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流行语方面论文例文 跟从顺应论视角看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类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流行语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06

《从顺应论视角看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该文是流行语方面论文例文跟网络流行语和视角和顺应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基金项目:2017 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从顺应论的视角看网络流行语的英译》,项目编号:201710758051.摘 要:随着网络流行语的盛行,相关翻译研究也在日益增多.翻译过程就是语码转换和语言选择的过程,也是语言的顺应过程.本文主要探究顺应论的语言语境顺应和交际语境顺应在当下网络流行语进行英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顺应论;网络流行语;英译

作者简介:刘璐(1983-),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市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新疆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 中图分类号] :H315.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8)-33-148-03

一、引言

如今,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同时网络时代也滋生了大量的新文化产品,其中蕴含新思维、新观念的网络流行语在日常交际中层出不穷,传播甚广.时代的变迁催化了新事物的融入并衍生出大量反映当下社会热点的网络新语.这些网络语反映了人们一定时期在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生活方式以及思想等方面观念和认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拥有网民最多的国家,网络流行语的大量使用也引起了外媒的广泛关注.然而,我国部分网民对待网络流行语英译缺乏严谨态度,在日常和网络交流中出现了大量啼笑皆非的翻译,如:然并卵(but and egg) ;洪荒之力(hong huangpower; red and yellow power) ;老司机(old driver) ;剁手党(hands-chopping people) 等.如何规范网络流行语英译,顺应论提供了理论指导.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连续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也是顺应语境和交际意图的过程,对翻译有着重要的阐释力.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际语言形式,被移植到英语文化的土壤中,译文既要顺应原文,也要译文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才能实现有效交际.

二、顺应论概述

维尔舒伦(Verschueren)以人类、社会、认知以及语言文化为视角,在《语用新解》一书中阐述了顺应理论的整体框架,建立了语言交际顺应论.维尔舒伦的全新探索为语言交际顺应论研究提供新思路,在语言结构层次上对语言的选择和顺应研究做出了贡献.“语言交际是一个交际者信息加工和认知结构不断变化的心理过程,交际者首先要选择一个具体的语言或语言变体.”[4]105-106 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正是源于语言的变异性和商讨性.由于语言的内部变异以及外部因素如:社会变迁、科学文化等发展,使其具备“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另外,维尔舒伦认为,语言有多种表达形式,一种语言形式又往往被赋予多重意义,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并非一成不变,语言的变通使其具有商讨性.语言的变异和变通都是以顺应为前提,实现语言适切语境,准确地表达语言使用者的思想、情感.语言的选择也是使用者在语言内外因素作用下,不断进行调整,使其传递出的信息能够满足新的交际语境变化.语言的顺应包含语境关系的顺应.“语境关系顺应是指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与交际语境要相互顺应.” [4]120-121 语言的顺应是双向的,甚至是多维的.在交际语境中,物理、社会、心理等各种语境要素相互作用,激活交际功能.在语言语境中,信道和上下文包括音韵、词汇、修辞、逻辑关系等要素相互协调,实现语篇意义.

三、网络流行语的特性

首先,网络流行语根植于经济社会土壤,一些社会热点事件随之也催生出大量新潮词句以表达广大网民对社会问题的一种调侃态度和立场.每年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语在网络中蔓延和快速更新使其具有“短命性”.

其次,青年网民作为网络使用的主流人群,他们求新求异的个性也赋予了的网络流行语语言表达的随意性特征,丰富了网络语的语言形式,如:谐音词的频繁使用,方言的融入,旧词装新意以及符号混用等非固定化表达进行调侃,彰显年轻时尚的个性.

最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网络互通不仅架构起各国网民语言、思想的交流,同时也负载着文化的交流.通过文化负载词,网络语映射人们对当前社会生活的态度和看法.如:套路,原指武术运动的一种形式,即“演法”,而非如今指代的工于心计、算计的行为.

四、顺应论视域下网络流行语英译研究

顺应论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Verschueren 认为要实现交际目的,语言选择必然遵循语言语境顺应和交际语境顺应.在翻译过程中,“目的语的重构是译者对原语的语境、语言、结构之间作出动态的顺应过程.”[2]近年来,代表了青年网络群体对热点社会事件态度、体现猎奇求新心理以及幽默调侃个性的网络流行语开始兴起,其相应的英译也层出不穷.要忠实地再现汉语流行语的神韵,实现交际目的,译文将从语言、心理、文化等方面做出选择和语境顺应.

(一)语言语境的顺应

根据顺应论,语言的使用就是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既可以发生在语言外部,也发生在语言内部的各个层面,如:语音,语调,词汇、句法、语义等.为了凸显新意,很多网络语都采用谐音和英汉拼接的方式表达.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依据原文的意义以及译文读者表达习惯,忠实地再现原文,实现语义顺应和交际目的.

在语音层面,许多年轻网友偏好谐音表达,表现幽默风趣的个性.例如:2018 年较流行的网络语笔芯,源于明星的肢体语言,即: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比爱心”以示对粉丝的喜爱,在网络中 “笔芯”谐音“比心”.通过谐音转换,原文被译为“finger heart”,顺应了原文意义,又形象地展示了肢体语言,实现语义顺应.又如: 中英混搭表达“无Fuck 说”,巧妙地利用“fuck”谐音“无话”,以表达无奈、不满气愤的态度,所以原文被译为:“I he nothing tosay 或 I am at a loss for words.”既顺应了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又顺应了原文内涵.

在词汇层面,部分词汇在互联网时展中发生语义变异,尤其在新时代语境下,词汇在网络用户的交流中出现了旧词新解、语义泛化等现象,词义开始出现变异.例如近年来流行的“戏精”说法,该词原指演员演技精湛,是赞美之意.然而,在网络交际中“戏精”一词却另有所指,暗指为自己增加戏份,以博众人关注,其感彩发生了异化,褒义转为贬义,因此译文也要顺应其意义的变化.通过归化,“戏精”被译为“drama queen/king”,该译文并非夸赞演技高超,而是指小题大做,反应激烈夸张之人,译文不仅顺应了原文情感色彩,同时又顺应了西方的地道表达.又如,“一望无际”原形容广袤无垠,无边无际的景象.网民对其旧词新解,将“际”幽默化,有意曲解为“发际线”,意为:一眼看过去,看不到发际线,所以被译为“no hairline in sight”顺应了原文的语义,体现幽默个性.

( 二) 交际语境顺应

交际语境包括交际双方以及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交际世界.在交际语境中,物理、心理和交际世界中的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激活成为语境顺应的因素,进而发挥其语言的交际功能.

2.1 物理世界顺应

在物理世界中,时空作为交际语境中的重要因素,对语言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Verschueren 认为:“如果存在任何交际普遍性的话,那么所有交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1]顺应的过程往往涉及交际时间的维度.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和选择的过程是语境与语言结构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动态性与时间、语境和语言结构密切相关.时代的变迁中,语言的使用也在发生着变化,部分语言也被赋予“时代性”烙印,这不仅为语言的正确理解和选择增加了难度,更为做到准确翻译提出挑战.如目前网络中盛行的:“一首凉凉送给你”.“凉”原指气温低,凉爽,同时也暗指心灰意冷,沮丧失望.然而在网络时代,“凉凉”一词源于网络游戏直播间,游戏者常常将自己惨败战绩表达为“凉了凉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凉”字的涵义也发生了变化.“凉凉”表达了说话者对对方不幸境遇的同情、吐槽或调侃自己或他人“倒霉了,完蛋了等”.因此,“凉”不能译为“cool”或“depressed”.因此,译文要顺应由于时间因素而导致的语义转变,同时译文还要顺应译入语表达方式,“一首凉凉送给你”译为:“You’are done for.”较为贴切.

2.2 心理世界顺应

在心理世界中,交际双方也要做出心理状态的顺应.心理世界涉及个性、情感、观念、信仰、愿望、、动机、意向等.(是否要标注)因此,在交际语境中,听话人只有参照说话人的心理世界,才能准确判断说话人的情感、动机,进而阐释其意义.在网络世界,网络语不仅体现了网络用户突破传统,追新求异的个性,同时网络广泛的受众性也折射出人们对热点问题或事件的观点态度、社会情绪及社会心理.通过调侃、自嘲、讽刺、感慨等形式的网络语也反射出人们对社会现状的深层心理状态和心理情绪.在网络流行语翻译中译者只有依据原文作者的心理世界进行语内翻译,才有可能实现准确的语际翻译.如:“还有这种操作”,来源于在网络游戏,表达了游戏者对游戏操作方式的不同心理感受,较强的受众性使其逐渐发展一种吐槽的流行语.然而在不同的语境中,它体现说话人不同的心理世界.在翻译过程中,译文要根据原文的语境,顺应作者的心理世界,传递原文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还有这种操作?”在疑问语气中,表达对他人“套路”行为的吐糟、和质疑,因此,原文被译为:“How could you do that?”“Is that ok?”;“还有这种操作在!”体现了对某种操作方式的赞扬或震惊,所以被译为:“What a miraculous thing!”或“It is unexpected orit’s beyond my imagination.”在不同的语境中,译文顺应了原文作者的不同的心理世界.

2.3 文化顺应

在交际世界中,语言的顺应由于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牵制,如:社会场合、社会依附关系、权威等,“在社交世界中,顺应过程更加动态,更为复杂、更为微妙.”[3]文化作为社交范畴的重要内容,在交际世界中不可忽视,这就使得交际者不仅要考虑社交规范,还要考虑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以及不同的文化心理等因素.语言是文化承载者,语言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中承载的文化也不同,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凸显文化意识,顺应不同时代的文化意义.在网络流行语中也不乏蕴含传统文化意义的词汇,如:“霸”字在再次兴起和使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霸”最初指诸侯联盟首领,古有“西楚霸王”、“地主恶霸”,今有“霸权主义”,都是指通过依仗权势或武力欺压他人的人或集团.然而,随着网络的流行语的兴起,出现了新“霸”,如:“学霸”不再传承传统文化中“称霸”的意义,而是由贬义转变为褒义,指学习劲头十足,成绩优异的学生,所以译文也要顺应原文意义的变化,被译为:“super scholar”“king of study”或者“studybug”.随着“学霸”的出现,也延伸出相关的各类“霸”.如:“考霸”(exam bug),“面霸”(interview bug)“巨无霸”(lordof refuse) 等.相对传统文化涵义,这些新“霸”的意义均发生偏移,所以译文要顺应时代赋予原文的新意义,译文才忠实于原文,传递出原文内涵.

五、结论

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语码选择和转换过程.翻译不仅要忠实原文意义,还要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范.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兴语言,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等方面杂糅了多种表达方式.另外,随着时间变迁原文的意义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译者要在翻译过程中凸显顺应意识,在语言语境以及在时间、心理以及社交世界中不断地顺应原文的“新意”,译文才能忠实地重现原文的意义.

流行语论文参考资料:

综上所述,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网络流行语和视角和顺应方面的流行语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流行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