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政治经济学相关论文怎么撰写 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政治经济学范文 类别:论文范文 2024-03-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

本文是政治经济学类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与政治经济学和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白暴力 杨 颖

摘 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阶级性体现为人民性.以同志为核心的党提出的“人体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性”本质.正因为具有“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科学地揭示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因而具有“科学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民范畴虽然有了新的发展和拓宽,工人阶级仍是人民群众的领导力量,工农联盟仍是其坚实的基础.“人民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具体体现,“人体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使其成为人民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人体论;阶级性;人民性;科学性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经济思想研究”(16ZZD028)

中图分类号:F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8-0005-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提出的“人体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人民性.正因为具有“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才能够科学地揭示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因而具有“科学性”.“人体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使其成为人民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一、“人体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是人民性

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① 十八大以来,党所提出的“人体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立场,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人民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主要动力,确立了其“人民性”本质.

1. “人体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提出的“人体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强调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立场.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多次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②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③ “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④ 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⑤ “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⑥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⑦ 这些论述,充分强调了人民在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人民通过积累经验技术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因此,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主体推动力.要想实现社会的发展进步,必须从人民的立场出发谋划改革发展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⑧

“人体论”强调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的立场”为根本立场,充分发挥人民在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人体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立场.

2.“人体论”强调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祉

社会生产目的构成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决定了经济过程中的各种宏观行为和微观行为,是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行为分析基础.“人体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人民谋福祉,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与精神需要,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行为分析的逻辑起点.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⑨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⑩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这些论述强调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根本立场,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努力生产出更多更好的、能够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产品,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人体论”说明了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和举措,把改革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人体论”在坚持以人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立场的前提下强调了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的幸福.

3.“人体论”揭示了人民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主要动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因此,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还无法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此条件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意味着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应当把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人体论”揭示了人民是社会生产力的最主要的动力,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的力量源泉”?輥?輲?訛,“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习总书记的论述充分说明了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社会生产力是促进生产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最主要的力量,离开劳动者,生产力就失去了内涵,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也没有任何用处和意义.人民(劳动者)的创造性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民是在影响生产力的众多要素中起决定性的因素,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越高,人作为经济主体的作用就愈发重要,就会进一步推动人的各方面的素质能力的提高.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体论”紧紧抓住了劳动者(人民)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且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依靠和调动劳动者的主体力量,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人体论”坚持了“以人民为主体”的根本立场,明确了人民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最主要的动力,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体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立场,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下,“人体论”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人民是社会生产力的最主要动力,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性”本质.

二、人民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体现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所提出的“人体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人民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范畴虽然有了新的发展和拓宽,人民群众的领导力量依然是工人阶级,其坚实基础依然是工农联盟.所以,“人民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体现.

1.“人民”范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拓展

“人民”的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同志曾经指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的范畴包括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过程中,人民的范畴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和变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更多的力量.

我国在逐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新的阶层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拓宽了“人民”这一范畴.工人阶级除了包括传统意义上存在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的工人,还有私营企业、个体经济中的工人;农民阶级中也逐步出现了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新兴阶层;知识分子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许多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自由职业者等.他们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通过自身的诚实劳动,在社会的不同行业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在新的时期,不仅仅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工程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成为了人民范畴的一部分.

新的社会阶层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他们凭借自身所拥有的劳动、知识、管理技术和资本等投入经济活动,成为了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改革的过程中运用先进灵活的生产经营方式与国有企业竞争,推进了我国整体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截至2015年,我国私营企业已达到865万多家,占所有登记注册的法人企业总量的近70%;私营企业的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口总数的近30%?.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社会阶层的经济实力还会不断壮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更多的力量.“人民”范畴的进一步扩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更多的动力,有利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多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体现出了“人民性”.

2. 人民群众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

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变化,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都不能忘记、不能淡化,我国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动摇、不容忽视.” 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具有最强的革命性,也是当时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要求彻底否定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要依靠工人阶级的领导力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工人阶级是我国人民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的工人阶级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国有企业中,他们创造着巨大的社会财富,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经济权力越来越多地过渡给了劳动者.工人阶级与生产资料更加紧密的结合,使工人阶级的积极性更加充分地被调动起来,工人阶级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同时,一部分掌握着现代管理知识与技术、具有较高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工人也进入了企业的管理阶层,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他们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为使命,通过现代化管理技术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幸福尽职尽责.在改革的过程中,工人阶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在生产中的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人阶级自身的组成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工人阶级中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工人数量显著提升,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脑力工作者比例也大大增加,他们经常能够接受最新的职业技术和知识培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需要.同时,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不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工人会被逐渐淘汰,符合先进生产力要求的工人比例也会大大增加.工人阶级凭借自身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对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仍然是觉悟程度最高、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最多、力量最集中的阶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工人阶级依旧是我们最坚实的领导力量.作为人民最主要组成部分,工人阶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仍然要坚定不移地依靠工人阶级的领导力量.

3. 人民群众以工农联盟为坚实基础

总书记指出:“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的国体.”?“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体作用和首创精神…….”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注重农民阶层的作用,尤其是工农联盟的基础性作用.无产阶级革命以无产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是其最广泛的基础.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出发明确指出:“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只有农民才能成为无产阶级的坚强可靠的同盟军(直到这个革命胜利为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工人阶级的队伍虽然在不断壮大,农民在人口总数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民的问题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工农联盟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农民群体为整个市场提供了大量农副产品,保障了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农村向城市输出的大量劳动力,成为了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进入到农村经济改革和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的进程中.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一样获得了自主权,成为了财富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工农之间通过市场的力量进行交换;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阶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进行保护,以保障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获得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保证他们之间的平等竞争.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在自主的基础上遵循价值规律进行交换,在平等的基础上结成了联盟,共同参与到社会发展果实的分享当中.由此,工农联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出了更大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在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人阶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是不可能取得这项伟大事业胜利的.工农联盟为改革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智慧,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4.“人民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体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中,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我国所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更多新的社会阶层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人民的范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拓宽.同时,人民群众的领导力量仍然是工人阶级,其坚实基础仍然是工农联盟.

作为人民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工人阶级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坚力量.工人阶级在改革的过程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经济权利,在经济发展中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工人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对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仍然是觉悟程度最高、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最多、力量最集中的阶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工人阶级依旧是我们最坚实的领导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工人阶级的队伍虽然在不断壮大,农民在人口总数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没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和工人阶级一样,逐渐获得了自主权,成为了财富的主体.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具有了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平等地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分享社会发展果实.工农联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出了更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智慧.因此,工农联盟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综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民范畴虽然有了新的发展和拓宽,工人阶级仍是人民群众的领导力量,工农联盟仍是其坚实的基础,“人民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具体体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人民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人民性是阶级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体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科学地揭示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因而具有科学性.“人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过程中所总结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人民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科学.它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的无情批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深入研究,使它成为了无产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遭遇了剥削和压迫,他们强烈要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对剩余价值生产、实现和分配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地说明了剩余价值是工人无偿劳动的产物,理应属于工人.但在现实中,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强行占有了本该属于工人的剩余价值,资产阶级的利益与客观经济规律已产生了背离.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无产阶级要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其所代表的利益与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是一致的.

马克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及其规律.随着生产和劳动日益社会化,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受到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深,他们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其所代表的利益与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科学,无产阶级所代表的利益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同全人类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也同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由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人民的利益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所揭示的客观规律,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所揭示的整个社会发展趋势具有一致性.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科学性.

一是人民的利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的客观规律一致.我国在实践中所探索出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将社会主义本质和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有机结合,充分适用于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平稳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参与的市场经济活动,是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角度出发的经济活动,同时也是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过程,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一样,都遵循价值规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越好,越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更好地为他人服务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是利益驱动的结果.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需求出发,通过自身积极、主动地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人民的回报,在回报中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想要作为独立的经营主体进入市场竞争环境中就必须遵守价值规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只有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生产出更多更好、更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产品,市场经济主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市场经济主体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产品质量的优劣、提供服务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的命运.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不断提供丰富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需要,才能够更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否则,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难以销售,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足.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既是利益的受益者,也是损失的承担者,他们也会主动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工具和管理手段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以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不败之地.此时,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整个市场经济充满了活力,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角度出发,使得个体自主地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之中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对社会资源进行了最优配置,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所揭示的客观规律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

二是人民的利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的发展趋势一致.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社会的基本矛盾并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得到解决,只会越来越尖锐,生产资料私有制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因此这种所有制形式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可以有效地克服私人占有资本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从而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同时能够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转变成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保障了全体劳动者都可以参与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当中,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证了劳动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从人民的立场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证了全体劳动人民共同享有生产资料.作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生产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劳动者也有权参与到经济发展果实的分享中.在这种经济制度下,劳动者可以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中,更多的权力移交给了劳动者.工人对企业参与程度的提高能够进一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工人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劳动者的需求,避免政策与现实脱节,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劳资冲突,最大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的利益.对于企业而言,劳动者收入的提高能够产生更多的社会需求,会使企业有更广阔的市场,给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激励企业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由此,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从人民的立场出发,保证了全体劳动人民共同享有生产资料,使得劳动者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与人民的利益具有一致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人民的利益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与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有一致性,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科学性.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性与科学性统一

十八大以来,党所提出的“人体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立场.在坚持这一根本立场的前提下,“人体论”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人民是社会生产力的最主要动力,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是人民性.

我国在实践中所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平稳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从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市场经济内在的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同时,市场经济主体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此时,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可以有效地克服私有制的弊端,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转变成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保证劳动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极大地提高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将更多的经济权力过渡给了劳动者,进一步保证了劳动者共享经济发展果实,早日实现共同富裕.这种趋势与人民的利益具有一致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经济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达到了人民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综上所述,“人体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性的本质,“人民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体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经济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实现了人民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注释:

①⑧ :《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

②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参见《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③《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依靠诚实劳动开创美好未来》,参见《人民日报》2013年4月29日.

④ :《在纪念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12月27日.

⑤《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参见《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2日.

⑦《对照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研究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措施》,参见《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8日.

⑩ :《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9日.

:《在庆祝中国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日报》2016年3月18日.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9页.

《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6年版,第367、40页.

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47页.

文献研究室:《思想年编(1921—1975)》,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825页.

数据来源参见国家统计局编辑出版的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

:《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4月29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2页.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6日.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参见《人民日报》2015年5月2日.

《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0页.

作者简介:白暴力,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5;杨颖,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

(责任编辑  陈孝兵)

政治经济学论文参考资料:

政治经济学论文3000字

政治经济学论文题目

大一政治经济学论文

政治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五大期刊

经济学论文题目大全

上文汇总,该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政治经济学和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政治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政治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