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角度看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和从认知角度看语篇中人称代词的理解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角度看范文 类别:mba论文 2024-01-15

《从认知角度看语篇中人称代词的理解》

本文是角度看类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跟人称代词和角度看和认知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1 引言

认知,简单地说,指思维、记忆、感知、识别、归类等所运用的各种心理过程.[1]认知科学的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认知科学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其深受客观主义影响,将心智完全基于抽象符号的形式运算;到了70年代一种新的认识逐渐推进认知科学到第二阶段,它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心智与人的大脑的密切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必须基于身体体验,身体的体验使大脑作出各种心理过程.1986 年,法国学者斯珀伯(Sperber)和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 合作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使第二阶段的认知科学的理论得以更系统的界定,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研究提供更切实的理论依据.[2]

2 理论基础

认知语言学重视认知与语言的关系.语言最初的文字其实就是一些简单的符号.随着人类大脑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体验越来越深刻、复杂,推动示意功能的符号逐渐发展形成系统的语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的本质就是人类认知对世界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既然符号是世界经验意义映射到人类大脑,通过大脑认知处理后体现到客观世界的表意,那么在语言系统中,语义必然是其基本,因此语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是概念化的,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认知事物的反映.[3]

语义来自事物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人类的体验以编码的形式输入大脑,然后输入的编码作为前信息源存储于大脑中或是以身体的体验为基础和依据,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形成后信息,又以编码的形式存储或输出大脑.显而易见,在这一过程中,即使事物是同一的,编码所承载的前信息和后信息的信息意义会发生变化.正如斯珀伯和威尔逊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指出: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明示与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从说活人的角度来说,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展现出来;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推理就是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获知说活人的交际意图.[4]

以这一观点为理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英语人称代词在语篇中的意义,将有助于指导学生如何理解语篇,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认知建构能力.

3 英语人称代词的语法及语义范畴

在某一语言中执行相同或类似功能的一类或一组项目,称为语法范畴,例如:格、人称、时态和体.其中代表人称这一语法范畴的一系列代名词,即是人称代词.[5]人称是一种语法范畴,表示所指意义的语法形式.在章振邦著的《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中这样写道:“现代英语有一个发达的代词体系,包括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中指出:“英语中的人称代词有I, you, he, she, it, we, they 及其派生形式,如me,mine, yours, him, his, hers 等.”从这些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相对于其他的词类,英语代词属于封闭此类,人称代词的基本形式可以说是七个(I, you, he, she, it, we,they),而人称代词的宾格、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等可以视为其派生形式.

英语人称代词在词类中属于封闭词类,在表现形式和数量上是有限的,但由于人称是表示所指意义的语法形式,其语义就不一定是简单封闭的.其原因有三:其一,语言的基本语言单位是词,但追溯根源,词只是符号,其本身并无意义,而当人类通过思维认知将某一词(符号)与他们经验中的某一物相联系,从而将意义赋予了这个词,这时词便有了意义.[6]因此,词的意义从根本上说与它的语法形式是有区别性的.其二,正因为受封闭性词类特征的影响,人称代词表现形式的有限性使其语义上的所指更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和语境依赖性,而语境不仅包括上下文,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包括说者、听者、及说者与听者之间的认知互建.其三,人称代词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处于高频度的转换中,主要表现为两种转换:一种是词形转换,即不同人称、数及其派生形式的转换.另一种是人称代词所指意义的转换,也就是人称代词不变,所指对象发生改变,或是所指对象不变,人称代词改变,这就更需要关注认知环境的关联性.

英语人称代词的这些特性在英语教学中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其认知的要素,从而在语篇的理解上受到干扰和影响.就此我们将在下文从认知的角度以实例阐述英语人称代词在语篇中的理解.

4 认知环境下的英语人称代词

根据斯珀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语言交际被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强调语境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互明、语境假设、认知效果等方面.人们进行成功语言交际的前提是互明,说话者的明示需要交际双方的互明,就是双方共同明白的信息和事实.而互明要求交际双方具有可供互明的认知环境,即人们所知道的一系列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这样的认知环境同时也就构成了语境假设.听话者在语境假设中动态构建一系列认知假设,根据关联性推导出符号语境的最佳认知关联,取得最佳认知效果,达成有效交际活动.

关联理论研究交际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交际中的参与者是说话人和听话人.该研究讨论的语篇也涉及两个参与者,他们是作者和读者.这两个参与者虽不具备前两个参与者的共时性,但语篇的产生和理解过程仍然可以视作是作者明示与读者推理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正因为缺失共时性,因而对认知环境的建构要求就更高.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看待语篇:作者在创作某一语篇时,一定会有考虑某一个读者群体,这个读者群体与作者具有双方共同明白的信息或事实,语篇创作是以双方具备某一认知环境为前提.例如:作者在创作一篇法律文书时所考虑的读者应该是具备一定法律知识的人,具备这样认知环境的群体才有可能理解这篇法律文书,因此作者在创作语篇时就是在预设一个能够互明的认知环境.而读者在理解语篇时,首先他的认知环境要能与作者预设的认知环境互明,在此基础上根据语篇信息,产生一系列认知假设,在认知关联的驱动下,推导出符号语篇信息的最佳认知关联,取得最佳认知效果,即是语篇的最终理解.这也能能够解释为何不同读者对同一语篇的理解可能会出现一些差异性.这群读者具备作者预设的互明认知环境,因此一般都能大体理解某一语篇,但不同的读者的个体认知差异性,使得他们根据语篇信息作出的认知关联有差别,从而认知效果出现差异.如果读者的认知关联出现差错,就有可能导致错误的认知效果.下面我们就以英语人称代词在语篇中的理解为例,具体阐述这个认知过程.为了结合英语教学,具体分析学生语篇理解中的问题,下文中的例句皆来自邹为诚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中的文章.

例1:My father had done it when he was young,so he taught me how to do it right, telling me toask the customer…

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其中的人称代词有“he”和“me”,由于“he”出现的分句所从属的主句的主语是“my father”,且无其他相关者,因此读者很容易辨别“he”指称的是“father”,“me”指称的是“a child”.例1 虽然简单,但其中包含了认知的元素.作者在写这句话时,假设互明的认知环境是:“my father”是读者在亲属关系经验上所能够互明的认知语境;在读者理解句子过程中,只要其认知中明白“myfather”所指称的关系,一个简单直接的最佳认知关联就能使其明白句中“he”和“me”的指称对象,于是这个句子便可达成有效交际.

例1 中读者对句中人称代词指称的理解是在一个句子内的简单的认知过程.对人称代词的理解不仅仅限制于单个句子内部,常常会涉及句子与句子之间,也就是语篇.

例2:This taught me that when you negotiate,you’d better know the other side’s arguments aswell as your own.

这个句子是一篇文章其中一段的末句,该段前面的句子讲述了“我在父亲餐馆中帮忙,向父亲索要工资”的一件事.全段没有涉及其他任何人,而在句末出现了人称代词“you”.当读者读到句末时,通常对“you”的指称,即简单的第二人称映射于大脑认知,可是这种认知假设在该句中找不到最佳关联.如果读者大脑中有足够的语篇认知环境,那么他的认知假设依据会扩大到该段的结构:叙事+ 主题,这种结构使读者的认知环境与作者的认知环境产生互明,读者意识到末句是全段的总结、点题,且末句中“taught”(teach:使某人知道做某事)这个词也印证了末句是作者明白的一个道理,由此读者的认知假设关联到“you”在此句中的指称作用是泛指,而不是具体的指称.

例2 中对人称代词“you”的指称的理解可以说是一种基于语篇的认知理解过程.人称代词的指称不一定非要在句中找到具体的指称.还有一种情况也值得我们重视:同一个人称代词在某一语篇中多次使用,而它的指称不是同指,这就更需要读者的认知加工,如例3.

例3:And when my first child was born, this extraordinaryordinary man said very little. Juststared at the baby and then at me. He spokethrough his eyes, and I understand. Son, he wastelling me, let him be able to say just one thingwhen he grows up: he was my father.

这个例子中我们所要讨论的是最后一句中的人称代词,但整段被摘录下来,其原因是如果没有完整的语篇,最后一句很难被理解,而且最后一句是一句心理描写,这就更需要读者在语篇中从认知的角度理解句中人称代词的指称.末句的词汇不难,语法结构也不复杂,而句中依次出现了六个人称代词:he, me, him, he, he, my(前面的论述已提到,物主代词可视为人称代词的派生形式,为了表述的需要,下文论述中暂且都统称为人称代词).这六个人称代词看似简单,在理解的过程中却容易混淆.基于末句前的语篇的理解,读者认知环境里应建立一个假设:这里的人物涉及祖孙三代,即father, son, grandson.根据前一句“Iunderstand.”(陈述句1), 读者可以预设第二个人称代词“me”与“ I ”指称同一人.Who was telling me? (问句1)Father. 因此第一个人称代词“he”应指称“father”.Whogrows up? (问句2) Grandson. 因此第四个人称代词“he”应指称“grandson”.“He was my father.”是孙子长大后将会说的一句话,因此第五个人称代词“he”指称“son”, 而第六个人称代词“my”指称的是”grandson”.剩下第三个人称代词“him”.Who is able to say just one thing whenhe grows up?(问句4)那就是grandson.因此第三个人称代词“him”指称“grandson”.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展现这六个人称代词与它们的指称对象.

这个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句子中同一个人称代词“he”代表真实世界中三个不同的具体指称对象,father,son, grandson;而同一个具体的指称对象如“son”在这一句里分别用到两个不同的人称代词“me”和“he”.这种人称代词在同一个句子中的出现与指称对象的多重轮动必然要求读者具备更准确的认知构建,这种认知构建在这个句子中体现在前面所述的一个陈述句,三个疑问句中.它们构成读者的认知预设,在这些认知预设中,读者找到各个人称代词的最佳关联,取得最佳认知效果,最终得以成功地理解语篇.

5 结语

通过上文对英语人称代词的个例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英语中人称代词虽然是封闭词类,数量不大,形式不复杂,但在语篇理解中要弄清楚人称代词与其具体指称对象却不见得能一蹴而就.人称代词在语篇中的理解不仅仅是句子内的理解还涉及句子间的关联,或是语篇外的因素,这些都与认知密切相关.认知需要有认知环境,包括知识性的(如词汇、语法等)和经验性的(主体人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储存),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构建.文中分析的例子摘录自大学综合英语教材,这些例句中的词汇和语法并不复杂,关键是人称代词的认知构建,由此我们认为通过人称代词培养学生认知构建不限于大学英语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甚至小学英语教学中同样可以进行尝试.通过某些简单的英语语法在英语教学中尽早培养学生的认知构建能力,具有实践的可能性,也是我们下一步的探索研究工作.

角度看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汇总:此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人称代词和角度看和认知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角度看本科毕业论文角度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