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数学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跟学生感知有效数学信息能力的培养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数学范文 类别:期末论文 2024-03-18

《学生感知有效数学信息能力的培养》

本文是关于数学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与感知和数学和培养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杨庄小学(225264) 任 军

[摘 要]学习数学首先从观察和感知数学信息开始,所以观察和发现数学信息的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与起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的效率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与发现数学信息的能力,多教给学生一些具体感知与收集数学信息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会发现、会思考、会探究,自己能有效地感知和分析数学信息,并转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感知;数学信息;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31-02

数学课中的信息纷繁复杂,学生要想习得知识,就要先学会对观察和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判断、区分、甄别与筛选,能从收集到的信息中选择与学习内容最为相关的主要信息.这种感知和甄别信息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感知与辨识有效信息的能力呢?

一、指导观察与审题,选择主要信息

学生的认识和学习大都来自自己的观察与相应的思考,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则需要从审题开始.要想让学生有效地感知和处理信息,教师就要教给学生观察和审题的方法,指导学生形成理解题目主要信息的技能.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观察时要能集中注意力,抓住对理解知识点、形成解题思路最为主要的信息,由对主要信息的关注与收集展开相关方法、知识点运用的思考.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几和第几”一课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对比“几”是指从头开始一共有几个,而“第几”是指某个位置上的一个.学生只有认真观察和看清题目,才能明确要求,真正明晰题目是要求找出一共有几个,还是找某个位置上的第几个.只有抓住“几”和“第几”的区别,学生才能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这一课的知识点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能力.

二、点拨抓住关键词,辨识主体信息

一般情况下,数学概念、数学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并被学生理解,是由学生是否找到相关知识点中最关键的词、字所决定的,即由抓住相关问题的“题眼”所决定的.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感知和抓住主要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搜索和发现相关问题中最关键的中心词、句、字,由此展开思考,辨识相关信息中哪些是建立核心概念的主要信息,哪些是参与解题计算中的直接数据.如果能够有效地区分或辨识主要信息中最为关键的主体信息,则对于形成知识或解题来说,就是找到了建构知识和运用知识最为直接的通道.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适时提炼出“几个几相加用乘法算”这最关键的中心意思,即“几个几相加”可以列乘法算式为“几乘几”,“几加几”则一般用加法计算.在学生具体运用乘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识题目中是不是求“几个几相加”,如果是求“几个几相加”就可以用乘法算,如果不是求“几个几相加”就不能用乘法算.这样教学,自然提高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程度与运用的正确性了.

三、取用模式作对比,筛选无用信息

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听讲时表现得很专心,然而自己独立练习和解题时却不知从何处入手,甚至发生错误,其主要原因在于不会独立地观察和收集信息,更不会像成人一样去有效地处理信息.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解题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这里,教师可通过问题的对比思考,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感知和收集信息的意识,如“解答这样的题目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哪些是对解题和思考无用的信息”“哪些是可以在计算或解题时直接去除的信息”等问题.这样,去除题中无用信息的干扰,解题的针对性和指向性自然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就能更加直奔主题.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单元,教学联系实际情况决定余数部分取舍的问题时,学生虽然理解其中计算与取舍余数的方法,但对于 “王老师带领42名同学去野营,每顶帐篷最多住6人,至少要用多少顶帐篷”这样的题目,很多学生计算时只注意到42名同学,忽视了要加上老师1人再计算帐篷的顶数.又如,有这样一题:“有5名老师和65名同学,每顶帐篷最多住6人,至少要用多少顶帐篷?”很多学生计算时也只注意到65名同学,而忽视了5名老师,这说明在教学和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做到结合自己的思考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精炼缩句提要点,选存留用信息

一般而言,学生不能及时地掌握所学知识和形成解题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不能有效地筛选和留存对解题、思考、形成方法最有帮助与最有价值的信息.很多时候,学生自己就被纷繁复杂的信息干扰而难分主次,解题或认识概念时,对题目本身众多的文字或语句不能很好地理解,更谈不上合理、自如、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了.因此,为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感知信息的能力,教师可在教学中坚持这样的训练:“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的理解用简洁的话说一说.”“这道题用简单的话说就是知道什么,求什么?”通过这样提炼加缩句的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留下对解题和掌握方法最有用的信息,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中一下子看到最为主要的“枝干”,形成自己的认知和思考.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是多少”一课时,很多学生因弄不清比原来“多几”还是“少几”的问题,而无法决定该用加法算还是用减法算.这里,教师可以这样训练学生:“先知道哪个数?另一个数比它多,还是比它少?如果比它多,就要在它的基础上加多余的部分;如果比它少,就要在它的基础上减去少的部分.”通过这样的提炼句分析,再加上动手操作,学生基本上都能正确理解“比一个数多几,就要在这个数的基础上加几;比一个数少几,就要在这个数的基础上减几”,从而正确地解决问题.

总之,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收集和感知有效信息的过程虽然短暂,但思考却真实存在,且对学生后续知识的习得和思维品质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多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与发现信息的技能,多教给学生一些具体感知与收集信息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会发现、会思考、会探究,自己能有效地感知和分析信息,并转化为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这样,学生才能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和塑造才算是有质的飞跃.

(特约编辑 木 清)

数学论文参考资料:

数学小论文六年级

生活和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杂志

数学小论文三年级

中学生数学杂志

南朝祖冲之撰写的数学论文集是

本文结束语,此文是关于数学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感知和数学和培养相关数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