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公共文化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跟农体性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以H县为例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公共文化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10

《农体性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以H县为例》

该文是公共文化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和主体性和视角和需求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成果丰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但在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其中需求表达机制缺失是造成当前公共文化建设难以推进的主要障碍.受科层官僚制的中国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模式,以及农民与基层政府沟通不畅的影响下,农村公共文化表达机制呈现出缺少主体参与意识、沟通桥梁不畅、政府决策体制僵化、城乡二元体制下制度性歧视等问题.为此,文章基于农民的文化需求,通过农体性视角剖析当前需求表达机制缺失的深层原因,提出发挥农体性意识、构建需求表达新渠道、转变政府职能、深入贯彻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现农村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以完善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

关键词:农体性 农村公共文化 需求表达机制

中图分类号:F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8)08-018-04

建设完善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基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农村的建设一方面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与财政支持,更需要发挥农体性,调动农民建设积极性.所谓农体性,就是指农动参与农村建设,在与自己相关的建设与创造活动中能够担任主角,主动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积极的表达自己的需求,拒绝政府的“千篇一律”,依据地方特色与实际需求创造贴地气的成果出来.强调农体性不仅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农村公共文化的题中之意.

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将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党的十九大上,总书记强调必须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1}.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不仅仅需要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更需要加强文化建设,而在文化建设中,突出农体性,发挥农动性更是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落实国家文化政策,满足农民居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实际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既是政府主导实施的过程,也是农体发挥的过程.但是目前,受政府供给模式以及社会转型的影响,农民的主体性并未发挥出来,反而产生了一系列供求矛盾问题.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供给和网络覆盖体系未达到全覆盖{2},城乡之间文化建设水平存在差距.政府供给方面,无法做到农民参与农民享有{3},不能提供农民满意的文化.此外,自上而下的家长式供给模式{4},忽略了农民的真实诉求,降低了服务质量.这些现状偏离了文化建设的初衷,忽视了农民的主体性,缺少需求表达机制的构建.

为解决上述公共文化服务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改革政府长期“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吸引农民参与到决策中来,建立“自下而上”决策机制{5}.(2)尊重农民文化需求,鼓励、引导文化企事业单位按照农民的需要供给文化产品{6},真正实现供需对接,实现社会参与,共建共享.(3)利用“互联网+公共文化”模式,在方便农民向政府反应需求的同时,通过网络向农民提供文化及政策信息.(4)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7},包括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等方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上述研究促进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进展,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上述研究主要从供给侧主体考虑,只是单纯的希望通过对政府职能、工作人员服务精神再改造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从农民的主体性视角下审视农民的真实需求,鲜有考虑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需求表达机制的重要性.事实上,农村公共文化并不是一个“花瓶”,更不是政府设立的“展览品”,如果它一旦远离它的使用者与参与者,那么它将不具有任何价值.因此,本文从农体性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需求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结合对H县的田野调查,试图提出完善需求表达机制的若干措施,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产业兴旺的实现持续注入动力.

一、H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实困境考察

地处淮河之畔的H县总人口131万,全县辖18个乡镇、361个村.为了更好地了解H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笔者于2018年春季对H县不同乡镇的四个村落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分别是:万福镇河南村;万福镇刘楼村;唐集镇计圩村;河溜镇李圩村.每个村落随机发放问卷100份,共400份,其中有效回收问卷386份;并随机访谈100个农户,且受访农户都是村庄常驻人口.在被调查的农户中,男性占52.1%,女性占47.9%;年龄在10~15岁的占4.5%,15~25岁的占13.6%,25~35岁的占16.2%,35~50岁的占34.2%,50~65岁的占24.7%,65岁以上的占6.8%;小学学历及以下的占23.6%,初中到高中学历的占67.9%,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8.5%;家庭人均年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14.2%,2001~6000元的占28.7%,6001~9000元的占25.1%,9001~12000元的占25.5%,12001以上的占6.5%.

近年来,H县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民生工程建设,初步建立了各级乡镇为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以及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同时全县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如“送戏进万村”、“送电影下乡”、“农家书屋”,更是出台了“五举措”助推文化建设惠民生.截至2017年11月,全县组织农村放映队深入各行政村放映电影4020场,举办体育活动333场,农村演出333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详见表1).

但是,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以及入户访谈显示,农民对于政府提供的文化满意程度并不高,甚至认为政府每年提供的文化服务形式过于单一乏味,没有兴趣参与进其中.

首先,农家书屋变“农家锁屋”的悲剧.2012年H县累计投入资金798万元,完成全部399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共配置书橱1995个、图书64万册、报刊1万3千份、光碟4万余盘,平均每个村级农家书屋藏书1604册,报刊32份,并且之后平均每年投入46.62万元用于购买新书.可以想象藏书如此之多,政府付出极大代价建设的农家书屋必定会人来人往,但事实却残酷至极,图书馆变成了“农家锁屋”{8},门可罗雀.通过笔者的调研发现,农家书屋虽然藏书很多,但多数都是关于农业技术以及科技方面,但大多数村民文化水平仅限于初中文化,对于农业技术并不感兴趣.其实农家书屋的“门可罗雀”只是一种表象,其反应的深层次原因是政府对于主体村民的忽视,农民对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参与以及自主创造是新时期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影响因素.

其次,政府供给与农民需求之间的严重失衡.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显示,目前H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是需求强烈、供给不足.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对于精神文化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问卷“您最希望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活动”一栏中,“放电影”需求占比高达43.2%,最低的“文化工作者下乡服务”也占到12.5%,可见农民对于公共文化活动的需求非常强烈(详见图1).另一方面,政府在面对农民日益强烈的需求面前,供给明显不足,在问卷“您所在村庄提供的公共文化活动”一栏中,几乎所有文化活动项目都低于50%(详见图2).

由以上两图对比分析可知,H县农村公共文化供需之间存在严重失衡,政府单方面提供的文化无法满足农民多样的文化需求,因此,只有找准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协调供需双方矛盾,明确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积极性和独立自主性,建立多渠道表达路径,才能根据农民的需求建成农民迫切需要的文化.

二、H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的瓶颈分析

农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是指在人民的前提下,通过赋予农民合法的意见表达权,农民通过不同的表达渠道,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向政府和社会表达自己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最后通过政府对需求的回应来实现的制度体系.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农体性地位的丧失,不仅仅是因为政府“大包大揽”的文化建设措施,同时也是需求表达机制缺失的后果.为此,探讨现有需求表达机制存在的瓶颈,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发挥农体性具有重大意义.

(一)农民缺少必要主体性意识和自主参与意识,导致主体失位和集体失语

农民是农村公共文化消费的主体,同时也是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当农民们具有高度独立的主体性意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他们才可能把自己的需求完整清晰地传递给当地政府,政府才有可能对需求做出回应.但是,通过笔者对H县的四个村庄调研发现,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参与程度较低,出现了“政府实施、农民旁观”的局面,而农民作为最终受益者和建设主体却在文化建设中“一语不发”.在受访者中,53.2%的农户认为村委会应承担起公共文化建设和提供的责任,另外32.8%的农户认为基层政府应对公共文化建设负首要责任,只有,14%的农户认为农民本身是建设主体.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缺失导致农民无法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对于文化建设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无法主动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

其次,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普遍存在着“搭便车”行为.在《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中曼瑟尔.奥尔森指出,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9}.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中,政府的职能是向全体村民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因此无论个体农民在公共文化中付出多少努力和精力或牺牲了多少个人时间,得到的却是和其他村民一样的文化.这样不合理的付出与收益比,使得“搭便车”行为不可避免.

(二)政府与农民缺少民意沟通,导致农民缺乏建设动力

提供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是提高农民生活幸福指数、维护村庄和谐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10}.但由于基层政府与农民沟通渠道不畅,农民与基层政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政府无法了解农民的真实诉求,农民的诉求也难以得到回应.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农民无法表达自我真实需求,处于一种集体失语状态;另一方面,政府在无法或不愿了解农民文化需求的情况下,不顾农民意愿强制性的提供给农民并不喜爱的文化,因此时常造成资源的浪费却没有向农民提供满意的文化.

(三)政府决策体制僵化导致政策失效

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政府自身的组织结构、制度安排、人员配置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需求能否正确及时传递到政府并对需求做出相应的回应.在我国,从基层到上级信息的传递往往遵循着官僚科层组织理论模式,农民对于公共文化的需求信息从基层政府传递到上一级,上级部门对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再进行政策制定与评估,最后交由基层政府贯彻执行,这种层层节制的决策模式,不仅使得决策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及时处理公民诉求.因此,改革决策体制,促进权力结构扁平化,使农民直接向职能部门表达自己的需求尤为重要.其次,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最终决策者,但是如果不真正了解农民的需求,把作为“消费者”的农民拒之门外,,决策的制定就会变成一种非合作博弈的过程,也因此政府作出的决策在实施后往往会出现失效的尴尬局面,政府提供了公共文化,但是因为不受农民的喜爱而无人问津,导致闲置.

(四)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制度性保障

计划经济时期,为给城市发展持续注入动力,农村成为城市发展的“牺牲”角色,城乡之间文化资源配置不均.时至今日,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固化,资源的分配上农村仍处于弱势地位.城市中,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少年宫等各种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项目齐全,但是在农村,公共文化配套设施不仅项目较少,而且供给也存在严重不足.根据笔者调研发现,80.2%的农户认为本村没有农家书屋,68.4%的农户认为本村没有享受到“送戏下乡”,78.4%的农户认为本村没有体育健身设施,但是这些都是全国农村重点投资建设的公共文化设施.同时,认为本村没有网吧、棋牌室、数字电视、运动场所、教堂的农户分别占到87.2%、67.8%、90.3%、83.1%、65.3%.在受访农户中,有大多数农户认为即使本村有文化设施也不会去.由于城乡之间文化水平的差异,农民无法享受到基本公民所拥有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应有的权益,影响农民的创造性发挥,损害了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三、完善农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路径思考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当人们基础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对于精神层次的需要也会逐步加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对于文化的需求也是日益强烈,如果不能有效的满足农民需求,很有可能让腐朽、糟粕文化趁机而入,对整个农村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一)提高农体性意识和参与素质

1.农民需要认识到自身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农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村民并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行动者.因此,作为行动者,村民须激发自己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明确自己的需要必须由自己来表达,自己的利益也必须由自己捍卫,及时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舍弃“搭便车”的消极心理,树立主人翁意识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公共文化的直接提供者,必须明确农民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抛弃传统的“官办文化”,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农民的主体责任感.同时,必须考虑农民的诉求,与农民通力协作,共同提供广大村民们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建立现代公民意识.根据罗伯特·达尔的观点:“政治资源是一个人影响他人的手段”{11}.而政治资源包括财富、文化知识水平、社会地位等.但我国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缺少参与政治的相应基础,因此基层政府须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培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同时,通过村民自治的实践,让农民参与政治、当家作主,让农民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学习掌握更多的政治知识,提高农民参与政治的能力.

(二)完善农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沟通渠道、构建沟通新桥梁

实质上,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遵循是一种差位需求结构原则,因此政府必须在了解农民的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决断,而不是一味地“拍板子”决策,畅通有效的需求表达渠道是了解农民意愿从而进行科学决策的基本途径.

1.村委会的自治功能回归.村委会既要贯彻上级的行政命令,同时也要了解当地农民的需求,正确处理政府权力与农民权利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基层政府与自治组织的职权范围,自治组织不是也不应该是基层政府的“派出机关”,而是沟通联系群众并反映群众需求的自治组织,避免基层政府的不当干预,这是实现村级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必要条件;二是村委会可以根据相关政策自主处理公共文化供给,在收集本村村民需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本村的公共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

2.建立代表农民利益的合法化组织.农民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单独个人的声音无法引起政府的重视,只有拥有代表自己利益的组织,才能提高自己阶层在政治中的参与程度.使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拥有“话语权”,从而使政府“供给”与农民“需求”相均衡.通过建立由村到县到市级的农民协会,有效的整合农民的利益需求,并通过组织的形式向政府传递诉求.同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组织,设立农村文化发展基金,利用组织的优势,自行组织与开展公共文化活动.

(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政府的行政理念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必须改革原有政府行政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培养一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事业队伍{12}.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遵循均等化和公益性两大原则{13},为所有公民提供其应享受的文化权益.

1.树立“顾客至上”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理念.在市场经济中,农民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顾客”和“消费者”,政府必须坚持“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14}.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应破除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做出决策.同时,在治理理念上,政府需要正确处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给予文化发展以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通过良好文化环境的构建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氛围.同时,以发挥社会力量为重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配置,构建政府、企业、公益性志愿组织共同参与到文化供给中来,激发文化创造活力{15}.

2.因地制宜,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建立规范的秩序.良好的公共服务绩效是治理转型下形成中国民众政治信任的重要来源{16},公共文化服务让农民满意,农民才会更加信任基层政府,才会有动力参与.甘斯在《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品味分析与评估》一书中,提出了“品味文化”一词,分析其内涵及价值,其观点指出不同文化品味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需求.农村社区不仅是农民生产、生活集合地,更是文化生产、消费的集合地;不仅是生活场所,更是享受文化的乐园.而精神家园寄托于一定的文化体系中,又通过一定的文化形态得以存在{17}.因此,政府应根据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重视农村文化的地方优势,挖掘并有效利用地方文化传统的优良遗产,发挥村民自身的文化创造力.

(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过去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农民迫切需要进一步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是其中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通过城市的发展,通过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发展,让城市“反哺”农村,最终建成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体来说,就是在政策、资源、体制机制、科学技术上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的投入,构建经济促进文化,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完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听取农民的心声,最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四、结论

根据公共物品最优供给理论:要达到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就必须考虑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情况,离开了对公共物品需求的考察,就无法确定供需之间的平衡点,由此揭示了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的重要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作为“消费者”的农民也必须明确自己的主体性地位,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简言之,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既要国家建构和政府主导,更要农民的主动积极性参与.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有助于新时期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用文化细润农村发展内涵,同时对构建新时代“家风建设”和乡风民俗提供方向导引.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7BJY022)阶段性成果)]

注释:

{1}.十九大报告辅导 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7-80

{2}牛迪.完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人民论坛,2014(35):55-57

{3}张运青.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三题[J].理论导刊,2014(08):76-77

{4}朱松梅,雷晓康.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求的困境与求解[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6(02):165-173

{5}陈鹏鸣.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出版,2016(07):28-32

{6}赵语慧.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困境与出路[J].中州学刊,2015(09):83-87

{7}柯平,邹金汇.论乡镇图书馆的转型——突破总分馆模式的发展瓶颈[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07):5-12

{8}郭泽保.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选择的表达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4,(12):17-20

{9}[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5-8

{10}王伟杰,纪东东.农体性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研究——基于河南省七个村落的问卷调查[J].中州学刊,2013,(12):101-106

{11}[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5

{12}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7(04):54-56

{13}何春岐,胡盛源.如何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短板”[J].人民论坛,2016(28):134-135

{14}刘春萌.基于农民视角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情况调查研究——以山东省泰安市4个县(市)7个行政村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2,28(09):73-76

{15}纪东东,文立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江汉论坛,2017(11):24-29

{16}卢春龙,张华.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居民对基层政府的政治信任——来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调查”的发现[J].政法论坛,2014,32(04):20-28

{17}孙运宏,宋林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与乡村治理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16(12):59-64.

(作者单位:1.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6;2.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6)

[作者简介:陈涛涛(通讯作者)(1993—),男,安徽蚌埠人,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治理;陈红喜(1973—),男,江西莲花人,博士(后),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政策等;郝世甲(199—),女,河北石家庄人,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治理与政策.]

(责编:芝荣)

公共文化论文参考资料: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本文评论,此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主体性和视角和需求方面的公共文化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公共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