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老家来人了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和老家来人了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老家来人了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1-17

《老家来人了》

本文是老家来人了类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跟老家来人和老家相关论文怎么写。

老家来人了

■姚凤霄

姚凤霄,女,山东省首届齐鲁文化之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昌邑市作协主席,昌邑市政协常委.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山东省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作品见于《散文选刊》《山花》《散文百家》《神剑》《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四川文学》《青海湖》《南方文学》《当代小说》《中华诗词》等.部分作品入选各种年度选本,多次获全国省市征文大赛奖.出版长篇小说《泅渡》、散文集《幸福启航》《潍河长歌》等.

每当看到我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急匆匆往楼下走,邻居就问,老家来人了?我一笑,擦身而过,边走边应一声.嗯,老家来人了.

隔上几个月,菊姐姐就和老徐开着自家的旧面包车从老家来,给我带点老家地里种的小杂粮,或是自己养殖的鸡、虾,我一股脑儿全收下,回赠他们茶酒和点心.我们之间不多客套,给了就收下,彼此都满心欢喜.菊姐姐说,你每次都给这么多的东西,我们以后要经常来,赚便宜呢.我就笑着说,欢迎来赚便宜啊.我们说着打趣的话,彼此都快乐.人与人之间一种知根知底的真情实意,在你来我往中,越来越亲近.菊姐姐是和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菊姐姐、她丈夫老徐和我,我们仨是小学的同班同学.

菊姐姐毕业后在家种地,老徐承包了海边盐池晒盐,也养虾.他们家底殷实,小日子过得富裕舒坦,我很羡慕.我在小县城里上班,上班忙得紧,时间一到,我就心急火燎地往单位跑,本职、总有忙不完的活儿,难得有个自己作主的清闲时候.菊姐姐和老徐活得自由自在,吃苦受累都是自己心甘情愿,实在累极了就不干.有时候,我就想,我拼了命折腾,把自己累得七荤八素.回头一想,除了本职工作有点成就感,的工作就干了一些大而空的事,拼死拼活地干着一些看起来正经,却毫不实用的纸上谈兵的活儿.老辈儿那些生存的智慧,任凭老人提着耳朵喊破天叮嘱,我一点也不往心里去,莽撞地活了大半生,年龄到了才知道,就是活了老辈儿的几句话.如果早听得进那几句话,这辈子会少走弯路,活得轻松好多.也许,有些事,人历经生活的艰辛,到了一定的年岁才能懂.

几天前,菊姐姐和老徐又来了.我问她和老徐,今年日子过得怎样?她说,今年天旱,地里收成不好,养虾平扯平,吃五个鸡蛋放五个屁,来五去五.她的话惹得我哈哈大笑.老徐说,晒盐不赚钱,就不再承包了.我问老徐,前几年晒盐不是很赚钱吗?他说,是啊,去年晒盐就亏本啦,今年,渤海滩上晒一吨盐才卖四五十块钱,现今承包费和人工费都贵,以前赚下的钱填进去了一些,今年剜着老肉了.养虾晒盐我都不干了.我就问,那你干什么?答,耍呗.干活更亏本,不如耍啊.家里有地种着,心里不慌.我还算好的,看火候不好,赶紧住工.有的人不服气,死犟,最后就亏个一毛不剩,两手空空走人.我问,有那么严重?老徐说,嗯,我说的是实话.上两年,渤海滩上养殖大菱鲆(一种对水质要求高,也高的鱼)的人发了大财,辽宁的一个企业老总老王,贷了款,拿了几百万投资建养殖大棚,今年彻底亏光了,留下一腚饥荒,回去了,找了个当保安的活儿,去看门了.他的养鱼大棚离我的养虾池子不远,我们常一起喝酒.老王临走,我们设了个酒场送他,一起喝了个散伙酒,他哭得鼻涕泡吹纱灯,乌眼黑啊.几百万扔在渤海滩上,打个水漂没了,拍拍光屁股回家了.现在银行就怕这些贷款的人,明明干不成,还强求,大吹大聊不着调,没个脑子,赔本了还干,直到赔光光,还不如我们这些庄户人……

菊姐姐给我带来一大袋新玉米面,我说吃不了这么多.她说,你邻居亲朋的分一下,好家业扛不住三份子劈,分着分着就不够了.我听后笑了.菊姐姐还是延续庄里的老风俗,有了好东西邻里百家的分着吃.以前,庄里谁家果木树摘了果子,都是分大半个庄.我家的苹果树摘下苹果,菊姐姐家梨树摘下梨,都会分给庄里的人吃,我们也常吃到邻居家送来的山楂石榴葵花籽等.听起来,这个场景就像人情满满的世外桃源,其实,这种光景离我们现在并不远,也就差不多三十年的时光.老辈儿留下的分享的好品质,我到了城里渐渐淡漠了.人是适应环境的动物,也特别能接受暗示.城里的高楼大厦给人封闭的感觉,短视,自我,冰冷,看不见蓬勃的禾苗,闻不到众多生命的鲜活气息.拿菊姐姐的话说就是,城里人活得憋屈,人不实诚也不爱搭理人.想一想,还真是这样.城里人的生活状态与城市的环境相关,城里人从行动到心灵,虽然彬彬有礼,却自我封闭,有了好东西自己吃,自己用,很少关注他人,邻居也很少关心,关上门,过自己家的日子.人与人之间很少有情感相依的温暖,分享互助的快乐也少之又少了.我一脸惭愧地跟菊姐姐说,我很少分东西给邻居.菊姐姐说,唉,不光城里,庄里也是这样了,家家都富裕了,人们把钱看得重,笑贫不笑歪门邪道,还自私,以前的好风俗变了些.我听了,心被揪起来,一阵阵疼.一个人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短时间就可以,但成为有文化有德行的文明人需要时间和修为来滋养.抽出了历史文化和民间风俗这股血脉,不管城市和乡村都没了底气和精气神.

菊姐姐手巧,会绣花.我在外上学,每每回家,就看到母亲、婶婶和不再念书的菊姐姐,搭伴在我家大房子里绣花.我看着她们细长光洁的手指拈着银针,一针一线,上下翻飞,那种跳跃的轻盈,很像在作画,绣品精致美丽,栩栩如生.七彩的凤凰,金光闪闪翻腾的长龙,富贵的牡丹,黑白相间,头顶一点红的仙鹤,都在她们手下活起来.绣花是一项让时光慢下来的活儿,万物百态在她们手下慢慢生长绽放,艺术的质感那么强.偶尔,我也眼馋,给她们打个下手,做一些技术含量小的活儿,在边角绣上一个小叶子,打上一个小葡萄.母亲常常催我,你念书去吧,我们慢慢绣,你绣不好,还给我们添麻烦.我就讪讪地罢了手,拿起书走开.这种祖辈传承的技艺,给后辈人很多精神上的提升.至今,我都留恋女人们头挨头在一起绣花的那种温馨氛围.

如今,城里人的生活方便快捷起来,城里人分工细密,各种专业人员做得又快又好,许多事花钱就能办得到.人懒手拙,日子也能过得好.我和众多的城里人一样,除了匆匆忙忙上班,下班后,就看电视、上网、玩微信,能自己动手做的织毛衣、缝被子,费时劳神的饭菜等细密的活儿,我也不愿意做了,就会拿了钱买.慢慢的,我更加慵懒,衣服也拿到洗衣店洗熨.以后的日子里,也许还会有机器人帮着做家务.人有脑子就行,人可不就变成只用手指按键,张着嘴巴吃饭的一种怪物了?那些精致的手艺,艺术的情调,没有了人们亲自动手,该是多么了无趣味.

菊姐姐自己亲手做了面鱼,给我带来一大包.我打开一看,眼前一亮,各种花色,各种形状的面鱼,满目灵秀之美.真真好手艺,艺术品一样的面鱼,我怎舍得吃啊.?看看面鱼,我一脸惭愧,生活的缝隙里,居家女人的温婉和勤勉怎么就越来越少了?安和与清宁的状态也不多见了呢?

菊姐姐说,老家的河里蓄满了水.我想到家乡河里一汪清凌凌的水,就满心欢喜.说,太好了,不怕干旱了,明年即使天不下雨,咱老家的庄稼也能丰收了.菊姐姐说,唉,好什么好!河里全都灌满了上游排下来的污水.今年河里干巴巴,连污水都没有.庄里的人听到丰产河放污水,就抢先把污水灌满了咱们庄周围的河.明年天旱,就用污水浇地了,有什么办法呢?我脑子里一下子呈现出好多年前丰产河里绛红色刺鼻的工业污水的画面.我愣了一会儿,问,污水浇地能行吗?能啊,今年一些地里就浇了污水,我们污水都抢不到,河里很快干巴巴.我心里暗暗叫苦,老家的那方沃土会变成什么样子?收获的粮食人还能吃吗?我不再说话,也无话可说.我转念一想,现在政府对污染治理力度很大,排污水的造纸厂已经彻底关闭多年了.既然污水敢排放,肯定处理过,中水是可以利用的.我沉吟了一会儿,就安慰菊姐姐说,上游排下来的水,可能是已经处理过的中水,中水可以浇地的.菊姐姐笑了,说,我不懂的.反正清水比污水好,污水比没水好.我强调说,不是污水,是中水.菊姐姐说,中水是个什么水?反正排下来的水,是被用过的污染水.我只好苦笑了.我没见过那水,不敢再说了.我知道又不知道.谁能全知道呢?我解释不清.但我在心里大喊:苦哇,哭哇,我亲亲的土地,养育家乡人的沃土,几时能有清澈甘甜的水浇灌啊?

老徐一本正经地问我,听人说你当了作协主席?还能赚几个钱花?我笑了,说,我当作协主席是,不赚钱,一分钱没有.老徐一脸失望,咳咳,不赚钱,你还干什么干?城里人干什么都要钱,住房子都要物业费,你个大野巴(方言,傻瓜).我哈哈大笑起来,却难以向老徐解释清楚.

我解释不清的,还有眼前的雾霾.知道它就在我们周围,却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是谁在制造雾霾.跟谁去说理较劲?有种被四面包围却只能喊叫、无法抗拒的悲哀.谁能摆脱这种悲哀呢?不知道.说不知道但又知道,说知道又不知道.请原谅我这么绕,事实就是如此.我们就像被雾霾埋葬一样,心中有莫名的虚空和悲凉,竟不知道对手是谁.

2002年冬始至2003年夏,肆虐全球致人死地的SARS病毒横行,现代医学和高明的医生也没有特效药来抗拒SARS病毒的致命袭击.我们知道SARS病毒存在,却不知道它来自何方,迷茫的那时那刻,不知道SARS病毒在接触中传播,还是在空气中传播.防不胜防的人们,不敢外出,不敢聚集,人人自危,无限恐慌,不知道上帝、佛祖、真主在哪里,能不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系统,也不知道人类要经历多大的劫难.那时,谁也解释不清.

老辈儿人常嘱咐我:不要多说话,你明白的事越多,越要闭嘴.不然,句句都在撒谎.一些事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就碎了.我越琢磨越觉得老辈儿的话,深刻又睿智.许多事我们说不清楚.

在众多迷茫中,人们渴望有居高临下清晰的视界,渴望把那些知道又不知道的混沌状态消解.可是,没有消解.

老家的人和事,在我的脑子里慢慢地陌生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认识的老人都陆续离世,庄里的年轻人我很少有机会认识了.离家几十年,我近期又回家看了看,整个村子彻底变了样,富裕而新潮.老房老街老树没有了,老路小桥没有了.我的老家,还有多少能引起我回忆的东西呢?那些有幸被时光挑选后留下来代替消失了的大多数,呈现在我面前,可供使用的,只有土地了.土地不管属于谁,怎样分割,它依旧在那里,搬不走.我们有没有善待养育过自己身心的一方热土,给这块祖辈生息的土地浇上清澈的水,洒下饱满的种子,给予它真诚的汗水和永远的爱恋呢?会有吗?我觉得应该有.

我站在老家的河边,看着冬日里枯萎的芦苇在风中摇曳,思绪流淌成秋夜里幽幽的河水,眼前呈现出左一群人,右又一群人.葱绿的田野里,挥汗如雨的一群青年男女在田里锄草,欢笑的歌声响起,锄除的青草被毫无节制的午阳晒蔫了,一阵阵干香升腾起来.场院的月光下,一群男女老少剥玉米,吵嚷着忙碌着,一个老爷爷声如洪钟,在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我很想与他们打招呼问好,但我做不到了.回不去的时光,回不去的年华.有的人离开人世,有的人已经苍老,有的人蹿高长大,我离开那个时空的层面,只能遥想一下,如同旷日持久的单相思.我看得见那段时光的场景,它们看不到我,也不理我,我已然走远了,钻不进密不透风的乡村精神内核里,任凭我跺脚喊叫、弯腰大笑、嘘唏泪流.

老家来人了,对我来说,是个值得高兴的事情.有个值得念想的老家和老家人,吃着老家土地上收获的喷香的粮食,日子是美的.我上学离开老家,并不清楚每一个离去都是出发,每一个出发也是离去.现在看来,野心和静心,都是弹指一挥间的事,世事苍茫与人生的沧海桑田是双胞胎.

谁能料想“老家来人了”一声声惬意的问答,会在以后消失呢?我家的亲戚都已经在城里居住多年了.庄里的大多数人家,在城里买了商品房,许多孩子在城里上学了.菊姐姐说,老家庄里已经没有小学,孩子们都到外庄的中心小学上学.乡村的一切再美,没有人居住,等于抽掉了乡村的筋骨.想一想,空空的房屋,空空的街道,空旷的土地,少有人的声息,就甚为失落.旧农事,老物件,老艺人,娶媳妇喜庆的鞭炮炸响,送殡的白衣长队咿咿呀呀地哭,河中一群孩子游泳嬉戏的场景,都会渐渐消失,我就一声长叹.想到庄里立春日家家户户“打囤”,七夕节姑娘们“乞巧”,春节锣鼓高跷满街跑的乡风民俗,会如云散在历史的长河里,我真有蚕茧一样撕扯不完的乡愁.

快过年了,年味依然不浓,以前备年货,买新衣,收拾家居,自己动手写春联,亲朋好友热热闹闹团聚的兴奋劲,被沉默代替了.年节的日子在生活里掀不起多大风浪,说不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理智淡泊,还是越来越缺乏热情和温馨的人情味.从城市到乡村,一群人呵呵欢笑互致问候的场面,越来越多的被低头玩微信,独自一人对着手机的傻乐代替.众声喧哗的热闹春节,被网络和微信的转发、点赞一通乱炒,搅得可有可无.乡村的沉寂,城市的快车,资本的狂飙,在人们的生活中交叉,越来越成为不同层面上的现实.存在中的某些事物,归入说不清道不明的混沌之中,很难说美或不美.

城里的人向往乡下的安宁和随意,乡村的人艳羡城里的繁华和生活的便捷.其实城市和乡村都有自己的门槛,善于与外来者划清界限.一些偏见的隐秘的通道,是外来者短时间无法适应的.每个的转角处,都有苦涩和伤口,往往这些,能够吹熄热望的灯盏.乡村精神流浪的苦闷,城市万花筒的眩晕,林林总总,承载着生命中的许多不堪和不愿,看起来满镜子的“花红柳绿宴浮桥”,一伸手就碎了一地,刺伤你的皮肉,血流不止甚至露出骨头.也许不久的将来,城里人的老家是乡下,乡下人的老家是城里,所有人的老家是地球.

责任编辑 练彩利

老家来人了论文参考资料:

综上而言,本文是一篇关于经典老家来人了专业范文可作为老家来人和老家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老家来人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