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体育游戏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和体育游戏对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影响的个案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体育游戏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14

《体育游戏对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影响的个案》

本文是体育游戏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跟孤独症和个案研究和沟通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潘红玲1, 李艳翎2, 谭慧3

(1.长沙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5;

2.湖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3.湖南师范大学 附属思沁中学,湖南 长沙 410217)

摘 要:旨在探讨体育游戏对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的影响.采用A-B-A实验设计对3名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进行体育游戏干预,以社交沟通为主线创设体育游戏,运用示范、辅助、强化等多种策略促进沟通.结果表明:经过12周体育游戏的密集干预,3名孤独症儿童主动沟通行为次数显著增加,沟通技能有所提高.由此得出体育游戏对部分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的改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育游戏;孤独症;沟通行为;社会交往;问题行为;个案

中图分类号:G804.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0520X(2018)01009506

Influences of Sports Games on Autistic Children’s Communicative Behior

PAN Hongling1, LI Yanling2 ,TAN Hui3

(1.School of P.E, Changsha Univ. of Science and Tech.,410015,China; 2.School of P.E., Hunan Normal Univ.,Changsha 410012,China;

3. Siqin Middle School Affiliated to Hunan Normal Univ.,Changsha 410217,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of sports games on children with auti. Using ABA design of experiments, the study carried out the sport games intervention experiment on three autistic children, creating sports games for social communication, with multiple strategies including demonstration, support, reinforcement to promote communic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active communication of three autistic children increased and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improved after 12 weeks’ intensive intervention. Sports games proved to improve communicative behiors of some autistic children.

Key words:sports game; auti; communication behior; social communication; problematic behior; case

孤独症在社会化、沟通及仪式化行为三个领域都有障碍(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其中沟通交流障碍被认为是最首要的障碍[15].沟通是指个体之间以口语、肢体、文字、书写等方式交换自己的需求、感觉及渴望的过程[6].它可以用语言的形式或非语言形式来表达,是所有人类互动的基础.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非语言沟通行为方面有明显的障碍,包括早期对他人的微笑缺少反应,缺乏目光对视,缺乏点头、摇头、微笑和手势,也很少使用动作来进行沟通(Ozonoff S,2010;Landa RJ,2012).不仅如此,约有50%的孤独症儿童始终缺乏语言沟通行为.有些虽有语言,但发展缓慢,有语法错误或特殊表达等特点,如自言自语、鹦鹉学舌,也有一些具有较高语言能力,但缺乏沟通技能[78].当前对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及沟通训练通常采用室内环境的一对一模仿说出物体名称、被动回答及纠音等,该干预方式强度高,能增加儿童语言能力,但缺乏乐趣,难以维持注意力,在开发潜在兴趣、创设生态环境等方面显露出不足.体育游戏集趣味性、运动性和社会性于一体,其激发孤独症儿童兴趣和沟通意向的作用是突出的[912].基于此,本研究想通过体育游戏的科学实验给孤独症儿童提供早期的可操作性的运动干预,为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特征出发,以运动教育中心理动机、认知和情感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利用体育游戏的功能特点,设计12周体育游戏干预方案,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体育游戏对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的影响,以期为体育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交发展提供操作性策略和实践指导.

1研究设计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长沙某康复机构进行,被试的筛选标准为:(1)持有孤独症鉴定证明;(2)年龄在3~6岁之间;(3)无其他身体疾病,均具有基本的运动能力.(4)获得家长的知情同意及机构教师的同意.经过筛选确定三名被试:受试甲,男,5岁7个月,曾在特殊学校上学,进步不明显,目前在该机构学习将近一年的时间.能模仿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但手脚不协调.注意力涣散.几乎没有主动沟通,能用单字或词语回答简单问题,刻板重复语言多,部分语言含糊不清;受试乙,男,5岁11个月,曾在该机构学习,目前在幼儿园学习.但在幼儿园坐不住,多动爱跑,喜自言自语,注意力不集中,不与同伴交流、玩耍.家长同意来机构参与体育游戏实验.受试丙,女,5岁2个月,目前上午在正常的幼儿园学习,下午在该机构学习.手脚协调,胆子大,能拍球,传接球,运动能力较好.但注意力极易分散,与他人交流时基本没有目光接触.主动沟通意识较差,不会与同伴交流、玩耍.

介入前以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三版(PEP3)评估发展年龄,以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自闭程度,具体评估结果与背景资料参见表1.

表1受试者基本资料摘 要表

受试甲(男)受试B乙(男)受试c丙(女)

实际年龄5岁7个月5岁11个月5岁2个月

发展年龄a3岁0个月3岁8个月3岁5个月

自闭程度c363033

安置形态d非融合全融合半融合

注:a.以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三版(PEP3)评估;b.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结果;c.安置形态是按照托幼机构融合教育的形式区分.“全融合”指孤独症儿童在正常幼儿园的正常班;“半融合”指孤独症儿童半天在正常幼儿园,半天在康复机构;“非融合”指孤独症儿童全天在康复机构.

1.2研究假设

本研究假设体育游戏能增进孤独症儿童主动沟通行为,能提高沟通技能.

1.3研究工具

(1)孤独症儿童基本沟通行为评量表

由张正芬、王华沛编制,该量表分别从要求行为、拒绝行为、引人注意行为、回答问题、要求说明、社交性沟通6个方面对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进行评估,每个问题有若干选项,可以详细清晰地反映出孤独症儿童的沟通行为特征.

(2)自编的《目标行为记录表》和《目标行为记录统计表》,记录受试主动沟通行为次数,采用事件记录法.

(3)自制《社会效度访谈》,调查家长和教师对干预的满意度和可接受性.

1.4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实验法中的跨被试多基线设计,包括基线期、干预期和维持期三个阶段.这种设计要求干预实施于不同被试,被试数量至少为两名.从伦理角度而言,多基线设计需要同时两个以上的基线,并在基础上引入自变量,无需返回基线,能对多位儿童评量教学效果,提高研究结果的推广度[13].

本研究的自变量为体育游戏教学设计,因变量为被试主动沟通行为,因变量的操作性定义见表2.

基线期:未实施本研究课题干预之前的阶段,由家长填写孤独症儿童基本沟通行为评量表.同时观察被试在学校主动沟通行为,此阶段不做任何干预,只记录主动沟通数据.具体方法为期3周,每周3次,每次记录上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各45分钟,由研究者记录主动沟通数据.干预期:指实施本研究课题干预进行中的阶段,限于学校教学工作安排,干预时间为12周,在维持原有教学活动基础上每天课余时间进行30分钟的体育游戏干预(节假日除外),共计51次,同时每周对受试主动沟通行为次数记录2次,方法同基线期,共22次.干预期最后一周由家长填写孤独症儿童基本沟通行为评量表.维持期:撤去干预后的阶段,为期4周,撤去体育游戏教学,保持原有的教学活动,记录受试主动沟通行为次数,方法与基线期相同.同时维持期最后一周由家长填写干预后孤独症儿童基本沟通行为评量表.

第1期潘红玲,李艳翎,等:体育游戏对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影响的个案研究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52卷

表2主动沟通行为操作性定义

沟通行为定义

眼神

注视主动关注他人,引起他人注意或传达意见,2秒以上记1次

肢体

动作主动通过肢体动作(如给东西、张开手要求、遥指、挥手、摇头、点头、微笑等)表达自己想要得到的物品或想从事的活动的行为,出现一次记1次

语言主动通过语言表达自己想要得到物品或想从事的活动的行为,发出有意义的单字、词语、短句或长句记1次

1.5实验环境

本实验体育游戏实施场所安排在受试所在孤独症康复机构,本机构有专业教师10余名,拥有约80平米的感统训练室和室外篮球场,有各种感统器材和游戏活动器材,能满足实验的需求.主试为机构的体能老师,有训练孤独症儿童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辅助者为受试的母亲,同伴为熟悉的同学,不会对其产生排斥.

1.6控制变量

本实验的实验人员、实验环境、实验时间保持不变.在取得一致意见后,在实验期间保持原来的课程不变,只是额外加入了体育游戏干预,同时要求受试不要参加其他培训或干预,不服用其他药物,受试坚持参加每一次干预活动.

1.7信度检验

由研究助理采用与研究者相同的数据收集程序,在实验不同阶段抽取30%的时段独立记录并进行信度的一致性检验.其信度考验公式为:观察者间一致性百分比等于观察一致性次数÷(一致性次数+不一致性次数)×100%,观察一致性百分比均达92%以上.说明观察者间一致性信度较高.

2孤独症儿童体育游戏干预方案

2.1体育游戏设计思路

依据幼儿体育游戏锻炼性、教育性、趣味性、针对性等原则,结合孤独症儿童身心特征,特别是针对孤独症儿童社交沟通缺陷的特点,以促进社交沟通为游戏的核心内容,开展具有多种情节、互动性较强的体育游戏.根据受试能力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分别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及集体课相结合的干预形式.

2.2干预方案

本研究干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干预期间儿童平均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69%)范围;运动频率为每天1次(节假日除外);每次运动持续时间为30min,方案共持续12周,共51次课.

第一阶段:提升注意、感知能力.以专注力、感觉统合类游戏为主,如:追星星、赶小猪、小投手等.此阶段以一对一训练为主,提升注意力,感知觉、运动等基础能力,培养听指令能力.第二阶段:提高兴趣,激发沟通意向.以互动类体育游戏为主,如炒黄豆、滚滚球、传接球等.此阶段以双人配合游戏为主,提高回应、配合、等待、轮流等技能.第三阶段:提高社交合作能力.以社会交往、集体游戏为主,如春天来了、开火车、夺宝、蚂蚁运粮等,此阶段以团体游戏为主,提高合作、交流能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各阶段的目标,只是在这个阶段所侧重实现的目标,各阶段的短期目标根据实验对象的具体表现进行调整.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各个阶段的目标相辅相成,相互渗透,最大限度地改善沟通行为.课程内容进度及结构安排具体见表3、表4.

表3体育游戏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表

阶段主要目标干预

时间阶段游戏内容

第一

阶段改善注意力、目光接触、追视行为以及促进感知觉发展4周以视线接触类、感觉统合类游戏为主,提升注意力,感知觉、运动等基础能力.

第二

阶段提高兴趣,激发沟通意向

4周以互动类体育游戏为主,提高回应、配合、等待、轮流等技能

第三

阶段培养合作能力,提升团结互助意识和竞争意识4周以团体体育游戏为主,提高合作、交流能力,提高社会技能

2.3干预策略

示范:教学开始阶段,积极通过示范的方法让儿童理解游戏方法与规则.重点示范如何沟通,包括话语、手势、表情等,然后由受试进行游戏.示范时要注意孩子的兴趣,掌握孩子的注意特点,要等待孩子的反应,当孩子的反应正确时,要及时表扬、鼓励,当孩子的反应不正确时,再示范一次.

表4体育游戏课程结构安排

课的部分内容安排时间/min

准备部分问候、点名

热身活动:五官及身体部位指认,动作模仿练习5

基本部分体育游戏教学22

结束部分整理放松,师生道别3

引导:通过语言、非言语和身体的辅助协助儿童完成动作,帮助他们做出回应.例如抓着儿童的手抱起球,跟他一起把球放入框内.

强化:当孩子做出正确动作行为或由不正确的反应进步到较正确的反应时,要及时表扬强化,除食物强化外,鼓励使用社会性强化,如拥抱、亲吻、击掌等.还可利用孩子喜爱的活动强化好的行为.

同伴与家长参与:游戏中同伴与家长参与不可或缺.同伴参与为孤独症儿童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伴的榜样示范及鼓励增强可激发其参与其中.同伴比成人更容易、更自然地引导孤独症儿童游戏与互动.家长参与其中,能增加孩子面对挑战时的安全感,提高干预效果.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沟通行为次数变化情况

运用单一被试实验数据统计方法处理观察所得数据,结果见表5.

由图1和表5可知,受试甲、乙、丙基线期主动沟通行为次数在最低值1与最高值5之间,均值分别为2.7次,3.7次,3.4次,基本呈稳定的低值,且3名被试主动沟通次数在基线期(A1)、干预期(B)、维持期(A2)Br的绝对值均小于1,即各组数据非自我相关,数据有效.3名受试主动沟通行为次数在基线期与干预期的均值差异极其显著(P<0.01),且干预期数据高于基线期,这说明实验干预是有效的;受试乙干预期与维持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即在撤销实验处理后,受试行为仍然保持干预期水平,说明实验干预具有延时效应.受试甲、丙维持期与干预期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维持期数据平均值低于干预期,即在撤销实验处理后,受试行为又有降低趋势,说明受试甲、丙实验处理有效,但只有即时效应,没有延时效应.从回归线来看,3名受试干预期和维持期较基线期的发展趋势有较大的改变,主动沟通行为次数呈上升趋势,比较各期均值,受试乙进步幅度最大,其次是丙,甲进步幅度最小.维持期都有所下降,但总体趋势仍是上升.

由表6可知,3名受试主动沟通行为类型不尽相同,受试线期主动沟通方式主要以目光接触为主,肢体动作为辅,较少通过语言主动沟通,干预期与维持期口语沟通均达到20%以上,能用单字、短语以及简单句沟通.受试乙、丙基线期具备一定口语沟通能力,但受试乙较少使用点头、摇手等肢体动作,而受试丙注意力涣散,眼神注视极少,干预期与维持期受试乙、丙的肢体沟通与眼神注视均得到发展.

表5三名受试主动沟通行为次数统计结果

基线期(A1)

干预期(B)

维持期(A2)

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

M2.703.73.412.3217.6816.418.415.1311.25

SD1.2820.9491.2654.7656.1044.0951.8323.1372.100

Br0.47-0.91-0.650.880.810.94-0.240.020.22

回归线斜率0.090.09-0.110.650.760.58-0.31-0.770.071

PA1-B甲:0.000(<0.01)乙:0.000(<0.01)丙:0.000(<0.01)

PA1-A2甲:0.000(<0.01)乙:0.000(<0.01)丙:0.000(<0.01)

PB-A2甲:0.027(<0.05)乙:0.274(>0.05)丙:0.004(<0.05)

表6三名受试主动沟通方式比例统计结果(%)

受试甲

受试乙

受试丙

A1BA2A1BA2A1BA2

口语3.724.021.337.84142.138.228.630.6

眼神注视55.639.139.448.630.528.18.835.236.1

肢体动作40.736.939.413.527.930.654.836.233.3

图1受试甲、乙、丙主动沟通行为次数变化

教师和家长反映,体育游戏干预后3名受试明显表现出沟通交往方面的进步,受试甲能用语言表达需求,能够用单字和短语回应教师的对话,如“不要”、“要玩”、“休息”等;受试乙能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能用微笑、点头、招手与他人打招呼;能主动进行简单会话,并在教师和同学之间传简单话;受试丙能看着老师同学的眼睛说话,主动语言增多,且能够运用较长的句子,如“妈妈扶我过去”、“妈妈给你吃”等;主动要求参与游戏.

3.2基本沟通行为变化

从表7可知,干预期受试甲的沟通行为有所进步,能够较多地使用肢体动作、单字短语与人沟通,尖叫生气行为很少出现,且对多次重复的游戏规则有掌握,偶尔能和同伴一起玩,这说明体育游戏干预提高了其基本的沟通技能.在维持期,其基本沟通行为和干预期没有变化,说明基本沟通行为得到较好的维持.

从表8可知,在干预期受试乙基本沟通行为有所进步,突出表现在无反应减少,不适当沟通行为减少,能够逐步使用手势、面部表情与人沟通,在维持期,受试乙的基本沟通行为与干预期没有太大改变,说明基本沟通行为的变化在干预之后得到较好的维持.

表7受试线期基本沟通行为方式及干预期基本沟通行为变化

沟通行为经常表现的行为偶尔表现的行为没有表现的行为变化

要求行为拉人、走到东西面前用手势或使用单字要求别人使用简单的短句经常盯着东西、使用手势或单字要求,偶尔能用手势、动作问人

拒绝行为生气、推人不理会或用声音“尖叫”用适当口语拒绝经常用摇头或短语“不要”拒绝,生气“哭闹”偶尔出现

引人注意行为拉人,重复性语言使用单字,在人前走来走去使用简单短句经常使用单字、在别人面前走来走去、用手指的行为,偶尔出现重复性语言

回答问题没反应,重复无关的话用单字回答用短句回答用手指回答“在哪里”“要哪一个”,偶尔能用短语回答

社交性沟通微笑或注视、动作回应没反应,用口语回应,用注视、微笑表示感谢主动跟人打招呼,用动作表示谢谢,使用短句经常能用口语回应,偶尔能主动和人打招呼,无反应的行为很少出现

游戏活动时单独玩,听从老师指导允许同伴加入,但各玩各的和同伴一起玩对多次重复的游戏规则有掌握,偶尔能和同伴一起玩

表8受试乙基线期基本沟通行为方式及干预后基本沟通行为变化

沟通行为经常表现的行为偶尔表现的行为没有表现的行为变化

要求行为拉人、不完整句表示跺脚、哭闹使用适当而完整的句子经常使用短语要求别人,以前偶尔出现的跺脚哭闹很少再出现

拒绝行为不理会、哭闹尖叫、打头用适当语言、肢体动作用经常用正确的语言或手势来拒绝,以前偶尔出现的尖叫、打头没有再出现

引人注意行为推人、拉人短句、重复语言表示使用较长、完整适当句子经常使用简单句或拿东西给人看引人注意,以前偶尔出现的重复语言不再出现

回答问题重复无关的话没有反应,仿说用口语有顺序地回答问题经常用短语回答,没反应现象极少出现

社交性沟通用简单口语回应无反应、用动作、声音回应使用较长、完整适当句子经常使用注视、微笑、较长的句子回应,偶尔能主动和人打招呼.

游戏活动时单独玩和同伴一起玩遵循游戏规则与同伴玩

对多次重复的游戏规则有掌握,和同伴一起玩

从表9可知,在干预期受试丙基本沟通行为有所进步,突出表现在能够逐步使用手势、短句、面部表情与人沟通,在维持期,受试乙的基本沟通行为与干预期没有太大改变,说明基本沟通行为的变化在干预之后得到较好的维持.

总的来看,三名受试在基线期表现出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方面不同程度的欠缺,且存在尖叫、哭闹、不理会等不适当的沟通行为,在体育游戏干预后,三名受试的基本沟通能力得到改善,逐步使用手势、短句、面部表情与人沟通,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主动沟通的行为增多,说明体育游戏改善了孤独症儿童沟通技能.

表9受试丙基线期基本沟通行为方式及干预后基本沟通行为变化

沟通行为

经常表现的行为

偶尔表现的行为

没有表现的行为变化

要求行为用声音、单字表示使用简单的短句用手势,向人询问经常使用单字和短语要求别人,偶尔能用短语问人

拒绝行为哭闹、说“不要”不理会、回避用适当肢体动作经常用口语拒绝,要求做其他的事来拒绝,很少不理会

引人注意行为用声音、单字表示短句、重复语言表示.使用较长、完整适当句子经常使用动作、短句、或拿东西给人看引人注意

回答问题使用单字回答没有反应,用短句回答用口语有顺序地回答问题经常用短语回答,没反应现象极少出现

社交性沟通用简单口语回应用动作、声音回应电话应答

经常使用注视、微笑、较长的句子回应,偶尔能主动和人打招呼.

游戏活动时单独玩和同伴一起玩遵循游戏规则与同伴玩

对多次重复的游戏规则有掌握,和同伴一起玩

3.3分析与讨论

体育游戏将基本体能的锻炼寓于娱乐性极强的活动之中,孤独症儿童易于接受.游戏中包含走、跑、跳、爬、攀等基本动作,其运动性特征是以本体感受性为心理机制,以人体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动态的运动性条件反射为基础,是一种有效的内在促进[1415],不易被孤独症儿童排斥.

体育游戏的娱乐性、竞赛性能够激发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动机.游戏过程中儿童一般心情愉悦,轻松快乐,易于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集体的身心活动之中,安全、自然的情境有效激发了孤独症儿童沟通交流的动机和兴趣,也丰富了儿童的沟通方式.同时身体活动可转移和宣泄不良的情绪,减轻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减缓问题行为,改善不良人格特征,有利于促进沟通.

体育游戏提供了丰富的感知觉刺激,比如“春天来了”的游戏中五颜六色的动物头饰,不同旋律的儿歌,提供了多彩的视、听刺激,又如在“夺宝”游戏中,不同软硬干湿的“宝物”提供了丰富的触觉刺激,传递“宝物”等动作促进了本体、距离、方位等知觉的发展,从而提高了个体感知的敏锐度,同时积极的身体活动也促进了大脑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孤独症儿童认知的发展,完善其个体心理,有利于沟通发展.

体育游戏的情节性、规则性,需要儿童在游戏中遵循规则,明确自身角色的责任和义务,学会如何与同伴合作,从而提高沟通技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游戏对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的促进有积极作用.体育游戏干预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具有推广价值.本研究获得了具有价值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限制,如本研究结果受限于个案研究设计,未来研究可选择更广泛的孤独症儿童介入,体育游戏干预对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影响的追踪及后期效应需进一步跟踪研究,为全面阐明体育游戏与孤独症儿童社交沟通提升关系提供基础.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体育游戏干预能促进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发展,主动沟通次数显著增加,沟通技能有所提高.体育游戏对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的促进有积极作用,体育游戏干预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具有推广价值.

4.2建议

(1)体育游戏的设计应有意识增加社交沟通内容,从孤独症儿童个体特征出发,创设孤独症儿童喜爱熟知的情景,利用其固着的偏爱融入多种元素,如儿童喜爱的卡通人物、动画剧场景、爱听的音乐等,吸引其参与.

(2)多进行团体游戏,尽可能多地与同龄正常孩子一起游戏,创造融合教育支持环境,为孤独症儿童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3)加强家校合作,体育游戏干预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全面配合.干预中体育教师要特别关注孤独症儿童,多给予辅助与指导;同时干预的内容方式多征求家长的意见,鼓励家长参与其中,多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儿童的变化及对干预的反应.

(4)体育游戏只是孤独症儿童干预的一项辅助手段,孤独症儿童社交沟通的改善还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 邓淑红.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的体育游戏干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27(1):5256.

[2] 杜晓新,宋永宁.特殊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韩流.李丹.团体体育游戏改善幼儿不安全依恋行为的个案研究[J].体育科学,2015,35(2):4147.

[4] 潘红玲,李艳翎.孤独症儿童体育干预个案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3):9097.

[5] 胡晓毅,范文静.重度孤独症儿童接收性语言的干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6,198(12):2632.

[6] 潘红玲,张恳.孤独症儿童融合体育教育成效之个案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2):96100.

[7] 丹豫晋,苏连勇,刘映海.自闭症幼儿沟通行为的体育干预个案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2):120122.

[8] 魏寿洪,许家成.自闭症儿童主动口语沟通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90(12):5862.

[9] 徐云,杨健.自闭症早期发现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6):10231027.

[10] 袁银娟,王时路.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自发性沟通行为:概念模型、评估与干预[J].现代特殊教育:高教,2016(5):3135.

[11] 张志勇,邓淑红.自闭症儿童体育游戏干预个案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8):4956.

[12] 周念丽.自闭症幼儿社会认知实验及干预绩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3] 周念丽,方俊明.运用游戏观察评量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探索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1):5559.

[14] Bown K A,Wacker D P,Derby K M,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establishing operations[J].Joumal of Applied Behior Analysis,2000,33:4850.

[15] Donald B.Bailey,Mark wolery.Teaching Infants and Preschoolers with Handicaps[M].C.E.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1984:57.

体育游戏论文参考资料:

小学体育论文

体育科学期刊

体育论文范文

体育论文

关于体育的论文

体育世界期刊

本文结论,上述文章是大学硕士与体育游戏本科体育游戏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孤独症和个案研究和沟通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