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艺术实践开题报告范文 与当代艺术实践背景下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反思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艺术实践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16

《当代艺术实践背景下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反思》

该文是有关艺术实践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和艺术实践背景和反思和教育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当代艺术的多元化趋势,给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和思考.结合当代艺术自身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阐明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滞后性,并从积极吸纳当代艺术作品进入课堂;倡导综合式艺术教育,拓宽艺术视野;培养批评意识和自由创作的观念三个方面,对当代艺术实践背景下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教育;中小学;综合式艺术教育

一、当代艺术的多元化与艺术教育的滞后性

德国学者汉斯·贝尔廷(HansBelting)和美国学者阿瑟·丹托(ArthurC.Danto),在20世纪80年代同时提出现代主义艺术终结论.当代艺术以自由、多元的面貌展现了与现代主义话语的背离,艺术史自此不再沿着线性路线向前发展.作为一种历史的分期概念,当代艺术是现代主义艺术终结之后的艺术,从波普艺术运动一直持续到今天,且尚未终结.

纵观西方艺术史的发展历程,古典艺术从古希腊的辉煌成就到文艺复兴的繁荣盛况,写实主义延续千年,运用透视法、明暗法等表现手法极力营造事物的空间关系,追求逼真的写实效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有了一种新的言说方式,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将物体归结为圆柱体、球体、圆锥体,将复杂的事物表现为几何形体,形成了和谐稳定的画面关系.自此之后,艺术家们逐步脱离写实而走向抽象,极力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并对新的艺术形式进行着探索,大胆地向传统的绘画观念发起挑战.然而,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冷漠的、单调的、缺乏人情味的现代主义风格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尤其对于战后出生的年轻一代来说,他们拥有自己的消费观念和文化认同立场.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从美国大众文化发展而来的,前卫的、强烈的艺术风格吸引了年轻一代,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波普艺术应运而生.其后偶发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大地艺术等艺术形式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艺术观念,艺术已经不仅仅是创造美的活动,艺术的边界变得模糊,艺术风格更加多元,我们再也难以概括出贯穿一致的艺术风格和共同的美学主张,艺术再也不能简单地融入到以往的线性历史框架之中,艺术史家精心建构起来的艺术理论正在被消解.

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给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和思考.如果能够葆有一颗开放的、包容的心来反思我国当下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就不难发现目前在我国中小学开展的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滞后性.当代艺术中所呈现的自由观念、包容与前卫思想在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实践中还难以得到体现.相对于美国“只要有观念,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的艺术教育观念,我国目前的艺术教育则主要还处在“只要有技巧,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的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观念之中[1].由于艺术教育观念长期固守于传统的价值取向而迟迟不肯向前迈进,导致我国艺术教育与当代艺术实践明显脱节.当代艺术所呈现的多元的审美文化、自由的审美取向和宽松的审美环境本应为我们的艺术教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也应该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当前艺术教育实践中却难以贯彻,这着实让人有些遗憾.艺术教育如何跟上艺术发展的步伐,引导学生把握艺术的精神,让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寻找到精神上的慰藉与安宁,值得我们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不断反思.

二、当代艺术实践背景下

对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反思

(一)积极吸纳当代艺术作品进入课堂

检视当下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内容,可以说无论是以学科为本位的艺术教育,亦或是儿童中心取向的艺术教育,其着眼点往往都以古典艺术为中心,而那些前卫的、流行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艺术内容却往往被忽视.我们不能否认古典艺术的地位与价值,但它不应该成为艺术教育的权威.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选择应当适应时展的要求,增设反映艺术发展成果的艺术作品,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期待.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杜尚的小便器”“安迪·沃霍尔的盒子”,这些艺术作品不断地颠覆了我们对艺术的认知.艺术变得不像艺术了.各种看似平庸的、丑陋的、离奇的艺术作品席卷艺术界,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乃至人的身体、行为等都成为了艺术作品.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审美和生活的同一化,艺术审美活动更是与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了,那些走进博物馆的艺术也只是精致艺术.原本那些不被人理解与接纳的当代艺术,在今天,人们也不觉得是怪模怪样了,它们也逐渐成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当代艺术的发展改变了艺术原有的面貌,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艺术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积累了一定的艺术经验,对于谈论和参与艺术活动也表现出了积极的愿望,艺术正从塔中走出来,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中小学生对艺术的已有经验也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对于艺术学习的兴趣与期待也应该得到尊重.比起艺术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教什么,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身处当代社会的孩子们,他们到底期望在艺术课堂上学习到什么.传统学院派艺术教育不仅教学内容陈旧,而且没能为孩子们提供机会去谈论和理解艺术,他们的创作自由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普伦蒂斯(R.Prentice)指出,对于艺术和艺术家的谈论一直是艺术课中被忽视的方面,并且艺术课是有时间限制的,艺术课的重点历来都是创作作品[2]53.一些小学教师说,其实孩子喜欢听传记就像他们喜欢听童话故事一样,所以我们并不会对艺术作品的照片进行评论,因为这些相比于技巧的教授是不适用的[2]53.于是,在很多学生甚至是一些美术教师的观念中,美术课就等同于绘画课.如果有同学创作了一幅看上去丑陋或离奇的图画,通常是不被老师允许或是得不到老师鼓励的,因为教师总是期望能够看到学生完整的、干净的、有着良好绘画技巧的艺术作品.而事实上,在这样一个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时期,艺术的表现手法越来越自由化和个性化,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艺术创作方式.孩子们往往希望能够按照个人的意愿进行自由地涂鸦,他们希望能够在更大的画纸上没有拘束地创作,他们也希望可以自由地使用各种工具,选择更为宽松的创作环境.然而,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艺术教师往往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机会,对于孩子们来说绘画所带来的纯粹快乐也就消失了.

如果我们身处当代却仍滞留在传统或古典艺术的教学领域,漠视艺术发展的时代潮流,教师自身对于这些正在发生、发展着的艺术现象和艺术观念都置若罔闻或者刻意回避,一味强调技能技巧的运用,切断了艺术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那么这最终会导致学生丧失对于艺术的热情.唯有艺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对艺术的发展动向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更新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将艺术教育中原有的精致艺术教学内容扩增到当代艺术、日常生活以及视觉影像等多个方面,并且在艺术教学过程中真正把中小学生作为艺术学习的主体,给予儿童更多感受和思考艺术的机会,让他们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拥有从事艺术活动的愿望和兴趣,艺术教育的独特价值才有可能得以发挥.

(二)倡导综合式艺术教育,拓宽艺术视野

当代艺术是混杂和多元的,呈现出一种游离性与模糊性.这不仅体现在当代艺术家自身游离于城市的边缘,同时,他们的艺术作品本身也呈现出一种模糊性.他们摒弃了现代主义艺术的纯粹性,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更加体现了不同艺术门类和艺术风格之间的融合与不可割裂.面对这些当代艺术作品,我们很难讲清楚,他们的艺术创作究竟属于哪一种纯粹的艺术类别,有些时候,我们甚至都难以讲清楚,它们是否属于艺术.艺术学科内部之间不再界限分明,同时艺术的边界也在不断被消解,艺术跨界现象成为当代艺术的显著特征.

确切地说,艺术跨界是对现代艺术固有边界的否定和跨越[3].建基于审美独立和艺术自律的现代艺术分类原则,强化了艺术内部的界限,将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区别与独特性置于首要的位置,使得艺术的门类渐趋细化,但这无形之中限制了各艺术门类之间的交流,甚至切断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的联系,其理论的合法性遭到质疑.在今天艺术跨文化、跨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趋势下,传统艺术教育中各艺术学科之间互不关联、艺术教育内容被人为割裂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滕守尧先生所倡导的生态式艺术教育即是一种有机融合的综合式艺术教育.这种综合式艺术教育提倡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艺术学科内部的各艺术门类之间应根据实际需要而相互融合、互生互补,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态关系.综合式艺术教育之所以不是一种理想或空想,不仅因为各门艺术之间具有共性,同时从当代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更加突出了综合性艺术教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当代综合性艺术不仅在表现形式方面运用多种媒材的异质性的组合,同时在表现内容方面也往往呈现出跨领域整合的特性.因而,在今天倡导综合式艺术教育不是为了统整而统整的不切实际的艺术教育理论,如果今天我们在学校艺术教育中传递给学生的还是分门别类的、媒介及表现手法单一的古典艺术作品,这就难以让学生接触到先进的艺术观念,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更难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当代艺术人才或是具备艺术素养的综合型人才.

由单一教师开展综合式艺术教育必然会遭受很多质疑,如教师在教授非专长领域内容时是否专业以及教学中各教学领域的深度问题等.尽管现阶段在我国中小学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式艺术教学还存在很多困难,但当代艺术观念的变迁必然推动着艺术教师在今天不能一味地执守于自己专长的领域并画地为牢,而是必须广泛地了解、学习各领域的知识,以适应时代变迁的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艺术积淀和经验,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以本专业领域教学为主、其他领域的知识技能作为辅助,将艺术的不同门类之间甚至与其他学科门类之间能够有意地尝试连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等多种感官以发生综合作用,让他们感受到各门艺术之间的共性,建立起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促使他们的艺术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这不仅可以丰盈学生对于艺术的宏观感受,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同时还可以加深他们对于艺术的理解.

(三)培养批评意识和自由创作的观念

当代艺术作品是自由的,是充满反叛精神的.如丹托所言,这是一种“绝对自由的游戏精神,后历史的精神”[4].在当代艺术家们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中,他们往往能够跳脱传统艺术观念的局限,以先锋的姿态进行着反形式、反美学的实验,甚至很多时候已不再追求艺术创作的结果,艺术更像是一种媒介,最终抵达公共性或社会目的性.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实验性与革命性,充满着一种批判性的精神力量.因而,当代艺术最主要的特征是有涉观念而无关形式[5]123.一切纠缠于形式问题的美学讨论、艺术批评都还只是停留在艺术的现代主义阶段.而对于当代艺术的研究,是必须把注意力转向丹托说的这个方向:“那是无关视觉的”[5]124.

当学生面对传统艺术时,遇到的最大困惑就是缺乏绘画的造型写实技法,无法创作出一幅完整的作品;而面对当代艺术时,很多时候技术问题不再成为困扰学生的难题,但是作品中所蕴含的观念,一直是我们所需要探究的课题.可以说,借助于古典艺术作品,把有关造型的要素、形式美的原理以及表现的技巧等对学生进行分析和讲解,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可如果我们把这些内容摒弃了,不再关注技巧、甚至不再关注美,彻底放弃了所谓的“视觉性”,我们还能教给孩子们什么呢?同时,我们又常常抱有一种功利的心态,希望在经历一段教学实践之后,学生艺术能力的增长是立竿见影的、卓有成效的.而我们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往往又是多重的、开放的,这对应到艺术教育领域,也难以建立起固定的评判标准.那么我们又如何考核学生艺术学习的成效呢?这些现实的教学问题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艺术教学观念,想必在实践过程中会给艺术教育工作者带来挑战.

那么,我们如何将所谓的艺术观念在艺术教育中传递给学生呢?笔者认为,艺术教师若是要让学生们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树立自己的艺术见解,那么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最主要的职责便不是艺术技能技巧的传授,而是能够恰当地进行提问和组织讨论,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烈参与;同时,教师应该能够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的回应,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审美理解.在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时,艺术教师可以将自身具备的有关艺术批评的知识和方法渗透到具体的艺术作品教学中,在中小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范围内,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和理解,帮助学生领悟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观念,并给予他们充分表达见解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促使他们理解艺术发展的新观念、新动向,养成对艺术审美思考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批评意识.如伊列雷斯(HeleneIlleris)对于学习的过程是这样的描述的:首先,学生深入地观察和接触艺术作品,他们可以以此展开讨论并赋予个人观察的经验意义.其次,每个学生不同的经验激发他们给出一个新的输出,促使他们有了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的可能性.创意过程就是基于个人在创造性活动中的理解和新经验的获得[2]55.

艺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技能技巧的学习成效往往是直观可见的.但如果通过艺术教学,学生们在课堂中被艺术作品中饱含着的自由的、叛逆的艺术精神所感染,或是被艺术家们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这又何尝不是艺术教育所要传达给学生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同时,如果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理解艺术并非是神圣的、不可靠近的,也许他们才会更有胆量和勇气放手去表现、去创作,才会理解艺术的真谛,而不是把艺术的学习视为枯燥的、繁重的学习任务.其实我们每个平凡的个体都有表达艺术见解的权利,甚至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

参考文献:

[1]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6.

[2]EdnaVahter.LookingforaPossibleFrameworktoTeachContemporaryArtinPrimarySchool[J].InternationalJournalofArt&DesignEducation,2016(1):51-67.

[3]李雷.日常审美时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66.

[4]周计武.什么是我们的当代艺术[J].文艺研究,2013(3):25-33.

[5]王瑞芸.西方当代艺术理论前沿(二)[J].美术观察,2011(1):121-124.

作者简介:王琪,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美育、艺术教育研究.

艺术实践论文参考资料:

经贸实践杂志

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艺术导论论文

领导艺术论文

艺术教育杂志

艺术期刊

归纳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艺术实践背景和反思和教育方面的艺术实践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艺术实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