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互联网时代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互联网时代,我们更聪明还是更愚蠢了?方面论文例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互联网时代范文 类别:技师论文 2024-01-21

《互联网时代,我们更聪明还是更愚蠢了?》

本文是互联网时代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跟更聪明和互联网时代和愚蠢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相比,我们现在获得信息更便捷、更容易了.然而,在如此海量和庞杂的信息面前,我们是否更聪明了呢?如果一个人有正确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并且懂得怎样过滤和分析信息,他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成为一个更加理性和智慧的人;反之,如果他对所有的信息都不加分辨地一味接纳,盲从盲信,那么丰富的信息反而会使他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断下滑,他好像越来越愚蠢了.

高科技原始人

自2003 年,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广泛地流传着一个谣言:“外国人用跟苏丹男子握手的办法可以使其消失.”

这是一个谣言,但却通过手机流传甚广,许多当地人对此深信不疑.在智能手机已经非常普及的互联网时代,竟然还有人相信这种荒诞的事情,他们就是典型的“高科技原始人”.

苏丹长期处在战乱之中.苏丹人拥有现代杀人武器和高科技通信工具,AK47 和智能手机几乎人人都有.这就出现了奇特的一幕,他们身背冲锋,拿着手机,每天登录推特社交网,却害怕外国人的手.这是多么可怕的场景.不过,同样的现象并不是非洲穷国的专利,英国也有大量的高科技原始人——信仰极端思想的英国年轻人通过手机来观看人质被恐怖分子斩首的录像,并在录像下面点赞.

这不禁让人瞠目结舌,但似乎又再正常不过.

供职于谷歌公司的技术专家卡瑞在一篇博客中指出,互联网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没有任何遗漏的地方,这使人们习惯于借助网络信息进行学习、思考和决策,无形中改变了人类大脑的运作方式.

“当我们点击闪烁的在线广告或者修改社交平台上的信息时,我们也许正在破坏自己的神经系统;我们对互联网长时间保持专注以便融入它的情境,但并没有学习到多少有益的知识;我们伴随谷歌网长大,可能大脑已经忘记了没有互联网的生活是什么样,也很难平静地理解人与人的关系.”

这就是让人们变得低智化的网络迷因吗?我不能对此妄下结论,但互联网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开放的同时,确实也产生了大量的副作用.比如,人们可能早就习惯了从电脑屏幕中弹出窗口来获取信息.并且,弹出窗口越多,人们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就越低,经常是一扫而过,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

肤浅的思考者

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以及对各个行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是海量的,平台是无限的,人们眼花缭乱.网页、微信、微博上的各种消息推送让大脑应接不暇.可以这样说,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我们不用通过任何有形的工具来获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你只需要点击一下就能将世界尽收眼底.

我们的大脑终于被解放出来了!我们不必再绞尽脑汁,也无需四处收集资料,然后再进行艰苦的比对、筛选和分析了.一切学习的方式都是全新的,它放纵了我们的大脑.

1. 无所不知就是一无所知

由于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我们能轻易地收集到海量信息,达到了“无所不知”的境界.但是,当你无所不知时,其实你一无所知.无限信息的持续干扰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的思考变得破碎和肤浅了.

注意力的分散非常致命,它在为你提供多种信息的同时,也使你的智力和决策力变得低下.表面上你无所不知,实则你无所理解, 你虽然在网络上浪费了大把时光,但并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2. 可怕的“记忆逆进化”

著名的发育心理学家格林菲尔德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概括和总结了不同的媒体技术对人类的认知能力构成的影响,并刊登在了《科学》杂志上.她的研究表明,虽然在电脑上玩视频游戏能够提高人的“虚拟读写能力”,优化人脑对于屏幕上的图像转换的注意力和思考速度,但这种优化的另一效果却是降低了人的记忆力,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机械化和缺乏灵活性.

这是一种被称为“记忆逆进化”的智力倒退.

在网络世界中,人们不断受到各类信息的干扰,从而无法形成强烈和富有深度的神经连接,做不到深刻的思考,也无法发展出更高的创新能力.于是,我们在本质上成为了信息的“信号处理器”和“接发中转站”,记忆力成了一个无用的东西.

注意力失控

美国的常青藤盟校曾经推广了一个教育实验:

允许一半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可以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另一半学生则不能接触电脑.实验为期3 个月,结果表明,经常在课堂上使用联网电脑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非常糟糕,因为他们的大部分精力和注意力都用在了浏览网页和聊天上.

埃伦将这一案例写进了自己的著作.他说:“新型互联网媒介在损害人的认知技能和降低人的注意力的同时也让人看起来更傻了.”这种大面积的注意力失控,还表现在人们对网络内容的分享上——人们忙于转发而疏忽了思考.

1. 信息对人的要求.

信息作为网络迷因的构成元素,要求很简单:

□人不必思考,只需要复制和转发就可以了;

□人不必集中注意力,只要打开电子工具,接入互联网就行了;

□人可以什么都不用做,但必须成为信息的中转站.

我们的研究人员曾与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进行了一次合作.他们对50 个经常使用互联网媒体的人和50 个不太关注互联网的人开展了认知方面的检测,参加实验的人主要由媒体记者和传统的学术研究者构成.研究发现,经常使用互联网媒体的人在认知方面的表现比较拙劣,他们太容易分心了,既不擅长控制注意力,也很难从复杂信息中筛选出重要信息.后者的表现要优秀很多,他们以强大的自控力和对某一话题的深度思考著称,也能够对很多问题发表独特的见解.

人们总以为见多识广的人拥有心智方面的优势,其实不然,他们“见多识广”,却未必有“真正的高见”,他们把一大半的思考力和注意力投入到了不重要的地方.与传统的学术研究者相比,平时用互联网工具处理工作的人在深度思考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因为任何事物都可能分散他们的精力.

2. 关掉互联网,情况会有不同吗?

马上拔掉网线,关掉手机,情况会怎样呢?这些负面的伤害会立刻消失吗?我们要求实验的参与者接受为期2 个月的“断网测试”:60 天内,除了必要的工作邮件,不能使用网络,也不能打开网页浏览新闻;可以用手机接听电话和发送短信,但必须设置成自动断网模式;远离推特等社交平台,每天只能通过报纸这种传统媒体来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参与者要回归互联网发明之前的传统生活.

情况的确不一样了.他们反映说:“很奇怪,早晨不到7 点就醒了,以往9 点起床还觉得十分劳累,晚上不到10 点就感到困倦.身体逐渐恢复了正常,重要的是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对事物的专注力和判断力都有极大的提高.”还有人兴奋地说:“我感觉自己从来没拥有过这么美好的生活状态,整个人都变得理性和冷静了,也重拾失去已久的耐心.”但是,也有人感到沮丧:“我睡不着,身体疲乏,胡思乱想,就像是戒断反应.”

互联网通过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来强化某一部分的神经功能,使它更适应网络社会的要求,但其他的功能却被弱化了,比如大脑对信息深加工的能力被大大削弱了.远离网络一段时间后,部分人能够调整思维,也有一些人难以适应,他们被改造过的神经功能和思维方式还会继续主导他们的生活.

克制与自律才能让你更聪明

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卡莱茨一直在研究技术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其中就包括互联网.他的观点和理查德·道金斯有所不同:网络迷因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包括文字、图画和视频,还包含技术本身.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对人类文明来说就是一种迷因——他的原话是“蝴蝶效应”.他对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充满担忧,认为这将不可逆转地降低人类的智力水平.

“除非重新训练我们的神经回路,让大脑找回克制与自律的能力.”他说:“我们的大脑正因对网络的频繁使用而被‘大规模重造’.这一工作已悄悄开展十几年了,幕后凶手就是互联网技术,它正按自己的需要塑造人类,如果不加以重视,任凭其演化下去,结果将是致命的.”

每天一睁开眼睛,我们就被网络迷因包围着,也被它塑造着新的思考模式.在网络冲浪中,我们失去的是平静和专注的能力,进而也丢掉了沉思和内省的能力.互联网不允许你过慢节奏的生活,而是让你永远处在一种高速运转的状态,重复迷因的演化过程——帮助信息进行复制、传播和演化.也就是说,网络正让我们变得“看起来聪明”但实质上越发愚蠢,它调低了智力的标准.

想要平静和耐心地思考,读书是个好办法,它能使人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对焦到某些重点内容上.

和电脑不同的是,纸张总能让人不由自主地找到沉思的状态,并且主动地进入一种精神自律的模式.所以,为何不每天抽出1、2 小时的读书时间呢?用读书加强大脑和现实的联系,进而提升自己的克制力、训练自己的意志力.

我们花在网络上的时间就像水草一样,在不可遏制地疯长.把时间浪费在互联网上会让你的现实生活有所损失——它满足了你渴求精神刺激的,也让你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识破了互联网“阴谋”,我们就能找回克制和自律的能力吗?先从控制自己与网络终端的接触开始吧.

(摘自天津人民出版社《迷因效应:谁在影响你,你在影响谁》 作者:高德)

互联网时代论文参考资料:

新教育时代是正规期刊吗

时代周刊杂志

互联网论文

美和时代杂志

时代教育杂志

关于互联网的论文

本文结论,此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更聪明和互联网时代和愚蠢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互联网时代本科毕业论文互联网时代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