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职业倦怠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与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应略综述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职业倦怠范文 类别:技师论文 2024-02-06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应略综述》

该文是有关职业倦怠毕业论文题目范文跟倦怠和应对策略和公务员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韩晓琳

(长春工业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职业倦怠是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应对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干预策略,本文在参阅国内外职业倦怠相关论文的基础上,对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研究做了较全面的总结和梳理,并结合其不完善之处进行了反思和展望.

关键词:公务员;职业倦怠;干预策略;工作效率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7.02.038

职业倦怠也称“职业衰竭”“职业枯竭”,指因个体不能有效应对工作上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的综合性反应,主要包括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三部分,严重影响个体的工作效率[1].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政府的工作,而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对公务员的工作效率产生了消极影响,提出积极有效解决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干预策略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分析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应对策略,弥补当前策略的不足,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应对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策略,使干预策略切实可行是目前研究的重要任务.

1 以个体为导向的应对策略研究

以个体为导向的应对策略主要是通过改变员工个体的认知行为,从而提升员工的胜任能力以减轻和消除倦怠现象的一种职业倦怠干预方式,因此这种干预方式将关注重点放在了员工自身的心理培训和价值引导方面,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辅导和培训来提高公务员的心理素质和胜任能力.

国内学者王伟华提出的建立心理测试制度就是以个体为导向的应对策略,通过在人员选拔和晋升前期提供心理测试的方式来检验员工是否能胜任工作,来达到降低公务员职业倦怠水平的效果[2];郑丽梅和张凤军指出可以通过加强公务员培养来提高公务员的参与能力,通过参与式管理来提高公务员的参与自主性,从而使公务员能对自身有正确的价值定位,防止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3].国外学者van Dierendoneck和Schaufeli等提出通过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来提高员工认识自己的能力,通过辅导者与被辅导者之间建立的咨询关系来帮助被辅导者认识和欣赏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不良认知倾向[4];Cohen-Katz和Wiley等同样提出了通过心理辅导来帮助员工认识自己,从而克服倦怠,提升自己的干预方式,同时他还指出可以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从而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认为认知行为培训可以有效减少倦怠存量[5].

以个体为导向的应对策略将重点放在了公务员个体身上,使其能够从改变员工自身的认知行为入手,来影响员工的行为,但是仅仅将个体视为重点,而忽视整个组织环境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将影响应对策略的实施.

2 以组织为导向的应对策略研究

以组织为导向的干预措施,是从组织的角度出发,通过组织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支持等方式来降低员工的职业倦怠感,通过组织机构改革、完善人事制度、加强社会支持等方式来应对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

国外学者Halbesleben和Osburn等认为,组织需要为员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来降低员工的职业倦怠感,个体通过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情绪疲惫、个人成就感降低等现象会明显减少,员工出现职业倦怠的概率也会相应降低[6].Blanc认为员工在工作中如果能得到同事、管理者和家庭的支持,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倦怠现象;他指出根据工作资源理论,工作资源与工作倦怠是负相关的,如果个体得到这些群体的支持,就丰富了工作资源,而工作资源可以有效降低倦怠存量.国内学者周晓红认为,组织可以通过增加社会支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加强培训力度、完善监督机制等措施来防止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7];宝兴荣认为要预防和减少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就要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行政伦理氛围和工作环境、完善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等方面入手[8].

以组织为导向的应对策略是通过完善组织的各项制度,使组织为员工提供增强胜任能力的机会,并从制度上规范和约束员工的行为,从而避免员工职业倦怠的产生,但这种方式难以针对个体的特点做出反应,有待继续完善.

3 个体与组织相结合的应对策略研究

无论是以个体为导向还是以组织为导向的干预方式都相对片面,个体与组织相结合的应对策略就既关注员工个体的特点,又注重组织环境的影响,是一种双管齐下的干预方式.

国外学者Innstrand和Espnes指出可以通过个体和组织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来应对职业倦怠问题,具体的干预措施是工作再设计,包括工作流程再造、工作时间计划等,从而有效地增强工作控制,减少角色模糊和工作超载[9];Sluiter和Bos等指出,工作价值再认识和工作价值评估以及反馈同样可以有效降低倦怠存量,使倦怠的核心成分情绪衰竭明显降低[10].国内学者文启和张鹏认为可以通过构建有力的社会支持和做好公务员压力管理来降低公务员的职业倦怠感,同时要运用心理契约来克服组织局限,构建开放型的组织文化[11].李亚云和曹亚茹指出只有全社会积极关注、公务员自身不断努力、政府部门不断推进管理改革、社会环境协同支持,才能有效预防公务员职业倦怠,提升公务员的职业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12].

4 结束语

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且从个人、组织和个人与组织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策略,但是如果要解决我国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不能照搬国外学者的观点,必须结合我国公务员的实际来做出合理的防治措施.而我国学者对公务员职业倦怠应对策略的研究视角相对较单一,大多停留在理论论述方面,没有广泛地应用于实践.笔者认为可从心理学的视角结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将EAP应用于解决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建立一套适合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EAP体系,从公务员选拔到晋升的各个环节都能保证和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有足够的胜任能力,以此来防治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现象.

参考文献:

[1] 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

心理学报,2003,35(5):677-684.

[2] 王伟华.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组织干预研究[J].湖北行政学

院学报,2008(S1):104-105.

[3] 郑丽梅,张凤军.基于JDCS压力模型的我国公务员职业

倦怠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9):7.

[4] van Dierendoneck D, Schaufeli W B, Buunk B P. The evalua

tion of an indicidual burnout intervention program: the role

of inequity and social support[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

logy, 1998, 83(3): 392-407.

[5] Cohen-Katz J, Wiley S D, Capuano T, et al. The effects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on nurse stress and bur-

nout: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udy[J].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2004,18(6): 302-308.

[6] Halbesbeben J R B, Osburn H K, Mumford M D. Action re

search as a burnout intervention: reducing burnout in the Fed

eral Fire Service[J]. Journal of Applied Behioral Science,

2006, 42(2): 244-266.

[7] 周晓虹.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索[J].经

济师,2008(8):18-19.

[8] 包兴荣.浅议中国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与职场生态的优

化[J].学习与实践,2010(6):82-88.

[9] Innstrand S T, Espnes G A, Mykletun R. Job stress, burnout

and job satiaction: an interverntion study for staff working

with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J].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2004, 17(2): 119-126.

[10] Sluiter J K, Bos A P, Tol D, et al. Is staff well-being and

communication enhanced by multidisciplinary work shift

evaluations?[J].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005, 31(10):

1409.

[11] 文启,张鹏.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云

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3):150-152.

[12] 李亚云,曹亚茹.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思考[J].陕西行政学

院学报,2010,24(2):52-54.

(责任编辑 石俊仙)

职业倦怠论文参考资料: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

教育和职业杂志

职业生涯和规划论文

职业论文发表

职业和教育杂志

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

小结:这是一篇关于职业倦怠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倦怠和应对策略和公务员相关职业倦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