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全日制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和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和企业需求匹配度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全日制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01

《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和企业需求匹配度》

本文是全日制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和工程硕士和胜任力和匹配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当前,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同样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尤其是占到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总量32.78%的工程硕士.毕业生就业难的实质反应出企业人才需求市场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偏差, 体现为毕业生职业胜任力与企业需求匹配度的不高.为了探究矛盾产生的原因, 本文对企业、 高校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三个利益相关主体进行了调查, 了解这三个方面利益相关主体对“职业胜任力” 要素认识上的差异, 进而找出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关键原因.

一、 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和要素

20世纪60年代后期,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麦克利兰 (Did Clarence McClelland) 受邀对美国国务院在选拔高层次外交官时发现的 “高分低能” 现象开展研究, 于1973年正式提出了 “胜任力” 这一概念.他认为必须挖掘那些对工作绩效产生实际影响的个人条件及行为特征, 即 “胜任力” , 才能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和促进个人职业发展[1] .胜任力要素包括 “动机、 特征、 自我印象、 态度或者价值观以及在某个领域内的知识、 认识或行为技能等, 即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个体与绩效一般个体的特征”[2] .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满足 “胜任力” 理论的根本属性和特征: 首先, 工程硕士的培养定位就是一种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衔接的、 以职业为导向的学位类型, 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 其次, 学生是可塑的, 他的能力、 素质和知识水平都是在培养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 不断动态发展的; 并且这些提升在培养过程中是可比较、 可测量的.这些都说明, 将 “胜任力” 理论引入全日制工程硕士质量标准的研究具有适恰性.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通常用 “冰山模型” 来描述胜任力的构成.其中, 冰山上半部分代表 “知识与技能” 等显性特征, 它属于一个岗位的 “门槛性” 要求; 而看不见的冰山下半部分主要包括价值观、 动机、 个性品质、 自我概念、 社会角色认知等等属于“能力、 态度与意识类” 的隐性特征; 但恰恰是这些隐性特征决定了人们最终的工作行为及绩效结果,它属于一个岗位区别优秀者与平庸者之间的 “鉴别性” 要求. “冰山模型” 为衡量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胜任力内涵和要素提供了指标选取的维度依据, 即不仅要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显性特征, 还必须包括能力、 素质类的隐性特征.

据此, 笔者将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职业胜任力”定义为: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与胜任某一职业(行业或企业用人单位) 岗位工作要求直接相联系的知识、 能力、 素质等个人特质和行为总和.其内涵不仅包括满足企业岗位需求门槛条件的 “知识与技能”等显性要素, 还包括那些能够促进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个人职业发展的基本素质、 综合能力等隐性要素.

为了深入探究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及其要素, 笔者借鉴了国内外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及相关文献, 国外的包括 《华盛顿协议》 工程教育毕业生能力要求、 CDIO 能力大纲、 日本技术人员教育评估机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JABEE) 、 欧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EUR-ACE) 体系标准第二阶段学位 (硕士阶段) 人才培养标准、 德国硕士层次专业型工程人才标准 (ASIIN) 、 英国硕士层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特殊学习产出标准 (ECUK) , 等等.国内的包括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的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 和 “硕士层次卓越工程师要求” , 以及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布的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颁布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 版) 》 , 等等.通过已有文献可以看出, 以 “企业需求” 对接 “毕业生能力要求” 的理念已经在国外通行, 并且国内卓越工程师计划以及本科层次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也已经采纳, 但作为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标准依据的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却有较大差距, 特别是在知识水平以外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差距较大.综合国内外文献发现, 工程教育毕业生要求或专业认证标准多数都包括 “职业素质” 、 “知识水平” 和 “综合能力” 等三个方面的要素 (见表1) .

二、 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与企业需求匹配度的分析

为了分析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职业胜任力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匹配度, 笔者从“意识决定行动” 的哲学论断出发, 通过调研企业、高校导师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以下简称 “学生” ) 三个主体在针对职业胜任力各要素的意识动机上的差异, 从而为他们行动上的差距找到原因.

本文将表 1 设计为李克特问卷表, 在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等 5 所高校及与其合作建立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基地的 60 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共发放400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370份,回收率 93.75%.其中企业问卷回收 128 份, 高校导师问卷回收119份, 学生问卷回收123份.

通过问卷调研获得企业、 高校导师和学生对表1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及要素之各观测点重要性的得分; 然后通过信效度检验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依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计算各职业胜任力要素观测点的因子综合贡献量作为权重系数;然后通过归一化处理, 并以企业的权重系数为基数, 对比高校导师和学生的权重与之对比.计算中, 各个主体的权重系数和均为1, 分别以企业权重为基数计算各要素观测点的权重系数比, 比值大于1 (含等于1) 的表示该要素可以满足企业需求; 小于1则代表不满足企业需求.

(一) 职业素质方面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

在职业素质方面, 与企业相比, 高校导师和学生差异最大的要素是 “市场意识” , 其中高校导师比学生差距更大.反映出大学是一个塔、 与市场脱离较远, 使得高校中的师生缺乏市场意识、 不能及时感知市场信息和资源的变化.

师生与企业差距第二大的是 “艰苦奋斗精神” ,说明在当今大众创业时代这个素质对于企业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而学校导师和学生却缺乏这种意识, 这也是高校师生普遍缺乏创业精神的根本原因.此外, 在环境保护意识和职业健康意识方面,师生的认知都普遍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值得关注的是, 学生在爱国敬业精神和安全意识方面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二) 知识水平方面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

在知识水平方面, “工程原理” 是高校导师与企业需求反差最大的要素, 反映出高校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 不擅长应用工程原理的事实, 也影响了学生对工程原理的掌握和应用.出乎意料的是, 对“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也是高校导师与企业需求相差很大的要素, 反映出高校教师对专业前沿的了解局限于 “纸上谈兵” 、 实际并不十分了解企业社会实际的前沿发展态势和科学问题, 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前文高校导师 “市场意识” 的缺乏.

同时, 学生专业相关之外的知识也与企业需求差距较大, 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 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 反映出目前学生知识结构存在问题, 也说明高校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特别是课程设置存在着 “重学科体系、 轻交叉融合” 的问题.

(三) 综合能力方面与企业需求相差较大

首先, 在综合能力方面, 高校师生与企业需求差距最大的 2 项要素是 “技术应用能力” 和 “知识应用能力” , 反映出高校教学甚至科研过程中重理论、 轻实践、 少应用的事实, 说明高校科研评价机制存在偏差.加之前文所述缺乏 “市场意识” , 这些是导致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和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脱节的根本原因.

其次, 在 “清楚地陈述设计方案的能力” “对企业的认识” 以及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判断和决策” 方面, 特别是 “财务管理方面” 高校师生与企业的意识差距最大.体现出学校是一个 “塔” , 密闭的高校生态系统使得师生缺乏生存压力、缺乏市场竞争, 也不了解企业经营运作模式, 故在理财、 人力管理方面缺乏锻炼.这些能力的缺乏有时会直接导致 “判断和决策” 的失误, 也间接反映出师生在大学事务中多数处于 “被动执行者” 的身份,缺乏 “决策判断” 的机会.

第三, 教师在 “系统性思维” 和 “数理思维” 方面、 特别是对 “现代工程技术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能力” 和应用 “电子和多媒体交流” 的能力与企业相差较大、 甚至低于学生.反映出当前教师群体特别是青年教师 “从校门到校门” 的成长过程, 使得他们虽然高学历但缺乏到企业甚至真实的工程实践项目的训练, 因而不熟悉、 不了解现代工程技术工具和设备的使用; 以及青年教师缺乏校外高水平学术交流使得应用电子和多媒体交流的能力也有限.

学生除了 “财务管理” 和 “人力资源管理” 意识差之外, 还在 “协调安排” “理解对方口头表达” 和“创业能力” 等方面都与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反映出学生普遍不擅长与人交流沟通、 自我管理能力低、 创新开拓精神不足的事实, 也说明 “重知识、轻素质” 的学校教育存在偏差.

三、 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 构建企业和学生充分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 深化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改革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 为尽可能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诉求, 必须建立一种利益平衡机制, 通过有效磋商和合作培养使三个利益相关者即企业、 高校和学生之间能够形成共同认可的、 具有相当约束力的 “契约” .[3]

(一) 高等院校: 深化教育改革、 主动对接企业需求, 基于职业胜任力来培养学生

首先, 将企业对职业胜任力注重的知识水平要素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 如工程原理、 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科经管类知识, 以丰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面、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为跨学科、 创新性地、 综合解决企业的复杂难题奠定基础.

其次, 在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方面, 学校应着力推进教学改革, 引入或借鉴CDIO或PBL模式, 将企业工程实践的实际需求融合到对工程硕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 进行深入细致的改革.特别是应改革现有的考试评价手段和内容、 体现 “寓教于研” , 变以往对知识点的考查为对学生运用或应用所学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以 “递进式”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 进而不断满足企业真实工程项目中的实践和创新的需求.

第三, 应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特别是青年导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推进 “双师型” 导师队伍建设, 通过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培训等制度, 帮助教师了解企业、 真正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以提升高校导师的工程原理应用水平和掌握现代工程技术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能力, 也加深他们对本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他们从工程实践难题中提练出科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 切实落实 “双导师” 制度, 通过引进来自企业的校外导师来弥补高校导师实践经验的不足, 提升学生包括青年教师对于工程原理的应用特别是对已有知识和技术的应用水平, 提高他们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 改革现有科研评价体系, 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成果转化或应用到企业的过程中,帮助教师了解企业需求、 强化市场意识和创业精神.在此过程中, 锻炼和培养师生的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同时, 鼓励教师组团和跨学科合作, 有意识地组织高校教师参与现代工程项目大平台、 大团队作战, 改变当前单匹马开展教学科研的现状, 提高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 进而带动和培养学生的团队能力、 与人交流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二) 学生: 提高学习主动性, 基于职业胜任力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学生应当主动加强对于行业企业的基本认知,了解企业相关岗位对素质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的要求, 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所侧重, 弥补自身短板.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完善知识结构、 主动学习跨学科知识特别是数理类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经管知识.再有, 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 包括工程实习实践和社会实践, 主动培养锻炼包括人际交流、 沟通表达、 团队合作和活动组织能力, 在实践中思考和学习、 提升自己对企业、 对社会特别是对行业发展的前沿和趋势的认知与了解, 树立人生奋斗目标、 并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和企业的前途命运关联, 不断提升自己的判断决策力并培养责任担当, 为成长为一名有责任的 “社会人” 奠定基础.

(三) 企业: 主动参与人才培养, 将职业胜任力需求融入学校对学生的日常培养中

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需要企业主动引导,从现在只是 “被动” 接纳毕业生的方式变为 “主动参与” 到高校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中, 主动提出需求、 力图按照企业需求量身所需人才.在此方面, 一些企业已经开展了有益的探索.比如中兴能源有限公司,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由于公司涉及的领域是朝阳行业、 在全国高校无对口专业, 难以直接选拔到熟悉公司业务的毕业生; 而对于新入职的毕业生需重新培养, 也苦于新入职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基础、 使得培养成本过高且效率较低.于是, 该公司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合作开展了“网络工程” 专业共建, 直接参与高校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教学, 以公司的需求来引导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发展.

与中兴能源的 “订单式” 培养不同, 日立-北工大公司 (HBIS) 是以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产学研基地为纽带, 通过 PBL 模式, 在工程硕士实习中专门为实习生设计来自于工程实际的项目 (Project) 、 并安排企业导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并将其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反馈给学校或实习生本人, 帮助学校和学生改进相应的培养环节和培养内容.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发现并留下了合适的毕业生、 同时锻炼培养了企业骨干还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公司任务; 而学校通过学生在具体真实的项目实习锻炼中、 发现了自身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或者学生自身的问题, 然后改进提高; 学生也在实习中加深了对企业行业、 特别对专业的认知, 提升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获得了实习学分的同时丰富了就业实践经历.这样, 企业、 高校和学生三方都有收益、 达到多赢的目的.

以上两种不同模式都说明, 企业作为用人单位、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应当也能够采取恰当的方式、 更加积极主动地、 更为深入全面地投身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 帮助提高职业胜任力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四) 管理部门: 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 推进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及评估机制的改革

评估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 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现行的评估机制, 特别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评估仍然沿用工学研究生教育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指标, 使得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难以落到实处、 甚至有些扭曲.

因此, 为保证工程硕士教育质量, 必须坚持以职业为导向, 将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和要素纳入工程硕士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同时, 为保证评估标准和评估主体的一致性,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让企业和工程硕士毕业生更多比重、 也更直接地参与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评估, 而不仅仅是当前的 “满意度调查” 和“就业率” 指标; 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 学位标准以及毕业生发展质量等核心指标, 交由企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评价, 以调动企业和学生参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主动性、 切实发挥他们在质量评估中的主导地位.

总之, 构建新型的以 “职业胜任力” 为核心的契约机制, 可以有效平衡高校、 学生和企业三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与相互制约.在这种机制中, 高校树立以提升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教育观, 深化教育改革、 主动开放办学、 积极对接企业需求; 企业应当“变被动为主动” 、 积极与高校深度合作, 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将企业需求及时、 准确地反馈给高校及其学生; 学生需提高学习主动性, 积极参与课内课外各类实践活动、 拓展知识面的同时全面锻炼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 以满足和适应企业的需求.而作为契约的 “职业胜任力” 的履行需要在教育主管部门的质量评估机制中才能得到保证, 即必须把“职业胜任力” 的内涵和要素纳入工程硕士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同时让企业和毕业生参与到对高校的质量评估中.这样, 才能保证高校职业胜任力的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高度匹配; 并能够随着市场的变化、 企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更新培养内容, 根本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海涛. 胜任力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 . 科学与管理, 2009, (4) : 15-18.

[2] 李曼丽, 王争鸣, 李长海. 现代工程师的胜任力及其高等教育准备 — —来自 “青藏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的质化研究报告 [J]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 (6) : 9-17.

[3] 姚树伟, 谷峪.职业教育发展动力因素分析及机制优化 [J] .现代教育管理, 2013, (12) : 48-52.

(责任编辑: 于 翔; 责任校对: 李作章)

全日制论文参考资料:

综上而言:上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工程硕士和胜任力和匹配方面的全日制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全日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