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制度类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跟阿根廷货币局制度:崩溃原因与未来选择方面论文如何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制度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3-12-19

《阿根廷货币局制度:崩溃原因与未来选择》

该文是关于制度专升本论文范文与货币和阿根廷和崩溃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本文从外汇储备、汇率制度选择、外债、财政赤字和最后贷款人角度,分析了阿根廷货币局制度崩溃的原因,并结合当前浮动汇率制度下阿根廷再次出现货币贬值和债务危机的现实,做出阿根廷应该维持预算平衡和减少对外债务的判断.并建议阿根廷采取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抑制国内通货膨胀水平、阻止比索进一步贬值.

关键词:货币局制度;阿根廷;中国香港地区

一、前言

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都表明,汇率制度选择对开放经济体的内外经济平衡和经济的发展非常关键.根据IMF 关于汇率制度分类,可将汇率制度分为两极汇率制度和大量的中间汇率制度.哪一种汇率制度一国经济的发展更为有利是核心.一般认为,浮动汇率制度能够更好的抵御外部冲击,使汇率政策成为稳定外部经济的政策工具,同时充分发挥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而固定汇率制度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抑制通货膨胀,同时能够防止由于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带来不利影响.但是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汇率制度又出现了“三极多样”的趋势,美元、日元和欧元是国际货币,汇率制度安排多样.

阿根廷是拉美大国,新兴市场国家的重要代表.20 世纪60年代以来,阿根廷一直受到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困扰,并多次在浮动汇率制度与固定汇率制度之间徘徊.2017 年12 月以来,阿根廷再次面临货币贬值的困扰,比索对美元汇率累计跌幅超过15%.为了稳定市场预期、减缓资本外流、减轻比索贬值压力,阿根廷央行连续三次大幅加息,基准利率由27.25% 上调至40% ,同时,银行还动用了10% 外汇储备(约50 亿美元)来稳定外汇市场,阻止比索进一步贬值.尽管阿根廷政府做出了种种努力,但结果差强人意,国际评级机构将阿根廷评级展望由正面调至稳定,阿根廷不得不向IMF 求助.经过一个月的谈判,2018 年 6 月20日, IMF同意向阿根廷提供为期三年的500亿美金的备用安排,金额创下IMF 单国救助史上最高.

近期比索的大幅贬值,通货膨胀水平再次攀升,债务危机袭来,2001 年阿根廷货币危机再次上演.阿根廷的经济史似乎成了一个时时与贬值和通胀斗争的历史.货币局制度也不是该国的第一次尝试.早在1991 年,当阿根廷面临严重恶性膨胀时,在听取美国和IMF 的建议下,阿根廷采用了以美元为钉住货币的货币局制度,以期借助美元的国际信誉从根本上改变阿根廷持续多年的高通货膨胀现象.但该项制度未能维持长久,2001 年阿根廷爆发大规模的债务危机,约950 亿美元的到期债务无力偿还,货币局制度崩溃.迄今为止,最长久的实行货币局制度的经济体是中国香港.1997 年到现在香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货币局制度基本运行良好.虽然香港经济和阿根廷经济的体量差异较大,但是从宏观金融运行的角度分析阿根廷汇率制度运行,解析货币局制度崩溃原因和未来汇率制度选择,还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指导,在最新文献的基础上,从外汇储备、财政与对外债务、贸易集中度与汇率制度选择,以及最后贷款人角度,探索阿根廷货币局制度崩溃的原因.并结合当前阿根廷当前采用浮动汇率制度出现的经济问题提出了其汇率制度调整的建议.本文其余部分行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为阿根廷汇率制度的变迁,第三部分为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运行与经济效果,第四部分为阿根廷货币局制度崩溃原因,第五部分为启示与政策建议.

二、阿根廷汇率制度的变迁

阿根廷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饱受通货膨胀和货币持续贬值的困扰.为了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稳定经济、阻止本币进一步贬值,阿根廷曾经多次调整其汇率制度(具体过程见表1).

阿根廷曾在多种汇率制度中徘徊,但是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国家.

三、阿根廷货币局制度运行与经济效果

在阿根廷多次汇率制度调整中,对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治理最成功的一次是1991-2002 年初施行的货币局制度,在该项制度实行过程中,阿根廷经济一度出现了短暂的复苏与繁荣.

(一)货币局制度的本质

货币局制度是一种特殊的钉住汇率制度,从上表可见,与美国相比,阿根廷与巴西的贸易往来更为密切.因此,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阿根廷的对外贸易集中在巴西,选择钉住巴西雷亚尔或许更为妥当.而为了抑制国内的恶性通货膨胀,阿根廷选择美元作为“名义锚”,利用美元强劲的国际信誉稳定国内经济.1998 后,美元不断的升值,比索币值出现明显高估, 据估计,比索被高估了约30%至40%(Ramkishen S.Rajan,2002)[5].而作为阿根廷主要的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巴西在1999 年爆发经济危机,巴西雷亚尔发生大幅贬值,阿根廷出口竞争力因此而下降,这成为了货币局制度崩溃的导火索.为了维持与美元的联系汇率,阿根廷政府采用紧缩型财政、货币政这一货币体制以法律形式明确承诺本币和某一特定的外币之间以固定的汇率进行兑换,同时要求本币发行机构确保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1].本国货币发行需要完全的外汇资产作为支撑,为保持与钉住的国家汇率相对稳定,该国必须与钉住国家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致,本国因此丧失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在货币局制度下,因为不存在最后贷款人,因此,商业银行在危机时,一般无法获得贷款.

(二)阿根廷货币局制度运行

表2:阿根廷货币局制度运行

阿根廷货币局制度以100% 的美元储备作为发钞保证,并以法律规定美元与比索1:1 的兑换比率,通过隔夜回购来维持流动性.通过货币局制度,阿根廷成功的稳定了国内物价水平.

(三)货币局制度的经济效果

在货币局制度下,阿根廷在治理通货膨胀和实现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经济由萧条迅速恢复繁荣.

1. 通货膨胀水平

在阿根廷货币制度运行前期,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1991 阿根廷采取货币局制度后,年通货膨胀率由2313.965% 迅速下降到了171.672%,并在以后年度逐年下降.在1994-1995 年间,通过与美元的“硬挂钩”,阿根廷通货膨胀水平保持在3%-4%,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但是在1996 年以后,阿根廷的通货膨胀水平由0.16% 下降至1999 年的-1.167%,经济开始出现紧缩和萧条.但无论如何,货币局制度让阿根廷成功的以很小的经济成本迅速控制住了长久以来存在的高通货膨胀.

2.GDP 增长率

货币局制度为阿根廷不仅带来了低的通货膨胀水平,同时也一度刺激了阿根廷经济的增长与繁荣.在1991 年货币制度建立初期,阿根廷GDP 增长率从1990 年的-2.399% 攀升至1991 年的12.67%,让一个处于经济萧条的国家迅速走上了经济复苏之路.1992以后,阿根廷经济开始出现繁荣,GDP增长率保持在5%以上.特别是在1997-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阿根廷经济依然保持3% 以上增长率,这使阿根廷一度成为国际资本的主要流入国家.

四、阿根廷货币局制度崩溃原因

虽然货币局制度的“稳定性”一度让阿根廷经济增长处于世界的前列,但阿根廷经济内部存在的巨大隐患让这个国家经济再度陷入崩溃.巨额的外债与政府赤字成为这个国家的货币局制度走向崩溃的根源.与阿根廷相比,在1991-2002 年间,香港地区也采用货币局制度.自香港货币局制度设立至今30 多年,该项制度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并为香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一国采用货币局制度要求该国充足的外汇储备、较高的贸易集中度和经济开放度.在货币局制度下,由于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限制,政府需要保证预算平衡和减少对外债物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因此,本文将从以下核心指标对阿根廷货币局制度崩溃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高额外债和财政赤字

货币局制度,需要有良好的政府财政作为支撑.香港地区一直秉持稳健的财政政策,保证预算平衡.1993-1998 年间,香港地区的财政基本处于盈余状态(见表3[2]),几乎没有外债,这为香港经济的稳出了巨大的贡献.

表3:1993-1998 年香港地区财政余额

数据来源:沈联涛.十年轮回——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年,220 页.

和大多数拉美国家相似,阿根廷也是典型的“债务经济”国家,国内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进口替代”.“进口替代”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巨额的政府支出和持续增长的财政赤字.在货币局制度下,银行无法通过发行货币弥补政府财政赤字.因此,在国内税收难以弥补财政赤字时,阿根廷政府只好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和大规模对外举债进行融资.截止2000 年末,阿根廷政府外债占GDP 的50.6%,较1993 年增长了23.4%(见表4).

表4: 1993-2000 年阿根廷外债

政府的对外举债的能力受到偿付能力限制.1999 后,受到巴西经济危机的影响,阿根廷出现了连续的经济负增长,投资者对阿根廷政府的债务清偿能力失去信心,大量的国外资金抽逃,阿根廷难以通过融资来获取外汇.到2001 年底,阿根廷约有1500 亿美元的未清偿债务,其中950 亿美元为到期外债,政府根本无力清偿如此巨大的债务.大量的外债负担加剧了公众对比索的贬值预期,进而导致了对美元的挤兑风潮和银行系统的崩溃,这使阿根廷无法继续维持联系汇率制度.因此,2002 年阿根廷宣布放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货币局制度崩溃.

(二)经济周期与货币锚国家相偏离

在本币完全钉住锚货币的条件下, 本国所获得的货币收益能否大于经济稳定性损失取决于本国同锚币国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这不仅需要本国同货币锚国家的贸易份额较大, 资本流动较充分, 而且更重要的是本国同货币锚国家的经济周期基本同步, 货币锚国家愿意在关键时刻充当本国的最后贷款人.如果经济周期不同步, 比如货币锚国家经济持续强劲, 支撑锚货币升值,而此时本国经济陷入衰退, 宏观经济基本面决定本币贬值, 那么,法定汇率将很难维系(盛宏清,2003)[3].

1998年后美元持续走高,而阿根廷则开始出现经济负增长.美阿两国的经济周期出现偏离,与美元挂钩的比索币值出现高估,这使阿根廷汇率固定在一个过高的水平.过高汇率导致阿根廷进出口贸易失衡,国际收支出现赤字,阿根廷政府只能一再高利率吸引外资,企图用资本项目盈余来弥补经常性项目赤字,缓解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一方面,高利率阻碍了阿根廷国内的投资,国内经济萧条,外国投资者丧失信心,大量的外资撤离,经济逐渐崩溃.另一方面,外资总归是“借来的”,是一国对外债务,或早或迟还是要归还的.阿根廷在无法通过贸易收支顺差获取足外汇时只有大量举外债获取外汇,这无疑是“饮鸩止渴”,最终还是会因无法清偿巨额债务而放弃联系汇率.

(三)贸易集中度与汇率制度相悖

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与贸易集中度相吻合.根据IMF《2005 年世界贸易方向统计年鉴》,香港地区1998-2000 年的进出口方向和占比如下(见表6).

表6:1998-2000 年香港进出口主要方向和占比

数据来源:根据IMF《2005 年世界贸易方向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上述表格中的数据显示: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往来密切,资本流动充分,经济一体化程度高.但是人民币没有实现完全可兑换,而美元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能为世界提供流动性.港元钉住美元, 使彼此间的贸易与资金往来不仅便于成本核算、盈利估计及结算, 而且还不存在外汇风险, 有力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周力,石杰,1998)[4].并且中国大陆也将美元作为主要外汇储备,在经济危机时,内地可以凭借充足的外汇储备,为香港地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因此,香港“硬钉住”美元是合理的.

我们可以从下表观察阿根廷1998 年到2001 年的贸易方向,直观观察阿根廷采取货币局制度的合理性.

表7:1998-2000 年阿根廷进出口主要方向和占比

数据来源:根据IMF《2005 年世界贸易方向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从上表可见,与美国相比,阿根廷与巴西的贸易往来更为密切.因此,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阿根廷的对外贸易集中在巴西,选择钉住巴西雷亚尔或许更为妥当.而为了抑制国内的恶性通货膨胀,阿根廷选择美元作为“名义锚”,利用美元强劲的国际信誉稳定国内经济.1998 后,美元不断的升值,比索币值出现明显高估, 据估计,比索被高估了约30%至40%(Ramkishen S.Rajan,2002)[5].而作为阿根廷主要的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巴西在1999 年爆发经济危机,巴西雷亚尔发生大幅贬值,阿根廷出口竞争力因此而下降,这成为了货币局制度崩溃的导火索.为了维持与美元的联系汇率,阿根廷政府采用紧缩型财政、货币政策,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并调高国内利率水平,这导致国内投资骤减、经济迅速陷入衰退、失业率急速上升.由于工会力量的作用,阿根廷的工资水平并未因此而下降,高额的生产成本和高估的本币使阿根廷出口下降,国际收支出现赤字.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局制度使阿根廷无法通过汇率调节国际收支,而美元的升值导致外债规模迅速扩大,最终在2002 年,阿根廷因债务违约放弃货币局制度.

(四)外汇储备不足

货币局制度需要一国以充足的外汇储备作为其发钞保证,货币发行采取“一一对应”原则.而一国货币供应量必须持续的增长才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在货币局体制下,增加基础货币要求相应的美元储备的增长来担保,这只有通过不断地国际收支顺差增加外汇储备来保证.因此,货币信誉是买来的(王建东,2005)[6].

虽然香港地区是一个小型经济体,但截止至1998 年年末,香港拥有931.75 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约占GDP 总量的7.12%.逐年增长的外汇储备不仅是港币稳定的保障,而且也保证了香港地区金融市场流动性,为香港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阿根廷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其外汇储备却很少,截止至1998 年末,阿根廷的外汇储备仅为GDP 的0.08% 并且逐年下降.逐年减少的外汇储备难以为经济的发展注入足够的流动性,这导致阿根廷经济总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持续发生,利率逐渐上升,国内投资减少,经济持续衰退.经济的持续低迷引发投资者的恐慌,资本外逃和美元挤兑频繁发生,最终引发货币局制度崩溃

(五)缺乏最后贷款人

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天然的联系决定了1997-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一直在支持香港.中国内地驻香港的机构拥有港币存款的25%,由于大陆存在资本管制,这笔存款是稳定不动的(丁剑,谌卫学,2002)[7].因此,香港货币局制度虽然明确不存在最后贷款人,但在经济危机时,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依然能为香港地区注入巨大的流动性,成为是香港地区经济的坚实堡垒.

阿根廷虽然以美元作为“名义锚”,承诺比索与美1:1 的自由兑换,但这只是阿根廷单方面的挂钩美元.美国自始至终从未承诺,也不可能承诺成为阿根廷的最后贷款人,提供高能货币,为濒临奔溃的阿根廷经济注入流动性.由于缺乏最后贷款人,在危机来临时,阿根廷不得不多次向IMF 和美国申请援助.但这些援助并不是无偿的,而是以痛苦的削减政府开支、长久地承受债务负担和接受IMF 长时期的监管作为代价.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当前恢复经济是阿根廷繁荣重点,阿根廷需要稳定物价水平、降低通货膨胀率、阻止比索进一步贬值、解决到期债务无法偿还等问题.因此,阿根廷必须平衡财政预算并调整其现行的浮动汇率制度.

(一)平衡预算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的发行受到外汇储备的约束,外汇储备的数量决定了货币供应量,这相当于政府的财政支出受到了无形的约束,使政府无法不负责任的地施行赤字型财政政策并大量的对外举债.因为预算赤字最终必然货币化(通过发行货币来为预算赤字融资),直接与货币政策相冲突,后者目标就是要确保固定汇率制度(Mundell,R.A,2003)[8].大量的对外举债和长久的财政赤字必定导致政府债台高筑,引发本币的贬值压力,让固定汇率制度难以维持.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自由浮动,因此,政府不用考虑为了维持汇率稳定而平衡预算、减少外债.这导致了由于缺乏约束,政府债务逐年增加,最终由于大规模的债务到期无法偿还而引发经济、债务危机.

巨额的外债负担、财政赤字、与经济运行相偏离的汇率制度和外汇储备的不足成为阿根廷的货币局制度瓦解的重要原因.而近期在浮动汇率制度的条件下,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和经济危机再次在阿根廷上演.无论是2002 年的货币危机还是近期遭遇的经济困境,巨额外债和财政赤字都是造成这些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阿根廷来说,无论采取何种汇率制度,平衡预算和减少政府财政赤字,减轻外债负担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钉住“一篮子货币”应该成为阿根廷的最优选择

无论短期的政策选择还是长期的制度安排,阿根廷都应调整目前的汇率制度.阿根廷当局致力实现于浮动的、市场决定的汇率,并打算限制干预外汇市场,为面对重大冲击和市场失灵的时期建立缓冲区.但在浮动汇率制度下,阿根廷的通货膨胀水平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在2015 年阿根廷实施浮动汇率制度期间,阿根廷通货膨胀水平攀升,最高达到40.08%.因此,为了有效的控制阿根廷的高通货膨胀水平,采用浮动汇率制度并不恰当.而货币局制度的崩溃告诉我们,实施“硬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同样在阿根廷行不通.“硬钉住”汇率确实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有着突出的成效,但长期却是以牺牲经济发展作为代价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 在成功控制通货膨胀后, 应进行改革硬钉住, 而不应成为汇率制度的长期选择(黄志龙,2006)[9].因此,为了抑制近期阿根廷国内存在的高通货膨胀,采取中间汇率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钉住一篮子汇率制度是在有多种独立浮动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中, 为了维持本国汇率的相对稳定而采取的一种汇率制度. 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能够通过主动调整汇率, 有效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冲击,实现汇率的相对稳定(小川英治,姚枝仲,2004)[10].

就阿根廷而言,其贸易集中度在拉丁美洲(尤其是巴西)和欧洲地区,因此,选择单一的与美元挂钩不符合经济逻辑.就其贸易集中度来说,或许应当选择钉住巴西雷亚尔.但巴西雷亚尔并不是强势货币,在固定汇率制度条件下,能否成功控制住通货膨胀水平取决于公众对锚货币的信赖程度.选择钉住公信力远低于美元的雷亚尔无疑是使阿根廷的汇率再次变得不稳定,国内通货膨胀水平无法的到实质的控制.因此,选择参照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采取“钉住一篮子”货币或许更为恰当.在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 由于货币篮子的( 或指数) 以及权重是事先给定的, 本币对各种货币汇率的变化由篮子中各种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决定.一种货币的权重越高, 本币对该种货币汇率的变化幅度就越小, 对其他货币汇率的变化幅度就越大(余永定,2005)[11].将欧元、美元和巴西雷亚尔等其他货币按阿根廷对外贸易权重和货币的组成“货币篮”,通过真正的钉住货币篮减少比索对关键货币的波动, 充分利用货币篮“缩小器” 的作用(李婧,2009)[12],使比索的汇率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同时,也能避免在单钉住汇率制度条件下,由于本国与货币锚国家经济周期出现背离而发生的币值错估情况.由于“货币篮”中的美元和欧元都是公信力较高的货币,因此,“货币篮”的公信力就会得到提高,“钉住一篮子货币”能够起到稳定比索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功效,使阿根廷的经济逐渐恢复.

阿根廷的几次货币危机证明,汇率制度的选择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内外均衡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国应该依据自身经济基本面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汇率制度,并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灵活的调整以适应多变的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卫平,王一鸣.汇率制度的分类、国别分布及历史演进[J].2007(05):54-60.

[2]沈联涛.十年轮回——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3]盛宏清.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经济分析及启示[D].党校,2003(06).

[4]周力,石杰.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评析[J].国际金融,1998(06):51-54.

[5]RamkishenS.Rajan.“ArgentinaandEastAsia:ThePegDoesItYetAgain”.EconomicandPoliticalWeekly,Vol.37,No.2(Jan.12-18,2002),pp.116-117.

[6]王建东.当代货币局制度研究——兼论香港联系汇率制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7]丁剑,谌卫学.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可持续性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2(05):24-30.

[8]蒙代尔(Mundell,R.A.).汇率与最优货币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9]黄志龙.阿根廷如何错失货币局制度改革的良机[J].拉丁美洲研究,2006(03):22-26.

[10]小川英治,姚枝仲.论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J].世界经济,2004(06):3-10.

[11]余永定.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性一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0):7-13

[12]李婧.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人民币国际化[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02):77-82.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制度论文参考资料:

税收法律制度论文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制度设计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该文结束语:上述文章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货币和阿根廷和崩溃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制度本科毕业论文制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