在作品里.但是现在给人的印象是,写作的手法是小说的,但给人的印象却好像是一篇散文.没看到小说的内核.小说是从构成小说的那个种子里长出来的,没有小说种子的小说是不存在的,这就像没有麦种的麦子不会存在一样.

  大致看法如上,因您给我看,我就不避讳说出我的看法.大概三十年前就看过您当时的获奖作品《分肉》,是发在家乡刊物《六盘山》上的,想您一定铭记难忘.我觉得您的学养、笔法、包括您的个性气质,使您都好像更适于写散文,不少小说家后来都丢弃了小说写作,转而一心写散文,像张承志就是.我觉得是很有意味的.散文有感而发,直抒胸臆,小说则需要苦心经营,指东打西.

  阅读过程中,您作品里的许多片段还是很打动我的,能看得出您的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生活积累,之所以给人的感觉还不能十分满意,大概还是写得不多的缘故吧,多写几篇,寻著路径,自然会取舍自如,行止有数.

  期待看到您的新作.

随笔论文参考资料:

随笔杂志

上文结束语:上述文章是适合随笔和札记和稿札记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随笔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随笔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