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有关扶贫论文范本 与扶贫大时代中的小故事一一驻村扶贫札记(一)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扶贫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04

《扶贫大时代中的小故事一一驻村扶贫札记(一)》

本文是扶贫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扶贫大时代和村扶贫札记和故事有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曾经贫困的扶贫者 作为一个生长在大山农村的青年,我也有一个“城市”梦,也曾执着于跳出“农”门,为能从山里走到山外、从农村走到城市而努力.高中毕业,第一次以求学者的身份走出神农架,走出了绵延大山,第一次坐火车到武汉的情景,我记忆犹新.

关于精准扶贫,我也有自己的脱贫故事.我出生在一个地道的深山农村家庭,父母勤劳淳朴,父亲曾有15年筑窑烧炭的生涯,母亲也有近20年弓背采茶的经历,其间艰辛不言而喻.

2006年到武汉读大学时,每年一万多的学费通过银行助学借贷、亲友七拼八凑,得以为继.毕业之初,我也曾背负一身债务,随后便南下就业,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工作.接下来的两年,陆续还清了助学贷款、亲友借款. 农村人常说,无债一身轻.2012年4月,父亲确诊患癌症,我内心瞬间黯然,有种天塌地陷的感觉.虽然压力重重,但我依旧不遗余力、辗转多地为父亲求医问药.长达五年的治疗,父亲一直顽强与病魔抗争,期间虽花费了数以十万计的医疗费,但我们始终坚持以自己的力量化解困难.2014年精准扶贫大潮来临,我们被甄别为贫困户,2015年如期脱贫.

为更好地照顾生病的父亲,2015年我从工作6年多的外资企业辞职,进人家乡的国有企业工作,之后因精准扶贫工作派驻入村.就这样,我从山外回到了山里,从城里回到了村里,从一个贫困者成为了一名精准扶贫工作者.

贫困的“桃源”村

在前往派驻扶贫村的路上,我体验了《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情景:“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村道沿河凿岩壁而过,最狭窄处仅容一车通行,抬头不见天空.穿过此处,山泉细流,几道细小的瀑布冲刷布满青苔的山石,沿蜿蜒山道再前行,便能看见农家小院、农田纵横于山坡上,山间小路交错,鸡犬相闻,俨然进入了“桃源”村.

十多公里的村道依山顺水,一条主路两个分叉、两条河流四面山坡,划定了村落的基本构造.全村七个小组,村内最集中的地方,要算“骑”在山梁子上的村委会,除了几户人家,还有两个小卖部,这里是村里的CBD,也是我驻村工作、生活的地方.

放眼望去,陡坡上大片的农田、高大泛黄的土瓦房,不规则分布在几片大山间.全村没有多少白房子,所有的房子都是原本的“土”色,牲圈也多为木头建造、搭盖树皮.

玉米、土豆、茶叶种植、牲畜养殖是村内的主打产业,但绝大部分都是自给自足.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年轻劳动力逐年外流,农副产品滞销,原本繁荣的传统产业逐渐萧条兀

全村358卢,157户贫困户,占户总数的44%.山大人稀,坡陡谷深,交通闭塞,农业生产大多自给自足,农业产品难与市场接轨,且留守老人居多.面对这样的“桃源”村,脱贫致富该如从何做起.

土墙瓦屋的变革

村民居住的土瓦房,三三两两的伫立在山坡上,屋脊边冒出的炊烟是一道最活跃的风景,远远看去,与山野之色浑然成一体,粗犷无比.其场景虽如一张值得怀念的老照片,但却萧瑟丛生.

细黄土抹平的墙面,在粗糙中能看出几分细腻;传统的实木花纹门窗,也能看出老门户对生活的讲究.土瓦房,不曾落魄,承载了农村人的智慧与汗水,也浓缩了农村人固有的情感归属.

山里人于土瓦房的情怀,或许已传承几千年,对于身居多年的土瓦房,他们也有自己的期待.泛黄的外墙、不太平整的地面、土瓦难以规避的漏雨现象、室内不太“响亮”的土色墙面,这些土瓦房难以甩掉的特征,却逐渐拖了村民提升生活质量的后腿.

改善贫困人口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是精准扶贫道路上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村内实际情况,我们用近两年的时间,对村内一百多个贫困户的人居环境进行了大改造.

对于公路不能到户的人家来说,改造居住环境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所有建筑材料都需通过人工搬运,所付出的的劳力与心皿超乎寻常.为确保改造质量,必须避开冬季和雨季,如此一来,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依旧坚持不懈地按照计划推进工作.

结合土墙瓦房的特质,有针对性地刮白室内室外的墙面、硬化地面,房檐刷漆、增瓦检漏,拆除老化的电线重新安装,改厕改圈.两年下来,大部分陈旧的土瓦房焕然一新,草皮搭建的圈厕一去不复返,人居环境及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村内多名老者曾对我说:“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这里数近两年变化最大,尤其是老百姓的大瓦房,都已经改头换面了,经历了一次彻底的变革.”

告别肩挑背扛的时代

刚入村的时候,一条独路蜿蜒崎岖,开车缓行在半截水泥路上,路上很少有车,也很少有行人,内心有一种莫名的荒凉.一个村,一条路,这种现状在很多年前原本是常见的,但随着近几年社会的大步发展,便显得跟不上节奏,无形中似乎被边缘化了o

狭窄的水泥路沿山谷而进,在山坡一侧“之”字形拐到山腰村委会后,道路左右分叉.右边的道路是硬化的水泥路,延伸到山坡背面的山脚下;左边的道路为泥土路,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延伸到村北的山腰.一条主干道,两条分叉,村里就再也没有多的公路了o

一次入户走访的路上,我曾与一位背负重物、沿山脊小路而上中年男人同行,他身体健壮,面向朴实和善,卷起的裤管显得小腿肌肉发达.在林间歇息时我们攀谈起来,得知他住在半山腰,背的是清早去镇子上买的生活物资,由于进出村里的车很少,在路上周转了几番,到下午才搭到一辆摩托车回到村里,山上不通公路,物品只能从山下背到山上.

从山脚下到山顶的一户人家,空手步行需要近两个小时,而在负重时远不止如此.公路不能到户,山坡上的村民物资出入,全是肩挑背扛,其中辛苦,可想而知,而面临这种境况的村民,远不止这一户.

都说一个村发展得好不好,看看修的马路就知道.马路的宽度和通达情况,可以反映一个村经济发展的力度与水平.

要想富,先修路,保护环境,多植树.因交通不便而致贫的人口不在少数,帮扶他们脱贫的最好途径是把路修好.经过几年的努力,公路不仅从山脚下修到山顶、通组、到户,还与邻村公路实现了贯通.在坚持生态保护、确保道路到户的原则下,先后新修支线公路约1 2公里,拓宽村级公路6公里、硬化公路约8公里,从根本上改善了绝大多数村民的道路问题.

车子可以直接开到村民家门口或者离家更近的地方了,村民出行、货物运输、商品交换,基本实现汽车到户,也基本结束了村民肩挑背扛的时代. 脱贫产业不求高大上 贫困,不妨把“贫”和“困”分解开来,贫是实质所在,困是具体困难的一种表象.解决这个问题,不妨以逆向思维对待.“贫”的实质,表象上体现的就是没有钱、家庭经济匮乏,而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发展产业.

产业帮扶工作全面铺开,我们把贫困户的致宫增收作为工作中心,把贫困户的困难作为工作重点,把每一个贫困户反馈的问题放在心上、拿在手上,更把每一户产业发展意向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顺应旅游扶贫的大气候,我们利用村内的地理环境优势,启动旅游资源开发,着力景区项目建设,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实现旅游产业富民.但旅游产业富民是一个长效的过程,从项目规划、投入到完成,需要历经一定的时间,不能一蹴而就.而面对贫困户既定的脱贫时间,各户产业发展迫在眉睫.

在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方面,我们并不急于求成,也不渴求解救贫穷的“速效药”.我们不断入户走访、了解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收集问题、统计其产业发展意向.

所在的村子,虽然偏远,但是海拔低、气候好,农业资源丰富,玉米、土豆、红薯、药材、茶叶种植有一定的历史.但所产的农产品都无法及时面向市场,普遍面临“种的出,卖不掉”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结合市场,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全力扶持药材和茶叶产业发展,以订单农业的方式,让贫困户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大胆发展.

对于滞销的农副产品,不能让资源闲置浪费,因地制宜进行价值转换,才是一种解决困境的出路.了解到村里的猪、羊、鸡等养殖方式传统、不愁销路,我们统合各户发展意愿,大力扶持传统养殖业.

传统养殖业多为分散养殖,各户规模小、数量少,但集腋成裘、积少成多,各户小规模,全村就能形成大气候.面对村内产业发展境况,因地制宜,因户而异,以最简单的方式大力发展传统产业.让老百姓做自己会做的事情,发展自己擅长、接地气的产业,追求经济实效,不搞“高大上”的产业.(待续)!

扶贫论文参考资料:

汇总:这篇文章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扶贫大时代和村扶贫札记和故事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扶贫本科毕业论文扶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