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传播策略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和当代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播策略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传播策略范文 类别:期末论文 2024-03-16

《当代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播策略》

本文是传播策略相关论文怎么撰写与少数民族和数字化和策略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摘 要】速度快、范围广的数字化传播突破了传统传播方式的局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传播渠道.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数字化传播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带来的新渠道:移动二维码带来的延伸阅读、VR(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虚拟再现、数字化影像技术带来的文化复原.数字化传播给少数民族文化的信息化传播带来的创新,为当前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模式,这对增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播;传播路径

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既是中华民族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体现,也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信息化时代,数字化传播凭借其显著的传播优势,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一、当代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播概述

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一方面,当代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既是中国民族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体现,也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文化认同危机,因“后继无人”而面临消亡的危险.当前,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如何采用有效手段应对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的困境,拓展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代文明中的生存空间,少数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数字化传播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活动.数字化传播把各种数据和文字、图示、动画、音乐、语言、图像、视频信息组合在一起,是集合了语言、文字、声像等特点的新的传播途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贮存、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1]数字化传播技术可以将无形的少数民族文化有形化和情境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记录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再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从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渠道.

二、数字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路径优化

现代数字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了更多有效的选择,同时也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带到新的层面和高度.本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移动二维码: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在大街小巷我们都能看到移动二维码的身影,它的便捷之处在于能够在几秒时间内进行付款和对各类信息进行解码.例如我们拿手机扫一扫分布在报纸杂志上,衣服鞋子上,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获取相关链接信息,从而快速得到我们想要的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等,而且还可以在相关信息下方留言互动,进行深入的了解.移动二维码就相当于一张网络通行证,它能够将不同媒体融合起来,在受众和移动终端(手机)之间架起一座信息互换、信息延伸的桥梁,最终实现文化的个性化和多元化交互体验.

根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发布的《2018 年中国手机行业调查与未来报告目录》显示,中国手机普及率达到95%左右,使用人数已经达到12.8 亿,使用者集中在15-50 岁之间的人群.庞大的移动二维码适用群体,便捷的二维码技术,给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民族博物馆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阵地,但传统的博物馆一般是简单的二维平面文物陈列室,是一种静态、单调的线性文化展示,这种单向的文化传播模式无法使参观者得到一种及时的文化信息反馈,容易使参观者丧失主观参与的兴趣,原本希望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的愿望就可能被静态展示中的“走马观花”所断送,从而影响到文化展示中的传播效果与效率.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在平铺式展板信息中容易使参观者丧失对文化参观的主动性,最终变成被动接受.

《新疆民族风情陈列》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里的第二个馆,这里通过蜡像、民族生活场景复原等方式,展现了在新疆生活的主要民族如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满、俄罗斯等12个民族的民俗风情.参观者要想在有限的观展时间里弄清每个民族的特色,仅靠博物馆里的解说牌和讲解员,是不太容易做到的.但移动二维码提供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仅能使参观者与文物进行对话,还能满足他们的针对性需求,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参观者只需扫一扫文物旁边的二维码就能完成信息的快速传输,实时调取自己感兴趣的深层信息,同时还可以有选择性的保存网址链接,空闲时候可以进行延伸拓展阅读,从而实现“手机—展示信息”之间“物物相连”的信息互动,使文化以动态的形式存在.

2018 年5 月18 日是第42 个国际博物馆日,其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移动二维码可以实现文化与现实的时空连接,二维码中的视频、音频和文字等可以让我们的博物馆变身为讲坛、课堂或者书吧,使博物馆成为连接公众与多元文化的纽带,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可以使参观者获得一种深刻而又新鲜的文化体验,也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虚拟再现:增强受众参与体验的一种方式

2016 年被称为VR 元年,VR 技术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例如“VR+新闻”、“VR+游戏”、“VR+电影”和“VR+医疗”等等,一时间“VR+”成为热点.同年12 月,福建省的“VR+红色福建”成为全国首个VR 展厅,在这里VR 技术被应用到了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近年来,VR 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以及其他文化领域.

早在2003 年,中国故宫博物院和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合作打造的VR 作品——《紫禁城天子的宫殿》,让观众可以在三大殿、养心殿等古迹中自由自在地游览,体验皇家文化的宏伟博大.这种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有关故宫的历史,同时也让故宫的形象深入人心.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在山林、高原、草原等边陲地区,一些文物古迹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难以走出去.例如:滋养吐鲁番的千年水源生命线——坎儿井,极具民族特点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目前只能透过“实物搭建”的形式在吐鲁番坎儿井博物馆中展现,受到空间、运输困难等的限制,难以走出新疆.但是利用VR技术我们可以模拟坎儿井实物,搭建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化“坎儿井”展厅,使其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满足人们观赏、研究等需求.数字虚拟展厅完全不受空间、运输等条件的限制,可以展示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使大型实物展品在传播过程中突破地缘局限,形成主题巡回展览.这既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世界的交流,也有利于增进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

文化的另一个动态展现就是VR 阅读,这是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兴阅读方式,其特别之处就在于通过VR 技术提供的全景画面,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阅读,随时随地与书中的人物环境进行互动.

《大开眼界:恐龙世界大冒险》是国内第一部VR 技术科普读物,在2016 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诞生.它利用VR 技术,虚拟出一个“真实”的远古自然环境,让阅读者“真实”的感觉到各种恐龙就在眼前活动着,在这里他们可以一边穿梭在恐龙的家园里,一边学习有关恐龙的各种知识.这种沉浸式“阅读”能给读者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和震撼人心的漫游乐趣,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兴趣.同样,少数民族文化的经典故事,也可以通过VR 技术呈现在孩子们的书本上,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使少数民族文化能得到更好的传播.

众所周知——出于对文物的保护,稀有珍贵的原始文献只作保存不能借阅,不能为大众所触碰,这实在是一种文化的遗憾.但是在数字化时代,VR 技术可以弥补人们的这一遗憾,利用VR 技术将这些稀缺珍贵的文献在虚拟世界中还原,使读者零距离浏览、翻阅它们,这样既能满足读者的求知欲,又有益于珍贵文献的传播与传承,且不用担心文献遭到破坏.让普通读者拥有阅读珍贵文献的机会,对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些争议问题,也能够起到很好的化解作用,从而避免文化误读、误解问题.

(三)数字化影像技术:断层文化再现或复原的一种渠道

文化发展的非连续性即为文化断层,关于文化断层论,孙关龙曾发表过《断层文化论》一文,他认为文化普遍有断层,是断续发展的,而不是至今所有书籍中所主张的连续发展,不间断地积累的.[2]世界上任何古老的民族都会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文化断层,其主要表现为文化失落、文化裂变、文化绝灭、文化提升等.

“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是利用数字化影像技术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修复断层文化的最佳方法.“田野调查”是指研究者在一个地区长期生活,通过自己的体验和调查去获得第一手资料;“参与观察”则是指研究者深入到民族地区亲身参与地方活动,以成员身份进行隐蔽性观察并记录和拍摄下当地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种文化的系统认识如果没有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就会出现文化断层,这种文化就容易被人遗忘,逐渐走向消亡.例如:寄托着民族情感的锡伯族刺绣,是锡伯族民俗文化的象征载体,也是锡伯族历史文化的见证,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但近年来,受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影响,锡伯族刺绣一度出现因“后继无人”而面临消亡的危险,于2011 年5 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影像技术可以为这种民族文化提供选择性修复.

锡伯族刺绣善于将生活中的一些美好事物通过手艺表达出来,赋予其丰富的内涵.早期的锡伯族刺绣具有北方渔猎文化的显著特征.明末清初,锡伯族被编入八旗,其刺绣品以军服和官服为主,也应用于旗袍、坎肩、枕头、门帘、茶具盖布等生活用品方面.西迁至新疆的锡伯族,受当地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刺绣内容也增添了新的地域特色.

锡伯族刺绣一直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背后承载了什么样的历史故事,每一种刺绣图案又被赋予了什么样的意蕴,这些又为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血脉?要想理清这中间的发展脉络,我们就需要通过“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去获取有关锡伯族刺绣的一手资料,然后利用数字化影像技术将锡伯族刺绣带回西迁之前,将真实变迁过程以故事的形式还原给观众.使得人们从故事中了解刺绣,从花纹图案中了解文化底蕴,把简单的文化符号与其背后所传达出来的民族文化精神联系在一起,放在新媒体平台中进行传播和扩散,将民族历史与当代文化认知沟通起来,还读者一个文化过程体验的完整性.数字化影像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再现或复原,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文化的系统认知,从而提高人们的文化解读和创新能力,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结语

数字化传播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新的叙事方式,也为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能够扩大自己的关注度和传播度,获得一个新的发展模式.但是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VR 阅读”模式尚不成熟,VR 人才也比较短缺,而且数字化传播是建立在强大的网络基础上的,但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络建设还有待提高,这就决定了少数民族文化只能走出去,难以走进来.所以数字化传播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有待完善和提升,这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传播策略论文参考资料:

新闻传播杂志社

新闻和传播杂志

传播论文

市场营销策略论文

网络营销策略论文

促销策略论文

此文评论:本文是一篇关于少数民族和数字化和策略方面的传播策略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传播策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