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教育问题有关论文范本 与高校单亲离异家庭学生教育问题与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育问题范文 类别:论文范文 2024-04-21

《高校单亲离异家庭学生教育问题与》

该文是有关教育问题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单亲和离异和对策浅析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高校单亲离异家庭学生这一庞大的群体,由于其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的特殊性,所形成的独特性格和心理特征,导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对高校单亲离异家庭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及高校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作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积极步入社会.

关键词高校单亲离异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传统婚姻和家庭模式已发生了巨大的动荡,离婚率呈逐年增长的态势,随之而来的是单亲离异家庭子女数剧增.感情上的真空和生活中的无助成为了这部分学生成长过程中摆脱不了的梦魇,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使这一部分学生出现一定的性格缺陷和交际障碍.而高等教育作为单亲离异家庭学生迈入社会的最后一个门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1 高校单亲离异家庭学生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发现,前者对于单亲子女教育问题的探析较多,但是针对高校单亲学生,尤其是高校单亲学生中离异家庭学生的研究则是寥寥无几.以新疆某高校为例,单亲家庭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0.5%,其中单亲离异家庭学生占单亲家庭学生数的90%.在对43 名单亲离异家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和个别谈心谈话,及对部分学生的日常观察后,总结出这部分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性格问题.

1.1“刺猬型”暴力冲突性格

以A 生为例,与母亲相依为命,父亲留给他的就是整天醉酒后打骂母亲,问母亲要钱,而母亲则无助哭泣的生活场景.出于对父亲的憎恶和对母亲的保护,在父亲的“亲身示范”下,该生变得脾气暴躁,标新立异,逆反心理严重,有暴力倾向.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过程中,常常“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切用拳头说话,一旦感受到不舒服或者潜在危险,出于一种自我保护心理,立马像刺猬一样针锋相对,难以相处,对于学校的教育处于油盐不进的状态.

1.2“鸵鸟型”自卑逃避性格

以B 生为例,自父母离异后常被“踢皮球”似的,来回奔波于父母两家,一遇到问题,就换一家住,长此以往形成了逃避型性格.遇到困难和问题,想到的不是解决,而是采取避而不见的态度,或者是寻求自认为舒适的环境,比如染上网瘾,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求解脱,摆脱烦恼.在交往过程中缺乏主动和进取精神,没有独立思想,得过且过,自尊心越强,自卑感越强.

1.3“孔雀型”虚荣掩饰性格

以C 生为例,日常表现无法判断该生为单亲离异家庭学生,表现开朗活泼,但家庭普通却消费水平高.在单亲离异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消费观念极易受到误导,形成不良消费习惯:部分家庭因为离异而家庭经济收入剧减,公主少爷般的生活水平骤降,产生仇富心理;而部分家庭父母双方则通过增大金钱投入来弥补感情缺失和歉意,使学生形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家庭经济条件的突然变化,对于人格和性格还未成型的青少年而言,往往让他们不知所措,通过奢侈消费购买名牌包装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或者明明生活不济,还要通过不当的方式获取金钱后虚荣一番,以免在他人面前低人一等,来掩饰自己受挫的自尊心.

1.4“蛇型”谨慎敏感性格

以D 生为例,父母长期争吵,为了该生高考而暂时隐瞒离婚的事实,家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到处都是欺骗和隐晦,周围充斥着他人异样的眼光和评论,这都成了该生心中无法摆脱而又想极力逃脱的舆论压力.离婚,无论是法庭的宣判,还是道德的审判,都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耻辱感和罪恶感,逐渐形成敏感而多疑的性格,唯恐别人在谈论自己不光彩的“家丑”.他们悄声不响地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在日常表现中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孤僻,不愿意与同学们交往,没有热情和渴求,对集体和他人漠不关心,有意识地自我封闭,孤立而排他.

性格上的缺陷导致了高校单亲离异家庭学生在离开家庭,离开家长,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高校这个相对陌生、自由、独立的大环境中,面对人际交往和关系处理时显得不知所措,要么用力过度,要么止步不前.

2 高校单亲离异家庭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单亲离异家庭学生,是家长管不了的伤.自顾不暇的婚姻和四分五裂的家庭,往往让家长不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在独自抚养孩子的单亲父母中,绝大部分都会把孩子当做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与寄托,以溺爱的方式将所有的情感投入都放在孩子身上,把对孩子的独占和对抚养长大后的成就感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和享受,以弥补失败的婚姻给自己和孩子带来的巨大创伤.而相应的结果就是,部分孩子变成了永远在温室里的花朵,缺乏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与浇灌,变成了扶不起来的蔫苗;另一部分则变成了父母打造的梦想影子,在过高的期望值下心理负担过重,在高压下成为了不懂人情冷暖的“精英”.

也有一部分家长,将婚姻的失败归咎于孩子.父母常常将自己对婚姻的挫败感而导致的不良情绪,通过打骂等暴力的方式,拿孩子当出气筒进行发泄,以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久而久之,在耳濡目染之下,对抗式的暴力冲突就在家庭里不断上演,家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早已经不再是温暖的港湾.

更有一部分家长,也许是为了逃避精神与情感的伤痛而拼命忙于工作,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或者是对于出现各种问题的孩子无计可施,管教方法不奏效而放弃教育,也或者是父母再重新构建家庭之后不想管、不敢管的无奈.家庭对于单亲离异家庭的子女而言,仅仅成为了可以提供生活费的出处.

2.2 单亲离异家庭学生,是学校触不了的痛.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幕:贾雨村赶考,落魄以卖字画为生,委屈住在葫芦庙里.飞黄腾达以后,葫芦庙里的小沙弥成了贾雨村的门子,百般巴结,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被远远地充发的命运.究其原因,就在于小沙弥触碰了他人那不愿为世人所知的贫贱过往.这种心理在很多人中普遍存在,尤其在高校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中更为普遍.当高校教育工作者尝试去做他们的思想和心理辅导工作时,往往会因为不便也难以触碰他们内心的伤痛而屡屡碰壁.无法直接开诚布公、毫无保留地讨论他们的家庭环境,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这部分学生的信任与交心,更无法在他们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不顾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性格缺陷等因素而直接进行简单教育.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谈心谈话、奖惩助贷过程中,学校教育也显得小心翼翼,对他们的家庭背景、语言禁忌和行为异常特征等都必须要时刻注意方式方法,生怕触碰到他们不愿提及的伤痛,而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这部分学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造成一些始料不及或者不可挽回的后果.

3 解决对策

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当前高校针对单亲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远远跟不上显示的需求,因此高校教育者必须拿出针对性的、实效性的相应对策.

3.1 开展高校单亲离异家庭学生个性化建档工作

高校学生刚入校第一年,新的环境给他们创造了一个重新塑造自我的机会,学生最容易接收新事物,新观念,可塑性可教育性也最强.教育者应抓住时机,多接触了解学生,尤其要掌握特殊群体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个性特征,针对有不良倾向的学生建立个性化、长期化、动态化的档案,以发展的眼光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法.

3.2“拉出式”与“推入式”家校联系

在前者的研究中,针对单亲离异家庭学生教育,特别提出要加强家校联系,但是笔者认为,家校联系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过分强调家庭教育对于单亲离异家庭学生成长的帮助和重要性.家校联系应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和家庭特征,开展“拉出式”与“推入式”家校联系.对于缺乏爱与关心的学生来说,学校的教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内心爱的缺失,学校就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以家庭教育为主导、学校教育辅助,联手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而对于极度想要逃离暴力型或者冷漠型家庭的学生来说,如果学校简单粗暴地将学生推入家庭,例如学生一旦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或者是不服从管理的问题,就联系家长,归咎于家庭教育没有做到位,家长则又简单粗暴地归咎于学生“不听话”,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则是造成了二次伤害,家校联合教育则进入了不可避免的恶性循环中,效果适得其反.

3.3 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学校- 学院-个人诊疗体系

目前,在针对单亲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人员配备满足不了全校如此庞大的特殊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因为普遍性和隐蔽性反而有所被弱化,而辅导员和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又做不到系统化、专业化、一对一辅导和疏导,只能像“打地鼠”一样,出现了问题了才去亡羊补牢;不专业的辅导过程,也容易疏忽针对单亲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中的保密原则、尊重原则、客观原则和共情原则.因此,加强专业心理辅导人员数量和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和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进行自我调节,确保问题解决的时效性.

3.4 性别角色教育

在正常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的双重教育,对孩子的个性特征和人格教育都有着重要作用,而且相互无法替代.在人际交往和性格特征方面,父亲影响力更大;而在情感和言行举止方面,则母亲影响力更强.在日常观察中,我们常会发现,单亲离异家庭学生性格容易受到与自己长期生活的一方性别特征影响,与母亲生活的男生尤为凸显.因在成长环境中缺乏男子汉气概形象示范,更容易显出唯唯诺诺、胆小孤僻,性格偏向于女性化现象;或者因对父亲的憎恶而激发自身暴力倾向.以A 生为例,该生在入学三年内,经常与老师、同学发生冲突,在发生冲突时,难以自我控制不良情绪,事后虽然显露歉意,但却屡教不改.但在与一名男性教师长期推心置腹的谈话后,该生改变明显.通过这样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教育者而言,一味说教总会显得苍白无力,针对学生的特殊性,在选派班主任或辅导员进行教育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好性别角色教育工作,弥补缺失的营养.

3.5 从伙伴关系中重塑安全感与信任感

高校单亲离异家庭学生最缺乏的即是安全感与信任感,他们害怕受伤和欺骗.高校应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同辈之间沟通交往的桥梁,以被动式交往拉动主动式交往,为单亲离异家庭学生创造“高峰体验”,重拾集体荣誉感,为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淡化心理问题,在良好的伙伴关系中重塑安全感和信任感,走上积极向上的生活轨道.

4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育人.在对高校单亲离异家庭学生教育过程中,要避免急功近利、一气呵成式的教育,要开源而非截流,“润物细无声,慢工出细活”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受并正确对待现实和自我处境,树立信心,挑战自我,增强勇气,面对未来!

教育问题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总结,上文是关于经典教育问题专业范文可作为单亲和离异和对策浅析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