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山东省委类硕士论文范文 跟传承红色基因,续写党校新篇山东省委党校校史巡礼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山东省委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12

《传承红色基因,续写党校新篇山东省委党校校史巡礼》

本文是山东省委类论文范文资料与山东省委和红色基因和党校相关硕士论文范文。

基因的生物学含意,是指存在于细胞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基因是独特的,基因是本色的,基因是与生俱来的,基因是无可替代的,我们今天在政治领域使用这个概念,借其意象,取其内涵,特指渗透于政治机体组成元素中的传承因子.

今年是山东省委党校建校80周年.我们在整理校史之余,细检那些或来自红头文件、文书卷宗、出版书刊的正规文献,或来自回忆文稿、个人口述、后人搜集的零星文字,或来自口耳相传、街谈巷议、茶余饭后的民间传说,发现林林总总的资料、各种各样的信息背后,无不透射出一个重要的,那就是省委党校一路走来,深深扎根于博大而深厚、丰富而强大的红色基因之中.

从沂蒙革命根据地走来

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山东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800 里沂蒙是一方文化厚土,更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早在1927 年,这里就成立了党组织.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省委在此发动武装起义,党及时“派兵去山东”,大批革命干部和115 师主力部队,从革命圣地延安挺进沂蒙山区.许和军队重要领导人先后前来,指导山东革命斗争,与抗日军民并肩战斗.沂蒙老区作为重要根据地,坚持长达12 年之久,在420 多万人口中,有120 万人拥军支前,有20 多万人参军参战,有10 多万革命先烈献出宝贵的生命.陈毅元帅曾经十分感慨地说: 沂蒙人民“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连也承认,有三个根据地,延安是政治根据地,沂蒙是军事根据地,胶东是物资根据地.沂蒙山区英雄辈出,从这里走出了党的一大代表、创始人之一王尽美,涌现了“沂蒙母亲”王换于、拥军支前模范“红嫂”和“沂蒙六姐妹”,还有支前英雄群体“陈毅担架队”,与日寇血战到底的“抗日第一村”.沂蒙老区生与死的战斗,血与火的洗礼,凝练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2013 年11 月,同志亲临这里视察,对沂蒙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深刻指出:“军民水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他强调,“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发扬光大.”总书记的话高屋建瓴,立意高远,把沂蒙精神上升到全党全局的层面,赋予了更高更新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它既是山东人民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精神标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实践标本.

正是伟大的沂蒙革命斗争和沂蒙精神,孕育和滋养了山东省委党校的诞生.今天,如果用“根正苗红”这个词来形容省委党校的出身,那是再恰当不过了.1938 年10月,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期,以山东为主体的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遵照党指示,为适应革命需要,决定建立省委党校.那时党组织处于秘密状态,党校的公开名称是“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分校”(简称“干分校”),最早的校址设在沂水县岸堤村西7里处的百佛寺.党派出4 名专职干部和2 名炊事员,由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同志亲任校长,从此开启了时至今日长达80 年的程.抗战期间,党校随省委活动,并因其领导机构名称的变化,先后改称为“山东分局党校”“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分别由朱瑞同志、罗荣桓同志兼任校长.校址从沂水岸堤迁到夏蔚,后又转至蒙阴、沂南、临沭、赣榆等地.这是一所极为独特的战时随营学校,经常处在敌人的包围扫荡和我军反扫荡的残酷战斗之中.1941 年12 月8 日,日军突然偷袭党校,将400 多名师生包围起来.万分危急之中,肖华同志亲率115 师部分官兵,与敌人激战终日,以200 多人的伤亡代价,掩护党校脱离险境.所以,党校既是学习队,又是战斗队,学员配备武器,实行军事编制,敌人来了就参战,敌人走了就学习.加之根据地穷乡僻壤,缺吃少穿,没有固定的校址,没有上课的教室,分局领导前来授课,不是借用民房或寺庙,就是安排在场院上,条件十分恶劣,生活十分困难.但是,战争和贫穷无法扑灭革命的火种,死亡和饥饿不能消减战斗的意志.各地党员干部长途跋涉,晓宿夜行,冲破重重封锁,参加党校学习.就这样,从1938 年11 月至1942 年5 月,在抗日最艰苦的阶段,党校坚持举办7 期训练班,培训党员干部1400 多人.日后成为我党我军重要领导和高级将领的许世友、张仁初、曾国华、何以祥、张光中等同志,都是那个时期的党校学员.

艰苦卓绝的沂蒙革命史告诉我们,党校生在沂蒙,长在沂蒙,是沂蒙精神结出的革命硕果,是沂蒙精神培育的红色摇篮.它周身流淌着沂蒙老区的血液,它通体遍布沂蒙老区的脉搏.它既是沂蒙精神的受益者、泽惠者,也是沂蒙精神的参与者、创立者,更是沂蒙精神的实践者、传播者.如今,沂蒙精神已经进入党校课堂,成为领导干部进行党教性育的必修课.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每天都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前来开展现场教学.党校啊,生长在沂蒙这片革命沃土,得其滋养,获其爱抚,从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唯其深藏厚积,方得枝繁叶茂;唯其备尝艰辛,方能坚韧顽强;唯其源远流长,方可永放光华.这些,毫无疑问是党校后来者的自豪和骄傲,也是党校后来者的幸运和优越,理所当然更是党校后来者的使命和担当.

在烈士鲜血浸染的土地上成长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济南老城西门外,五里牌坊附近,经七纬八路的侯家堡村后,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一处刑场.1931 年4 月5 日,我党22 位革命志士,在此地英勇就义,牺牲在反动军阀韩复榘的口之下,这就是党史上有名的“四五”烈士.当时他们都很年轻,平均年龄才27 岁,最年长的生于1895 年,不过36 岁,最年少的生于1911 年,刚满20 岁.其中有党的“一大”代表、中国13 位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有时任山东省委书记、日后成为亲家的刘谦初.他们本来有逃生的机会的,或由组织营救,或由亲友相助,或由家庭赎出.但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为了紧定不移的信仰,为了人民大众的解放,他们选择了临危不惧,慷慨赴死.我们从后来看到的材料中得知,刘谦初在狱中知道党准备不惜代价进行营救时,首先想到的是党组织的安危,是革命力量的珍贵,于是连夜给党发出一信,请求组织“事已至此,不必进行营救工作”.义无反顾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同志,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在五日凌晨就义前写给爱人张文秋的遗书中满怀深情地说:“在我临死之际,谨向我最亲爱的母亲(指党)和亲爱的兄弟(指同志)告别!并向你紧握告别之手,不要为我悲伤.无论任何情况,都要爱护母亲、孝敬母亲,听母亲的话.”多么高贵的革命品质,多么伟大的家国情怀!今天听来,依然荡气回肠,震撼心灵,催人泪下.先烈们忠诚于党,至死不渝!凛然正气,彪炳千古.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践行了党旗下宣誓的庄严承诺.

历史常有惊人的巧合.谁能想到,二十年后的1951 年春,“四五”烈士的牺牲地成为了山东省委党校的校址.由此,把革命先烈的不朽业绩与党校教育事业不可分割地联在了一起,成为全体师生鞭策进步的巨大精神动力.1988 年春,党和政府在省委党校对面的槐荫广场建立“四五”烈士纪念碑,正面是王震将军的亲笔题词“宁死不屈,浩气长存”,背面是22 位烈士排列整齐的光辉名字.每当清明节(此时也正是先烈牺牲的日子)或重要教育活动,党校教职工和学员们会集体来到碑前,献花默哀,祭奠英灵.即使平时休闲散步,也会在这里驻足伫立,凝目瞻望,寄托内心不尽的哀思.正是“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仍然活着”.革命先烈的高风亮节和光辉形象,永远活在党校的书本里课堂上,永远活在人们的头脑里心胸间,永远活在历史的脚步里歌声中,陪伴和激励着一代一代接力奋进的后来者,向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坚定迈进!

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

早在1942 年3 月,刘少奇同志由华中赴延安准备参加筹备党的七大时,受党和的委托,化名“胡服”专程来到山东指导工作.那时,少奇同志已在党内享有很高的声望,被根据地的同志们昵称为“中国的斯大林”.他甫一到达,即行调研,随后在不到半年时间内,连续作了8 次重要报告,其中的《思想方法问题》《群众运动问题》《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问题》等,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篇目.他还结合山东实际,特别有针对性地指出:“要办一个好的党校,提高干部的理论和政策水平.”十分幸运的是,当时党校师生被允许参会,亲身参加了上述活动的全部过程,亲耳聆听了少奇同志的全部讲话.事后多年,亲历者拿出自己珍藏的记录本,如数家珍地讲述当时的情景,崇敬之心,溢于言表,怀念之状,如临现场.如今,山东“党委办党校”的典型经验,早已在全国叫响,并且经久不衰,成为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和品牌.应该说,这个传统是由来已久的,其源头要追溯到少奇同志当年的重要指示上面.而且那时受少奇同志的教诲和影响,山东党政军主要领导如罗荣桓、徐向前、朱瑞、肖华等,有的兼任校长,有的亲自讲课,开启了党委重视党校工作的先河.

距此50 多年后,1994 年9 月,时任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兼党校校长的同志,在山东党校情况的调查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山东省委重视党校工作,党校也努力进取,奋力开拓,建议总结和推广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对省委和党校工作给予如此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党校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足见锦涛同志对山东党校经验的重视和厚爱.1999 年1 月,他在百忙之中,拨冗专来视察,深入学员宿舍、餐厅食堂、上课教室、体育场馆,看望师生,作出指示,语重心长地说:“有了一流的基础设施,就要创造一流的教学质量,培育一流的领导人才.”从此,创建“一流党校”的目标要求,不胫而走,风靡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给了各级党校以极大的精神鼓舞和不竭的前进动力.锦涛同志的殷切期望和要求,首先在山东各级党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其中的寿光市委党校作为先进单位代表,参加了2007 年召开的全国党校会,受到了同志的热烈赞扬,他在大会的讲话中以其特有的语言风格说:“山东寿光市以大棚蔬菜为龙头的现代农业享誉全国.市委党校立地现代农业的优势,在完成本地干部5000 人次培训任务的同时,为全国各地培训各级各类党员干部近万人次.”并且专门举例说:“仅贵州省就达3500 人次”.更让我们难忘的是,今年6 月12 日,总书记在出席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在山东青岛、威海、烟台、济南等地视察.在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考察时,与来自省委党校第28 期中青班学员亲切握手、亲切交谈.总书记“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 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的时代强音,使我们备受鞭策、备受激励,深切感受到总书记胸怀天下的大国领袖风范、忧国忧民的深沉家国情怀、复兴中华的强烈历史担当.总书记的刘公岛之行,必将深深地铭刻在我们国史、党史上,深深地铭刻在齐鲁大地的历史上,也必将深深地铭刻在山东省委党校的历史上,是省委党校80 年历史上最为光辉的篇章.

历史是一条世代相传、环环相扣的紧密链条.正所谓基因所在,根脉所系,本色相沿,因循相袭.80年栉风淋雨,80 年风雨兼程,山东省委党校80 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事业与党的事业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必须把党校姓党全面贯穿党校工作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谋划和推进党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选准工作结合点,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服务、为学员服务的实际成效检验和评价党校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质量立校,坚持从严治校,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管理服务、学风校风等各方面的工作创新,不断增强党校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党校工作,把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新论述新部署新要求落实到党校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之中,落实到党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开创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山东省委论文参考资料:

山东化工期刊

山东教育杂志社

山东工业技术期刊

山东教育期刊

此文总结:此文是适合山东省委和红色基因和党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山东省委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山东省委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