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一带一路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跟中国制造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足迹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一带一路范文 类别:论文摘要 2024-03-07

《中国制造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足迹》

本文是关于一带一路论文范文检索和中国制造和足迹和一带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48%,如此高比例的人选择了“中国制造”,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美食、文化,要落后至少10个百分点.

截至2015 年10 月,在全世界500 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 多种产量全球第一.手机、彩电有一半出自中国,而空调(80%)、冰箱(54%)、洗衣机(52%)、微波炉(78%)、数码相机(65%)、电脑(68%)等等,更是一半以上在中国生产.像咖啡机、吹风机、剃须刀、吸尘器等这些小家电,中国也支持了全球产能的46%.

我们在这里并不是想说“中国制造”有多强大,而是带你一起寻找“中国制造”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足迹.

5 席:中国手机在印度10强品牌中占半壁江山

根据海关的数据,在“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当中,从中国进口手机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它每年直接从中国进口的手机数量超过3000 万部.中国手机在印度的口碑如何呢?

印度三大报之一的《印度时报》,2014 年和2015 年分别发布了有关手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最受印度人欢迎的十大手机品牌中,中国的自主手机品牌占据了半壁江山,虽然在排名上还不如三星、诺基亚、苹果等手机,但对于进入印度市场不久的中国品牌来说,这已相当不易.而占据市场主力的价位在3000 元人民币以下、最受印度人欢迎的手机有哪些呢?来自中国的新生代品牌“一加”手机以及中国华为公司的一款手机脱颖而出,占据了前两名的位置.

在印度,我们很难看到像中国那样大型、集中的手机卖场,即使在新德里和班加罗尔这样的核心城市,卖手机的也多是一个个的小门脸.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在印度市场上几乎都是30000 卢比以下的手机,有统计说,这个价位的手机占据了印度将近98%的市场份额.30000 卢比, 按照2015 年10 月份的汇率折算,约相当于3000 元人民币.其中,价位在5000 到10000 卢比,也就是500 到1000 元人民币的手机占据了印度70% 的市场份额.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发展大国.这样一个国家,日用消费品的需求和升级换代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如今的印度,有9 亿多人拥有手机,然而智能手机只占总量的45%.参照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今后几年的时间里,光印度一个市场就至少需要5 亿部以上的智能手机.而中国2014 年一年出口到印度的手机也才3000 多万部.市场潜力之大可想而知,世界各大手机品牌在印度寸土必争.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印度有150 多种各国品牌的手机在销售.中国强大制造能力的积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然而要想获得印度手机用户的芳心,仅靠低价似乎还不够.

我们在印度见到了土生土长的Malik 先生,他现在是OPPO 手机公司印度分公司的一位研发主管,曾经担任过LG、三星的印度区域代理商.他对于中国各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也有很深刻的了解.2014 年,Malik 来到中国手机公司工作, 为OPPO 手机进入印度市场立下汗马功劳.如今的Malik 只要一有时间就会亲自到市场调研,到自己管辖的门店跟销售员工聊天,听取用户对自己手机的建议和需求.在印度的小城镇和农村,很多人都喜欢用手机来放音乐,Malik 就对在这些地方销售的主力手机型号的扬声器进行了改良,这一个小小的变化,带来的是这些地方超过50% 的业绩增长.

像Malik 这样敬业的印度当地员工,给在印度销售的中国品牌,提供了很多好的本土化设计建议,这让本就物美价廉的中国手机更吸引当地人的眼球.

中国手机公司对印度市场能够如此快地了解并适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印度本国的手机加工厂很少,在印度市场销售的很多本土品牌手机,其实都是在中国代工生产的.

如今在印度市场上,本土品牌Micromax 占据了龙头地位.但Micromax 从上市开始,包括研发环节,大部分都在中国制造,只是最终贴上了印度品牌的商标.即使是现在,印度手机的多数产能依然在广东完成,然后再回印度销售.

多年的合作,让国内的手机厂商们积累了丰富的印度市场发展经验,也正是这样的基因,很多厂商虽然进军印度时间不长,但却对印度的情况了如指掌.聘请大量当地销售员工,并根据当地的特色提供符合当地人口味的手机,让物美价廉的中国手机迅速得到认可.

全球知名市场研究公司IDC发布了2015 年第二季度印度手机市场报告,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的智能手机销量,同比翻了3 倍,比一季度翻了1 倍.

4 吨:谁给自己准备的生日礼物如此“重”?

4 吨,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日礼物会如此“ 重” 呢? 我们于2015 年9 月1 日在位于北京的卫星研制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见到了“老挝一号”卫星.

2015 年12 月2 日,老挝人民共和国迎来第40 个国庆日.在40 岁生日的时候,这个国家把这颗通信卫星作为礼物送给自己和全国的老百姓.“老挝一号”卫星是老挝拥有的第一颗卫星.这颗由中国制造的卫星已经于11 月21 日成功发射升空,上面搭载的22 路转发器,可以在光纤、手机信号达不到的地方提供应急通信,还能同时播出60 ~ 80 套电视节目.“老挝一号”卫星由我国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随着卫星的发射,老挝人民就能够享受到现代航天技术带来的新生活.

“老挝一号”这颗4 吨重的卫星,在卫星家族里算是中等个头,这是按照老挝的通信和电视转播的实际需求量身的,性价比非常高.“老挝一号”卫星的总设计师李峰告诉我们,卫星用的是新一代的“东方红4S”卫星平台.新平台上有不少“闪光点”:卫星上有一套自主故障检测系统,这就好像出门旅行带上了“私人医生”,卫星在太空上“生病”了,也能随时治疗;这是首颗利用国产锂电池的商用卫星,这个锂电池的重量减轻了一半;卫星采用的是全新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把原来的20 多台设备集成到目前的4 台设备,这一项就能给卫星减重60 公斤.这意味着卫星能搭载更多的功能性设备或装更多的燃料,这么多的燃料足以延长卫星两年的寿命,绝对是物超所值.

中国的卫星不光物美价廉,而且还能提供更多的其他服务.2015 年9 月,我们在老挝的首都万象看到了刚刚建成的卫星地面接收站,它就位于湄公河边.这个地面站的建设主要是由中国工程师完成的.

卫星发射后,老挝政府和中国亚太公司还将成立合资公司,以老挝市场为切入点,来开拓湄公河次区域地区的卫星广播电视和通信市场,并提供通信网络系统集成和信息传输服务,包括卫星电视广播、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政府应急通信等服务.通过这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的实施,老挝将拥有独立自主的通信卫星空间段、测控段、地面段和应用段,拥有本国的卫星通信工业.这不但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质的变化,同样也会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2012 年,中国拿到了“老挝一号”的订单,不仅是研制、发射,就连建地面站和人员培训,都是由中国的航天技术人员来完成.目前中国的卫星销往了6 个国家,除了老挝以外,出口到巴基斯坦、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尼日利亚等几个国家的卫星已经在轨道上运行,而白俄罗斯购买的卫星正在中国加紧制造.今后,全世界会有更多的人分享到“中国制造”的卫星带来的便利.

50 列:中国动车对马来西亚的改变

2010 年7 月,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交通部签署228 列城际动车采购大单,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高端城际动车首次批量出口订单.从那时开始,动车成为联系中国和马来西亚的一座重要桥梁.2011 年9 月,我国首批出口马来西亚的城际动车组在上海罗泾码头装载起航,中国动车组正式走进了马来西亚人民的生活.现如今,已经交付的50 多列中国制造的动车组在马来西亚各条线路上载客运营,而在干线上,已经有80% 的载客量由中国动车组在承担.

中国在2014 年底出口到马来西亚的动车,最高可以跑出160公里的时速.可能不少人会有疑问,中国的高铁速度轻轻松松就能突破每小时300 公里,为什么给马来西亚准备的车组只能跑出160 公里呢?

这是因为马来西亚的轨道跟国内有所不同:马来西亚的轨道叫米轨,就是轨距为1 米的铁轨,而我们中国的铁轨采用的是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 年制定的1.435米的标准轨距.马来西亚的轨距比中国的轨距窄了近1/3.可别小看了这1/3,轨距越窄,对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转向架设计和车体强度等方面要求就越高.而来自中国的动车组,能跑出160 公里的时速,已经是米轨上的世界运营最高速度.

在距离吉隆坡市中心两个小时车程的地方,坐落着中国中车株机的东盟制造中心.走进厂房,我们见到了马来西亚小伙儿阿立夫,他正带着自己的团队参与一列中国动车的组装.阿立夫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成为火车工业的一名工程师.一年前,他得到了到中国接受相关技能培训的机会.他说培训期间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中国工人的勤奋和吃苦耐劳,让他获益匪浅.经过不懈努力,阿立夫很快就从一名普通技师晋升为高级技师,距离他的工程师梦又近了一步.阿立夫只是众多马来西亚有火车梦的青年当中的一个.东盟制造中心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终于在2015 年投产,这里的员工90% 以上都来自马来西亚本土.这也让很多当地人不仅有了个人理想,也对国家的火车工业前景满怀憧憬.

穆罕默德在中国和马来西亚签订动车出口协议后,曾作为马方代表来中国株洲担任驻地工程师,主要任务是监控部分列车的生产过程.在3 个多月的工作中,这个年轻人通过接触中国的制造工业,对列车制造有了重新认识,为了能学到更多东西,他毅然辞职到东盟制造中心工作.

2015 年的10 月, 以穆罕默德和阿立夫为代表的马来西亚人亲手组装的第一列中国动车组完成了,这是他们梦想的开始.来自中国的动车企业,给马来西亚带去的不仅是就业和经济发展,一系列配套产业的涌现以及对当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促进,对马来西亚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现在,中国列车已经奔跑在全球65 个国家和地区(2015 年10 月):

亚洲25 个:土耳其、格鲁吉亚、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柬埔寨、孟加拉国、阿联酋、叙利亚、伊拉克、印度、沙特阿拉伯、朝鲜、新加坡、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伊朗、越南、缅甸、韩国、菲律宾、中国香港;

非洲26 个:安哥拉、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利比亚、突尼斯、斯威士兰、毛里塔尼亚、博茨瓦纳、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几内亚、加蓬、津巴布韦、南非、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刚果(金)、喀麦隆、塞拉利昂、赞比亚、纳米比亚、苏丹、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埃及;

欧洲5 个:马其顿、白俄罗斯、德国、波兰、爱沙尼亚;

北美洲1 个:美国;

南美洲5 个:哥伦比亚、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

大洋洲3 个:新西兰、澳大利亚、萨摩亚.

这是中国列车全球出口的统计情况,包括动车组、地铁、内燃机车、电力机车、货车等各种列车产品,它们已经整车出口到全球65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一半都在“一带一路”沿线.最值得一提的是,2015 年10 月,随着一辆动车组运抵马其顿,中国制造的“动车组”终于敲开了欧洲国家的大门,显示出中国制造的高端装备已经具备了足够强的实力.

7.9%:工厂走了,GDP 依然跑赢全国

2015 年8 月底的一天,我站在一个叫作“诺基亚”的公交站牌前,思绪万千.从这里步行200米,就能到达“诺基亚”公司曾经在中国最大的制造厂.如今站牌还在,这家工厂却已经成为了历史.

2014 年,诺基亚被微软收购.因为战略调整,微软公司将诺基亚东莞工厂关闭,而将大部分设备搬到了新成立的诺基亚越南工厂,这也成为近几年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搬离“制造业之都”东莞的一个缩影.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已经很难在东莞找到合适的发展空间,很多企业选择缩小生产规模,或迁往东南亚以及南亚等更适合它们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在孟加拉国吉大港的一个工业园里,有一家大型的以生产登山鞋、防静电鞋等为主的工厂.在车间里,我们发现这些制鞋的机器上写着“中国东莞制造”.负责人告诉我们,这家鞋厂最早是在东莞成立并开工生产,后来辗转带着工人和设备来到了这里.

由于孟加拉国的制造业水平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他们希望引进一些比较成熟的企业,来带动产业的发展,这样不但能促进经济发展,还能解决不少就业.对于来自中国的企业,孟加拉国则给它们提供了很多中国国内没有的优惠政策, 而且这里招工容易、成本也比较低.举个例子,这家工厂的工人每个月可以拿到至少100 美元的工资,也就是600多人民币,听起来似乎不多,但这在孟加拉国已比当地平均工资水平高了20%.

在这个工业园里,基本都是从其他国家迁来的企业.除了鞋厂,还有服装、家具、户外用品等生产企业,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都需要大量的工人.

不过,从中国搬来这里的企业也感受到了限制自己发展的地方.比方说,由于孟加拉国的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为滞后,现在依然没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就拿鞋厂里用的高档鞋盒来说,在当地就生产不出来,企业只能选择从中国内地运过去,这样算下来,一个鞋盒的运费已经比它本身的制造成本还要高.他们也希望有一天,更多配套的企业将业务从中国内地发展到这里.

鞋厂老板老何5 年前就已经将工厂迁到了柬埔寨.5 年来,他还是有一半的时间在东莞度过.两边跑很辛苦,但老何不得不这样做.老何的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逛商场,二是转原材料市场.老何的工厂主要生产女鞋,对款式和舒适性要求都非常高,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来吸引客户.东莞的商场里几乎能见到最全、最前卫的款式,材料市场上有最充足、最新颖的货源.产业任何环节的任何需要,都能在这里找到,而且这里有顶尖的设计团队.老何决定把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这两个最核心的部门迁回东莞.

不仅是鞋业,包括服装、玩具、家具、电子产品等在内的东莞八大支柱产业,在这里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生产链条.而东莞强大的物流业也保证了公司无论需要什么,都能第一时间送达他们在国外的生产厂.

部分企业搬离东莞,也让经济遭遇阵痛,东莞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前几年连续下降,2012 年达到6.1% 的低水平.然而近3 年,这个趋势明显好转,经济增速连续跑赢全国平均水平.就在2015 年前3 个季度,东莞以7.9%的数据超过全国6.9% 的速度.

东莞经济的新活力来自哪里呢?我们发现,很多闲置下来的厂房经过改造,如今成为了创业者的乐园.东莞近些年兴起了设计潮,他们依托东莞的制造业资源,为相关的企业提供服务,有了这些人,东莞制造产品的设计感和技术含量大大增强.

作为中国制造转型的样本,东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部分自身在进行着换代升级,像电信行业的机器人、玩具行业的高电子技术含量等等.而另一部分则是慢慢向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比如我们刚刚在埃塞俄比亚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鞋厂之一,光员工就近万人;很多名牌服装的代工厂已经从东莞开到了孟加拉国;很多箱包企业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开起了分厂.

而在整个东莞,当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从这里离开的时候,东莞人又在缔造另一个版本,不过这一次,东莞人希望能把制造的“制”换成智慧的“智”.

(摘自商务印书馆《数说“一带一路”》 主编:肖振生 本文作者:李斌)

一带一路论文参考资料:

括而言之,本文是一篇关于中国制造和足迹和一带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一带一路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一带一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