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法律基础课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与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为例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法律基础课范文 类别:论文格式 2024-03-04

《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为例》

本文是关于法律基础课论文写作技巧范文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案例教学研究和法治教育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谢晓雪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摘 要:秉承“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指导思想,指出了以典型的案例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教学组织方面,指出要合理设计好案例教学的四个环节:学生查询资料环节、课堂案例讨论环节、模拟法庭审理环节和教师总结点评环节.在展开递进式案例教学过程中,强调了教学培养目标、教学原则和教学导向三个方面的注意要点.

关键词:法治教育;案例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212-02

收稿日期:2016-07-10

基金项目:2015年度北京市高校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谢晓雪(1975-),女,浙江温州人,讲师,硕士,从事法治教育研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法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基础”课教育者正确把握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使“基础”课中的法治理念内修于心,外显于行,切实实现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教学效果.

一、“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又称个案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的方法.案例教学法最早在 20 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我国于 20 世纪 80 年始引入并运用于经济、管理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在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历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案例,就是现实生活中某个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 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当案例所蕴含的理论问题与教学目标相关联或相一致时, 才能称之为教学案例[1].

“基础”课注重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基础”课法治教育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第一,“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对法治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精神.

案例把“基础”课程中法治知识点的抽象内容具体化,把真实、典型问题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通过案例教学,能增进学生对法治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去思考和分析案例背后的法律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法治理念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精神.

第二,“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容易使学生将法治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的法治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培养法治理念的教学效果.

“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强调学生在法治方面理论知识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另一方面更强调学生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培养,让法治思维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而案例教学法,正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与现实实际紧密结合的有效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运用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中的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的过程.在“基础”课案例教学中,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感受一种教学实践情景.这种实践情景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了现实实际问题,也培养了自身的法治理念.

二、“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的递进式教学组织

以典型的案例为导入,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的递进式教学组织,能实现案例教学法在“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有效运用.具体来说,就是用典型的案例中基本案情反映的法律事件,为学生提供一种虚拟的教学情境,将案例情境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案件的欣赏、解读和分析,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展开论证和思辨,在模拟法庭中扮演特定的法律角色,通过训练学生的法治思维,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递进式教学组织中,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合理设计案例教学的具体环节.

第一,学生查询资料环节.

学生查询资料环节是案例教学是否成功展开的前提.教师通过以多媒体或网络平台等形式给出案例的基本案情后,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案情的积极性,并结合法治的基本知识点,给出几个大方向的问题启发引导,如案例背后的法治思维问题,要求每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询案例中的法律知识点,探知案例中的法律问题,找出相关法律知识点,如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等,记录疑惑之处,为下一个环节的讨论和庭审做好应对的准备.这种做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

第二,课堂案例讨论环节.

课堂案例讨论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学生法律表达能力、论证能力和法律推理能力.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中总结的法律问题的相似性,将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以8-10人为一个小组,采用小组研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在充分讨论交流中发现和解决法律问题.如针对案例中的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等知识点进行思考的同学,分别组合成小组.学生要利用自己查询搜集到的有关案情和法律知识材料来进行

摘 要:秉承“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指导思想,指出了以典型的案例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教学组织方面,指出要合理设计好案例教学的四个环节:学生查询资料环节、课堂案例讨论环节、模拟法庭审理环节和教师总结点评环节.在展开递进式案例教学过程中,强调了教学培养目标、教学原则和教学导向三个方面的注意要点.

关键词:法治教育;案例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212-02

节教师主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在分组后教师要巡视各个小组,鼓励学生结合案情进行推理与提问,引导学生在合理的课堂时间内给出一定的交流讨论结果,并最终听取各个分组代表的案例讨论汇报.

第三,模拟法庭审理环节.

在小组案例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选出代表,扮演模拟法庭中的各个法律角色,如法官、公诉人、被告、证人等,展开模拟法庭的调查、辩论和裁决等审理实践环节.这个环节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法庭审理中的程序规则,准备法庭审理中的诉讼文书、辩护词等法律文书,并展开课余的模拟法庭审理演练,在课堂模拟法庭中充分展示其法律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法律论证能力.尤其在法庭辩论阶段,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灵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案例的播放过程,教师可以情景假设某一庭审过程,引导学生代表围绕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展开模拟法庭审理的设计和演练,运用“公平正义” “正当程序”等法治理念进行法律推理,最终实现在课堂上展现一场精彩的模拟法庭.

第四,教师总结点评环节.

通过课堂案例讨论环节和模拟法庭审理环节,同学们基本上对案例中的主要法律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指出学生在资料搜集、案例讨论和模拟法庭审理等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值得表扬的地方,做好对学生培养法治思维的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掌握“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同时,针对社会舆情的各种正负面的信息,教师应从正能量的效果加以正确积极的引导.

三、“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教学组织中的注意要点

选用典型的案例,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在教学培养目标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实现培养学生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位一体”的法治理念.

一切教学法包括案例教学法在内,都是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途径.方法服务于内容,案例是为了揭示理论,它是提升课堂效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舍本逐末,以手段代目的,为了方法而方法[2].因此,在“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中,不能为了案例而讲案例,而要实现培养学生法治理念的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从知识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进行对法治知识点的法理解析.如2015年修订版“基础”教材从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五个方面来概括法治思维的基本特征,其学理基础是将法律、权力、价值、权利和程序视为治国理政的五个基本要素.因此,“基础”课教师要在案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案例中有关法律、权力、价值、权利和程序等五个要素上的法治知识点问题.

从情感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案例交流、辩论和分析法律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情感,坚定学生深层次的“认同法治、尊重法治”的法治态度,最终实现以法治信仰作为培养学生法治理念的高境界要求.

从行为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法律问题能力、进行法律辩论和推理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解决案例中法律问题的能力等,并在法治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真正使“基础”课法治教育中的法治理念知识内修于心,外显于行.

第二,在教学原则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组织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教师在 “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组织、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的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活动.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自主学习,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搜集并整理有关材料,针对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充分论证其合理合法性和操作可行性.这将加深学生对相关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助于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

第三,在教学导向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中老师应正确解读案例,实现正能量价值观的教学导向.

如果说,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典型案例的正确选择是前提,那么,案例的正面解读则是关键.案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正面或负面的信息,只有正确地进行价值观的解读,才真正实现案例教学的教育效果.“基础”课法治教育中,教师应结合案例案情因素和社会舆情,给学生进行正能量的说理和引导,及时消除负面信息带给学生的负能量感受,从而引导学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看待司法公正和培育法治理念.

总之,以典型案例导入,通过查询资料、案例讨论和模拟法庭审理等递进式教学组织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灵活生动的案例教学中实现“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使典型案例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知识点融为一体,使案例相关人员与学生的法治情感融为一体,使案例解析与学生法治理念融为一体,从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实现“基础”课法治教育的知识理解、法治情感的体验和法治理念的培养.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大背景下,“基础”课法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培育学生学会用法治思维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法治理念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提升其自身的法律修养.

参考文献:

[1]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操作模式探析——以“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内容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

[2]崔建霞,马晶.教材+原著+案例“三位一体”案例建设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教育(德育),2015(2).

法律基础课论文参考资料:

法律类期刊

法律论文范文

法律和道德论文

法律本科论文

法律毕业论文8000字

职工法律天地杂志社

评论:该文是关于对写作思想道德修养和案例教学研究和法治教育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法律基础课本科毕业论文法律基础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