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流行病学方面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与天水市甘谷县2004-2019年艾滋病监测与流行病学分析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流行病学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30

《天水市甘谷县2004-2019年艾滋病监测与流行病学分析》

本文是流行病学论文写作参考范文跟天水市甘谷县和甘谷县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病毒特异性地侵犯CD4T 淋巴细胞,使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引起以临床特点为免疫系统损害和各种机会性感染与相关肿瘤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病死率极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影响,艾滋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甘谷县艾滋病流行特征,探索适宜我县艾滋病疫情特点的预防控制模式提供思路和依据,现将天水市甘谷县2004-2016 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收集

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归属甘谷县疾控中心随访管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人口资料来源于甘谷县统计局.

1.2 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6 年甘谷县HIV/AIDS 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采用发病数、死亡数、构成比等指标对计数资料进行描述,对不同组间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 检验,检验水准a 取0.05.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自2004 年甘谷县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2004-2016 年共累计报告归属甘谷县疾控中心随访管理的HIV/AIDS130 例.其中HIV57 例, 占43.85%,AIDS73 例, 占56.15%;HIV/AIDS 死亡29 例,病死率为22.31%.

2.2 流行特征

2.2.1 时间分布

自2004 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每年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呈上升趋势,见表1.

2.2.2 地区分布

130 例HIV/AIDS 病例中,其中本地报告HIV/AIDS65 例(占50.00%),外地报本地65 例(占50.00%),病例数地区分布:大像山镇31 例(占23.85%)、新兴镇28 例(占21.54%)、谢家湾乡13 例(占10.00%)、盘安镇9 例(6.92%)、安远镇9例(6.92%)、六峰镇6 例(4.61%)、白家湾乡6 例(4.61%)、金山乡6 例(4.61%)、大石乡5 例(3.85%)、八里湾乡5 例(3.85%)、武家河乡4 例(3.08%)、古坡乡4 例(3.08%)、礼辛乡3 例(2.31%)、西坪乡1 例(0.77%).

2.2.3 人群分布

130 例HIV/AIDS病例中,男性93 例(占71.54%), 女性37 例( 占28.46%),性别比为2.51:1,所报病例主要是年龄在20-49 岁间的青壮年,占82.31%,60 岁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病例11 例,占8.46%.见表2.

由表1 可见异性传播85 例,占65.00%, 男男同性传播26 例, 占20.00%;传播11 例,占8.46%;母婴传播6 例,占4.62%,输血/ 血制品2例,占1.54%. 2004-2012 年共报告HIV/AIDA 病例46 例, 性途径传播30 例,占65.22%,其中同性传播4 例,占性途径传播的13.33%;2012-2016 年共报告病例84 例,性途径传播81 例,占96.43%,其中同性传播22 例, 占性途径传播的27.16%.可见目前甘谷县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同时男男同性传播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升高.

民族构成:汉族126 例,占96.92%;回族、佤族、傣族、德昂族各1 例,分别占0.77%.

职业构成:农民85 例,占65.38%;商业服务15 例,占11.54%;家政服务12 例,9.23%;;散居儿童5 例,占3.85%;民工4 例,占3.08%;工人4 例,占3.08%;学生3 例,占2.31%;教师1 例,占0.77%;其他1 例,占0.77%.

学历构成:文盲21 例,占16.15%;小学39 例, 占30%; 初中46 例, 占35.38%;高中或中专15 例,占11.54%;大专及以上9 例,占6.92%.

婚姻状况构成: 未婚34 例, 占26.15%;已婚有配偶75 例,占57.69%;离异或丧偶21 例,占16.15%.

2.3 样本来源

近年来,以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提供的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PITC)有效扩大了艾滋病检测覆盖面,让更多的隐形艾滋病患者尽早做到“三早”.130 例HIV/AIDS 中,以PITC 形式发现的共64 例(占49.23%).甘谷县自2012 年开展PITC 工作以来,本地共报告36 例HIV/AIDS 病例,PITC 方式发现25 例(占69.44%),见表3.开展PITC 前后样本来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等于14.54,P<0.05).

3 讨论

据甘谷县HIV/AIDS 疫情资料显示,该县自2004 年以来每年均有艾滋病病例报告,且病例数不断增加,按照中国艾滋病流行水平分类标准属县,仍属低流行区,这与国内其他市县艾滋病流行趋势相一致[1],但流行趋势呈快速上升趋势.甘谷县的HIV/AIDS 病例主要是本县籍常住人口,职业多为农民,并以20-49 岁青壮年为主.这一人群正处于性活跃期,且常年外出务工流动性强,与临时性伴或是所性服务工作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而造成感染,这些特征与有关报告大致相同[2].而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又会造成配偶或性伴的二次传播,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这一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甘谷县自2012 年开展PITC 工作以来,本地共报告36 例HIV/AIDS 病例,PITC方式发现25 例(占69.44%),其特征与句容市艾滋病流行特征[3] 大致相同,提示PITC 在艾滋病低流行水平地区发现HIV/AIDS 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早期检测在艾滋病母婴阻断中亦具有重要作用[4],建议推广并进一步加强检测网络建设到村医一级,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最大限度做到艾滋病的“三早”,遏制其进一步蔓延.

近年来,甘谷县的艾滋病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并且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性传播途径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且男男同性传播病例增长快速;60以上的老年病例有逐年上升趋势,且传染来源多为商业性非婚异性传播,这与全国的流行趋势基本一致[5].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仍然是我县控制艾滋病流行最有效的办法,可以尝试利用人人能接触到的新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同时应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加强低档女性性工作者和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的综合干预工作,以及老年男性独宿人群的关爱和干预工作,并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力量,形成全社会防艾的坚固壁垒.

流行病学论文参考资料: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护理学论文题目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生物信息学论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新课程导学期刊

上文评论,上文是一篇关于天水市甘谷县和甘谷县方面的流行病学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流行病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