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有关教学论文例文 跟论写作教学的常态建构有关论文如何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学范文 类别:论文范文 2024-01-31

《论写作教学的常态建构》

该文是教学方面论文如何写和论写作和论写作教学和常态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摘

要】写作教学要从“放任化”“精英化”“模板化”的藩篱中脱离开来,以使学生有所“得”,必须回归写作教学的“常态”:首先,树立“常态”写作的教学理念,坚持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然后,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写得像”发展到“写得好”.具体而言,写作教学的目标应坚持“一作一得”,选材坚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作文后坚持学生自己写后记,讲评后进行第二次写作.

【关键词】写作教学;常态化理念;目标设置;选材指导;作文评改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14-03

写作教学逐渐失态.其一为“放任”化,大多数教师认为写作水平的高低来自学生的自身天赋,对写作教学敷衍了事;其二为“精英”化,部分教师认为写作教学是为了培养作家,以高标准要求学生;其三为“模板”化,一些毕业班教师指点学生模仿几种“满分作文”,追求“有文采”.长此以往,进入了教师怕教、学生怕写,对写作或敷衍了事、或敬而远之的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倡写作教学的“常态”建构.

一、写作教学“常态”化的理念

写作教学“常态”化,指的是写作教学立足于通过语言表情达意的,从学生、教师本身实际出发的,教师易教的,学生易学的,简单有序的,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写作教学理念,即要从“放任”化、“精英”化、“模板”化的藩篱中脱离开来.

1. 写作是为了表达和与人交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表达和与人交流.这句话强调写作的交际价值,表明写作本身是一种表现自我、相互交流的需要,写自己想说的话,传递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观点.

倘若教师不从这个最根本的目的出发开展写作教学,那么,写作就和学生的生活渐行渐远,教师也体会不到写作教学给自身带来的快乐.如此循环往复,就会进入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死胡同.也就是说,写作教学陷入了非“常态”的境地.

2. 学生作文不是文学创作

一个人只要有强烈的表达交流的,并将他的思想观点以文字形式写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创作”.但是,学生写作并不等于文学创作.不可否认,中小学生中确实有些天赋较高者可能成为作家,但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必须要有特殊的主客观条件,一般教师不具备“制造”作家的能力,一般学校也不是批量生产作家的基地.

如果硬把写作学的一些原理,把成人世界的写作规律用于指导中小学的写作教学,而忽视中小学写作教学的特殊性,必然会导致“曲高和寡”的态势,终将一事无成.教师必须树立“常态”化写作教学的观念,让写作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把视野放在少数具有写作天赋的学生身上,以培养作家为主要的任务.

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地打好学生的基础,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逐渐自如地把自己的生活有声有色地、文从字顺地表达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力求有创意.

3. 教作文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用考试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不该本末倒置.教学生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帮助大多数学生学会表达,热爱表达,乐于把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尽量有声有色地合理表达出来,而这种写作教学就体现着以知识为载体,以快乐为动力,以学生真正的成长为目标的“常态”化写作教学.

倘若写作教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投机取巧,教师组织学生背几篇“满分作文”,如果这个班级的大部分学生高考作文都是开头一段豪华的“题记”,正文都用排比句,那真是一件千古奇事.学习“满分作文”当然有必要,但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思维的缜密、立意的新颖、构思的奇特、语言的流畅.如果仅仅学他们文章的“模式”,那必将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其实,如果学生从写作当中收获到学习的乐趣,乐于表达,对付考试也并非难事.

二、从“写得像”到“写得好”

对待写作教学,任何放任自流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只要确立写作教学“常态”化的观念,教会学生写作完全有可能.当然,教会学生写作必须循序渐进、简而有序,从学生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心声,到自如地以尽可能完美的形式传递自己的思想观点.

1. 教会学生写“像”文章

一个普通班级的写作水平往往是:有几个学生的作文很优秀,写出来的作文足以让你好好欣赏;有些学生压根就不会写,尚不具备基本的文字表达、写通说清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写不像”作文;除去这两个部分,剩下的大部分学生属于写得“不太像”,写得不够好者.

如此,我们的写作教学第一步应该是使“写不像”和写得“不太像”的学生写“像”作文,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以议论为主.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提供“规范”的文章让他们模仿,写“像”了,然后再考虑逐步创新.

然而,不少教师每次写作教学之前,总会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讲授一些生硬的概念化的写作知识,甚至用所谓的高档次的技巧来要求学生.殊不知,任何事物的发展演变都是循序渐进,一步步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学生会表达、会写,写出来的东西“像”文章才是第一步.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势必使大部分学生束手无策,甚至厌恶、反感写作,从而扼杀学生的表达欲、积极性和创造性.

2. 教学生“写得好”,要因人而异

“写得好”是相对的.教会学生写出“好”文章要因人而异.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写作知识储备的多少、写作能力的高低深浅,然后再作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序列训练,才可能有效,学生才能有所得.

对少数颇有写作天赋、水平很高的学生而言,写得“好”,就是写出来的文章接近甚至达到专业水平.对他们,应该鼓励多阅读积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反复锤炼语言,形成自己的个性.

对那些原本“写不像”的学生而言,所谓的“好”就是“写得像”,对他们,应该鼓励坚持平时反复训练,掌握一般文体的基本结构并不断巩固.

而对于占大多数的、原本写得“不太像”,经过训练而“写得像”的学生,则要求写得“更像”,每次作文都要反思,力求每次都有所进步,能接近考试作文“二类卷”的水平就是“好”!

作为教师,对学生寄予很高的期望是人之常情,但不切实际的要求只能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评价和要求,这就是“常态”.

三、写作教学“常态化”的具体实施

具体而言,写作教学“常态”化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坚持“一作一得”的原则,使大多数学生在这堂课当中都有所得;其次在选材指导上切合实际,鼓励学生写真事、表真情;最后,作文评讲一定要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力求大多数学生有所突破.

1. 课堂教学目标的“常态化”:一作一得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对学生在一堂课中的期望值,即一堂课过后学生应该收获什么.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要求过高,一次作文设置五六个目标,学生在云雾缭绕中顾此失彼,看似一堂很充实的课,学生却没有真正吸收进去.我们知道,阅读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课堂教学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落到实处;写作教学目标的设置也不例外,也要求坚持“一作一得”的原则,目标也一定要具体明确、落到实处.

某高校一位语文教学法教师曾借班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学校“初二”学生,为研究生开了一堂作文教学示范课——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这堂作文课就以“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为目标,顺带让学生了解应该从不同维度认识社会的方法,目标十分明晰.学生当堂写出了文章《玉树临风的“薛老师”》,运用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位活灵活现的老师,颇为成功.坚持如此上作文课,学生怕作文的心理将慢慢消减.

2. 追求选材的“常态”化

作文素材选取的好坏与作文的优劣密切相关,选材的“常态”化,是指应提倡选择写作素材时不可脱离学生实际,要真实、具体,千万不要为体现“新意”而刻意去追求甚至“创造”不切实际的素材.大体上,学生写作素材的来源可分为两大类.

其一为直接的素材.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也是学生作文的直接素材,不仅包括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还包括社会生活.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事情,关心社会问题,而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应该鼓励他们拓宽选材视野,在生活中多细心观察,有意识地捕捉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人和动人的景,通过写作,整理自己的想法,促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周全.

其二为间接的素材.这类素材经常被忽视.间接的写作素材是指以语文课本为主的各类文字资料或影视资料,包括武侠小说、蒙学读物、类书等.学生痴恋武侠小说或综艺节目,语文教师不但不要阻止他们看,反而要引导他们在正确的时间内看,以正确的方式看.比如了解小说的结构脉络和人物形象,观察思考节目主持人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去表达交流……思考多了,积累多了,思维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也就提高了.

3. 作文后指导力求有突破

作文评改成为语文教师沉重的负担,很多教师辛辛苦苦地写评语、批改、打分,结果学生看完分数就扔在一边,作文水平难有提高也就成了必然.我们认为,作文评改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作为教师,应该尽最大的可能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反思,从而有所进步、有所突破,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其一,学生自己写后记.学生自己写后记,是指学生在完成作文后,写一段反思性话语,即对自己的作文做自我评价、总结和反思.

写作是以书面形式进行的交流和表达,是一个较为内隐的活动,需要学生自己思考表达,学生自己写后记,可以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中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这种反思性评价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既能促进学生在写作中的自我成长,对学生自我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意义,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得今后的指导更切合学生的实际.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看了后记再看学生所写的作文,讲评时更有针对性,批改时也省力得多!

其二,讲评后的第二写作.此处的讲评是指教师通过浏览学生的作文后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深入和全面的针对性讲评,以使学生从理论高度去认识自己作文中的得失.但是我们认为,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认知还不够,学生应该实际演练重新再写一遍,即进行讲评后的第二次写作.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水平,另一种是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讲评后写第二遍,就是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一个过程,也就是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

讲评后的第二次写作能检验教师的讲评效果,也就是说,讲评后的第二次写作是检验这次作文课最终成功与否的验证码.

写作教学是一件急不得的事,一方面需要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吸收积累词句,另一方面需要学生经过一个又一个系列化的过程性活动和实际操作演练来完成的一项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应追求一种简而有序的使学生易学、教师易教的“常态化”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陈晓姿.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1-2).

[3] 张大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组稿:王家伦

编辑:胡 璐)

教学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外语教学期刊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该文评论,该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论写作和论写作教学和常态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教学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