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工程专业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与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类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工程专业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1-25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该文是工程专业方面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和人才培养和电气工程和措施探讨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本文针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目前在实际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分别从教材内容整合与优化、校校和校企共联合、精简课程并提供创新拓展空间、鼓励教师到生产一线学习、倡导小班授课五个方面给出了一些可行建议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特点;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7-0205-02

一、引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各行各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的特色体现在: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技术问题的能力[1].

二、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式样.具体可以分为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五部分[2].我校分别针对上述五部分,在广泛调研其他同类院校基础上,并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特色,提出了:(1)厚基础,宽知识,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理念;(2)培养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世纪创新型人才;(3 )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自主发展课程平台设置;(4)强调个人兴趣爱好和创新实践的培养制度;(5 )多方位课程教学评价机制.这种培养模式特点与工程认证的OBE理念[3]是相符的,同样与普林斯顿大学的培养理念是吻合的.但是在现实教学工作开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下面将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论述,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教材内容陈旧与重叠———教材内容整合与优化

课程是保证培养目标达成最基础的培养环节.目前的培养方案中,分了许多课程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等.课程门类众多,尤其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存在教材内容陈旧和重叠的现象,为了满足工程教育认证对培养学时的要求,必须要减学时.这就需要将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体整合和优化.具体措施如下.

1.以课程群为单位进行内容整合,目前我系课程群有电力工程课程群、电力电子课程群、电机课程群等多个课程群.然后课程群和课程群之间进一步整合,确保课程内容授课时间顺序合理,不重叠.

2.鼓励全体教师合作展开教材的撰写,目前市面上的教材众多,但是有许多教材都是根据自身学校的特色需要进行编写的,侧重点有些不太一样.而另外一些教材过于陈旧,未能更新.因此鼓励教师,在内容的整合和优化后,根据需要组织教材的撰写.自己在编写教材过程中,不仅能进一步对教材内容有深刻了解,同时能够更好地去协调内容授课时间顺序.一本好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二)实习效果不佳———由校企联合走向校校和校企共联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培养方案中,集中实践教学平台包括了:认知实习、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生产实习、电子实习等培养环节.对于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实习环节,因为我校设有工程训练中心专门的实训部门,负责全校理工科学生的实训,并且有相配套的实训设备等硬件条件,学生的实习效果可以得到基本的保证.而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主要是走出校园,去与电气有关的生产和运行单位进行实习,这种实习效果就很难保证.为了提高实习效果,我校在这方面也经过了多方努力,与相关单位签署了实习协议,但始终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企业单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二是,高校安排的学生实习时间短.高校实习学生的短暂大量涌入不但不能给企业单位带来利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这些单位的运营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了不至于影响到单位的利益,因此对于学生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根本无法做到顶岗实习,最终导致的情况是学生走马观花,只能眼观,而不能动手实践.显然实习效果就会比较差.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由校企联合走向校校和校企共联合的思路.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校校联合,对于一般的大学,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电气工程专业所有的实验室设备并不能都达到先进的配套设施,有的实验室设备已经严重处于落后状态,学校在资金投入时只能保证自身具有特色方向的实验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因此,为了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实验器材和设备,可以实行相关同类院校资源的互享互利.

2.校校和校企共联合,由于高校学生实习时间短,而企业单位又以盈利为目的,导致实习效果不佳,为了解决该矛盾,可以组织省内或周边具有相同实习任务的同类高校与相关企业单位展开合作.2013年,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已纳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4].

(三)必修课程门数过多———精简课程,提供创新拓展空间

目前必修课程门数过多,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的个性爱好被严重泯灭.为了实现个人兴趣爱好和创新实践的培养制度,必须还学生自主的发展空间.保留核心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将其他课程变为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另外,为学生提供创新拓展空间,近年来我校大力引进博士教师,博士教师承担了学科前沿的科研课题,将本科生业余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课题中.

(四)教师普遍缺乏工程经验———鼓励教师到生产一线学习

电气工程专业作为一个特色鲜明的工科专业,是理论和实践同等重要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课程的主讲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同样要具备实际的工程经验.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对于目前情况,全国很多院校的教师工程经验都比较缺乏,尤其近年来新进的博士教师更为突出.

(五)班级人数过多———倡导小班上课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座谈反馈,我们都发现小班授课(即班级学生人数小于等于60人)的课堂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大班授课(即课堂人数大于等于100人)的教学效果.以前受制于师资力量不足,未能满足小班授课的要求.一门课程学时一般分为理论课学时、实验课学时、考试学时等几部分,除此之外还有课外作业批改等.针对工作量计算问题,本文认为较为合理的工作量计算公式为,对于理论教学学时工总量,大班和小班按照系数都为1计算,仅对实验课学时、考试学时以及作业等环节按照人数比例相应地增加.

四、总结

本文深入分析了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指出了在教学改革实际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研和思考,提出了较为可行的解决办法,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得到政策的鼓励.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只能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杨友平,翁惠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改研究,2016,(103):4-5.

[2]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7(68):66-70.

[3]董泽芳,王晓辉.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启示[J].高教探索,2014,(2):77-81.

[4]付蓉,顾亦然,马海啸等.面向“卓越计划”的电气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学周刊:上旬,2016,(3):226-227.

工程专业论文参考资料:

轮机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能源和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金融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

此文总结,上文是关于经典工程专业专业范文可作为人才培养和电气工程和措施探讨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工程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