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有关文学作品论文范本 和道家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以《边城》为例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学作品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1-19

《道家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以《边城》为例》

该文是文学作品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和道家思想和浅论道家思想和文学作品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摘 要:道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体现在音乐、书法、绘画,以及文学等方方面面.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湘西小城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少女翠翠纯洁的爱情,其中也融合了大量道家文化的思想精神.以《边城》为例,旨在将道家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做一个阐释,并将道家思想给文学作品带来的影响做一个概括.

关键词:道家思想;文学;《边城》

一、道家文化概述

(一)道家文化的起源

道家文化是源于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它起源于上古时期,又经老子的总结,在春秋时期基本成型,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系统.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思想中本就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后人在理解中也就产生了差异.由于对"道"的理解不同,到战国中期又分化成了老庄学和黄老学.以《老子》、《庄子》、《列子》、《鬼谷子》、《管子》等为代表,庄子继承了老子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的思想.庄子认为“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体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在此基础上,他将老子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做了一定的发展,认为道即是气.不仅如此,庄子也改变了老子的对立面互相转化思想,使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变得绝对.庄子认为,“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黄老学则以《心术上》、《心术下》、《白心》、《经法》、《原》、《称》和《淮南子》为代表,兴于“文景之治”,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发展了“气一元论”,把"道"看成了是客观存在的天地万物的总规律.

(二)道家的主要思想

道家认为道是万物之根,万物依其本性自然变化,故道本身也依自然规律而变化.所谓“道”,“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这是道家思想的第一要义,也是整个道家体系的落脚点.在此基础上,才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道家思想.道家思想,讲求的是“道法自然”,不要过于刻意.道家所讲的自然并不是大自然,而是自然而然的自然,“人要以自然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所以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的说法.再者,道家讲求“为而不争”,以平和、宽容、自然的处事态度面对生活,不因他人的恶意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如“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另,道家认为“清静为天下正”,清静之道,才是自然之道.依道家所言,道即虚,只有将心中的念头都抛开,放下重重心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二、《边城》中的道家思想

(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中有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在告诉我们要守其淳朴,现其本真,不为外物所牵,而沈从文笔下的翠翠爷爷,将这一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个摆渡人,他绝不要人家多余的钱,就是有推不掉的,他便拿着这些钱托人去买上等的烟草,一扎一扎地捆在身边,有人需要就拿出来慷慨地奉赠.而在爷爷去世,和他家并无直接关系的杨马兵又主动地提出来抚养翠翠这个孤女,将日子可以过下去,这更是道家抱朴思想在文本中的体现了.在《边城》的世界中,没有人欲物欲横流带给人的窒息感,充斥了自然淳朴的民风和至真至善的人性.天保和傩送对翠翠的爱情也是纯洁无瑕的,他们公平竞争,傩送还为翠翠唱了一夜的歌,这样的纯洁的感情正是道家思想所推崇的淳朴至善的思想.而天保因为成全翠翠与傩送的幸福离家意外丧生后,傩送也不愿独享幸福而远走,这样谦恭礼让的品德,正是道家思想中所说的“人皆取先,己独取后”.

(二)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搭建起了中国古代思想体系的所有构架.庄子花了很多时间思考如何调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与矛盾.“天人合一”是他成功地协调对立的理想状态.他用“得道”和“逍遥”来描述这种状态,可以看到他自己对这个理想的憧憬和追求.《边城》中的茶峒小山村就是这样一个理想的地方,翠翠就是天人合一境界的最好代表.翠翠从小生活在茶峒,帮着爷爷渡船,善良天真,憧憬着美好的爱情.“她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这样的翠翠,吸收着自然的灵气,聪慧机灵,表现了人性中最自然、优美、健康、淳朴的美.这种纯正的本性,正是道家思想所一直追寻的健全的人格,保持原初的秉性,不受外物的影响而改变本心,用一种“逍遥”的态度来面对所有的冲突与矛盾.

(三)安时处顺

道家一向倡导“无为”,顺应道法而生,而“安时处顺”更是《边城》中人生活方式的完美演绎.在《边城》中,老船夫面对风浪和暴雨淡定地抽着烟,并不感到惊慌失措.他知道,该来的总会来的,没有必要怕.老船夫是无畏的,在自然的风雨洗礼和蝉鸣鸟叫中生活,早已了悟了生命的真谛,不再纠结于生死的苦痛了.翠翠也是无畏的,爷爷不在了,天保出了意外,傩送因哥哥的死而远走,但翠翠不怕,翠翠每天依旧耐心地等待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顺境与逆境,并不会影响边城中人的生活态度,这种复归自然的人性不含任何的杂质与邪念,也不受任何观念与道德的束缚,就像翠翠单纯耐心地等待着她的爱情,等待着她的梦中的“虎耳草”.

三、道家思想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一)倡导自然美的审美情趣

《边城》描绘的茶峒小山村在现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犹如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这样的地方正是了道家文化中理想的世界,而又是现实生活所不可及的世界.这里的人性被赋予了优美、健康、淳朴的特质,作者将环境置于山清水秀,质朴独特的湘西风土之上,使整个作品都展现出对于自然美的倡导与追求.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隐含了道家文化追求自然美,人性美的思想.像汪曾祺先生的短片小说《受戒》里,小和尚明海和小英子之间的爱情,也是如翠翠一样清新纯洁的感情,反映了人性中健康、美好、天真的自然之美.

(二)形成虚实相生的审美追求

虚实相生的哲学渊源就是老庄道家的崇无论.所谓“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虚实结合是我们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法,而这种虚实相生的审美追求正是源于道家思想.《边城》中的人性美,自然美都是存在的,是实;但它描绘的理想生存坏境使我们所追求而不可得的,是虚.虚实相生,给读者带来了乐观向上,追求自然美与人性美和谐的欣赏体验,将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融入文学作品之中,为后世带来一场精神的洗涤.在《三国演义》中,虚实结合的手法也显而易见,贯彻“七分事实,三分虚构”而写.

(三)造就旷达放逸的艺术风格

道家思想就是追求“无为”,不受观念束缚,只应道而生,强调自然与人和谐相生.许多作家受道家文化的影响,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形成了旷达放逸的艺术风格.汪曾祺在小说《受戒》中的语言就有道家闲适安宁的风格,“我非常重视语言,也许我把语言的重要性推到了极致.“他认为语言不仅是形式,而且是内容本身.先生对创作语言风格的重视使他超然洒脱的写作风格受到了很多人的欣赏.同样的还有杨绛先生的作品,超脱淡然,用简单的笔调书写悲痛沉重的话题,以旷达超逸的人生态度面对所有的挫折与挑战.这种积极面对人生的创作风格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一定的体现,道家文化对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想见.不论是在创作上,还是作品本身,都受到了道家文化深刻的影响.

四、结语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中自然优美的湘西风光下蕴含着丰富的道家文化,自然与人文相生的和谐之美.但是,源远流长的道家文化影响的并不只是某一部作品,而是渗透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留下了印记.

参考文献:

[1]老子.老子[M].饶尚宽,译.北京,中华书局,102.

[2][日]城谷武男.边城主题考[M].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635.

[3]沈从文.沈从文小说精编[M].广西:漓江出版社,2006.

[4]金介甫.沈从文传[M].符家钦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4.

[5]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M].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53.

[6]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J].文学季刊,1935,2(3).

[7]向成国.论沈从文的审美时空选择[J].吉首大学学报,1991(1、2).

[8]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J].文学评论,2002(1):71.

作者简介:

颜佳丽(1995.4- ),女,汉,江苏镇江人,硕士学位,淮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文艺学.

文学作品论文参考资料:

文学作品投稿

文学作品赏析论文

文学作品投稿网站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文学杂志排名

该文结束语:本文论述了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道家思想和浅论道家思想和文学作品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学作品本科毕业论文文学作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