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月亮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与月亮村的记忆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月亮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16

《月亮村的记忆》

本文是关于月亮类论文范文素材与月亮和月亮村和记忆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腊月

村庄坐落在半山腰,由于坡度原因,房屋与房屋紧挨着,连成一片,远远看去,整个半山腰的房屋竟然像一个月亮的形状.腊月一到,村庄就亮得特别早,闲散的狗儿从一只、两只,最后汇集成一伙,你追我赶,在村庄的小路上穿梭着,过往的路人相互打着招呼:

“刀把子吴,轮到谁家了?”

“村东头高家了.”

“哪天到我家?”

“等几天吧.

刀把子吴的声音最响亮,一到腊月,他的声音总是回旋在月亮村上空.钻进每家人的被窝里,鸡笼里,茅房里的事儿在农村并不是啥笑话,大家对这样的事也并不关心.最关心这件事儿的只有圈里的年猪了.年猪竖着耳朵听了之后,似乎明白还轮不到自己,又习惯性的 “嘟嘟嘟”的贪食着槽里的食物.主人家们却开始掰着手指计算着,高家过了刘家,刘家完了汤家,汤家过了聋子毕家……好不容易数落好了,才发现还得隔上两三天才轮到自己家,于是放心地干起其他事来.

刀把子吴还有一个名字叫阿布(叔叔的意思),也算是他帮村人杀猪,全村上下对他的尊称.阿布个儿不高,一年四季穿着深蓝色的帆布衣服,戴一顶带耳的尼绒帽,眼睛凹陷,皮肤黝黑.我家和他家挨得很近,两座房子之间只隔一堵墙.腊月是阿布最忙的时节,隔着墙我们都能听到他嚓嚓嚓的磨刀声.阿布就是阿布,在杀年猪的事儿上,从来没有因为亲情关系而破坏排在他心里的次序,所以,亲人骂他是呆子.

这个月里,阿布的身后总是牵着线似的跟着很多村娃,当然还有闻着腥味就发馋的流浪狗.村娃在阿布的身后嘻嘻哈哈,流浪狗们翘着尾巴跟着村娃.阿布朝左,村娃和狗就朝左,阿布东弯西拐钻进巷子,村娃和狗也像蚯蚓一样钻进巷子.

主人家早早烧着柴疙瘩等着阿布,帮忙按猪的七八个年轻入围坐在火炉边烤着火.阿布一到,大家都站起来给他让座.调皮的村娃学着阿布的口吻问主人家: “伺候毛猪的水烧开没?”惹得大人们一阵哄笑.大锅里的水热气腾腾,水开了,主人家却说: “不忙,不忙,等阿布的手暖和了才行.”阿布取出插在腰上的烟袋子,旁边坐着的人赶快用火钳夹着通红的火炭给阿布点燃烟叶,阿布的腮帮子立马深深凹陷下去,一会儿,吸进的烟从他的鼻孔里、嘴里冒了出来,阿布的脸模糊得像张水墨画.他询问着猪的大小,话末,还添上一句到每户家里都少不了的话: “今早喂食没?”主人家说喂了.阿布点点头,不说话,又深深地吸上一口烟.其实,喂食对即将要杀的年猪来说,自然没有多大意义.反而,喂饱后处理杂碎是特麻烦的一件事,但大部分村人都不忍心看着养了一年的猪,饿着肚子离开.阿布对这样的事情不发表看法.

阿布吸完烟,在凳子上敲了两下,烟杆插回腰带,剩余的烟灰散落在地上.他起身,按猪人也起身,男主人急忙走出堂屋,打开圈门.阿布最后走出堂屋门,他径直走向那套装家什的竹篮子,掀开盖在篮子上发黑的蓝布,篮子里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刀具便展露出来.村娃们与其说围着阿布,还不如说围着这一篮稀奇古怪的刀具.阿布在篮子里取出一把细长的尖刀,刀尖很细,刀口锋利无比.阿布用篮子里的一张小帕子擦了擦刀,口中念念有词.猪儿拉上院坝了,按猪人的使劲声,猪儿的嘶叫声,混合在一起.村娃们扔下阿布,像一阵风一样冲出堂屋.三三两两的浪荡狗们站在远处,观看着这一切.

外面的人扯着嗓子喊着: “阿布,猪儿摆好了.”阿布转过头对女主人说: “准备好没?”女主人点着头.阿布走出门,女主人从灶后走到灶前烧火的地方.村娃子给阿布让出一条路,按猪人尽量给阿布腾出更多空间.猪撕心裂肺的尖叫突然变成了哼哼声.几只浪荡狗摇晃了一下脑袋,远远跑开了.村娃们盯着阿布,盯着猪,盯着按猪的人,谁都不敢说话.

女主人坐在灶前,烧着事先准备好的纸钱,嘴里不断地念叨着: “愿疼痛减少,来世别再投生成一头猪.”话末,点燃三支香,插在灶门前.

一切平静了下来,村娃们又开始闹腾起来,浪荡狗们闲散的在院坝里溜达着.

阿布用热水冲洗着那把锋利的刀,又从篮子里取出帕子擦拭着刀刃,擦干净后,放进篮子里.按猪人将一整头猪放进木桶里,用锅里沸腾腾的开水淋着.阿布站在旁边,问淋水的人: “来没?”淋水的人扯扯猪毛,还一句: “没有来.”过一会儿,阿布又问: “来没?”淋水的村人又用手扯扯猪毛,一大把猪毛握在手中,急忙答道: “来了,来了,来得快着呢.”阿布把整个篮子提出去,给按猪人每人发一把弯曲的刮毛刀,一阵“呱呱呱呱”的声响在桶中响了起来.村娃们也没闲着,发现没有刮干净的地方就大叫着: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呢.”一会儿,一头大黑猪,变成了一头大白猪了.村人把猪悬挂在一个搭建好的木桩上,头朝下,尾朝上,光溜溜的尾巴直挺挺冲着天空.男娃们开始戏弄女娃: “你的小辫子就像猪尾巴.”女娃们也不肯罢休:“看,快看,那猪的耳朵多像你们的耳朵呀.”喧哗声把整个院子吵得沸沸扬扬.

“这猪怎么没有腰子呀.”阿布剖开悬挂的猪,假装在猪肚子里四处寻找.村娃们停止吵闹声,拥挤过来.机灵的小眼睛似乎要把猪肚子盯出一条缝来.猪腰子丢了,他们的快乐也丢了.“在这里呢?”阿布像变戏法一样手里握着两个腰子.村娃们急忙从阿布的手中夺过腰子,冲进堂屋.女主人把腰子切成四半,涂上盐、味精、辣椒粉,放到火上烤.火上的腰子“嗤嗤嗤嗤”的发出声音,村娃们的喉咙里也“咕嘟咕嘟”响着.女主人用火钳把烧好的猪腰子放在菜板上,用油腻腻的手指点数着站在身旁的小脑袋, “一、二、三……”村娃们生怕被女主人忽视掉,垫着脚尖,高昂着小脑袋.女主人根据人数分好腰子,不过这时的村娃却显得害羞起来,谁也不好意思拿第一块腰子.女主人早知道他们的花花肠子,笑嘻嘻地故意走开.女主人前脚还没有跨出门槛,菜板上的猪腰子就被一抢而空.他们个个嘟囔着小嘴,心里想告诉女主人,其实她真没有必要出去.

冬意渐渐浓厚起来,偶尔有几场单薄的小雪轻轻的给村庄罩上了一层薄薄的纱衣.有雪了,雪的世界里装着村娃们天真无邪的童真和无穷无尽的快乐.这个时候,阿布最值得骄傲的日子就到了末尾,然而,像月亮一样的村庄却显得格外明亮、清澈.

年花花

腊月底,是年花花开放的时节,那“砰砰砰砰”的开放声,像诱饵一样吸引着村娃们.

年花花不是真花,是每到年关才能吃到的玉米花.过年的时候,玉米花像一道菜,摆在每家每户的餐桌上;像水果糖,揣在大人小孩的裤兜里.玉米花,就被村娃们叫成了年花花,年花花开得水深火热的时候,年也就离村庄越来越近了.

村东头有块大大的石堡,长得怪怪的,像牛不是牛,像龟不是龟,上面能容纳十多个村娃子嬉戏玩耍.站在石堡最突出的菱角上,能望见山梁上盘旋着的小路.

年味儿把村庄涂得浓浓的时候,大石堡上的村娃就会越来越多.

那时的村娃比早起的公鸡还要早,比田地里四处寻食的麻雀还要忙碌.敲敲这家的门,喊喊那家的村娃子, “出门啦,出门啦,背着年花花的人就快到了.”由远及近,一呼百应,由喊到唱,最后像一支激昂的晨歌,汇集在大石堡四周,停了下来.

太阳慢慢爬上东边山顶,村娃们眯缝着眼晴,对着山顶,争先恐后用小手指比划着阳光的高度.

“昨天,阳光爬到这么高的时候,背着年花花的人就已经出现在山底了.”

“不对,是爬到这么高的时候,背着年花花的人才到山底的.”

“是这么长,是这么长……”

吵闹声响彻在大石堡上,阳光的高度被村娃们比划得长长短短.

“年花花来了,背着年花花的人来了!”一声喊叫,阳光的高度瞬间像融化地面的积雪,不见了.村娃们朝着山脚呼唤着,声音顺着山坳一直传到山脚下,背着年花花的人停了停,往大石堡看了看,又慢慢地走着.

“听见了,他听见了.”石堡上的村娃们欢呼雀跃着.背着年花花的人随着山路钻进荆棘里,看不见了,村娃的呼喊声也停了,眼睛盯着荆棘,生怕消失.山路十九弯,背着年花花的人走进十九弯,村娃们眼神绕着山路十九弯.弯弯山路,弯弯心,弯着弯着,背着年花花的人汗流浃背地弯到大石堡上来.

村娃们簇拥上去,帮拿炭火的、拿口袋的、拿簸箕的忙得不亦乐乎.唯有一样,拿不动,就是背在背上能变出年花花的长着大肚子的机器.

跑得快的村娃们,沿着进村的小路,大声地呼喊着: “背着年花花的人来,背着年花花的人来了.”声音钻进村子的沟沟巷巷里,忽然远了,忽然又近了.

大人们有的扛着口袋,有的背着背篓,有的拿着簸箕,里面装满了金灿灿的玉米粒,玉米粒在口袋里、背篓里、簸箕里你拥我挤,发出轻微的哗哗声.村娃有的拉着大人的长衫,有的抱着大人的裤腿,紧跟在后面.大人之间互相问候着: “你家今年的年花花可比往年多了呀?”“你看,跟在后面好几张嘴巴呢!”大人边走边回头看着后面的村娃,哈哈地笑着.

大人到了,背着年花花的人也到了,从村子的四面八方嗅着年花花味道的狗呀、猫呀也到了,公社的院坝里顿时热闹起来.

背着年花花的人不慌不忙地安装着他那台被烟熏黑了的大肚子机器,村娃们四处寻找着引火的柴渣子,带有火柴的大人帮忙在火盆里引燃炭火.

背着年花花的人转悠在公社的院坝里,摸摸这家的玉米粒,嗅嗅那家的玉米粒,村娃们都知道,这叫“开门红”,选上谁家的,就说明谁家玉米粒是最好的.背着年花花的人会把最好的玉米粒作为他开张的生意.玉米粒越大,炸开的年花花就会越漂亮.这也可以显示出背年花花人的手艺.一旦被选上,大人和村娃都得意地将自己家的玉米粒交给那人,放进那被熏得黑黑的机器里.

等呀等,盼呀盼,小狗小猫着急了,村娃们着急了,咕噜咕噜嘴馋的小肚子着急了.随着背着年花花的人一声吆喝,黑色机器里发出巨大的声响,接着一股喷香的味道传遍四周.村娃们围了上去,大人们围了上去.小狗小猫落在他们的身后,转着骨碌碌的眼睛,随时都想跟上去偷一回嘴.

年花花开放的季节,整个月亮村沉浸在一片浓浓的香味里.

买水

缸满仓满灶门满.缸,装水的水缸;仓,装粮食的柜子;灶门满,指的是将柴火把做饭的灶门塞满.爷爷说过,阿妈阿爸也说过.年三十,把这些都装满,就意味着来年不愁吃穿,不愁柴火,不愁没有水喝.

爷爷举起手,指着村子背后的一座大山告诉我说,水的根就长在那里.我踮起脚尖,怎么也寻不着长在那丰密植被里水的根.根不见,我却能一眼瞧见那若隐若现像银带子一样流在村子水沟里的水,阳光洒在上面,折射出点点明晃晃的光,刺得人眼睛睁不开.

水,远看温温柔柔,流经跳水口时,发出呼啦啦的声响.这水,是村人的灌溉水,也是饮用水.

贾家屋后有个大大的水凼,大沟里的水流经这里时,似乎走累了,总是停停歇歇,撒欢片刻,又欢快地向东奔跑.荡起的水始终清澈见底,下坝子的村人都到这里来背水.每天清晨和太阳落山,这里一路都会洒下一串水瓢在水背里浪荡发出的哐当哐当声,悦耳动听.平日,这声音闲散而柔和,但到每年三十夜,这里的哐当声汇集起来,像是一个组合好的大合唱团,高高低低,快快慢慢,杂而不噪.

民间有说法,这天晚上背的水俗称头水,我们村把这叫做买水.

村子里,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口青石做成的水缸,结实耐用.我们家青石水缸是阿爸年轻时从高山上花了五天的时间背回来的.大年三十这天,水缸里的水就快满了,按阿妈的话说,还差的那一口,就是等着你阿爸买的水了.

那年,阿妈拗不过我的又哭又闹,答应我跟随阿爸去买一次水.我高兴地帮阿爸张罗着木瓢、水背.阿爸阿妈则忙着准备照明的竹子火把.买水一般是晚上十二点,可时间这东西在农村里白天还可以看天空的太阳来说话,一到晚上,谁也摸不着底.我们只有听外面的脚步声,脚步声越来越多的时候,阿爸带着纸钱和三根香,背上水背,拿着点燃的火把就出门了.我跟在阿爸的后面,扯着他的衣角,看着火把把我们的身影一会儿变粗、一会儿变细.路上遇见一些买水的人,见面只是互相点点头,失去了平时的莽撞与粗糙,文静得像是城里人.出门时,阿妈嘱咐过我,不能多说话,要不买水就不灵了.有了阿妈的嘱咐,我自然也就安静多了.

我们来到贾家后面的水凼,这里被一个个火把照得亮堂堂的,水凼旁边的路边上,多了一些已经烧完和正在烧的纸钱.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些站着、坐着的村人,他们有的东瞧瞧西看看,有的坐在石头上抽着叶子烟.阿爸放下水背,带上纸钱和香,在路边烧着纸钱.火光把阿爸的脸映得红红的,我相信我的脸蛋儿也和阿爸一样红.他边烧纸钱,嘴里边念叨着什么,我听不清楚从他嘴里冒出的话星子.我学着阿爸,也动了几下嘴皮子,不知为什么,动的时候,让我想到了吃食的小猪崽子,于是闭上了嘴.

突然,一个年老的人用嘶哑的声音吼着几句吉祥的话,话音刚落,身后响起了木瓢碰到沟底发出的嗤嗤声,水倒进水背的哗哗声,这声音合起来,把贾家后面的水凼子吵得沸沸扬扬.我扯扯阿爸的衣角,示意他也该买水了.阿爸站起来,来到水边,可是这里已经挤满了人.他默默地背上水背,往水池的上方走去.这里的水很浅,浅得立马就映出我和阿爸的脸.阿爸把火把交给我,拿出木瓢舀起水来.因为水浅,我能清晰听见木瓢和沙石的摩擦声.买水的人越来越多,渐渐的,阿爸的上方也有人舀水了.沟渠怎么弯,买水的人排列队伍就怎么弯,手中举着的火把也随着排列的队伍怎么弯.买完水的人,终于可以开口说话了,那憋久了的声音有些沙哑.他们开着粗粗糙糙的玩笑,恢复了往日的模样.

阿爸买完水,将木瓢放在水背里,瓢在水背里轻轻的荡悠着,像我以前折过的纸船荡悠在水沟里.起身离开的人多了起来,小路上不断响起木瓢荡在水背里哐当哐当的声响.

大年三十的夜,脆生生的.

我拿着火把,走在阿爸身后,阿爸的影子变得长长的.我问阿爸,他烧纸的时候那翻动的嘴皮在说些什么呀?阿爸的声音从背着的水背后面传出来: “我在向水神祈祷,保佑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村人不缺水,每家的水缸都能装得满满的.”

哐当哐当,夜越静,这哐当声越是响亮.买水的习俗一直延续着,而我在时间的深筒里,却不知不觉“卖”掉了不少可贵的年华.

边年谣

风从结巴阿爷家果园里灌上来,卷着果园里橘子的香味,拂过结巴阿爷家陈旧的门槛.结巴阿爷坐在风中,风钻进他的嘴巴,半天没有吐出的话又被风灌进了他的肚里.他皱皱眉头,似乎咽下了一生的凛冽和沧桑.一阵过后,结巴阿爷的脸挣得红红的,脖子上的青筋像细绳一样,僵硬硬地趴在他的皮肤下.

“娃,娃们,阿爷今天教你们唱过年谣.”结巴阿爷终于从嘴里吐出这句话,然后轻松地抚了抚胸口,眨巴着眼晴,看着围在他四周的十几个村娃子.

我们挤成一团,像还未盛开的菊花的花瓣,实在受不了的,就用手腕撞撞身后的娃子,示意挤着自己了.结巴阿爷成了菊花的花心,直耸耸地立在那里.

结巴阿爷清了清喉咙,看着我们,开始唱起来: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麦、十六鼠、二十风.奇怪,颤悠悠的调子竟然治好了阿爷结巴的毛病.唱完之后,他告诉我们说,这就是过年谣,祖祖辈辈到过年的时候天天都会哼唱.我们看着结巴阿爷,轻轻地学着他唱起来.唱着唱着,我们唱到了完全不着边的调子上,唱得相互间也别扭起来,越别扭,越是想笑,最后紧蹙的菊花瓣不安分地动起来,像被风吹乱了.阿爷结结巴巴地说: “娃子们,别……别闹腾,来……来跟阿……阿爷学着唱.”结巴阿爷眨巴了几下眼睛,又开始教我们唱.学过几遍后,我们都会唱了.结巴阿爷试听了一遍,点点头.他举起一只手,手掌在我们脑袋上空上下晃了两下,然后问我们: “娃……娃子们,让阿爷再给……给你……你们讲讲过年歌谣里的故事吧!”一听说讲故事,我们的嘴巴立马像上了线,闭得牢牢的,骨碌碌的小眼睛盯着阿爷白胡须下藏着的嘴巴.

结巴阿爷开始讲了.

大年初一鸡过年.那天可是鸡的主,每家每户都要把鸡当成是上宾来伺候着,喂好吃的.这天,主人家也特别讲究,不能扫地,不能泼水,不能吃面,不能看见绳子或者秤杆.扫地、泼水会把家里的钱财弄丢了;吃面的话,农忙季节,自己家会经常遇见下雨;看见绳子和秤杆,会在新的一年里常常遇见蛇.

大年初二狗过年,初三猪过年.这两天是人们串门的好日子,大人带着家里的娃子给长辈们拜年,这两天的年过得尤其暖和.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拉着家常,临走时,长辈们会送一些平日里比较稀罕的东西给娃子,如一枚鸡蛋或者是自己手工做的鞋子、帽子等,多与少,都不重要,只要心意到.

初四羊过年.初四谐音“出事”,这天,人们都很忌讳,全家老老小小不得出门,待在家里,晒太阳,做些闲散的琐事.

初五、初六牛马过年.牛马是村子里重要的劳力,这两天人们要对牛马尤其宽厚,喂上等的谷草.如果这天太阳好的话,村人们就会牵上各家的牛马,带上刷子,来到水沟旁,用水和刷子刷洗它们的身体,伺候得相当周到.

初七人过年.村人会把这天看得很重要,吃好的,耍好的,年味浓浓的.不下地、不做针线活,能怎么休闲就怎么休闲着.

十这三天粮食过年,粮食是村人的命根子.这天,人们会把粮食从冰凉的柜子里拿出来少许,象征性的晒晒阳光,说很多吉祥的话.

十六是老鼠年.老鼠是庄稼的敌人,影响着庄稼的成长和收成.这天,村人万万不能下地,下地的话,就会为来年引来成群的老鼠糟蹋庄稼.

二十是风过年.风来自四面八方,有乱的,有顺的.这天,村人会用烟子来祭奠风的到来,每家都会在门外或者锅灶里熏上烟,看着烟顺风飘,祈求来年没有风灾.

阿爷讲得结结巴巴,孩子们听得结结巴巴.有的把阿爷的话装进了脑子里,有的却像树桩一样半天回不过神来.李家娃子站起来,对阿爷说: “结巴阿爷,我要唱过年谣.”我们也跟着吵闹起来: “过年谣,过年谣.”

结巴阿爷笑了笑,这一笑,脸上的皱纹扎成了堆, “好好好,我们来唱过年谣.”阿爷说.

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麦、十六鼠、二十风…..

风从果园来,经过结巴阿爷家的门槛,卷着我们的歌声,匆匆拂过村庄.村庄在风中苍老,我们在风中成长……

责编手记:

雍措《月亮村的记忆》分“腊月”、 “年花花”、 “买水”、 “过年谣”等小节生动描绘了康定地区农村过年的种种有趣的民俗.如:杀年猪时孩子们分食猪腰子,女主人还要为被杀的猪儿燃香祈祷;爆米花给村娃们带来的莫大快乐;年三十家家都要缸满、柜满、灶满以祈求来年丰衣足食,并为此要深夜去背水;结巴阿爷教孩子们唱过年谣等等.这些纯朴的民风构成了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象.作者注重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把握,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乡村过年温馨、快乐的风情画卷,读来饶有兴味.

责任编辑 陈冲

月亮论文参考资料:

言而总之:这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月亮和月亮村和记忆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月亮本科毕业论文月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