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建筑师相关论文如何写 与我的作品来自生活、哲学和梦想印度国宝级建筑师多西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建筑师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1-29

《我的作品来自生活、哲学和梦想印度国宝级建筑师多西》

本文是关于建筑师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跟多西和我的作品和建筑师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2018 年3 月7 日晚,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在美国芝加哥揭晓.来自印度的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教授荣获2018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他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的印度建筑师.

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评论道:“多西曾经说过,设计使栖身之处变成家园,使住房变成社区,使城市变成吸引机遇的磁场.多西毕生的工作真正见证了奖项的使命——展现建筑的艺术性,并为人类贡献无价的服务.我很荣幸能够在普利兹克奖创立40 周年之际,向一位为我们所有人辛勤奉献了60 多年的建筑师颁此殊荣.”

为穷人设计房子60 余年

多西曾经与20 世纪建筑学大师勒· 柯布西耶和路易斯· 康共事,从他早期采用的强有力的混凝土形式中即可看出两位大师对他的影响.而多西后来的建筑语言超越了这些早期作品.凭着对印度建筑深厚传统的理解和鉴赏,他将预制件和本土工艺相结合,努力塑造着一种与自己祖国的历史、本土文化传统和时代变迁相和谐的、足以影响整个印度乃至国际的建筑话语.

作为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师的多西在获奖后表示:“我的作品由我的生活、哲学与梦想延伸而来,致力于积累和创造一座建筑的精神宝库.这又一次坚定了我的信念:当生活方式和建筑融为一体时,生命才值得庆贺.”多西能够敏锐地洞察建筑物所处的氛围,因此设计方案考虑到社会环境和经济等各个层面,完全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他不断地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所有的优秀建筑和城市规划不仅要实现目的与结构的统一,还必须考虑到气候、场地、技术和工艺,以及最广泛意义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他的设计超越了单纯的功能性,通过诗意和哲学的基底与人类的精神相关联.

创建印度现代建筑观

1927 年8 月26 日,多西出生于印度浦那.爷爷和父亲都从事家具业,他在刨花和木片的香味中长大,学建筑设计的理想自幼年就开始萌芽.多西后来回忆说,这种成长环境为自己“热衷于反复优化、调整细节以及追求完美”奠定了基础.学校老师注意到,这个学生与众不同,从小就表现出艺术天赋和对空间比例的理解力,于是鼓励他接触建筑学.

1947 年印度独立后,多西进入印度最古老且最权威的建筑学府之一、孟买Sir J.J. 建筑学院学习建筑.他满怀雄心抱负,毕业后毅然登上轮船远赴伦敦求学,加入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

后来多西有幸遇到勒· 柯布西耶和路易· 康两位20世纪传奇式的现代主义大师,在他们的指导下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经验.1954 年,多西回到印度,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中,主持勒· 柯布西耶位于昌迪加尔和艾哈迈达巴德的项目,其中包括棉纺织协会总部大楼和肖特汉别墅等.1962 年,还与路易斯· 康一起合作设计了印度管理学院艾哈迈达巴德分校,随后两人又继续合作了十余年.

1956 年,29 岁的多西聘请两位建筑师加盟自己创立的工作室,该工作室逐步发展为一个拥有5 名合伙人和60 名员工的建筑事务所,完成了100 多个项目.1966年,多西又在艾哈迈达巴德创办了建筑与规划学院,该学院成为培养印度本土建筑师的重要摇篮,被视为印度现代建筑及规划教育的先锋和源头.1978 年,他创建了Vastushilpa 环境设计基金会.时至今日,该基金会已成为学术界和专业顾问团队之间沟通的纽带.

多西对印度文化深入骨髓的了解与欣赏,使他的设计融合了预制模式和本地工艺,创建了适用于印度的现代建筑观.他充分吸取西方建筑前辈的经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视野,打造出极具个性化风格的建筑.他将年少时代的种种元素,对圣地、寺庙和熙熙攘攘街道的回忆,以及他祖父家具作坊里漆器和木材的味道,都融入了自己的建筑风格之中,里面饱含着过往经历中的意象、声音和回忆.

多西曾经在两部宝莱坞爱情轻喜剧中友情客串,分别扮演建筑学教授和建筑大师.不难看出其“国宝级”建筑师的地位.

推动印度建筑语汇的发展

多西因推动印度建筑语汇的发展和演进而闻名,成为对南亚建筑做出巨大贡献的重要人物.他深入理解建筑的精髓,其作品既体现出对印度历史、东方文化传统和自然力量的深厚敬意,又着力于改善印度的人居条件与生活品质.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多西融入建筑设计中的道德价值观念,跨越不同的社会经济阶层,触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多西对待建筑设计一贯严谨认真,远离浮华,绝不追随潮流.他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公共管理机构和公用事业部门、教育和文化机构创建高品质项目,并为私人客户设计各种住宅.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自我与文化的联结互通、对社会传统的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多西探索的对象,在考虑特定地点及环境的同时表达出他对现代主义的回应.他在选择材料、处理重叠空间以及运用自然与和谐元素时,表现尤为突出.他的作品一般都半沉于地下,融入场地的自然环境中.建筑形态上的层次和线条流畅,常用到阶梯、拱顶、水池和小山丘.室内空间丰富而多元化,营造出不同氛围的光线.

我们周围的每一个物体,以及大自然本身——光线、天空、水和风暴——一切都处在和谐的交响之中.而这曲交响乐就是建筑的真谛.我的作品就是我人生的故事,不断演进、变化和探寻,试图剥离建筑的角色,将目光聚焦生活本身.

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位德高望重的普利兹克奖得主的代表性作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与深刻的启迪吧——

桑珈建筑师工作室

“桑珈建筑师工作室融合了我对印度生活方式的意向和联想,唤醒并连接起被遗忘的片段,过往的思绪与回忆在此碰撞.它是一座供人们温故知新的校园,成为文化、艺术和可持续发展完美结合的典范.”多西解释说,“建筑的概念由层次丰富的经历所构成,我总是被那些历经演变却依旧坚守初衷的建筑所吸引.”

桑珈建筑师工作室被誉为多西最好的作品,也被评为世上最环保的建筑之一.“桑珈”(梵语Sangath)意指“陪同或一起行动”,工作室是他及其工作团队日常办公、交流与学习的地方,用其命名十分贴切.设计中采用了长向的筒拱作为主体,拱顶的形状、结构以及基座都与印度神庙相似.该建筑利用草地阶梯式圆形剧场和流水的细节等突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代表多西对“自然和个人联系”的理解.除了外形独特,其功能也很巧妙.工作室部分被挖入地下半层,拱形屋顶、绿荫草地和下沉空间可以缓解高温酷热.双层外墙面通风良好,而且还提供了适当的储存空间.

工作室有超过60% 的面积是开放的庭院,消弭了私密空间的界限,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公共场所.建筑师们在工作之余可以自由停留、休憩和聊天,分享的氛围使其成为一个和谐的“村落”.在工作室入门处,编织着树叶图案的地面上有一个圆形“纪念碑”,象征着曾经存在于此的一棵芒果树——这表明在工作室里不仅人人平等,人与自然万物也同样平等;建筑是鲜活的,逝去之物永存,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这里还体现了印度自古以来的节俭美德,外部庭院和小径地面的材料是被人们遗弃的废品,通过手工艺加工重现其自身价值;建筑表皮的马赛克图案瓷砖也是从工厂废料里找来的,在阳光下,它们折射出不同层次的光晕,重新焕发了独特的生命力.

建筑学院环境规划与科技中心

多西的设计模糊了内外空间的定义,创造出将二者无缝结合的开放空间,可以满足各个学科的不同需求.早期只有建筑学院,后逐年扩张,增设了规划学院、视觉艺术中心、建筑科学与技术学院、卡诺里亚艺术中心、展览馆等.不断成长的校园为后续设计的拓展提供了条件,通过露台、庭院和带顶走廊,创造了能遮蔽日晒、捕捉微风、户内外均能享受舒适的空间,既富有诗意,又兼具功能性.多西创造的主旨是建立“一个几乎没有门的开放空间”.架空的底层,相互渗透的室内外空间,使这里弥漫着自由的氛围.建筑之间的多重院落藏匿于建筑所投下的阴影中,成为舒适的聚会场所.作为该学院的创始人,多西创造了一个印度建筑文化的孕育场所,在传统教学课程之外,还开设了关于印度环境、城市和文化的研究课题.

印度管理学院班加罗尔分校

多西说:“我想最重要的东西是rasa(梵语,有‘味道’‘意趣’‘情感体验’之意),让空间激发我们丰盈的想象.我想开创一种体系,让班加罗尔校区的建筑‘ 消失’,而变成一个漫步场.功能、动感和自然的有机整合,形成了班加罗尔校区独有的特色.”

印度管理研究院班加罗尔分校于1983 年建成,多西从迷宫一般的传统印度城市和寺庙获得灵感,重新定义了室内外空间的开放和封闭概念.他将各功能区有效地联系起来,使建筑、庭院和画廊盘错而生,石砌工艺的应用、宽阔走廊与学府青葱的绿植景观交织融合,加上建筑色彩与光影变幻,使整个校园仿佛沉浸在时空变换的游戏中.

艾哈迈达巴德洞穴画廊

1991 年,多西应好友、艺术家马可布勒· 菲达· 侯赛因的邀请,为他设计一个展示空间.侯赛因的绘画将印度传统风格与西方的立体主义糅合在一起,以鲜艳色彩、大胆构图和抽象图形描绘远古神话、宗教与历史,以及当今印度的城市与乡村生活.受侯赛因作品韵律的启发,多西设计了一个不同于常规立方体的展示空间,造型自由多变,质感粗犷朴实,蕴含着一种原始的生命力.这个仿若远古洞穴的画廊建筑继承了印度阿旃陀石窟与埃罗拉石窟的风格,借鉴了印度耆那教的寺庙形态,是建筑师结合印度传统与现代主义风格的全新尝试.他借助电脑辅助的结构规划与传统的部落茅屋搭建技术设计,建造多变的曲面结构,前者可帮助避免不必要的建造差池,后者则可更好地适应印度当地的环境.洞穴画廊内部的所有结构皆可自承重,通过贯通的连续性缓解了重量压力.为了以波浪的形状减轻载重,多西将仅一英尺厚度的钢丝网水泥用于建筑的墙壁与穹顶.画廊半埋入地面,在营造一种神秘氛围的同时,更能抵御印度的炎热气候.白色的瓷被覆盖于画廊屋顶,拼贴出马赛克的装饰图案可反射阳光的热度.多西施展光影魔法,通过建筑表皮结构上的开口将外部的自然光线引入了内部空间,让人感受到日光的位移与变化.

侯赛因的创作被多西洞穴画廊的设计激活,他直接以墙面为画布创作壁画,用粗放的笔触与明亮的色彩将抽象的人形与动物图案勾勒得栩栩如生.此外,他还将自己的一些金属雕塑看似随意地放置于洞穴内.正如多西所言:“艺术家和建筑师碰撞出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火花.”多西与侯赛因启发彼此的创作,让艺术与建筑真正地展开对话.画廊体现了远古与现代、抽象与具象、自由与规整的不断交错和巧妙融合,光影与记忆的神秘变幻充满鲜活气息,让身临其境的观众获得一种充满灵性的通感体验.

阿冉亚低造价住宅

从20 世纪50 年代起,多西就开始设计首个低造价住房项目.1989 年设计的阿冉亚低造价住宅项目位于印多尔.该社区由6500 多个住宅组成,共分为6 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系列房型可供选择,其中包括紧凑的一室户和宽敞的大户型,以覆盖不同收入的人群.该项目旨在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居身之所,创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前有超过8 万人在此定居.当年68 岁的多西因此获得了颇具世界影响力的阿卡汗建筑奖.阿冉亚低造价住宅通过系统整合房屋、庭院和迷宫般的内部通道,打造了重叠交融的多层结构和过渡区域,强调居住环境的流动性和适应性,最大限度地适应了印度社会惯常的生活方式.社区的整体规划,公共、半公共和私人空间的创建,都体现了多西对城市运转方式和都市设计重要性的理解.“这些已不仅仅是房子,而是一个个幸福生活的家,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一定要为社会最底层的人群提供适宜的住所,我许下此誓言并毕生铭记.”多西道.

印度人寿保险公司混合收入住宅区

多西一直关注着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对住宅区的规划和设计展现了共享与混合的理念.印度人寿保险公司混合收入住宅区是他1973 年的建筑作品,这种黏合性住宅区实验性地集合了三种不同收入的人群,他们居住在同一栋金字塔形建筑的三个楼层,通过同一条楼梯出入.这不仅能适应单个家庭的需要,而且将小住宅融于大社区中,有利于恢复和增强社区凝聚力,从而创造了高密度低层住宅区的新形式.

住房项目包含324 套复式梯田状建筑,整体带来强烈的秩序感.同时,他颠覆了集合住宅的传统布局,将最大的房型设计在底层,而顶层为最小的房型,使得上层单元可享受露台,并且在需要时将其转换成一个额外的居住空间.多西说:“同一家族的几代人居住在这些房子里,他们有强烈的归属感,还会根据不同需求改造其中一部分空间.”

建筑师论文参考资料:

建筑师杂志

本文评论,这篇文章为适合多西和我的作品和建筑师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建筑师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建筑师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