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激励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开国上将王震和激励亿万青年的《雷锋之歌》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激励范文 类别:论文目录 2024-03-24

《开国上将王震和激励亿万青年的《雷锋之歌》》

该文是激励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跟开国上将王震和《雷锋之歌》和激励类论文如何写。

“1963年的春天,使我们如此地激动!——历史在回答:人呵,应该这样生!路呵,应该这样行!……”贺敬之这首创作于1963年春天的长诗《雷锋之歌》,以诗歌的形式歌颂了雷锋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这首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成千上万热血青年的长诗,与开国上将王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这首诗是在他的亲自安排关照下诞生的.

王震:“一定要写好雷锋精神”

1963 年早春,北京医院病房内,开国上将、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刚刚动完一次手术,躺在病床上看报纸.

王震看的是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长篇通讯《的好战士——雷锋》,他为雷锋的苦难童年而悲愤不已,当他看到雷锋这位共产主义战士爱憎分明、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后,这位戎马一生、驰骋疆场的将军被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他为人民军队出了这么一位好战士而高兴,为自己有这么一位小老乡而自豪(注:王震是湖南浏阳人,雷锋是湖南长沙人).

看着看着,王震再也坐不住了,他要为宣传雷锋精神做点什么.于是,他大声地吩咐秘书:“立即让郭小川、贺敬之和柯岩夫妇到我这里来!”

王震虽然是一员武将,自谦为“大老粗”,可是他读书很多,知识面很广,而且十分爱护知识分子,喜欢和文人打交道,结交了不少作家、诗人朋友.

曾任王震秘书的郭小川,是中国近代著名诗人.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他离开北平奔赴延安,参加了八路军,被分配到王震任旅长的三五九旅,曾从事宣传、教育和机要工作.解放后,他又担任过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作协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1963 年在《人民日报》任特约记者.郭小川闻听老首长有令,立即叫上在中国剧协任职的贺敬之及其夫人、在中国儿童剧院工作的柯岩赶往医院.

贺敬之和王震虽然在1962 年才得以相识,但他早就对王震十分敬仰.1962 年,王震到北戴河参加会议,由郭小川引荐,贺敬之和夫人柯岩得以与王震面谈.虽然王震尚不认识贺敬之夫妻,但他在延安时就对贺敬之的作品《南泥湾》和《白毛女》非常喜欢,所以他与贺敬之一见如故.

郭小川、贺敬之和柯岩急急忙忙来到王震的病房后,王震招呼他们在病床前坐下,一边念着手中的报纸,一边热泪盈眶地向他们讲述雷锋的感人事迹、重大意义和自己的感受,他非常动情地说:“你们这些诗人都看了没有?应该写写这个雷锋!担当起学雷锋、写雷锋的时代重任,我们这些老头子都要向他学习呢!”

3 人听了王震的一番话,深受感动.3 个人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并向王震表决心说:“我们3 个人一起去抚顺,深入连队采访,一边体验生活,一边学习雷锋,保证完成好首长交给的这项任务.”

王震听了,满意地点点头,在与他们作别时,又特别叮嘱:“诗,一定要写好雷锋精神!”

柯岩:“雷锋在抚顺,也是万人空巷去送他”

离开医院后,3 人商定一起赴抚顺采访,可是由于郭小川、贺敬之回到单位后,事务缠身,一时不能立即成行.为了不耽误时间,决定由柯岩一人先行.于是,柯岩只身于1963 年2 月初来到抚顺.

柯岩作为第一批深入连队采访的文艺工作者,冒着风雪严寒,马不停蹄地前往雷锋生前的部队进行采访.她下连队、进宿舍、到伙房,采访雷锋的战友和领导,走访驻地群众.

她跑遍了雷锋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含着泪聆听指导员和战友们讲述雷锋的感人事迹,聆听群众讲述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故事,流着泪阅读了雷锋写的20 多本日记,这些第一手的原始资料,让她全面了解了雷锋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在抚顺采访深入生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柯岩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和洗礼.柯岩通过采访得知,雷锋于1962 年8 月15 日殉职后,他的追悼会于8 月18 日在望花区一个礼堂里举行,自发前来参加追悼会的人们络绎不绝,礼堂里面装不下,外面人山人海,送葬路上挤满了人.

当时抚顺市仅有70 万人口,竟有10 多万人为他的灵车送行,从市区到烈士陵园十多公里的大道上,人流如潮,不少人自发戴上白花或黑纱,默默地跟随灵车行进,情景极为感人.后来,柯岩回忆说:“雷锋在抚顺,也是万人空巷去送他,一边送一边哭——确实叫你觉得伟大是出于平凡之中的.”

柯岩回到北京已经是3 月初.3 月5 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全国各大报刊,刊登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和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给雷锋的题词,于是全国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回到家,柯岩迫不及待地向贺敬之讲述雷锋的事迹,讲着讲着,泪水禁不住奔涌而出,她就一边流泪,一边讲.贺敬之也是一边流泪,一边听.很快,亲身感受到雷锋的感人事迹并被雷锋精神感染的柯岩一气呵成,写下了长诗《雷锋》.

贺敬之:“要写,就要写出新意来”

柯岩创作的长诗《雷锋》在《人民日报》发表之后,又写了《我对雷锋叔叔说》《向雷锋叔叔致敬》等儿童诗.她对贺敬之说:“雷锋的事迹你也听了,也感动流泪了,赶快写吧!”

贺敬之说:“要写,就要写出新意来,这很难,不知有没有把握.”柯岩一边鼓励他,一边把自己采访到的关于雷锋的材料放在贺敬之的桌子上.

得到了柯岩的鼓励后,贺敬之伏案而写,写了几段后,感觉没有把握,就念给柯岩听.柯岩听后说:“太好了,比我写的那几首都好,而且不是好一点半点,是好很多!”柯岩的话,使贺敬之受到极大的鼓舞.他夜不能寐,文思泉涌,一鼓作气写下去……1963 年3 月上旬,贺敬之完成了《雷锋之歌》的前四节.

3 月中旬,王震出院了,他要去上海组织青年到新疆去支边,参加生产建设兵团,便约郭、贺、柯3 位诗人一起去上海参加动员.因柯岩要在北京一些单位做雷锋事迹报告会,郭小川、贺敬之就跟着王震先到了上海,住在锦江饭店,在那里,贺敬之写完了《雷锋之歌》的最后两节.

这首长篇政治抒情诗长达1200 多行,共分6个部分:第一部分,抒写生长在中国的骄傲、幸福、光荣的感情;第二部分,描写雷锋出现之后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讴歌雷锋的同时,提出人应该怎样生活,路应该如何走;第四、五部分,主要描写雷锋伟大的思想、精神、风格、人品,回答了第三部分所提的问题;第六部分,抒写雷锋精神的影响.诗人在纵情讴歌雷锋精神的同时,把中国悲壮的历史、社会的现实和光辉的未来联系起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艺术画面,开拓出寥廓的意境,表现出一个庄严的主题.

听说贺敬之的大作完成了,王震连忙说:“快,把全诗念给我听一听.”他还特别吩咐秘书:“从现在开始,发生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不许打扰我,我要听贺大诗人给我朗诵《雷锋之歌》.”说完,把房门一关,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全神贯注地看着贺敬之.

贺敬之心情也很激动,操着带有山东口音的普通话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地朗诵起来.当他读到“快摆开你们新的雁阵呵,把这大写的‘人’字——写向那万里长空……”时,王震不由自主地一下子从沙发上蹦了起来,大声叫道“好!好!”

全诗朗诵完,王震意犹未尽,把诗稿要过去,点出他最喜欢的几段,还让贺敬之又朗诵了一遍.之后,他兴高采烈地说:“好啊,真好!写得很有力量!”

《雷锋之歌》热潮传遍全国此后,王震在上海给青年们作了热情洋溢的报告.在报告中,他提到有3 位诗人作家要和我们一起到新疆建设兵团去工作生活.郭小川和贺敬之被复旦大学请去给师生们作报告,郭小川朗诵了他的诗《向困难进军》,贺敬之则澎湃地朗诵了他的新作《雷锋之歌》.

贺敬之的朗诵一次又一次地被师生们的热烈掌声所打断,这首诗也一传开了.当时,复旦大学掀起了《雷锋之歌》热潮,校园的广播里天天播放诗朗诵《雷锋之歌》,师生们也是争相阅读《雷锋之歌》,很快,这股热潮传遍全国.

1963 年4 月11 日,《雷锋之歌》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5 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就出版了单行本.

在那个学习英雄、歌唱英雄的时代,青年人满腔热血、充满.“——呵!我们!看五千年的白发,几万里的皱纹,一夜东风全吹尽!”“小雷呵——你只有154 厘米身高,22 岁的年龄……但是,在你军衣的5 个纽扣后面却有:7 大洲的风雨、亿万人的斗争在胸中包容!”

这些诗句迅速在神州大地流传开来,风靡全国.

(据《解放日报》)

激励论文参考资料:

激励机制论文

汇总:此文是关于激励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开国上将王震和《雷锋之歌》和激励相关激励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