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农民类论文范文例文 跟明朝农民告御状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农民范文 类别:论文题目 2024-02-21

《明朝农民告御状》

该文是农民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明朝和农民告御状和农民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明朝以前,江西万安县剡溪一带水利设施缺乏,因为地势较低,又紧靠通津河,故遇春而涝,遇夏而旱,往往秋收无望,村民无所安息.如今人们看到,沿溪道一座座圳陂巍然屹立.

谁能想到,这些造福后世子孙的工程,竟是明朝农民匡思尧所为.

匡思尧,窑头剡溪人,出身农家,世代以种田为业.少时进私塾读过几年书,略通文墨,躬耕田亩,对水利之要害有着深切的体会.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还是吃不饱、穿不暖,他认为根本原因是不能实现旱涝保收.他到县府衙门反映很多次,要求官府修圳立陂,但没有人理会他.

有一天,他突然萌发告御状的念头.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可了不得,家人指责,族人笑话,都说匡思尧脑子进了水.虽然剡溪一带民风淳朴,匡姓也是地方大姓,不会受到外族欺侮,但是家人和宗族的指责令人烦恼.同时,要把这奏章写好,靠自己这点文墨,无疑不会轻松.

匡思尧是个执着的人,他感觉应该试试.只要自己心地纯正,顶多垫些盘缠,费些周折,于己于人应该无碍.下定决心,他开始悉心详察地形,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办法,“宜乘上流横江汇水之源,接通圳分水之利”,“在兰田开陂立圳,引灌大湖丘、塘北、南州、剡溪、楼下、鹤塘、八斗诸地,则自东一带叮资灌溉.在塘边建陂立圳,引灌观背、桥头、栋下圩、中陂、洲下、香冈等地,则自西一带可资灌溉”.

根据自己的观察测量,“心穷筹策,填图画形”,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匡思尧以民情得失利弊,写成《通水利疏》奏章一道,并附实迹图形一幅,希望皇帝能够派官员督促江西廉政官员疏通沟渠.

奏章写好后,是否真去南京面圣,让匡思尧十分纠结.抛开南京路途遥远、来往资费颇巨、家里人反对不说,就是到了南京,又如何能见到皇帝?

匡思尧左思右想,最后还是认为有必要去南京一趟.一路舟车劳顿,半个多月才到南京.乡下人进城,举目无亲,盘缠又用去大半,这可如何是好?匡思尧觉得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当朝的大臣,不然老死京城也是枉然.

在南京闲逛了大半个月,匡思尧知道了一个叫解缙的人,这大明第一才子与自己是庐陵老乡,是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的人.据传,解缙还是一个正直、讲义气愿帮忙的人,找他正好.这天,他转到解府门前,小心翼翼地敲开了解府的大门.

果然,匡思尧不虚此行.入仕不久的解缙深受朱元璋宠爱,常侍奉左右,朱元璋曾亲口对解缙说:“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投桃报李,解缙也多次口头向朱元璋建议,鼓励农桑,使民休养生息,并向朱元璋献上奏折《太平十策》.

眼下匡思尧的建议,与解缙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解缙一来为老乡的执着感动,二来觉得一个小地方的水利虽是小事,但小事如能造出大氛围,也有可能成就大事.

解缙决定把匡思尧的建议带进宫去.

朱元璋对解学士报上来的这份奏章甚为好奇.奏疏里陈述水利之利弊得失,“普天之下,宁无壤土袤延、未尽开垦而委膏腴为萑苇者乎?率土之滨,宁无阡陌连亘、未通沟洫而委陇亩为黄埃者乎?”并对开筑陂圳提出保证说,“若犯沿途田塘,臣愿收粮人户,承应差徭国赋时供”.辞理恺切,令朱元璋动容.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一回,朱元璋决定满足农民匡思尧的诉求,当即批示道:着邓南一、易祥可等朝廷命官专理疏凿,征集民力夫役,叩石垦壤,开划建陂.同时,命令各府州县,凡民间沟渎川渠,有碍障阻淤塞者,一律开浚疏通,以利于田亩的灌溉.

南京的初冬已经很冷,但匡思尧心里满怀着稻粱粟菽的丰收希冀,心里是暖暖的.回到家,匡思尧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率领儿子匡崇善等“发踪证指视,并随民工实地劳作”,第二年春天,陂圳工程基本竣工.

一个农民撬动了一国之水利,解缙感慨万端:水利之兴,盖所以福斯民而泽天下,非一乡一邑而已,匡思尧之议、之行,功于社稷.他欣然提笔写下了《疏源记》,感到意犹未尽,又提笔写了一首诗,名《疏源诗》.诗云:“一封书奏罢,万里尽疏通.泽及长沮稼,名成大禹功.渊源无昼夜,歌咏遍西东.足慰三农望,从兹乐岁丰.

《万安县志》载,匡思尧因为有功于此,被朱元璋任命为工部衡虞主事,这是不靠谱的.现代文人习惯在文中说,匡思尧是明朝水利专家,如是等等其实他就是个农民.用今天的话讲,他还是一个越级户.然而,他不只为自己,更多是造福桑梓.一个农民写出洋洋洒洒千言《通水利疏》自然不易,向皇帝请奏更是需要勇气.

(玉浩摘自《特别文摘》)

农民论文参考资料:

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

该文结束语:本文是适合明朝和农民告御状和农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农民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农民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