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建筑设计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和模型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的作用与应用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建筑设计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13

《模型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的作用与应用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

本文是建筑设计方面论文范本与建筑设计课程和本科院校和教学研究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摘 要]针对目前《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建筑院校设计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模型操作”代替传统“图纸设计”方法的教学新思路,结合河海大学文天学院近年教学实践,探索了适用于应用型大学建筑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体系和实践模式.与之配套的工作模型车间,提供大型的制作场地,引进各种模型制作工具、材料,是文天学院艺术系未来五年内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模型操作;建筑设计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0-0118-03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现代社会对培养各种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区别于以往的院校分类方式,应用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学校分类方式.所谓应用型本科院校,即由专科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地方普通院校,并以本科办学层次为主.“应用”二字强调以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具有较强适应社会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在教学上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训操作课程的建设是整个应用型大学办学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水平的指标.

正是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的转变,带来了传统建筑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我校的艺术系成立于2013 年,主要环设专业有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两个方向.《空间构成》《建筑设计基础》及《课程设计》这三门课是环设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经过几届学生的教学实践总结,现进行建筑设计的教学改革冥冥其目的就是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平面构成、图纸表现等图面内容,而缺乏对实体建筑物的感受和认知,希望从认知建筑设计和建造技术、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角度,形成学生学习和研究建筑设计、注重模型操作体验的模式,研究一种新的适用于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方式.并且作为三类本科,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在用二维图纸表达建筑语言时,空间造型处理手法较为薄弱,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在引入三维建筑模型后,正好发挥了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的优势,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设计深度增加、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一、国内外研究情况

建筑课程的教育存在着“工匠”和“营建”传统,而正规的建筑教育却往往把二者分离开了.传统的教学体系把设计的空间布局、功能组织、表达技巧作为评判设计好坏的依据,而对构成建筑空间的材料、构造、结构特征及建造过程的研究与表达有较少要求,主要是通过画图学设计.而“模型”是将平面图纸与实际建成状态联系起来的一种三维手段,模型能帮助设计师对设计方案进行推敲演进,在这个过程中比较直观地体现设计师的设计思想,与二维图纸平面化的表达方式相比,模型的三维表达更直观、更清晰.

近代包豪斯学院教育重拾“手工技艺”的传统,运用“手工制作”来理解和进行建筑设计的教学方式深深影响了现代建筑教育.它继承并发展了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理念,将建筑的本质定位为实物建造和手工制作,对设计问题的研究从二维提升至三维.在欧洲,以建筑空间发展为主线的“苏黎世模型”教学体系,强调对空间具体概念的认知,以及用建造的方法去分析空间.现放的AA 教学体系中每个年级的教学单元都有研究空间、结构、材料、建构的内容,通过关注空间设计的模式、空间建构、材料和制作,通过大比例的模型制作和技术研究,去体现空间与建构、制作与思考的互动关系.

中国自古就有“营建教育”的传统,重视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的训练,重视运用模型手段来表达、完善设计,更重视建筑形式和结构的完整统一.中国古建筑的烫样,即中国古建筑设计的立体模型,是为了给皇上御览而制造的实际建筑的微缩.我们熟知的“样式雷”,正是由于制作烫样而得名.

进入90 年代后,国内的著名建筑院校纷纷引进并发展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建筑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东南大学首先引进“苏黎世模型”的空间教育理念,建立了“以建构启动设计教学”的构想.南京大学也研究建构教学,但他们更关注务实的建造训练与思考,建构的研究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与课程训练中.如,从建构角度分析空间的材料、结构、构造,以及通过模拟建造等活动来实践建构.同济大学建筑学院从2006 年开始,逐步把实体建造过程作为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并设立了专门的建造节,在建造节中,参与建造的学生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展开制作活动,把预想的“方案”建成“实体建筑”.

总的来说,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真实体验和操作模型建造已经成为当今的趋势,是现代建筑教育多元化的一种表现和需求.

二、文天学院教学单元中的建筑设计课程研究

我校艺术系办学的主要宗旨不是追求一个纯理论的教学体系,而是在不断地寻求新的实践方式.对环设专业的学生来说,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设立了不同的教学单元,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教学也不再局限于二维图纸的形式操作层面,开始注重三维模型制作和真实材料的体验.从一年级开设的《空间构成》到二年级的《建筑设计基础》再到三年级的《课程设计》,以及四年级的《建造设计》,整个过程自下而上,每个教学单元中都有研究空间、结构、材料、建构的内容.教学课程关注空间设计的模式、空间建构、材料和制作,通过不同比例的模型制作和技术研究,去体现设计与模型、设计与建造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图1).

(一)第一教学单元

主要通过对课题的介绍,由制作模型来使学生了解空间和建构,偏重艺术造型.例如,主题01:探索不同表现形式下的意义冥冥在不同材料和构思下的构成模型,并用材料制作模型的过程来认识解构空间;主题02:《盒子空间》结合自己对其结构和空间使用的理解,将盒子原型的形态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分解、重复、扭转、变形、转折、叠加运动,使该空间形成自身的虚实转换(如图2).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推敲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最终获得相对完美的设计作品.由此对空间语汇构成有初步的学习和体验,对空间变化的诸多可能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

(二)第二教学单元

设计主题为《等候室》,要求表达到达、等候、离开这几点空间特征,目的是进一步研究空间形态、材料结构、建造方式等.设计题目将建筑空间和要素抽象化,通过探索私密空间到开放、共享空间的设计,来反映人们对现代都市生活的体验.利用建造模型,将不可见的构思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实现设计的构思和空间想象的潜力(如图3).这一单元的体量自行组织,实体的1/5 是可被利用的,设计目标是追求概念与功能的计划;概念如何通过空间来表达,并且用何种构筑来完成.设计结果如何,需要从空间的体验来检验.

(三)第三教学单元

主要通过引入建筑实际项目:《公园接待室》,设计内容除接待室给定面积外,其余各用房面积与总面积由学生自定.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模型思考设计过程,从而生成一套方案(如图4).学生克服基础薄弱、技术障碍、巨大工作量等困难较好完成了“设计冥模型冥设计”反复修改调整的循环过程,从作品质量、学生反馈来看,课程设计可圈可点,是一次较好的尝试.虽然模型材料中的空间体验与真实建筑中的空间体验有所区别,但基本可以反映真实空间中的大小、光线、景观等视觉感受,空间体验更加直观,因而对设计经验较少的学生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在课程中,模型仅仅是一个设计工具,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对设计方案的推进有一个全局观,用模型去检验设计过程中的每个思路,从而完善设计.

(四)第四教学单元

从模型材料到建筑材料的转换以及建造想法的实现,主要是利用普通黏土砖实施建造实践的教改计划,已设置在2017 级环设专业培养方案的大四课程里,正在教案探索筹划阶段,偏重结构和材料体验.根据我校现状,模型建造的主材决定选择绿色环保、造价低廉、不易破坏、易于搭建的砖材.建筑教学平台从室内延伸到室外,由单一设计专业变为跨专业联合建造,理论联系实践,更强调学生动手应用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希望由艺术系环设专业的学生和土木系结构专业的学生联合完成.

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充分重视.虽然我们要求学生在设计时通过模型来辅助推敲,但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理解教学的意图,把过程模型当作成果模型来制作,结果模型制作只注重精致、好看,却忽视了本质是为设计服务的,可谓本末倒置.但总体来说,我校的《建筑设计》采用了分层递进式教学单元,重视设计与技术的结合,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理性的设计工作方法,对设计经验缺乏、基础薄弱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效果.建筑模型在学习建造中也起到对建筑、景观、材料、结构等各专业课程内容融会贯通的作用.

三、对文天学院建筑设计课程的展望

在所有教学环节中,我们第四教学单元《建造设计》还在教学计划之中,受到硬件条件的制约还未真正开展起来.对一所民营的应用型大学来说,资金短缺是制约教学发展的最大瓶颈.面临国家对整个教育体系大调整的关键时期,转设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改善我们的教学设备条件,我们的课程体系也可以做出相应的改革,进一步贴近国内外最先进的教学模式.增加艺术系的工作模型车间,提供大型的制作场地,引进各种模型制作工具、材料,是我系未来五年内的建设目标.我们的建筑设计课从第一单元的无比例“空间训练”,到第二单元的小比例“模拟建造”,再到第三单元的大比例“准建造”和第四单元1颐1 的“实际建造”,多层面地使学生对材料、构造、结构进行模拟综合研究,获得逼真的建筑空间和建造过程的体验.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和学习具体模型操作方法,还有待于后期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把“模型”建造设置在我们的课程体系里,目的是帮助年轻的学子开眼界、树“三观”、打通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之间的“任督二脉”,让他们得到更为实用的知识体系,这点也在近年的实际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它也对我校目前的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需要将技术类课程与设计课紧密配合,随着年级升高逐渐增加协同教学的课程体系,最终实现向以应用技术为主导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的转变.通过教学改革,最终期望达到加强课程内容“整体性”、强化专业学习“过程性”、提高学习过程“互动性”的改革目的.

文天学院的艺术系教育办学时间不长,可以较为自由地思考一些问题.文天学院艺术系所做的努力,如能得到同行的关注与批评,从而促进文天建筑设计教学的进一步反思与改进,也是幸事.

建筑设计论文参考资料:

建筑工程技术和设计杂志

建筑工程技术和设计期刊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

机械设计和制造期刊

毕业设计说明书

括而言之:上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建筑设计课程和本科院校和教学研究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建筑设计本科毕业论文建筑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