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有关农业管理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跟蒲松龄《农桑经》的农业管理学文献价值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农业管理范文 类别:论文题目 2024-02-27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业管理学文献价值》

该文是有关农业管理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与蒲松龄和《农桑经》和管理学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业管理学文献价值

焦 浩

(兰州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蒲松龄《农桑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管理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农业管理学文献价值.书中主要涉及到对佃户、雇工的管理,对时间的管理,租佃关系中对出租方利益的保证,以及其他一些零星的农业管理思想.这些农业管理思想所涉方面众多,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不是蒲松龄有意识为之的结果.

关键词:农经;农桑经;农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H312

文献标识码:A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生于明代崇祯十三年,即公历1640年,卒于清代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历1715年,是我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他屡次参加科举,却终生不第,几乎终生穷困潦倒地生活在山东农村,著“孤愤之书” [1] 3 ,成就《聊斋志异》,这部短篇小说集在国内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在国外,也已被译成多种外语,广泛流传.蒲松龄不仅文学成就斐然,而且在农学著述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的农学著作主要是《农桑经》,另有一些涉及到农业的诗文或篇章,主要有《秋灾记略后篇》 [2] 49 、《蝗来》 [2] 530 、《捕蝻歌》 [2] 531 ,《日用俗字》中的《庄农章第二》 [2] 744 和《养蚕章第三》 [2] 746 .

《农桑经》成书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北方,尤其是山东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曾在作者家乡淄川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分为《农经》和《蚕经》两大部分,《农桑经序》曰:“居家要务,外惟农而内惟蚕.” [2] 768 具体包括《农经》七十一则,《蚕经》二十一则,《补蚕经》十二则,《蚕祟书》二十七则,《种桑法》十则.

《农桑经》蕴含着丰富而极具实践性与指导意义的农学思想,这也是目前学者们研究着力较多的方面;此外,笔者经过细致研读,发现书中还蕴含有较为系统的农业管理学思想,该书具有一定的农业管理学文献价值.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加以分析和论述.

目前,关于管理的定义多种多样,“管理定义的多样化,反映了人们对管理的多种理解,以及各自不同的研究重点和特色.……在总体上对管理实质内容的认识还是共通的.” [3] 5 周三多认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3] 5 .但管理并不只存在于组织中,某人为将来的自己能够更好而进行的自我管理也应属于管理的范畴.因此,本文试将“管理”的内涵解释为:个人或组织为了更好地实现某种预期目标,而进行的以人为中心的协调活动.管理活动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工业、农业、企业、旅游、人力资源等,这体现的是其普遍性.不仅如此,管理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可以说管理是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的.农业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农业管理既有国家、政府组织开展的,也有民间、个人自发开展的.周方高的《宋代农业管理若干问题研究》一书就是从国家、政府的角度就宋代农业管理的四大问题 [4] 1 进行了全面研究,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宋代国家机器对农业进行管理的详细情况.而蒲松龄的《农桑经》是一部作者自发撰写的著作,是纯粹的个人行为,在能够很好地指导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不自觉的农业管理思想,这种思想主要存在于《农经》部分,大都可以条分缕析地单独进行研究,具有农业管理方面的文献参考价值.下面逐一进行详细论述.

一、人的方面:对佃农、雇工的管理

既然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协调活动,那么,对于人的管理就是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封建社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主要是佃农和雇工(长工和短工),对他们的管理是农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蒲松龄《农经》中对佃农、雇工的管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确定“勤谨、良心未丧”的用工标准,且主人要亲自过目把关

《农经》将一年的农业生产活动按月分写,从“正月”到“九月”,每月下列出若干条农事活动.蒲松龄在开篇的《正月》中开门见山地点明了选择佃农的标准:“择其勤谨良心未丧尽者.” [2] 769 初见“良心未丧尽”,不免令人感觉太过严苛.然而细想一下,蒲松龄常年生活在农村,虽不亲事躬耕,但对农业生产应是十分熟悉的,而且他的后代大多从事农业,他写给儿子们的诗《示诸儿》中有云:“人生各有营,岂必皆贵官?但能力农桑,亦可谋豆箪.” [2] 660 因此,长期生活在农村的蒲松龄对于偷奸耍滑磨洋工的佃户、雇工应是司空见惯的.在《四月》“雇工”条下说:

世间有良心者少,雇人耕耘,要自己过眼.有种奸类,饱餐饼饭,偃卧乘凉,半日方起,草草了事:耕则隔尺一犁,耘则隔尺一拉;禾根犹在地内,草根尚长田中.按日以数报主人.如遇此等,即当立刻逐去.又有耘田者,只用心于四围,以防主人陇头之望;数尺以里,则地皮未曾经锄角.此等岂不可诛!要皆主人不细心经眼之过,即力田不得辞劳也.[2] 776

蒲松龄在这一条中对偷懒雇工的描写简直不亚于他的《聊斋志异》故事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鲜活生动地描写了两类雇工:一是吃饱饭在地里乘凉,应付了事;二是只锄田地的四边,里面不锄,应付主人在地边上的检查.对于这两类雇工,蒲松龄皆有“判词”,前者“当立刻逐去”,后者“岂不可诛”.若对农村各种佃农、雇工的工作态度和方式毫不熟悉,是不可能有如此生动的描述的,蒲松龄说“世间有良心者少”,可见,偷奸耍滑的雇工是普遍存在的.此等雇工,人人恨之,无怪乎蒲松龄会用“良心未丧尽”“有良心者少”等语词.在这段话中,蒲松龄强调主人自己要“过眼”“经眼”,足见他在确定了“勤谨、良心未丧尽”的用工标准后,还要求主人亲自过目把关,这是因为种田“不得辞劳”之故.

2.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充分提高生产效率

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农业管理则需要通过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充分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增产增收的预期目标.蒲松龄在《五月》中记述了麦收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分配.麦收主要有五个环节,分别为:刈麦、晒麦、垛麦、打麦、晒粒 [2] 776 .其中的后四条都涉及到了对佃农、雇工的工作分配.在未实现机械化收割的年代,麦收的确需要分工与合作.在笔者生活的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河北平原的麦收工作全靠人力,以一己、一家之力根本无法完成.“麦收”在石家庄东部地区称作“过麦”,需要三四家合作,这种合作贯穿于收割、打场、运麦个儿、晾晒、碾轧、扬场、运输等各个环节.在生产力相对较低的清代,麦收时的分工合作更加重要.

“晒麦”条曰:

麦五亩只用一人.辰前场中无麦,可使坡中助割,或担粪入栏.待麦运场上,而后酌用人之多寡,分别渐次调去,不可坐待麦晒.[2] 777

此条是说晾晒五亩地产出的麦子只需一人完成.早上麦子还没运到麦场中时,负责晒麦子的人不能闲着,可以暂时派去帮助割麦子或担大粪.麦子运到麦场后,再根据需要逐渐往麦场调人.即不能有人力闲置,要充分利用.

“垛麦”条曰:

大约垛可得二三十石,只用七八人;辰前扫场,只得一二人;余人皆令他做.饭后挑麦晒,可用三四人.翻麦不许停手.直待日夕上垛,方使全人俱来.[2] 777

麦子运到麦场后要先垛起来,渐次晾晒.垛大约能出二三十石麦粒的麦子只需要七八人;早晨打扫麦场,只要一二人,其余的人都另为分配其他工作.饭后晒麦子需要三四个人,他们要一直翻晒麦子,傍晚才让所有负责晒麦子的人来把摊开的麦子重新垛起来.

“打麦”条曰:

约打二十石,止用七八人.除搒牛马者,余令担粪,或锄红花,直待起掠,方令齐来.[2] 777

打二十石麦粒只需七八个人,除了牵牛马的人都去担大粪或锄红花,等到扬场时,才让他们都来.《二月》“红花”条中的“锄宜晒麦时”与此条中的“或锄红花”相呼应.

“晒粒”条曰:

用人相囤,远近约五六石,可用一人运完.场中止留一二人,余令他作.[2] 777

五六石麦粒只需一人就可运回入仓,麦场只留下一两人即可,其他人另外分配工作.

从以上四条所述,可以看出蒲松龄对于农业生产的程序,尤其是麦收工作是十分熟悉的,对于一定工作量的农活所需要的用工人数也是了熟于心的.他认为,某项工作除所必需的工人,其余的闲置劳动力都应先安排其他工作,这种时间上和人数上的精密安排已经颇有些统筹学的意味.当然,这也是站在雇主、土地拥有者的角度上来考虑的.笔者认为,不可用阶级性、阶级立场等观点来衡量蒲松龄的主张,因为不管在什么时代,雇主都会要求雇工努力工作,创造最大化的价值,这既是合法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3.制定佃农、雇工工作的质检标准

《农经》中涉及到检验佃农、雇工工作质量的有三条:

《二月》“劚地边”条曰:

工人至晚,必将所治之草,令各携归,验其勤惰,亦可晒作柴薪.[2] 770

这条标准是说晚上工人要把自己锄的草带回来,以其多少来判定工人是勤劳还是懒惰.

《四月》“豆种”条曰:

命佃人妇各携箕来,将豆种破碎兔丝拣极净,收藏待用.其折耗之数,佃人认之.[2] 775

这条标准是说豆种的损耗要由佃农承担,实际上是一条检验和督促佃农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标准.

《四月》“刨二遍”条曰:

麦未开镰,务要二遍刨过,收之多寡,全在此遍,最要用心.……佃视田中土细无块,而漥塌不平,则知锄者用心.[2] 775

这条是说“田中土细无块,而漥塌不平”是检验雇工是否用心锄地的标准,随后,蒲松龄写出了如此锄地的好处:“不惟地松发苗,窝深存水,则不易干;即至耕时,旱亦不至甚干,干亦无甚大块,其效多矣.” [2] 775

综上所述,蒲松龄《农经》中对于佃农、雇工的管理,从确立用工标准到合理分配工作,再到制定检验工作质量标准,体现出蒲松龄农业管理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系统性,但不是有意识的总结,而是在写作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农业管理学思想.

二、时间方面:对农时的精准把握

时令性强是农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播种与收获的早晚直接关系到作物的长势与收成,这需要农民能够准确把握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最佳时机.《孟子·梁惠王上》中有一个关于“农时”的著名论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农经》中对于农业生产时间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把握不同作物的最佳耕种时间

《三月》“种棉花”条曰:

种不宜早,恐春冷伤苗;又不宜晚,恐秋霜伤桃.大约在清明、谷雨间,酌其冷暖,略早种之,苗虽不肥,而结桃密多;晚则苗虽盛而桃稀.[2] 772

这段话点明了棉花的播种时间不宜太早也不宜太晚,早了,初春天气乍暖还寒会冻伤幼苗;晚了,棉花的生长周期延长,到了霜冻时会伤害还未开花的棉花桃.最佳时节是在清明和谷雨之间,根据天气冷暖选择播种时间,并阐明了略早和略晚的利弊.这无疑对棉花的种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再如,《三月》“芝麻”条曰:

以二三月为上时,四月中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2] 774

这条表明,芝麻在二月至五月上旬播种都可以,但二三月为最好时机,四月中旬次之,五月上旬再次之.分别说明三种播种时机,有利于农业生产中采取补救措施.比如,三四月种植的作物(如黍稷)出苗不齐,还可以在断垄处点种芝麻.

下面将《农经》中有关农作物最佳耕种时机的条目摘录如下:

2.把握不同农事活动的最佳时间

《四月》“滚场”条曰:

四月有雨即滚,防无雨也.有雨则多滚益光.[2] 775

“滚场”就是把打麦场碾轧平整,为以后打豆子、麦子做好准备.为防止到用麦场时不下雨,四月只要有雨就轧麦场,越轧麦场越平整光滑.

再如,《五月》“治茅”条曰:

麦后耕之最妙.是时天热,宜早晚趁凉,一日止耕一二亩,耕后可死十之七八.[2] 779

“治茅”即铲除茅草.其最佳时机是麦收之后,因为天热,耕下来的茅草百分之七八十都可以被晒死.

下面将《农经》中有关农事活动最佳时机的条目摘录如下:

3.“宜早”思想提示农民农事活动应早作准备

凡事提早准备总是有好处的,可以提早发现问题,早做补救措施,为后续的程序做好准备.农业生产也是如此,很多事情需要早作准备.

《正月》“喂牛”条曰:

未上犋,先于三五日前,每牛料半升,草一束,草料皆要细.[2] 769

这条是说春耕前三五天,就要给牛加细料,为开始春耕做好准备.

《二月》“坝堰”条曰:

山地得力在堰,缺处宜早修,水口宜急塞,或加填叠.一则不致冲决,二则雨水落淤,名为“天下粪”.[2] 771

这条是说堰对于山地好处较多,提早修好、加固,一可以不致汛期决堤,二可以收集淤泥作为肥料.

《六月》“二遍豆”条曰:

兔丝亦要勤拿,……若待其如席如屋,则非拔之不可矣,故宜细看而早治之.[2] 780

这条是说菟丝子草应该经常铲除,不要等到它们长大,应该经常仔细查看,尽早铲除.

《七月》“割谷”条曰:

先择佳穗,另放作种,余者垛起.[2] 782

这条是说收割谷子之前,要先选择长得好的谷穗留下,作为来年要用的谷种,这是为下一年的播种做好准备.

《九月》“收农器”条曰:

东作之先,器宜早备;西成之后,最要紧藏.己所无者早治之,有者补缀之,是为早备.……备之不早,则临期不免张皇.[2] 785

这条是说春耕之前要把所用农具准备好,秋收之后,要把农具好好收起来.自己没有的农具要尽早置办,已有农具要及时修理,若不早作准备,临到用时就来不及了.

4.时刻有所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天气、气候、灾害等自然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要时刻具有防范不良天气、气候影响的意识,以备不时之需.

《五月》“垛麦”条曰:

垛宜压牢,以防风雨.[2] 777

这条是说晒过的麦子要重新垛起来,并且压牢固,防止风雨.

《五月》“晒粒”条曰:

凡晒麦时,勿令人远去,宜于近处作活,防雨来招呼易集也.[2] 777

这条是说晒打好的麦粒时,雇工最好在离麦场近的地方干活,为的是下雨时容易集合收麦.

《九月》“收牛草”条曰:

凡麦穰角皮,皆可喂牛,宜密密苫盖,余皆打扫入栏,谷穰豆秸不可抛撒.若遇大雪连阴,皆可救急.[2] 784

这条是说麦穰、豆角皮、谷穰、豆类秸秆不要扔掉,如果遇到连续大雪天,可以救急,当做草料喂牛.

三、租佃关系方面:充分保证出租方利益

租佃关系是封建社会与亿万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基本关系,也是封建社会农业管理手段之一.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地位的贫苦农民不占有话语权,只要租地、借粮就意味着必须承受剥削与压榨.租佃关系从来都不是平等的,租佃关系的天平总是偏向出租方,保证出租方的利益最大化.《农经》中有两个条目涉及到租佃关系:

1.《正月》“客户”条:

岁与一猪,使养之.卖后只取其本.一年积粪二十车;多者按车给价,少者使卖猪赔补.[2] 770

这条是说每年让客户(佃户的一种)养一头猪,只收本钱,但是要为地主积二十车粪肥,多于二十车的会按车付钱,若不够二十车需要以卖猪的钱赔补.

2.《五月》“三遍谷”条曰:

旧例每佃人借粮一斗,不责其息,则使锄四遍,否则三遍.[2] 779

这条是说按照惯例佃户每向地主借一斗粮食,如果不要利息,佃农就必须把地主家的谷子地锄四遍,如果付利息,就锄三遍.

“三遍谷”条中的租佃形式与劳役地租类似.劳役地租就是除了交租外,还要为地主无偿服役若干天 [5] 74 .乌廷玉的《解放前山东省的租佃关系》一文指出,“据1934年调查,山东省30.2%地块有劳役地租.如诸城县佃农,租地主1亩田,平均要给地主无偿服役三五天.馆陶县佃农,家中男子要给地主种菜,妇女给地主家洗衣缝纫.” [5] 74 “三遍谷”条中的佃农就是以服劳役(给地主家锄三四遍谷子地)的形式偿还所借粮食利息的.“客户”条中的租佃形式可以看做是劳役地租的变形,虽未到地主家服役,但其实质是相同的,只不过是给地主提交自己一定量的无偿劳动的成果.

这两条中的租佃关系要放在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去审视,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的,冯国珍指出,“所谓管理环境是指一切存在于组织内外并对组织有现实和潜在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总合” [3] 64 ,他把管理环境分为任务环境和一般环境.“所谓一般环境是指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对所有组织都产生间接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又称宏观环境” [3] 5 .直接导致租佃关系的封建土地制度无疑属于一般环境.因此,一方面,这种普遍存在的租佃关系的确是封建时代农业的管理手段,应该被看做是那个时代的一种合理存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种管理是建立在不平等合约的基础上的.笔者认为,这种租佃关系可以看做蒲松龄农业管理思想的一部分,至少他对这种管理手段是持赞成态度的,否则就不会写入《农经》之中.当然,这种租佃关系更应看做封建时代普遍的农业管理思想.

四、其他方面:零星的农业管理思想

除上述三大方面外,《农经》中还有一些零星的农业管理学思想,分述如下:

1.对生产资料的置办与管理

《农经》中所涉及到的需要置办、管理的生产资料有以下几种:

(1)粪肥

我国农谚有云:“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六月》“积粪”条下有云:“粪为田家第一要务.” [2] 781 在没有化肥的时代,粪肥是庄稼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粪肥主要靠农家自己积攒,蒲松龄称为“积粪”,河北农村称为“沤粪”“积肥”,因为粪肥需要经过腐败、发酵才能实现肥力最大化.

《六月》“积粪”条对制作粪肥的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

扫出家粪入栏外,宜耪草根连土辇运,或割杂草垫一层,用土压一层.若栏无水,而后掘沟导入,旱则汲水灌之,或用漥积之水,即掘高处坫平.伏内草易腐,宜乘时雇人为之,以满为期.庄稼好歹,全在此处用功.[2] 781

可以看出,积粪的方法是把人粪、人尿与草根或杂草、土混合,再加水发酵.又,“牛粪”条说明了积牛粪的办法,与“积粪”大同小异,具体是把草根铺在“牛立处”,“受其作塌,承其溲溺……一冬一春,得好粪无穷,又使牛常卧干处,岂非两得” [2] 781 .“造粪”条则介绍了四种人造粪的制作方法,一是用开水把碾碎的豆子烫过之后用苫草覆盖发酵;二是把炒黄的芝麻拌土发酵;三是把稠泥捏成球状,做饭时放在灶膛里烧透,与炕洞土作用相同;四是火炕炕洞中烧透的土.此外,《二月》“坝堰”条中有“天下粪”,即雨水落到漥处后形成的淤泥.《八月》“种麦”条说“鸽粪、鸡粪宜发热晒干用之” [2] 783 .《九月》“出秋粪”条讲了秋季出粪的注意事项;“种粪”条讲了薄田播种时以粪拌种的方法,一是用蚕沙拌禾种,禾苗不生虫;二是用马骨剉、水、附子、蚕沙、羊粪的混合物浸泡种子的办法,这样长出的作物“不患蝗虫” [2] 785 .

(2)种子

种子是来年农耕的重要生产资料,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三月》“种菷”条曰:“宜求佳种.” [2] 773 《四月》“豆种”条讲了让“佃人妇”簸豆种,也就是黄豆种子的优选、纯化过程,将不饱满的、破碎的黄豆以及混在其中的菟丝子种子去除.《六月》“荍麦”条中讲了选择荍麦种子应该注意的事项,一是陈年旧种不能用;二是外来种子可能不适合本地土质.《七月》“割谷”条讲了割谷子前,先要选择颗粒饱满的谷穗留作种子.《八月》“麦种”条讲了选麦种的办法,把麦种放在水里,然后去掉飘在水上的不饱满者,还讲了麦种要看护好,防止盗窃.《九月》“种多少按斛升”条讲明了谷子、黍穄、黄豆、黑豆、蜀秫、麦子等作物每亩需种各几升几合;“种麦旱”条讲了种麦时如果天旱要用酸浆和蚕沙把麦种泡半夜,以使其耐旱.

(3)农具

农具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农经·九月》“收农器”条专门讲了农具的置办与管理.最重要的是两点:“早备”与“紧藏”.“早备”指的是没有的农具要提早置办,已有的农具要及时修理维护;“紧藏”指的是一年的农事结束后要把农具收藏好,轻的挂在墙上,重的放在屋里,避免日晒雨淋和邻人久借不归.

(4)草料

未实现机械化的时代,牲畜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充足的草料无疑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保证.《二月》“苜蓿”条说“野外有硗田,可种以饲畜.……四月结种后,芟以喂马;冬积干者亦可喂牛驴” [2] 771 .《九月》“收牛草”条则讲了麦穰、豆角皮、谷穰、豆类秸秆要保留,可在连续大雪天当做草料喂牛救急.

2.量化的科学操作

量化是科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农经》中存在大量的量化数据,对农业生产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种:

(1)时间

农业生产的时间性很强,要把握好最佳时机.《九月》“虸蚄”条曰:“蚄出小如蚕蚁,一见便打之.……勤打之三日可尽.” [2] 788 讲的是打蚄虫要趁其刚刚孵化,三天之内连续打可以除尽.“谷久旱”条曰:“谷皆旱中秀……倘有三五分熟,急降大雨,雨止便宜速割,一二日割完.” [2] 790 讲的是谷子在干旱时秀穗,如果有三五分熟时,天降大雨,雨停了就要迅速收割,一两天内割完,否则就会发芽或发霉变黑.

(2)频度

有些农事需要重复进行,《农经》中有一些关于农事频度的记载.《三月》“种棉花”条曰:“棉花地,宜耕二三遍.” [2] 772 又曰打歧枝(即歧生而无用的枝杈)“大约三伏各打一次.” [2] 772

(3)比例

肥料、种子、药物等的使用比例直接关乎农作物的生长,《农经》中有关于比例的记载.《三月》“高粱”条曰:“锄两遍时,每棵投炕洞土一碗,亩可二石.” [2] 774 《八月》“煮信”条讲了用有毒的信石拌麦种的比例:“约信一斤,煮谷五升,耩十五亩.” [2] 783 即一斤信石可以拌十五亩地所需麦种,“麦种”条讲了每亩应用麦种多少:“肥田宜多,硗田宜少,大约每亩一市升四合至二升而止” [2] 784 .

3.农业科技与生产经验的总结

农业科技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为了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是农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略举几例:

(1)农业科技

《五月》“牧牛”条记录了给牛喂盐增肥的方法.《六月》“积粪”“牛粪”“造粪”三条记录了多种粪肥的制作方法.《八月》“煮信”条记录的是熬煮信石以及用信石拌麦种的方法.《九月》“种粪”条记录了用蚕沙、羊粪等拌种子的方法,“飞蝗”“打蝻”“虸蚄”“豆虫”“蜚虫”条则记录了防治虫害的方法.

(2)农业生产经验

《正月》“耕时”条记录了用在土里埋木橛来测算最佳春耕时机的经验.《二月》“垦荒”条记录了新垦荒地第一年适宜种芝麻的经验.《三月》“高粱”条记录了高粱不能重茬,即不能连续两年在同一块地种高粱的经验.《六月》“荍麦”条记录了陈荍麦种不可用的经验.《八月》“煮信”条特别注明了信石有毒,事关性命,要收好.《九月》“御灾”条提醒农民总结御灾经验并记录下来留给后人.

五、小结

纵观《农经》中的农业管理思想,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第一,几乎涉及到了农业生产的所有方面.如:人、时、事、物、科技、经验等;第二,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任何管理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农经》中的农业管理涉及到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生产后的收尾与总结等,无疑是具有一定系统性的,但这种系统性不是蒲松龄有意识为之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路大荒,整理.蒲松龄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冯国珍,主编.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周方高.宋代农业管理若干问题研究[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2.

[5]乌廷玉.解放前山东省的租佃关系[J].北方文物,1992,(3).

The Philology Valu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in

Nongsang Jing Written by Pu Songling

JIAO Hao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abundant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thoughts in NongJing,which was written by Pu Songling,so it has some philology valu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The thoughts mainly contain the management to the tenants and employees,the management to time,the guarantee to the lessors in the tenancy relationship,and some other fragmentary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thoughts. The thoughts involves many aspects,and to a certain extent,are systematic,but not conscious.

Key words: NongJing;Nongsang Jing;Agriculture;Management

(责任编辑:李汉举)

农业管理论文参考资料:

农业经济管理论文

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财务管理的论文题目

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农业期刊有哪些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综上而言,本文是适合蒲松龄和《农桑经》和管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农业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农业管理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