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哲学类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与探寻《生活和哲学》课堂的哲学味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哲学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4-13

《探寻《生活和哲学》课堂的哲学味》

该文是哲学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与《生活与哲学》和哲学味和课堂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摘 要】急功近利的《生活与哲学》课堂,哲学味正在消失.我们的《生活与哲学》课堂变成了高考的培训课,哲学的个性正在逝去,怎么办?课堂外多读点哲学史,课堂上巧用成语典故进行哲理剖析、加强对古诗词的解读和运用,让理性思辨绽放魅力.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创造出独特的哲学味,使《生活与哲学》课堂弥漫着浓浓的哲学味道,以此来拯救我们的<生活与哲学》课堂.

【关键词】哲学味;理性思辨

一、《生活与哲学》课堂的哲学味去哪了

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看法:既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又无奈它的晦涩难懂,所以,很多学生出现了对思想政治课学习信心不足,没有兴趣,成绩差等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给人的总是一副冷冰冰、干巴巴的面孔.

普通高中新课程《生活与哲学》(人教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以学生当前的生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与以往教材相比,新课程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加具有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但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实践中,经常有学生反映该课“抽象”、“枯燥”、“乏味”,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之兴趣不高,有不少教师对教学产生畏难情绪.典型的现象有二:

一是教师把抽象、思辨、智慧的哲理生硬、肤浅地灌输给学生,使哲学课出现哲学味不浓而说教味有余的状况;

二是有的教师主观上为了“深入浅出”地讲透哲理而频繁举例,客观上却把哲学课上成举例课,或是案例分析课,哲学味尽失.

产生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课堂教学生活味、哲学味不浓而说教味有余.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必须要有生活味和哲学味.然而,要让课堂洋溢着生活味相对容易些,而充满着哲学味却并非易事.那么如何才能让《生活与哲学》课堂洋溢着哲学的芳香、充满浓浓的哲学味呢?

二、<生活与哲学》课堂的哲学味去哪找

1.多读点哲学史

恩格斯说过:“要学习哲学,迄今为止除了学习哲学史外别无他法”.因为没有任何教材会比哲学史更为系统,也更为亲切地描述如此晦涩的思想本源的发展过程.多读点哲学史,从哲学发展中去体味各种观点的继承性联系,才能避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式的解释和理解.也就是说,学习哲学史不仅为了寻找几个名言,更重要的是了解哲学以及它的发展脉络,因为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当中,他一定有他前后相继的联系.

2.巧用成语典故进行哲理剖析

巧用成语典故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用成语典故激活思维,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引用成语典故归纳总结,利于巩固知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成语典故的运用,不仅要分析它的本意,有的还要注意它的喻意,即“即知其一,又知其二”.结合哲学理论进行剖析,使学生在感受矛盾分析法作为根本方法的过程中,且能让学生学会探知,学会发现.

对成语典故的运用要适量,不可喧宾夺主,把哲学课上成成语的欣赏课.在哲学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哲理比较抽象,讲解时一般遵循具体到抽象的思维特点,而成语以其固有的特点为师生共知,这可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好素材,但在课堂教学中有主次之分,成语典故的运用是为哲学教学服务的.通过对成语典故的剖析达成哲理的领悟,促成学生“豁然开朗”.对成语典故运用的适量即以分析成语典故时所蕴含哲理被学生所接受或所发现为度,只有这样,既能推动哲学课堂教学的发展,又能让学生在课内抓住重点从而完成教学具体要求.

3.加强对古诗词的解读和运用

古诗词的特点是说理通俗、形象生动,它往往用朴实的字句,揭示出深邃的哲理,言简意赅而意境深远,使人增长智慧、通晓事理.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古诗词印证教学内容,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感染力,使学生学得轻松.如在讲 “按客观规律办事”时,可引用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让学生感悟诗词之美的同时,可设计如下问题:草,有无限的生命力.可为什么总是一岁一枯荣?究竟是谁在驱使,是否存在超自然的神在主宰?此诗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什么?

4.让理性思辨绽放魅力

哲学是智慧之学.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哲学作为一门智慧性学科,不仅仅是“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的学问,是通过探究“为什么”追求规律和真理,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具有思辨性和逻辑性.哲学是讲道理的,哲学问题需要思辨地回答.给出一个哲学观点,就需要强有力的思辨理由和论证推理.思辨性和逻辑性是其重要特点,也是其魅力之所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探究和争辩,让理性思辨绽放魅力.教师设计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性和探究性活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言,及时发现、抓住学生思维的亮点,总结、归纳所学的哲学观点,让学生在讨论或辩论中弄清所学的哲学观点和原理,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体会和获取知识与智慧,学会独立思考,拥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不听命于权威.

【参考文献】

[1]厉黎江.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永远的追求[J].文学教育(下),2009 (2)

[2]陈学忠.《生活与哲学》课堂的“味道”.《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第8期

[3]林月周,王芳,俞优红.让《生活与哲学》.课堂充满哲学味

(作者单位:浙江省松阳县第二中学)

哲学论文参考资料:

哲学类论文

哲学杂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范文

世界哲学杂志

马克思哲学论文

本文结束语,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经典哲学专业范文可作为《生活与哲学》和哲学味和课堂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哲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