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摄影类硕士论文范文 和摄影师亲历的试爆拍摄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摄影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21

《摄影师亲历的试爆拍摄》

该文是关于摄影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跟原子弹和摄影师和拍摄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与氢弹研制成功对新中国意义重大,杨映梅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亲历了当年试爆的拍摄工作.

旧机器中找到一台高速摄影机

1964年接受与氢弹试爆的拍摄任务时,我们特别高兴,自豪之情难以言表.身为八一厂的拍摄人员,部队所有的新武器、新装备都见过,拍过,而爆炸的拍摄对我们来说着实还是盲区.

据专家说,爆炸瞬间的闪光,能顶上千个太阳的亮度.为控制问题,我们自制了一套深浅不同的阻光镜,并做了一系列试验,克服了胶片的难题.

据传,美国拍第一次核试验,动用了上百台机器.我们家底薄,但薄有薄的办法.我们从已退役的陈旧机器中挑选了数台,最令人兴奋的是,找到了一台高速摄影机.经过改装、整修,并反复试验,高速摄影机的频率达到了每秒200格左右,总算符合了要求.经过拼凑,最后投入这次拍摄的机器有十多台.

进入核试验场(新疆罗布泊),我们被安排在核试验指挥机关的驻地720兵站.作为这次核试验的总指挥,总参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专门来我们帐篷嘘寒问暖,并对拍摄相关事宜做了安排和部署.

用遥控方式拍爆炸

拍爆炸不能靠近,只能用遥控方式,我们事先将摄影机安装在选定的位置上,拍摄指令则由主控站统一下达.

在爆心附近的两个工号里,我们共安装了四台机器,高速摄影机也在其中,将四台机器做了分工,镜头焦距、光圈、频率做了统一的调整.胶片的感光度、镜头用的阻光镜和频率都是互相影响和制约的,不允许有半点差错.

临近试验时间,全军各科研单位在场区设置了各自的项目,其中有飞机、大炮、舰艇、坦克、车辆等,场面壮观,临战气氛浓厚.这个“露天展览会”是落实周总理“一次试验,全面收获”的指示而安排的.

爆炸当天,对摄影人员的位置、任务做了分工,我的位置在720主控站外,距爆心7.2公里,主要负责拍蘑菇烟云.

耳朵里传来倒计时报数,我提前两秒打开机器,白光过后,露在外面的皮肤有很强的灼热感,几秒钟后,听到惊雷般的巨响.取景框中的火球不断变幻,翻滚升腾,逐渐形成了蘑菇烟云,景象蔚为壮观.随着图像的变化,我用变焦镜头不断切换景别.当烟云升到一定高度,我机器中的胶片也拍完了.

拍完爆炸后,一是要在第一时间进入沾染区,抢拍破坏的现场景象,如燃烧的帐篷房屋,掀翻的飞机、大炮、火车头等,如果回收前不拍,事后无法补救;二是要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将安装在机器里的胶片转移到安全区.

我带着胶片,搭乘张爱萍总指挥回京汇报的专机直飞北京.八一厂政委张景华亲自接机,将胶片火速运往早已准备就绪的洗印车间.在那里,张政委通宵坐镇现场.我紧盯着药槽中循环滚动的胶片,“啊!我看到成影的蘑菇烟云了!”大家都兴奋地围过来看.

总理到八一厂看样片第一次核试验是在周总理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进行的.周总理非常关心拍摄的影片,多次催着要看片子.

1964年10月下旬的一天,周总理来到八一厂看样片.当他看到火球翻滚、蘑菇烟云升腾的镜头时,非常高兴,连声说“拍得好!拍得好!”并指示要很好地保管、使用这些资料,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办这件事.

1964年11月2日,在送审对外宣传照片时,周总理亲自选了四张核试验的照片,并批示:“底片交八一厂,各洗大、中、小相片三套准备发表.11月15日,核试验的电影也要搞出来.”周总理非常重视保密问题,他提出见报的照片要不要露“根”?因为可以据此推断出相关参数.

初稿出来后,周总理派专家到八一厂对镜头画面逐一审核,解说词也是总理审定的.新闻片公映后,引起强烈反响.

半年多后,又相继进行了飞机空投和火箭运载试验.这为我们增加了难度.在没有测量仪器的情况下,我们利用演练的机会,将靶标刻记在三脚架上,以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完成了拍摄任务.

完成氢弹拍摄任务

第一颗氢弹试爆工作就快来临.对于拍摄核爆炸的宏观场面我们已有经验,但拍摄反映杀伤威力的冲击波、光辐射等微观镜头,还有待突破.

为防止摄影胶片被射线照射,我们用小块铅砖,垒在机器周围,特别是靠爆心的一面,还在镜头前加了铅玻璃,并将外层垒上厚厚的沙袋,就像地堡.

拍氢弹仍以安装在工号中的机器为主,数量有所增加.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分段、接力的拍法,明确了每台机器的任务.拍火球仍然依靠高速摄影机,因为只有它才能满足视觉要求.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这次拍摄收获颇丰,不同摄像机拍到了各具特色的画面,特别是高速机所拍镜头,那是肉眼看不到的.火球、蘑菇烟云受到好评.

地堡里的机器所拍镜头更受欢迎,让我们真实地看到冲击波摧毁飞机、舰船、大炮、坦克的过程,看到了光辐射过后帐篷燃烧、房屋夷为平地的实况.

还有一组画面证明地形、地物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如土坎上下、涵洞里外动物的对比图显示,暴露在外的受到严重伤害,而土坎下、涵洞里的动物都安然无恙.(摘自6月26日《羊城晚报》杨映梅文)

摄影论文参考资料:

摄影类杂志

摄影大赛投稿

摄影投稿

关于摄影的杂志

摄影论文

摄影杂志推荐

上文评论:本文论述了适合原子弹和摄影师和拍摄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摄影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摄影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