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距离论文范文资料 跟朋友圈那么大,我们的距离有点小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距离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4-16

《朋友圈那么大,我们的距离有点小》

该文是距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朋友圈和距离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偶然打开许久没更新的博客,7岁的女儿在边上瞥了一眼,惊叫: “怎么是我的照片!”几年前因为觉得她8个月时的照片很萌,便顺手用作了博客头像.小姑娘严正抗说“不许用我的照片.”最近有一天,我拿起手机拍她的画准备存留.她忽然伸手一拦,“不许发”!原来,她怕我晒到朋友圈.

现存的孩子,很懂得捍卫自己的隐私权.有个视频,是一个6岁的娃,控诉晒娃的父母.小姑娘大声吐槽: “我从来没有同意你们这么做.”她说,当她知道面前的陌生人看过自己小时候如何上厕所,便再也无法直视这个人.类似于泡在浴缸里的场景,小姑娘觉得只有父母才能被允许看,却被公开在facebook上,暴露在所有陌生人面前.

我不禁惭愧,在维护边界问题上一个中年人都不如六七岁的娃.太多父母感觉良好地晒着子女吃喝拉撒的照片,陶醉于他人的“大拇指”.殊不知,孩子也是人,与成人一样需要被尊重,一样拥有隐私权.而且,隐私权的概念,并不限于我们以为的“羞羞”一类事.最关键的是,“我”的朋友圈只是“我”的朋友圈,不是别人.当孩子们不愿意自己的信息被无关的人看到时,我们无权侵权.

每个人划出的“圈”,都源自内存安全感的需要.人都愿意待存自己最舒适的空问大小里;孙悟空存给唐僧划出一个保护圈时,防备的是来意不善的妖魔.朋友圈的距离,是人安全感的量尺.

有一位女士,每天热衷于晒自己和孩子的日常,能看到她朋友圈的人对她住哪院几栋几楼都能知道.爱秀的一拨人——以表演型人格为典型,最为重视存在感,害怕世间对自己的遗忘.他们享受着万千目光24小时聚集于身,以此获得踏实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只是那位女士没意识到巨细无遗的信息,让孩子暴露在潜在的危险中.曾有人做了实验,通过演员王珞丹的微博,仅筛选了两条,用40分钟便推断出她的住处.最危险的是,常有窥私的不法分子将儿童照片用于非法用途.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有陌生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内向的人更喜欢独处.尤其具有社交恐惧的人更爱用“宅”把自己隐藏起来,如一只躲进洞里的猫,太多的刺激会让他们坐立不安,更少的人才让他们有充足的安全感.

不论两种极端,大多数人是根据亲近信任度来设定自己的朋友圈.网络上,人与人之问的距离同样有亲疏远近之别.朋友圈具有的屏蔽功能,正是“心理距离的晴雨表”.具体到每一条朋友圈,都可以选择公开程度.每一种选择,都基于自我的安全感而发.

现在的相册还可对朋友设置公开可见的时限.想翻看对方相册以前内容的人,兴冲冲跑去一点击,遇到谨小慎微的“三天可见”这种,你可能会迎头被泼一瓢冷水.抱歉,这不是一个千人一面的世界,更不是一个一视同仁的世界.每个人的安全底线各不一样,每一对人相互的心理舒适距离也可能不对等.我们唯有尊重这种心理距离的差异,尊重每个人所需空间大小的不同.

最近某地有一个老父亲,因为心爱的女儿坚持嫁给外地的男友而灰心自尽.这是困扰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情境——父母的手喜欢自作主张伸入自己的空间.中国父母们需要理解,作为独立的个体,子女有权拉开属于他个体的距离.

伴侣之问同理.被对方划入礼貌距离甚至公众距离的人,强行挽留存亲密距离内,换来的只有双方的痛苦.不如一别两宽各得其所.尊重别人圈出的距离,也是对自己边界的守护和尊重.就像大多数国人不习惯拥抱礼亲吻礼,大不必在文化相异的国外见了陌生人也去拥吻.

大数据时代,个人空间弥为珍贵.我们在线上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可能让自己无处藏身,没有秘密可言.那么,请尊重我们仅剩的空间,给自己、给他人自由呼吸的空气.朋友圈那么大,我们的距离也许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我们能收获的缘分还有无限可能.距离,于人间,始终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美.

距离论文参考资料:

言而总之,本文是一篇关于距离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朋友圈和距离相关距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