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评价体系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跟本体和模式: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述评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评价体系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14

《本体和模式: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述评》

本文是评价体系相关开题报告范文跟双一和评价体系和本体类论文范文资料。

摘 要:科学构建“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是促进“双一流”建设的基础.最近几年,围绕“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建设,学界大多从多视角出发、运用多种方法分析了评价体系现存的困境、指标的构建与大学排行榜的利弊,但存在着评价本体理论基础薄弱、评价过程不科学、评价对象不明确等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本体理论;探索科学的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模式;形成以国家、社会需求为价值导向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研究;模式;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8)02-0076-09

关于如何科学评价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国外学者卡特尔(JamesMcKeenCattell)早在1910年出版的《美国科学人》(AmericanMenofScience)书中就已展开过讨论[1],而国内在1987年以前还没有发现系统开展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评价的研究文献.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评价研究直到1993年才逐渐兴起.随着2015年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研究迅速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些研究有哪些突出研究成果?存在哪些研究不足?下一阶段研究方向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双一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双一流”建设工作.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并借助电子表格(Excel)和可视化文献分析(Citespace)软件,从学术界开展“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研究的进路出发对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分析“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今后的研究趋势,以便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启示与借鉴.

一、“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研究:背景及主要成果

关于“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研究产生背景及主要成果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二是构建评价体系的现实可能性有哪些?

(一)“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研究

构建“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首先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的定义是什么?二是如何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评价体系指导实践走向,实践经验反过来完善评价体系,唯有如此,评价体系才能臻于完善.

针对第一个问题,国内外研究者众说纷纭.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学界主要从理论逻辑与实践分析的角度进行探究,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阿特巴赫(PhilipGAltbach)认为决定大学或学科是否世界一流的要素包括卓越的学术、顶尖的学者、自由的环境、规范的管理、齐全的设备与充足的资金这六个方面.[2]韩立文等人以回归分析的方式得出研究能力、文章发表与引用、主要的教员奖和教育质量是对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认知.[3]美国大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冯(JohnVaugh)把世界一流大学理解为学科领域广泛,教育质量顶级,学校受到世界认可.[4]而对于世界一流学科,学界主要从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与世界学科评价的方法入手提出见解,周光礼、武建鑫通过词频分析认为一流学科是基于知识、权力与规训的制度组合.[5]潘静依据学科组织的基本要素得出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充分的物质保障、高效率的运行机制与突出的社会贡献构成一流学科的特征.[6]正是由于国内外学者对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内涵有不同的解释,因而学术界暂时还未形成一致的定义,而内涵的广泛认同又是形成评价标准的基础,其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着评价体系的构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形成是发展、动态的过程,在其演变过程中只有抓住核心要素才能把握评价的基本维度.

针对第二个问题,研究者主要从评价视角、评价性质与评价要素三个方面开展一流大学评价体系研究.其一,就评价视角而言,世界一流大学集学术、育人与社会指引等功能于一身,因而其评价是科学视角、教育视角与社会视角的有机统一.[7]其二,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其性质是价值判断与科学判断两者的结合.[8]评价主体的特定性首先反映了价值判断,体现了大学在满足评价主体需要方面达到的程度.科学判断依据客观的指标,人们对大学的性质认识越深刻,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也越准确.其三,在评价要素的选择上,注重科学研究、教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声誉,以开放、动态的眼光确立可比性要素.[9]对一流学科评价体系的探析,学界立足于学科自身属性、功能基础上进行研究,郑莉提出学科评价既要围绕传统的学科功能产出水平展开,而且要兼顾学科组织的发展水平,做到“体用”相结合,[10]27实际上就是从学科特点和本质要求出发建立相应的评估理念和指标体系.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无论是一流大学还是一流学科的评价,较少有深入各个大学和学科来进行可比性选择的判断.因而在建立评价体系上,既要反映大学、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根据中国大学发展国情,制定符合中国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

(二)推动“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的发展研究

国内外有关“双一流”建设的研究成果很多,涉及面较广,这为分析世界一流大学的组成要素和特征,为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能.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主题为“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文献,时间范围为1991-2016年,剔除人物对话、研讨班简述、新闻会议等不符合要求的检索结果后,有关“双一流”建设相关研究的有效文献数量为1535篇,具体参见图1.梅雄杰李志峰:本体与模式:“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研究述评

图1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相关研究成果年度分布

1990-1999年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有效文献共90篇;2000-2009年这十年的文献数量得到快速增长,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共检索到有效文献665篇;2010-2016年,共检索到有效文献780篇,其中2015-2016年362篇,可见近两年来“双一流”建设研究已经成为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进一步准确了解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研究的基本情况,选取具有较强代表性的1288篇文献,运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运用网络汇总表(NetworkSummaryTable)反映该领域研究的主题关键词出现的频率状况,具体参见表1.

表1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相关研究高频率关键词

频次

(Freq)突变率

(Burst)中心性

(Centrality)∑

(Sigma)关键词

(Keyword)840091人才培养21577003121立德树人200151学术自由180031现代大学制度140051一流人才1201大学理念901大学精神8344001102学术骨干80021本科教育60021全校师生501青年教师501校园文化

“双一流”建设相关研究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不仅总量巨大而且来源广泛,主要分布在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文化理念与师资队伍等方面.这其中又以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居多,且研究力度最为强劲,分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既呼应又巩固了人才培养在“双一流”建设中占据的核心地位,在网络分析表中其出现频率高达84次.相比于其他学者认为研究生教育的拔尖人才与创新技术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肩负的重要地位,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提出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与灵魂”,只有重视本科教育才是一流大学成熟的标志.[11]国外一流大学的理论和经验表明,一流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重视课程体系改革[12]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13].这充分说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一个“急于求成”的过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既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也是其办学的基本常识.相形之下,关于“双一流”建设的解读关键词“大学文化”、“大学理念”与“校园文化”共出现26次,“双一流”建设的灵魂是彰显一流大学文化[14],而教育理念在大学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文化引领作用[15],“双一流”建设的思想理念就是立足中国特色,秉承发展自主、学术自由、行事、兼收并蓄、开放办学为核心的大学精神[16],一所成功的一流大学最终将把中国的大学理念奉献给世界高等教育界[17].除了对大学文化的探讨之外,有研究者意识到学科文化理念是一流学科发展遵循的内在逻辑,学科的功能、性质、结构就是在其基础上形成的.学科理念是学科发展的土壤和动力,学科建设模式与学科理念一脉相承[18],重塑学科文化理念,需要用制度引领[19],才能成就世界一流大学.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主要观点认为,教师队伍素质是制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瓶颈,应围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大学教师体面劳动[20],推进长聘教职制度改革[21],营造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总体来说,“双一流”建设的要素特征正逐渐明晰,人才培养、文化、制度、教师等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共识性要素.

国外或地区研究以案例中的政策文本分析研究为主.信(JungCheolShin)评估了韩国的“脑力二一工程”(BrainKorea21,是韩国政府于1999-2005年实施的一项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计划,该计划从应用科学、人文社科、传统特色科学、新兴产业科学领域开展基础研究自主项目)的影响[22].研究出版物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虽然韩国大学论文数量实现很大增长,但增长率没有达到预期超越美国和日本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此外为了聚集人才,韩国政府还实施了留学韩国计划和世界一流大学计划推动了大学国际化的程度,但由此引发教育发展不平衡、素质低、教育和学术西化的风险[23].莫家豪把中国香港地区的高等院校近十年来的发展归功于三大措施:科研评估活动、教与学质量过程评审、管理评审与大学治理评审(MRs).[24]罗兹(RobertRhoads),李帅和劳伦(LaurenIlano)批判了现今世界大学排名对研究产出数量和大学品牌的过于重视,导致世界一流的定义指向为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建议引入大学对当地社区和企业贡献度,重点关注对大学地位重要的外部机构.[25]奥巴君(JunOba)认为在竞争性基础上建立起的资金资助政策,应该寻求竞争基金和基础教育研究基金之间预算分配的适当平衡,警惕大学排名的结构性缺陷,卓越的教育和研究不仅需要研究型大学的高质量成果,同时要兼顾支撑其广泛的基础教育[26],正如世界银行高等教育部主管所说[27]: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规划及其实施情况,应密切联系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小学教育正在进行和将要实施的改革,以及发展其他类型高校的计划,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包括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和技术型大学的高等教育系统.

安妮塔沙维尔(ChristineAnitaXier)和阿萨哥夫(LubnaAlsagoff)以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为例,提出了通过国际联合办学,提高学术成就和学生国际化发展三个战略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的实践创新思想.[28]上述研究成果表明,世界一流大学与学校、师资的规模及研究论文数量不成线性关系,过于注重排名指标有陷入功利主义泥潭的危险.以“全球化”建设自己“世界级”的方式,从而达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的表明,通过市场驱动,建设大学发展的软环境与提高国际化水平能有利吸引人才聚集,这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作用需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二、“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研究:困境、标准和方法

对于评价体系的探讨可以分为三类:“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困境、“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方法与“双一流”建设评价标准.

(一)“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困境

自1987年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中国第一个大学排行榜以后,我国开始借鉴西方一流大学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逐步构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从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来看,学术界认为我国长期以来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第一,评价基础理论薄弱.目前我国的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起自身完整的评价理论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价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大学排行榜指标选取混乱、繁杂.[29]其评价体系本身的科学性有待论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自然大打折扣.同理,一流学科评价的目的在于发挥评价对学科建设的引导作用,但是目前的学科评价主要形式是借鉴国外学科排名,对从学理上回答一流学科“是什么”和“怎么评”的基本理论问题还不系统.显然,“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研究尚未成体系.

第二,评价过程不科学.在绩效主义高等教育政策的导向下,一流学科评价基本都是各项指标的量化设计.一流学科的评估要真正对学科建设起到正向激励与导向作用,关键依靠科学的评估技术.尊重学科成长规律和学科文化的差异,就是采用定性的同行评议机制来解决量化评估的“数字化”假象,使真正一流与评估出的一流形成共识.[30]而对学术排名指标的系统性,有学者认为大学排名的思路只看到大学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充分体现大学对社会作出的贡献.[31]也就是说,大学的发展最终还是要呼应国家重大战略,引领社会、支撑社会发展.目前评价手段的过分量化与指标选取的片面性都会影响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导致数据结果侧重于外显性因素项目,而轻视了考察项目中的内涵与质量.评价体系唯指标化会辜负大学的核心使命,大学必将在“双一流”建设的名义下失去合法性基础.[32]

第三,评价对象不明确.学科研究领域不同,所需要的评价体系也不同.目前学科评价的对象和内容不明确,层次不分明,导致评价出现重复或错位.一方面,在一级学科的评估中,有的博士点没有一级学科,就直接用其二级学科或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其他一级学科博士点比较,导致评价结果的效度降低.[33]另一方面,统一标准的评价体系无法做到从不同学科类型、特点和本质要求对相应学科进行评价.例如,中医学是我国原创学科的代表,用现行的大学、学科评价体系去评价以临床与社会服务因素主导的中医学学科是不适合的,因而评价结果也未能得到中医药界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同.

(二)“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方法

针对我国“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此战略背景下如何构建评价标准,不同学者探讨了改进评价体系的方法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指标.

第一,定量研究法.浙江大学大学评价研究课题组把世界一流大学的综合实力分解为支撑实力、科研实力和教学实力.[34]二级指标具体分为诺贝尔奖人数等9个指标,数据资料从各国高等教育政府部门或机构网站中获取,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获得的结果较为客观,但存在数据完整性以及评价指标过于简单的缺点.还有学者首次对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的成员国家(地区)大学从师资力量、科研能力、国际化程度、教学水平和影响力五个方面进行评价[35],其中前三项的二级指标均与论文有关,师资力量完全由高被引科学家数代替,国际化程度以合作论文数量测算,科研能力以科学引文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SCI/SSCI)收录论文数和高被引论文数衡量,过于侧重科研导向.

第二,比较研究法.就整体层面的指标选取来看,陆根书、罗继军对四个全球性大学排行榜进行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具有典型代表性,该研究对四大排行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述,揭示出其重视科研的共性特征,最后根据马金森(SimonMarginson)的8条评价标准,对四大排行榜的数据质量改进和行为效果进行了判断.[36]这种关于不同大学排行榜指标的异同和评价目的的介绍、比较、分析对于思考我国“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面临实在性、客观性等问题,促进评价体系的构建,无疑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在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上,涉及科研评价指标、评价方式的多元结合等方面,黄小平、陈洋子就我国“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对比了英、法、美、澳科研评价体系,对投入指标、基础指标、产量指标、成果转化指标进行了优化.[37]崔育宝等人认为我国的“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可以从评价组织、标准及效用三方面借鉴德、日、韩的经验,以开展独立评价,践行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既相互平衡又统一于国家建设的标准,增强评价体系的有效性.[38]此外,还有大量的期刊论文就具体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评价体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第三,历史研究法.根据对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理解的不同,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绝对性评价体系与相对性评价体系,绝对性评价体系以全球认可度最高的国际通行指标为参照,相对性评价体系以历史视角的多重维度形成评价定位,目前少数学者采用相对性评价体系.主要观点认为,“双一流”是大学在历史竞争中形成的比较优势[39],一流大学从历史角度来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区域性和类型性相统一的多元特点使得一流大学的评价方式从历史变迁视角出发,采用“第一批法”、“条件约束法”、“百里挑一法”找到评选一流大学的相对标准和条件,显得更加相对可靠[40].从历史视角来看,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更需要的是创新性而不是追求稳定性和标准化[41].

总体而言,全面量化的评价指标在当前评价体系中依然盛行,质性评价方法少有运用.“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成果相对丰富,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范例和详实的研究资料,而历史研究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少,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生成和发展总是基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受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历史研究的力度.

(三)基于大学排行榜分析的评价标准

利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164篇有效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时间范围从2001-2017年,得到如下关键词图谱(图2),对此分析可知目前对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以大学排名为主要依据,其中科研竞争力、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ESI)、科研机构等关键词的高频出现表明评价体系中以科研为导向的价值趋向十分明显.从左往右的时间进度上看,大学排名与学科排名贯穿于整个评价的始终,且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活动涉及内部和外部相关利益者使得大学排名的重要性更为突出[42].目前世界上有四大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体系,分别是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西蒙兹·夸夸雷利世界大学排名(QuacquarelliSymondsWorldUniversityRankings)、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HigherEducationWorldUniversityRankings)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大学排名(USNews&WorldReportBestGlobalUniversitiesRankings),四个排名体系都涉及大学和学科.中国“双一流”建设要取得应有成效,外部的国际标准非常重要.[43]

图2“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关键词共现分析

第一,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分析.四大评价机构均把科学研究水平作为大学排名十分重要的指标.周光礼、武建鑫根据系统分析模式的解释,建立“三阶段+三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学术声誉、师资队伍与科研成果是四大评价机构高度关注的三个方面,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核心在于学术研究,而其基础依靠师资队伍的水平.[44]阎琨等学者选取四大排名中均进入前100名的52所大学为代表进行分析发现,世界一流大学学生规模与结构较为离散分化,生师比平均为78,国际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在20%以上,师均论文被引次数以美国723最高,师均科研经费支出约15万美元.[45]从学术界对四大全球排行榜的分析可以得知,学术研究、教师水平、国际化水平是评价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性标准,良好的科研环境与充足的经费则是形成一流大学的外部保障(如表2所示).但这种排名游戏可能对国家的发展战略造成负面影响,大学采取的行动与公共政策目标不一致,目的是为了提高名次.世界一流大学应该保持学术领域的领先地位[46],这一点已达成共识,但共性之外还应具有不同的个性,当世界级研究型大学成为成功的终极模板时,分配的公共资金也会被浪费,竞争导致大学同质化[47].表2全球四大大学排行榜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西蒙兹·夸夸雷利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

世界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世界大学排名评价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夸夸雷利·西蒙兹公司

《泰晤士高等教育》

《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

评价目的

侧重科研,关注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侧重商业价值,为学生及家长、投资者、雇主等利益相关者全方位提供大学的科研、教学、师资、声誉等信息评价内容

以学术为导向的教育、教师、科研质量学术声誉、雇主声誉、生师比、师均引用率、国际化水平大学声誉、引用、

产业收入、国际化大学声誉、学术研究和博士生培养评价方式定量定性与定量定性与定量定性与定量

第二,关于世界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分析.除了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其他三大学科排名的指标权重根据不同学科设定,指标分类如表3所示.各排名机构对学科领域进行了不同的划分,在指标设计上根据学科特点而有所侧重,最终各种评价结果的重心分布在教学、科研、综合体系、声誉等不同方面.而评价结果的学科对象分布的集中性反映出指标之间存在内在相通性.因此,构建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综合核心指标,采用多角度、国际性、定性定量相匹配的方法体现指标的科学性.[49]14以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为例,其设计的四个一级指标简洁明了,注重声誉调查,对我国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有很好的参照价值.[50]从上述全球性学科排名来看,虽然评价机构按学科归属分类对其进行了不同权重的赋值,但似乎评价的结果与学科实力本身不存在直接相关,反而与指标选取关系密切,同时依然存在评估周期受学科产出的滞后性影响较大等问题.

表3全球四大学科排名指标体系[48]

世界大学

学科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

学科排名西蒙兹·夸夸雷利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学科排名指标分类获奖校友10%教学同行评议声誉调查获奖教师15%科研雇主评价学生选择高被引科学家25%论文引用论文被引学生成功论文数25%产学研服务H指数资源情况高质量论文比例25%国际化研究活动

三、“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研究的展望

我国“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指标的选取方面.总结已有相关研究的经验与不足,发现:以往研究缺少对“双一流”建设内涵和理论基础的探索,导致评价指标的选择存在一定主观性;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学科与学科之间评价体系不具备可复制的条件,两种模式应区别对待;构建“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立足点是面向国家、社会重大发展战略和需求.

(一)深入开展指标体系评价的本体理论研究

纵观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绝大部分是由现行评价体系的实践问题引发的思考.而关于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本体理论研究较少.“世界一流”的概念在汉语和英语中语义存在偏差,汉语表示排名在世界前列,而英语表示最高级,即“世界唯一”[51],因而导致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涵义既有绝对定义,又有相对定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从绝对性概念来看,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要有丰富的资源、高度集中的人才和良好的治理[52],满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在质量上的需要,拥有某些共性特征;从相对性概念来说,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在范围、数量与时间上具有指向性,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大学难以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比较,因而定义就相对宽泛、主观.对“双一流”概念理解的歧义造成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概念外延不清、内涵不明,它主要表现为研究者有时把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直接定义为大学排行榜前十位的大学或前1‰的学科,有时将其定义简单概括为是否为世界所公认,侧重学校声誉和主观评判,从而影响理论体系的构建.

关于“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理论比较缺乏.根据国际四大评估机构的排行榜,其评价指标的设计存在一定主观性,缺乏相应的理论根基.国内评价体系多是移植已有的研究成果,还没有进行本土化的深入研究.具体到指标选择上,学校或学科声誉、国际化程度和科研产出水平是所有排行榜中最为关注的三个方面,这些指标的科学性与内在关系从学理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而数量化的评估方式中容易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评估重外显轻内涵,无法系统反映学校的真实水平,另一方面是量化的声誉调查极易导致主观上的判断.“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既要遵循国际标准也要反映中国特色[53],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发现,明确提及“评价体系理论基础”的文献仅有2篇,整体而言,关于“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研究成果过少,相关研究不够丰富.因此,保持对各类排行榜清醒审慎的态度,开展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对于评价指标的科学设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区分两个“一流”的评价模式

从大学与学科两者关系来看,学科是大学的基本要素,大学组织的特点就是内部存在若干个由学科划分而成的学院或系,因此,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形成的基础,若干个一流学科组成一流大学,大学与学科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从大学与学科自身的功能来看,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功能,其功能的实现并不要求每一学科都具有大学所具备的四项功能,而更多依靠学科之间的相互协作.每一学科在自身领域都具有各自的使命和功能,而学科的功能特点归根结底是因为知识的分类和知识生产方式的不同,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体系和结构.例如数学、物理、哲学等基础学科的主要任务是探究事物之间内在规律,反映事物的本质和整体,因而科学研究是基础学科最重要的功能.而计算机、机械工程、自动化等应用学科的主要任务除了进行科学研究之外,还要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提供创新技术成果.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都是评判应用学科声誉的重要基础.整体来看,科研与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是一流学科的重要职能和具体表现.[54]

通过对国际四大评估机构学科排名体系分析发现,其对学科进行评价都有一套单独的评价系统,且国内的学科排名主要沿袭国外的做法.在一级指标的选择上,四大机构大学排名主要关注的是学校声誉、学术研究、教学质量与国际化水平,而学科排名主要关注的是论文引用率、学术声誉与科研产出水平.学科之间因研究领域不同制定相适应的评估标准,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分学科评估排行为例,学科评估有两种方式,一是分学科领域评价,在学科指标上分别确立权重,例如在“资源情况”一级指标下,教育学科设置生师比、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教师中院士比例或获奖比,而工商类学科则不需考虑;二是最佳研究生院评价,将学科划分为文理、应用和职业三类,实行分类评价.国内学科排名中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排名都以科研为导向,忽视人才培养功能,科研的权重在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分学科排名中占到50%,在浙江大学学科综合实力评价中占到39%.[10]26人才培养虽是学科的基本功能之一,但在学科评估中因为不易测量而被忽视,同时还要考虑学科建设的水平涉及资源、文化等方面,以论文和专利发明等产出指标代表学科水平具有片面性.因此,认识到大学与学科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功能的差异,建立起不同的评价模式是有效的、科学的方法.

(三)确立以国家、社会需求为首的价值导向

从评价目的来看,各大评估机构建立评价体系的目的不尽相同.英国高等学校科研评价由高等教育基金会(HigherEducationFundingCouncil,HEFC)负责组织实施,通过评价来对各大学进行资金配置;然而在荷兰,高校评估由荷兰大学协会负责,并把评价作为对大学管理的一种方式.[55]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以市场为导向,给学生和家长提供学校和课程选择,同时警醒高等教育界如何保持优势地位,起到了检验大学政策实施效果的作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关注点在大学的科研成果上,其目的在于找准差距,提升我国高校的科研实力.[56]德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从1998年开始与媒体一起展开大学排名工作,其目的是以学科为中介,提高大学教学质量.[49]11由此得出,各评价机构根据实际需求,制定了各具侧重点的评价体系以实现评价的目的.

“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世界排名,更多在于衡量大学对本民族、国家的贡献[57].因此评价体系的出发点应立足以国家、社会需求为导向,对接《总体方案》要求,实现高等教育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目标.从大学发展逻辑来看,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大学发展遵循社会本位论,大学需要首先对社会、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培养所需人才,“双一流”建设价值和功能的实现必须建立起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58].从学科发展逻辑来看,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打破了既有的大学与学科依附壁垒,极大拓展了大学知识生产的功能[59],跨学科的质量评价跟随着知识生产的逻辑变化而发生转变.即便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赋予“一流”超越国家和文化的界限,但前提是大学必须对当地有所贡献,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一流大学[60].因而,评价指标既要参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同时也要结合中国大学和学科发展实际,在指标设计时考察大学及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科研成果与产业对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方面的满足程度.

有关“双一流”政策方方面面的研究与认识已然成为构建“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现实基础,而明确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手段等理论问题任重道远.在新常态下如何解决同一标准下学科的可比性问题,并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因素[61]的评价体系以积极回应学生、家长、大学管理者、政府的利益需求,这些都是构建“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理论与现实性问题.

评价体系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质量管理体系论文

考试和评价杂志

药物评价杂志

论文评价意见

对论文的评价

上文汇总:本文论述了大学硕士与评价体系本科评价体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双一和评价体系和本体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