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校本课程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和《五峰茶文化》校本课程设计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校本课程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1-15

《《五峰茶文化》校本课程设计》

本文是校本课程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跟《五峰茶文化》和课程设计和校本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本文探究关于《五峰茶文化》校本课程设计相关问题.

关键词:课程设计

一、一般项目

(1)主讲教师:李元姗. (2)教学材料:五峰茶知识、茶基地.(3)课程类型:文化课程.(4)授课时间:20课时.(5)授课对象:初二(五峰地区).

二、课程目标

(1)了解五峰茶的起源、发展和现状,认识三种典型五峰茶,即“采花毛尖”、“宜红茶”、“天麻剑毫”,利用多媒体了解五峰茶乡优势,丰富茶文化认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有关茶的资料,例如采茶知识、奉茶礼仪和采茶民歌等,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指导思想

基于对人文底蕴和实践创新素养的培养的考虑,笔者认为农村中学课程可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当地各种资源,使学生通过了解五峰茶文化,进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四、课程门类与内容

(一)课程门类:科学

(二)内容

设计这门课程是为了调动学生兴趣和动手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真正的兴趣,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与人文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本次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1)中国茶的历史介绍.(2)介绍五峰茶乡的地理位置优势及特色;介绍五峰茶的起源、发展及现状.(3)了解“采花毛尖”、“宜红茶”及“天麻剑毫”三种典型的五峰茶.(4)介绍茶与健康的相关知识.(5)带领学生参观采茶基地,了解采茶故事及采茶流程.(6)学习五峰采茶民歌,传播茶文化.

组织学生去茶基地采五峰茶,并进行交流总结.

茶具的介绍;介绍泡茶技巧,奉茶礼仪.

(9)茶文化收获.写心得体会.

五、课程实施

《五峰茶文化》课程的课堂学习共20课时,每周五下午2节课.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一系列学习.

第一至四周为理论教学.

第一周(2课时):介绍茶的历史:从茶神陆羽的著名《茶经》导入介绍“中国茶史”的起源,通过播放视频和图片,介绍茶及茶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使学生对中国茶的历史及发展有个整体的了解.

第二周(2课时):“人间珍品处处有,最难忘却五峰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五峰县风貌,介绍五峰茶乡的地理位置优势及特色;同时设计学生集体观看纪录片《茶乡——五峰》来使学生更加生动地去了解五峰茶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第三周(2课时):介绍三种典型五峰茶.介绍“采花毛尖”、“宜红茶”及“天麻剑毫”茶叶的形状、色泽、气味、分布地区等特点,让学生能明确分辨不同的五峰茶.通过观察介绍五峰茶叶(实物展示)不仅提高学生对茶文化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自家家乡茶文化的认知.

第四周(2课时):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茶与健康的知识.开办一次座谈会,主题为“茶与健康”,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茶对于人的健康的作用,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搜集整理资料能力.

第五至六周为实践教学.

第五周(周六上午):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坐车前往宜都市五峰县参观种茶基地,体验采茶乐趣.(4课时)

(1)让采茶基地负责人为学生介绍采茶所需要的工具:小铁刮刀、或采摘铗、背篓等.(2)介绍采茶的手法:掐采、双手采摘、提手采或机采、大面积割采.(3)观看采茶人如何采茶,学生亲自动手采茶.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动手能力,切身体会采茶人的辛苦与乐趣.(4)在采茶过程中学习当地采茶民歌,学生赛歌.增添学习氛围,传播茶文化.(5)(周六下午)集合学生去茶厂观看炒茶过程.了解机器炒茶与人工炒茶的要领并学会区分.组织一部分同学进行炒茶体验.

实践结束,集合学生统一带回学校.

第六周(2课时):实践课总结班会.主要分为两个内容,其一根据上周的采茶炒茶实践,师生交流、总结采茶体会或炒茶感悟.其二,学生代表教学采茶民歌,进行茶文化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五峰茶文化的魅力.

第七至八周为茶礼仪教学.

第七周(2课时):茶具相关介绍.

俗话说:“茶是水神,水是茶体,器益茶功”.不同的茶具冲泡不同的茶,这样才会出现不同的色泽与味道.由于时间、物品限制,在本节课里主要介绍典型的紫砂茶具知识.

第八周(2课时):饮茶知识知多少.

(1)教师重点讲解泡茶要点并进行演示,然后分发每小组一套器具,动手实践.(2)以茶会友.教师结合课件教学,通过自身演示向学生展示如何斟茶与奉茶.然后创设不同情境(比如对象是长辈或同辈)让小组进行表演.(3)教师讲解饮茶小妙招.教师邀学生一同共同品茶,体会饮佳茶知谦和之行以及体会苦尽甘来之感.

第九周(2课时):收获与心得(总结).

学生总结感悟,每人上交一份心得体会,学会反思.

六、课程评价设想

总分为100分,评价考核主要考虑三部分:(1)理论知识学习占20分.(学生平时上课态度与课中作业完成情况).(2)实践占50分(实践表现、主题班会表演与艺术性).(3)书面表达占30分(作文内容与情感考虑).

最后综合三方面分数.

作者简介:李元姗(1994-),女,汉族,湖北宜都人,在读研究生,湖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贺义廉,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导.

校本课程论文参考资料:

专升本论文答辩

课程教学杂志

新课程导学期刊

绘本教学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综上而言,此文为一篇关于《五峰茶文化》和课程设计和校本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校本课程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校本课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