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音乐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当听音乐变成一种学习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音乐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3-12

《当听音乐变成一种学习》

本文是关于音乐专科开题报告范文跟听音乐和学习和变成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当聆听不再碎片化,听音乐也可以变成一种学习.这样的感悟来自一次偶然的体验.

那天遭遇了失眠.在寂静的深夜披衣而坐,听了一部时长达七十分钟的乐曲.这是我第一次集中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完完整整地听钢琴家朱晓玫弹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也是第一次发现自己能够初步辨识复调音乐中的声部,并在不同时刻将注意力放到不同的旋律线上.尽管有些刻意,却也由此获得一番神奇感受.

其实,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过去也常听,只不过关于它的记忆始终是碎片化的.有时边做事边听,它是背景音乐,时隐时现.更多的时候,则是兴之所至,突然打开某一个变奏,听上一两遍,或是发现了不同钢琴家的演奏版本,兴奋地收藏并分享到微博,留待有时间再静心聆赏……然而,这静心的时间似乎从未到来.

社交媒体开启了碎片化时代.伴随着信息碎片化,学习方式也跟着碎片化了.一段时间以来,我聆听和学习古典音乐的过程,几乎可以说是碎片化学习的一个实例.微博、微信、微课、微视频、音乐APP,通过各种渠道,断断续续地听听某个名曲的某个乐章,甚至仅仅是某个乐章的某个片断.似乎,除非去听现场音乐会,否则完整地听完一部乐曲都变得不太可能—其间一定会被手机的各种提示音打断.当五分钟变成一个注意力单位,时长一个多小时的曲子就成了难以听完的“大部头”.

所幸夜深人静时分,控制注意力并不难.《哥德堡变奏曲》在耳畔像溪水宁静流淌,从开头的咏叹调主题,经过三十首变奏后,平缓地回归到主题,三十二个段落徐急错落,一气呵成.每一个变奏都有独特个性,唯静心对比才能发现;每一处复调都有精妙布局,唯全神贯注方可领略.这是碎片化聆听无可企及的学习效果.

时隔几天,同样是在夜深时分,我看了纪录片《朱晓玫与哥德堡变奏曲》.大雪弥漫的山村,伴着山间的流水,朱晓玫踽踽独行,走进一所巴赫时代建造的老房子,坐到钢琴前凝神弹奏.琴声响起,安详、舒缓、温暖.了解朱晓玫人生经历的人一定会感叹:原来,过往的苦难不曾影响她内心的纯粹,不曾进入她澄澈的音乐.朱晓玫说:“对我而言,巴赫近似中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

三百多年来,巴赫的音乐影响着人们的艺术世界和精神世界.巴赫的名字在德文中是小溪的意思,他的音乐也如同涓涓细流,清澈见底.这条流淌了三百多年的小溪,生命力多么强大、旺盛.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水周而复始地流逝,无所而不往.水性趋下居卑,善利万物,与世无争,然而,它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朱晓玫说:“《哥德堡变奏曲》的咏叹调亦如此,它告诉我们,生命中的强者莫若柔和.”

听着音乐,找来书架上被束之高阁已久的老子《道德经》,在我的知识网络里,尝试寻找巴赫音乐与老庄哲学的连接点,进而想到可以建立起一条有关巴赫音乐的阅读主线,让碎片化学习变得更为系统.

最后,以史怀哲自传中的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如你所料,这是我此次学习的延伸,继续阅读大师史怀哲对于巴赫音乐的评价—“用安静和谦虚的心情等待未来的日子.”顺祝新年快乐!

音乐论文参考资料:

音乐论文网

音乐生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

音乐刊物

音乐期刊

北方音乐期刊

该文结束语:此文是关于音乐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听音乐和学习和变成相关音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