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博物馆类硕士论文范文 与博物馆讲解工作的方式和技巧方面论文范文集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博物馆范文 类别:期末论文 2024-02-27

《博物馆讲解工作的方式和技巧》

该文是关于博物馆类论文范文集与博物馆和技巧和讲解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摘 要]随着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的普及运用,使得人们受教育的途径从单一趋向多元化.承担着社会民众教育功能的博物馆显得尤为重要.博物馆讲解员被誉为“拿时光隧道钥匙的人”,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如何提高博物馆讲解服务品质、不断加强和改善讲解人员的培训方向,是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所面临的新的课题.本文主要就博物馆讲解工作的方式和技巧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博物馆;讲解工作;语言沟通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2-0071-02

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有多种方式,如展览图片说明、多媒体展示、藏品介绍、导览解说等,然而在所有的方式中以导览解说最能吸引观众的学习兴趣,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让观众深入了解藏品的方式.讲解人员可以采用各种讲解技巧与方式来帮助参观者学习.

讲解工作是一种教育性的活动,是提供资料、引导、教育、宣传、灵感启发等性质服务的综合,目的是让观众获得新的知识、新的见解,产生新的热忱与兴趣.讲解人员与观众的互动主要是靠语言、肢体语言或书面资料的辅助来完成一场完美的解说.这样的互动方式可区分为非语言的沟通与语言的沟通两大类.

一、肢体语言沟通

根据人类学学者的研究,人类在互动或沟通的过程中,非语言沟通的部分占65%以上.在人类还没有语言和发明文字之前,使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时间可能在50万年以上.研究非语言传播的学者认为,肢体语言的说谎程度远低于语言文字的说谎程度.讲解人员用这种真实性高的非语言与观众沟通,是服务最直接的无声话语.肢体语言包括了身体多个部位所传递出的讯息,一般来说包括了眼睛、脸部、手势、体态、触摸等五大部分.

(一)“说话”的眼睛

眼睛最能反映人的内心世界.眼睛所传递的讯息最直接、最细腻,也最充满感情,而且不容易说谎.“回眸一笑百媚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见钟情”等,都说明了眼睛所能传递出的讯息.因此讲解人员在解说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温馨而又诚挚的目光目视观众,让观众从其眼睛当中得到自己是乐于被服务的讯息.

(二)脸部的肢体语言

脸部的肢体语言其实就是面部表情.在生活中,面部表情是判断一个人心理状况的重要依据.“大惊失色”“目瞪口呆”“唉声叹气”等,都是描写面部表情的成语.作为博物馆的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应该以“和颜悦色”来传递感情,服务观众.

(三)手势的肢体语言

“手势”这一非语言沟通会随着文化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讯息解读.肢体语言的研究学者把手势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不需和语言结合的,某些手势可以直接代表着某个意义,而不需要“翻译”成语言才能懂.例如用手指摆成“V”字形表示胜利,或者是把大拇指朝下表示不好的意思,等等.而另一类则是需要和语言相结合的,也就是说这些手势是用来阐明言辞上的涵养.重要的原则是手势是否能让观众感到亲切有礼.例如,要带路的时候,可以伸出手来手掌朝上并说“请往这边走”;有时在指向人群中某一人的时候,最好不要用手指直接指向人群,而是应该手心朝上整个手掌指向某一个人;在聆听观众提出的问题时,手势应该是很自然地把双手交叠在一起,自然下垂.

(四)体态肢体语言

体态肢体语言是我们的整个身体动作所产生的讯息.譬如讲解人员为了把观众传来的讯息听得更清楚起见,要身体稍微往前移动一些,这样的动作给人的感觉是尊重参观者,表示很愿意倾听对方所提出的问题,愿意采纳对方提出的看法.相关研究表明,精神抖擞、精神饱满、充满朝气蓬勃的体态,在人群互动行为当中必定居于上风.讲解人员要靠朝气蓬勃、精神饱满的体态肢体语言,来展示讲解员热爱讲解工作,乐意传递科学知识给观众,把体态所传递出的无言的讯息转化为“此时无声胜有声”.

(五)触摸

触摸也是很重要的肢体语言.在人与人交往当中,社交场合当中都会有多多少少的触摸行为,从最普通的握手到互相拥抱,都是传达双方感情的肢体语言讯息.中国人一般都不太会有比较近距离的触摸行为.对讲解人员来说,触摸年龄较小的小朋友,拍拍他(她)们的肩膀,摸摸他们的头,有时候反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小朋友感受到讲解员的热情洋溢,让孩子们更乐于到博物馆来参观.

二、语言沟通技巧

语言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它属于听觉感受.结合讲解工作,需要在音量大小、说话速度、赘词等三个方面予以着重把握,展现语言沟通魅力.

(一)音量大小

讲解人员在带领参观团体解说时,大部分会使用麦克风来减轻喉咙的负荷,而麦克风音量大小要调整到被带领的团体最的人都能听到;讲解员通常准备开始讲解前,应该询问观众能否听到自己的声音,以确定观众有被尊重的感觉.

(二)说话速度

讲解时,语速应不紧不慢,大约是每分钟180~200个字为标准.博物馆讲解员所讲解说的是一般观众并不熟悉的专业历史知识,更需要注意讲解的语速,这样才会让观众听得懂,进而吸收消化知识.

(三)赘词

赘词是讲解过程中当大脑在思考而造成下一句话来不及接上形成中断时出现的无意义的词语.例如“这个”“那个”“然后呢”,等等.有些赘词表现的方式是重复上一句所说的部分字眼,赘词时常一不小心就会出现.所以,讲解人员在讲解时,要随时提醒自己注意赘词的出现.

三、综合运用讲解技巧

在讲解过程中,非语言的沟通和语言的沟通其实各占一半,也就是说,讲解员必须综合上面所提到的非语言和语言沟通的技巧,带领观众参观展厅内的陈列展览.讲解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拉近距离

当观众初次进入一个全新未曾到过的地方,他们的内心充满好奇和渴望.这时,讲解员可先与观众进行简单的沟通,运用非语言与语言沟通的技巧来自我介绍,或说明参观藏品时的规定,以化解参观者初次参观的迫切心理.

(二)带领观众

带领观众阶段,要注意走路的快慢问题,讲解人员要随时注意观众有没有跟上,尤其是在带往别的楼层时,一定要等全部人员到齐后,再一起前往另一个楼层,以避免观众没有跟上队伍.在展厅内一个展品换到另一个展品讲解时,也要等全部参观者到齐后开始讲解,否则会有观众从头到尾每个展品只听一半的现象发生.

(三)讲解位置

每个讲解场面,讲解人员站立的位置是否合适,会直接影响讲解效果.讲解人员最佳讲解位置点通常是距离藏品50~80厘米,并与藏品正面呈45度角,而观众与讲解员距离50厘米围成一个弧形.藏品有按键或者影视播放设计,那么最佳位置点就是按钮的前面,也就是要掌握按键控制权,以避免讲解过程中被干扰.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讲解工作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功能.通过讲解,可以让来自社会各界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人们与藏品发生互动,产生催化作用,除了得到正确的知识外,还能引发人们的求知兴趣,激发继续学习的.第二,宣传功能.讲解是改善公众形象、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方式,并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沟通.第三,鼓舞人心的功能.一次难忘的讲解对事物有新的了解和认知,更能够激发人们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博物馆讲解员被誉为“拿着时光隧道钥匙的人”,同时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播者.讲解员所面对的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参观者,作为历史文化的演讲者,更应加强非语言和语言沟通的技巧,把自己丰富的历史知识传递给渴望了解历史的人们,让参观者听起来趣味盎然,从而启发人们学习了解历史知识的兴趣,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切实发挥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博物馆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本文论述了大学硕士与博物馆本科博物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博物馆和技巧和讲解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